一、提要
特響炮名不虛傳
黑火藥危機四伏
記者調查:「特響炮」的神秘配方
危機原料成安全事故導火線
保安全一年連出五項新標準
權威訪談:鞭炮安全 重在管理
二、記者調查:(「特響炮」的神秘配方)
主持人:共同打造有質量的生活,這裡是《每周質量報告》,大家好。
「爆竹聲中一歲除,總把新桃換舊符」。爆竹我們已經放了上千年,雖然現在有的城市已經禁止放煙花爆竹,但它仍然是我們過年過節的一個標誌,當煙花爆竹劃破天空的時候,人們似乎感到了它帶來的祝福,帶來的歡樂,可是我們也不能否認,在人們寄予歲歲平安的爆竹聲中,有時也讓人感到其中的隱患和不安。馬上就要過年了,買鞭炮的人也多了起來,現在在有的地方,有一種鞭炮特別好賣,它的名字叫「特響炮」,那麼這種鞭炮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呢?
(記者調查小片:「特響炮」的神秘配方)
正文
隨著春節的日益臨近,一些地方煙花炮竹的生產也進入了旺季。記者和國家質檢總局的調查人員日前在廣西賓陽縣調查時發現,當地鞭炮市場上批發的一種名叫「特響炮」的鞭炮銷路非常好。這裡的老闆告訴我們,這些「特響炮」之所以賣得好,是因為威力大,燃放時聲音比普通鞭炮響得多。
同期
老闆:我們的炮響啊,比湖南的鞭炮響。
記者:賓陽的鞭炮比湖南的響啊,它為什麼響?
老闆:鞭炮好就響,砰砰砰。
老闆:就是炮藥好。
記者:炮藥怎麼好啊?
老闆:問我炮藥怎麼好我也答不出來,配方好嘛。
記者:它是什麼配方你知道嗎?
老闆:什麼配方你問生產鞭炮的人才知道,你問我推銷鞭炮的不知道。
正文
記者注意到,這種標稱為「特響炮」的鞭炮是賓陽縣國泰炮竹廠生產的。那麼,這種鞭炮的火藥配方和普通鞭炮相比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我們決定前往國泰村進行調查採訪。
到達國泰村後,村民告訴我們,由於國泰炮竹廠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早在一年多前就被吊銷了生產許可證,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鞭炮雖然還打著國泰炮竹廠的牌子,但都是村子裡的一些私人加工點生產的。
同期
老闆:這是私人做的,不是(國泰炮竹廠)想建廠不讓幹。
記者:只能在家裡幹。
老闆:只能在家裡幹。
正文
記者從這位老闆這裡了解到,他們生產的鞭炮特別響,主要是因為火藥的配方不一樣,但至於配製的是什麼火藥,他始終不肯告訴我們。幾經周折,記者才打聽到,由於在配製火藥過程中容易發生爆炸事故,因此村裡的加工戶在配製火藥時一般選擇在一片偏僻的空地上進行。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找到了配製火藥的地方,這裡雜草叢生,四周有一些廢棄的圍牆。
在一處灌木叢的後面,一個工人正在小心翼翼地配製火藥。記者注意到,老闆和其他幾個圍觀的工人同配製火藥的地方始終保持著十幾米的距離,不敢靠近。
同期
記者:這裡危險,是吧?
老闆:危險,火藥爆炸就把人炸飛了。
記者:這裡面放的都有什麼藥?
老闆:這個你就不管了,人家和藥管他幹嗎?響就可以了。這個不用問,這個是配方肯定不和你講。
正文
那麼這種火藥到底是用什麼配製的呢?國家質檢總局的調查人員從現場抽取了樣品,檢測後發現火藥裡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鉀。由於氯酸鉀是一種炸響劑,化學性能不穩定,容易爆炸,消費者燃放用氯酸鉀製作的鞭炮容易被炸傷。因此國家明確規定,禁止在鞭炮生產中使用氯酸鉀。
記者在國泰村調查了十多家炮竹加工點,發現這些加工點都在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氯酸鉀生產鞭炮。不僅如此,這些加工點生產鞭炮已經形成了上藥、插引信、結編、包裝一條龍的生產模式。
在這個加工點記者看到,火藥配製好後,工人開始上藥。工人上藥時格外小心謹慎,在搬運鞭炮時走路行動都很緩慢,幾乎不發出任何聲響。工人告訴我們,上藥車間裡十分危險,除了操作人員外,不允許外人進入。
同期
記者:這是幹什麼?
工人:上藥,(生產鞭炮)最危險就是現在。
正文
上好藥的鞭炮被送到另一個車間裡插引信(空鏡)。
為了保證消費者燃放鞭炮的安全,《煙花炮竹安全與質量》國家標準中明確規定,鞭炮的引信引燃時間應當為3至6秒。但是在這個加工點裡記者注意到,結編好的鞭炮的引信很短。
同期
記者:這個引信太短了吧?
工人:短,短一點不好嗎?不短,太長了不好。
記者:這個引信長度夠不夠?
調查人員:應當說不夠,國家標準規定是3-6秒。
記者:它這個大概有多少秒?
調查人員:這個大概1秒都不到。
正文
記者隨機抽取了一掛鞭炮在遠離加工點的空地上做了試驗,還沒來得及跑出安全距離,鞭炮就響了起來。(燃放空鏡)
正文
這些鞭炮加工點的老闆也清楚使用氯酸鉀生產鞭炮十分危險,那麼為什麼還要冒險使用氯酸鉀呢?一位鞭炮加工點的老闆向我們說出了實情,使用氯酸鉀生產鞭炮不僅響聲大,更重要的是價錢便宜。2002年以來,國家在鞭炮生產中推廣使用穩定性較好、安全的高氯酸鉀,代替氯酸鉀,但由於高氯酸鉀比氯酸鉀每噸貴2000多塊錢,村裡的鞭炮作坊很少使用高氯酸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