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麥耀華團隊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2020-10-06 暨南大學

近日,暨南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麥耀華團隊在鈣鈦礦太陽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Fabrication Strategy for Efficient 2D/3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Enabled by Diffusion Passivation and Strain Compensation"為題發表於知名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影響因子25.245)。博士生張翠苓和副研究員吳紹航為共同第一作者,麥耀華教授為文章通訊作者。

熱退火過程是鈣鈦礦太陽電池製備的關鍵工藝。作者發現對於2D/3D異質結鈣鈦礦電池,在製備2D鈣鈦礦薄膜時適當延長熱退火時間會促進少量的PEA+沿3D鈣鈦礦晶界擴散,和晶界處的PbI2反應生成2D鈣鈦礦,擴大2D鈣鈦礦的鈍化範圍,產生有利的擴散鈍化效應。然而,MA+和I-離子也會在持續加熱條件下向上遷移進入頂部的2D鈣鈦礦晶格,由於2D鈣鈦礦層間作用力是微弱的範德華力,離子的遷移很容易造成2D鈣鈦礦的晶格膨脹。此外,作者首次發現二維鈣鈦礦中的拉應力很大(超過1000 MPa),而且拉應力不利於器件的效率和穩定性。

針對以上問題,論文提出了一種新的鈣鈦礦薄膜製備策略,即在表面處理PEAI後緊接著覆蓋電子傳輸層PCBM,然後再進行長達2h的熱退火來形成2D/3D鈣鈦礦異質結構。由於PCBM的熱膨脹係數相比2D鈣鈦礦較小,在2D鈣鈦礦的生成過程中限制了它的橫向拉伸,補償了2D 鈣鈦礦的拉應力。並且PCBM減緩了離子的遷移速率,間接抑制了晶格膨脹,同時長時間的熱退火過程誘導了擴散鈍化。最終由此方法製備的p-i-n結構器件效率高達21.31%,經獨立第三方認證的效率為20.22%。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項目(2018YFB15001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 (11619103),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經費(2019rc019)的支持。

