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出山」。 冉孟軍攝
人民網重慶1月5日電 重慶市萬州區白羊鎮在發展檸檬產業的過程中,注重加強利益聯結,實現帶貧益貧,通過股份聯結、勞務聯結、服務聯結等方式,構建聯結機制,帶動村集體增收、貧困戶脫貧。
助集體經濟發展
「檸檬專業合作社帶來的收益,我們將按照村集體60%、貧困戶40%的比例進行分配,建立起產業與村集體和貧困戶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發揮產業帶動作用,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白羊鎮石龍社區黨支部書記張頂春說,從實際成效來看,建立利益聯結機制,調動各方積極性,也有利於產業發展。
張頂春介紹,石龍社區不少勞動力都在外務工,雖然家家戶戶都有檸檬樹,但都是粗放式經營,疏於管理,產量和品質都不穩定,變不成多少錢。
2018年,村裡開始組建合作社發展檸檬產業。通過多次開院壩會,就股權配置、入股方式、收益分紅等進行商討,重點就是要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發揮產業的帶動作用,闖出了一條合作共贏的發展新路子。
黨員帶頭,帶動農戶一起幹,村裡37戶農戶加入了合作社,檸檬產業得到很好的發展。在合作社的果園裡,深綠的檸檬樹一排排井然有序,長勢喜人,鋪滿一大片山地,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去年檸檬樹已經開始試掛果,今年將正式投產。」張頂春說,那時,不僅農戶能得到更多的收益,村集體也會得到進一步發展,村集體的收入全部用之於民,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只產業發展旺,更要帶貧能力強。白羊鎮選準做實檸檬優勢產業、選優做強扶貧龍頭企業、著力建設利益聯結機制,讓檸檬產業在快速健康發展的同時,帶動集體經濟發展和貧困群眾脫貧。
促貧困群眾增收
「我家種檸檬多年,都是自己種了自己賣。沒想到現在不僅檸檬能賣更多的錢,還有合作社的分紅,一年能增加幾千元收入。」白羊鎮清潭村10組脫貧戶向家祥,說起種檸檬帶來的收益,高興得合不攏嘴。
「剛剛加入合作社就嘗到了甜頭。」向家祥說,合作社成立之初,組織人員對果園進行清理,他作為貧困戶得到優先務工的機會,按天數發工資。幹了1個多月,掙了2000多元。自己是合作社的股東,務工還另有工資,向家祥頓時覺得自己是受益者。合作社第一次分紅,他得到分紅款700元。
村村有扶貧產業,戶戶有利益聯結。白羊鎮積極落實貧困戶資產收益機制,全鎮40個產業項目均完善了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籤訂助貧協議,涉及385戶642人;籤訂了股權化改革協議,已實現分紅10.36萬元。
產業興百姓富
白羊鎮石龍社區的強財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內,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們有的將檸檬裝袋,有的裝箱打包,有的忙著出貨,倉庫前停著一輛大貨車。
只見一輛叉車上裝著20多箱檸檬,碼起老高,推到大貨車跟前,然後把叉車升上去,將20多件檸檬一下裝上車。看似笨重的活兒,操作的卻是一位年紀較大的女士,看起來駕輕就熟。「這個很輕鬆的,要不了多大力氣,都是機械化的嘛。」幹活的女士名叫譚蓉,是一名脫貧戶。
因為家庭原因,她不能出門去務工,只想在附近就業,前些年總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現在,她在公司務工每月有3000多元工資,已經很滿意了。家裡也種了檸檬,每年能賣1萬多元,這些收入不僅能讓她家穩定脫貧,還能過上不錯的日子。
白羊鎮依託壯大的檸檬產業,解決群眾務工1325戶5630人,帶動貧困戶856戶2765人增加收入,讓貧困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益處。(劉政寧、黃亞輝、夏榮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