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曾發生過一件怪事,到現在還沒人能說清是為什麼

2020-11-22 斯文卿相

什麼怪事,到現在已經過了幾千年,怎麼還沒人能說清是為什麼?你看下去就知道了。

大秦

秦國第一任真正意義上的君主秦襄公,因護駕東遷有功,被周平王賜予岐山以西的土地,這片土地曾是大周龍興之地,其意義自然是非同凡響的。

可惜的是,這片土地還被戎狄佔有,秦襄公畢其一生都想把他奪回來,然而因為國力問題,在與戎狄的戰鬥中屢經反覆,最終未能如願,他自己也於公元前766年死在徵討戎狄的戰場上。

秦襄公後,長子秦文公繼位,秦文公在歷史上是個很有為的君主,上任伊始,便繼續向東,將國都遷至陳倉,以後用了將近五十年的時間,才趕走戎狄,完成父親遺願,奪回岐山以西的土地,至此,秦拓地千裡,虎視中原,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國。

秦文公後,秦國的好運似乎就暫時告一段落了。

其後的秦寧公為人謹慎,值得稱道的成績只有:繼續向東,遷都平陽(陝西寶雞眉縣),並攻佔亳戎的蕩社(陝西西安),從此後,十一年的時間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留下來的,就只有因為他的軟弱而漸漸壯大的三個權臣。

這三個權臣是秦國的大庶長弗忌、威壘、三父,都掌握軍政大權,都是秦寧公留下來的老臣 ,在宗族裡也有偌大的勢力。

老臣都有極高的威望,都有龐大的勢力,好的可以安邦定國;壞的就能讓江山易主,而很不幸的是,秦國的弗忌等,顯然屬於後一種,於是在他們身上,一件到現在都沒人能說清是為什麼的怪事發生了。

公元前704年,秦寧公去世,時年僅21歲。秦寧公去世前,已經冊立長子嬴說為世子,嬴說自然可以理所當然的繼位,可秦寧公去世之後,弗忌等便悍然發動政變,廢掉嬴說的世子,奪走本該屬於嬴說的君位,扶持秦寧公幼子,其時只有五歲的嬴曼繼位,這就是所謂的秦出公。

一個只有五歲的孩子,他能懂什麼軍國大事,弗忌等之所以扶持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繼位,其中用意已不言而喻。

秦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內亂就這樣發生。

自己不出面,扶持一個幼主登基,古往今來的權臣好像都是這個套路。

然而奇怪的是,僅僅六年之後,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怪事發生了。

老臣

公元前698年,秦出公在位六年,這六年,弗忌等在秦國呼風喚雨,一定是十分得意的,事情就這樣發展下去,誰也不知道秦國將走向何方,就在這樣十分危急的時刻,弗忌等不知哪根腦筋搭錯了弦,居然就在這一年,突然殺掉了他們控制六年之久的秦出子。

本來已經合作的十分默契,這時候殺掉秦出子幹什麼?自己從幕後走到前臺嗎,按規律應該是這樣的,然而奇怪的是:

弗忌等殺掉秦出子後,居然又擁立六年前,被他們趕下臺的秦寧公長子——嬴說為君。

對這件事情,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

寧公卒,大庶長弗忌、威壘、三父廢太子而立出子為君。出子六年,三父等復共令人賊殺出子。出子生五歲立,立六年卒。三父等乃復立故太子武公。

秦武公就是原先他們趕跑的嬴說。

秦武公,單從這個諡號上就可以看出,他絕不是易與之輩,更何況,現在已過了六年,秦武公肯定更加不好控制,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弗忌等就開開心心的扶持秦武公繼位了,而且還是殺掉秦武公的親弟弟——秦出子,以血腥的方式扶持秦武公繼位。

他們圖什麼?秦武公會怎麼想?

你說趕走就趕走,你說接回來接回來,秦國的事還能由你們做主。

公元前697年,秦武公繼位,秦武公是個很有為的君主,當然不肯大權旁落,而要獨掌秦國大權,就要除掉猖狂的弗忌等。

可弗忌等在秦國年深日久,樹大根深,該怎麼除掉他呢?