來源:暨南大學信息學院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暨南大學新聞中心 蘇倩怡

頭條號編輯:溫宇康

相關焦點

  • 納米創新研究院研究成果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發表
    近日,我校納米創新研究院劉景海教授團隊在柔性納米纖維膜反應器促進鋰/硫化學轉化領域的研究成果,以《Flexible Electrocatalytic Nanofiber Membrane Reactor for Lithium/Sulfur Conversion Chemistry
  • 【JMAT特刊徵稿】Advanced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for Solar Energy
    The Journal of Materiomics is indexed by SCI and Scopus, aims to provide a continuous forum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research in the general field of materials science, particularly
  • 暨大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 校長宋獻中:希望更多年輕人回到國內從事...
    來自Science 的報導5月25日,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透露,暨大決定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的所有教授、人員歸國,地、實驗室等繼續從事研究。同時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學者能回國從事科學研究。暨大校長宋獻中:願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25日,暨大校長在一個研討會上透露,將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的所有教授、人員歸國。
  • Advanced Materials發表麥立強教授團隊研究論文
    近日,麥立強教授團隊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Advanced Materials發表題為「Engineering Oxygen Vacancies in Polysulfide-Blocking Layer with Enhanced Catalytic Ability」的研究論文。這是麥立強教授團隊在深入研究高能量密度鋰硫電池正極材料後,在鋰硫電池隔膜修飾工程上完成的另一個重要研究成果。
  • 海洋新材料研究院王莉莉等在《Advanced Materials》發表海洋生物...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最近,夏延致教授團隊青年教師王莉莉與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董俠研究員合作,提出通過優化多糖水凝膠固有結構、最大化重構氫鍵和離子鍵作用,實現全物理交聯海藻多糖水凝膠強韌結合,該方法對具有豐富物理交聯點的水溶性海洋生物質多糖具有普適性。
  • 華僑大學陳宏偉課題組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發表研究成果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雷水清)近日,華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宏偉博士課題組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上發表題為「Building LithiophilicIon-Conduction Highways on Garnet-Type
  • 同濟趙國華教授團隊成果被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選為封面論文...
    同濟趙國華教授團隊成果被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選為封面論文發表 為同步綜合治理水汙染和溫室氣體CO2提供了新策略 來源
  • Advanced Materials報導王琳教授課題組二維材料能帶工程新成果
    然而,有限種類的二維半導體(如過渡金屬硫化物和黑磷大多是窄帶隙半導體)嚴重限制了不同類型異質結的靈活設計及其光電特性研究。另外,過渡金屬硫化物(TMDs),因具有可見光範圍內的能量帶隙與優異的光電性能,成為了最熱門的二維半導體材料。
  • 成都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
    昨日,成都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理事會和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記者了解到,成都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是市委、市政府為打造「成都新能源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成都國家新能源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立西部新能源產業高地而批准設立的中國西部第一家政產學研用相結合,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的創新載體。
  • 【邁向高水平】暨南大學李曉江團隊在《Cell》發表重要學術成果...
    中國教育在線訊 3月30日,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李曉江教授團隊、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賴良學教授團隊和美國Emory大學李世華教授團隊合作研究成果「A huntingtin knock-in pig model recapitulates features of selective neurodegeneration in Huntington』
  • 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暨大將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歸國!
    近日,華裔教授李曉江及其妻子,還有其實驗室的多名中國學生全部被解僱的消息傳遍了學術圈,讓很多人對李曉江及其妻子和團隊將何去何從很是關注。而最新消息!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透露:暨大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歸國!美國埃默裡大學日前以所謂中國「竊取機密」「違反NIH規定」為由,解僱華裔教授李曉江及其妻子,並關閉其實驗室。
  • 鼎優新能源創新研究院花落肇慶
    研究院將集合國內外新能源領域的專家、教授,探討研究新能源前沿技術,為產業發展指明方向,致力於成為珠三角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系統集成、多元開放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研發、試驗、檢測、認證及成果轉化平臺。
  • 北京大學發布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納米能源材料特刊
    2016年9月7日,材料科學領域頂級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在線刊登了北京大學特刊「Nanomaterials for Energy at Peking University」。
  • 于吉紅院士研究團隊研究成果在《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
    【消息來源:化學學院】5月27日,化學學院于吉紅院士領導的科研團隊在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Science Advances》(Science子刊)上發表了題為「分子篩限域碳點:新一類具有超長螢光壽命的熱致延遲螢光材料」(Carbon dots in zeolites: A new class of thermally activated
  • 成果!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面向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和武漢市光電子產業集群的發展,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立了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團隊。團隊先後全職引進國家級、省級人才工程人選解明教授、王德宇研究員、劉志宏教授等高層次人才。經過初期的建設和發展,在鋰離子電池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
  • 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發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封面文章
    > 2016/09/28 信息來源: 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 可充電鋰離子電池因其具備高的功率密度在能量存儲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 上海大學|石墨炔基材料在能源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
    上海大學理學院葉代新特聘副研究員、趙宏濱教授和張久俊院士作為通訊聯繫人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以「Progress in energy related graphynes-based materials: advanced synthesis, functional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
  • 江蘇科技大學王秀珍博士在國際頂級期刊Nano Energy發表新能源材料...
    近日,我校能源與動力學院新能源科研團隊青年教師王秀珍在國際頂級期刊Nano Energy(中科院SCI一區,影響因子16.6)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On the irreversible sodiation of tin disulfide》(二硫化錫的不可逆鈉化過程的研究)。江蘇科技大學為論文的第一單位,我校教師為第一作者。
  • 暨大團隊建立中藥重要雜環中間體提純關鍵技術
    南方網訊 記者日前從暨南大學獲悉,該校藥學院孫平華教授團隊針對中藥及天然藥物中雜環活性成分的化學結構和電子排布的特性,遵循工業化生產的習慣,利用多學科的交叉結合,經過十多年的科技攻關,建立了新型藥物重要雜環中間體的提取純化生產技術,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瓶頸和專利壁壘,已成為了藥物雜環研發領域具有一定示範作用的代表性工作
  • 南科大Sandro Lera團隊在PNAS發表研究成果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前沿與交叉科學研究院風險分析預測與管控研究院、信息系統與管理工程系助理教授Sandro Lera團隊為複雜網絡中的動態風險管控開發了新的方法。該研究以「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disproportionally dominant agents in complex networks」為題,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