華山

不得不說,秦武公手段非常高明,上任伊始,就以討伐彭戲氏為名來到華山腳下,然後假稱喜愛這裡的風景,駐蹕於華陽宮,終年不出,過起了悠閒地日子。

秦武公就這樣讓秦國在弗忌等手裡繼續衰弱下去嗎,當然不是?

他表面上看起來是沉迷遊樂,不理政事,事實上呢,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就這樣悠悠等了三年,終於羽翼豐滿,於是率先發難,一舉清除弗忌等權臣的勢力,並以殺了出子的罪名將弗忌等全部夷族,即:

武公元年,伐彭戲氏,至於華山下,居平陽封宮。三年,誅三父等而夷三族,以其殺出子也。

短暫的內亂就這樣結束了,秦國又開始在秦武公的帶領下,繼續迅猛的向前發展。

弗忌等因篡權亂政落了個悲慘的下場,這當然也是他們罪有應得。

可奇怪的是:

他們扶持嬴曼又將之殺死,還奪回他的君位,送給以前趕走的嬴說,如此前後矛盾,究竟為了什麼?

這件秦國曾發生過的怪事,史書上也只有簡單的記載,至於深層次的原因,到現在都沒人能說清是為什麼,只能留給後人無盡的猜測。

而在我的理解裡,就只能算大秦洪福齊天了。

參考資料:史記等

相關焦點

  • 破解秦始皇臨終前發生的「三大怪事」
    在古代,人們能用肉眼看到火星。只見它,紅紅的像火,有時從西向東,有時從東向西,令人迷惑不清,故稱為「熒惑」。天象學家認為,「熒熒火光、離離亂惑」,故古人對火星充滿了敬畏之心。但宋景公很仁義,他說:當朝宰相,治理國家,兢兢業業,沒有過錯,為什麼要把災禍轉移給他?宋國百姓,遵守法律,安居樂業,沒有過錯,為什麼要把災禍轉移給他們?宋國農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足食足用,為什麼要把災禍轉移給農事?
  • 慈禧太后下葬那天,發生了三件怪事,其中一件至今無法解釋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統治了清政府50年左右的政治舞臺,說到慈禧太后死後的安葬,據說當時發生了三件怪事,即使是現在,也沒有正確的解釋,讓我們看看當時發生了什麼三件奇怪的事情?第二件事:閃電過後,負責抬棺材的太監們非常害怕,但葬禮還得繼續,抬棺材的太監們繼續前行,這時,太監們突然發現慈禧的棺材裡有紅色液體,棺材裡也有紅色液體,慈禧太后的靈柩雖然在宮中放置了長達一年之久,卻讓在場的人感到毛骨悚然和困惑。
  • 發生2件怪事我沒警覺,次日出事故破財2000:災禍來臨前有預兆?
    費了一個多小時,我終於抓到了3隻小貓,第4隻貓咪最小,還沒抓到。就在這期間,廚房那消停了一晚上的抽油煙機,又自己開動了2次,都是大概半分鐘後自己關了,我也就沒搭理。當時抓第3隻貓的時候,那貓最大,看起來脾氣還比較暴躁,我抓它,它朝我兇,對我怒吼,還把我給嚇住了。會不會有危險?然而,這種念頭一閃而過,在我抓到第3隻貓後,就沒把這當回事兒。
  • 秦始皇的高祖母羋月嫁到秦國後,為何為秦國嘔心瀝血,還不惜和母國...
    想必這個名字大家都聽過了,之前有一部電視劇還非常火,也就是以她的題材拍攝的。她也是後來的秦宣太后,更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高祖母。羋月當年因為和親嫁到秦國,但令很多人感到疑問的是,為什麼她要為秦國耗盡心血,還不惜與母國為敵呢?
  • 祖孫三代不當人質不稱王,秦國三代國君,都曾被打發到敵國當質子
    所以一般在交換人質的時候,都會將不那麼受寵的子孫打發到敵國去。我們知道,《皓鑭傳》中秦異人的母親就不受寵,所以他其實也就是安國君身邊,一個可有可無的孩子,因此他才被派到了趙國去當質子。可是也正是這樣的安排,讓他在趙國遇見了大商人呂不韋,並且呂不韋秉持著商人「人棄我用」的態度,一路扶持,幫助異人從趙國中逃脫出來,還成為了秦國太子,在秦孝文王死後,即位成為了秦莊襄王。可其實大家通過看劇沒能了解到的是,在秦異人之前的兩位秦國國君,都曾有過和他一樣的經歷,都被派遣到敵國去當過一段時間的人質。
  • 地球上發生的四件怪事,第三個和外星人有關,至今都無法解釋
    就連很開放的外國人,也相信上帝的存在,當然,也有一些怪事得到過科學的證實,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那些科學也無法解釋的怪事。曾有多架飛機在這裡都失去了方向,從而引起了多起失蹤和墜機事件。無論是什麼類型的飛機,只要進入了這片區域,就會迷失方向。所以現在這裡基本上成了一個禁地,飛機飛到這裡的時候就繞道飛走,船隻路過此地也會繞開,其中的原因,至今也無法用科學解釋。
  • 美國專家找到成吉思汗墓陵,發生一件怪事,專家至今無法解釋
    美國專家尋找成吉思汗陵,竟發生一件怪事,至今專家都無法解釋引言:天下地土寬廣,河水眾多,你們盡可以各自去擴大營盤,徵服邦國——成吉思汗眾所周知,在中國五千年的歲月長河中,湧現出不少舉世聞名的帝王,值得一說的是,在歷史中,除了秦始皇之外,實際上還有一位差點統一天下
  • 2020年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多的怪事?科學能夠做出解釋嗎?
    2020年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多的怪事?科學能夠做出解釋嗎?2020年,對於人類來說,確確實實是非常慘重的一年,在這一年當中,天災、人禍和疫情可以說是輪番上陣,讓人措手不及,嚴格來說,在人類的歷史上面始終都存在著傳染性極強的病毒,也有好幾次像今年這樣的大規模的疫情,比如我們應該聽說過的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直接導致了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還有困擾人類上百年的天花病毒等等。
  • 2020年為什麼發生如此多的怪事?為什麼用科學無法解釋?
    再比如:天花病毒,影響了人類發展史幾百年,甚至影響到了政權的更替和皇位的繼承序列,康熙正是因為曾經患過天花而繼承了皇位。更不要說還有蝗災和火山爆發了,可以說這是一個「大事、怪事」不斷的一年,在很多人心目中,恨不得這一年可以重啟。
  • 美國死亡谷發生「怪事」,石頭會逃跑,方向還都不一樣!
    石頭是地球上存在歷史比較久遠的物質,要說石頭有什麼特性的話,最大的特性應該就是笨重無生命。可大自然總是充滿了各種顛覆我們想像的事情,在我們眼中笨重沒有生命力的石頭,在有些地方卻像是有了生命一樣。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這個奇怪的事情吧!
  • 人質=國君=成就霸業 為什麼說秦國是質子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大家都知道,我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為秦國。但秦國統一全國,與其多位國君當過人質密切相關。從某種程度上講,沒有人質或質子制度,就沒有秦朝的統一全國。 人質在古代更多的賦予質子的含義。百度百科中定義為:質子是指人質。古代派往敵方或他國去的人質。多為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貴族的人。
  • 公孫鞅變法,為什麼在秦國才能成功?對後世的影響又是什麼?
    提起公孫鞅這個名肯定知道的人不太多,但是我如果說另一個名字,你肯定知道,她還有一個被廣為人知的名字叫做商鞅,這個名字隨2000多年前一場波瀾壯闊的變法,一直流傳到了現在,而說起這場變法,許多人認為這是秦國強大最後能吞併六國非常重要的原因,甚至關鍵的原因。
  • 秦強趙弱,而且兩國頻繁發生戰爭,為何秦國把子楚送到趙國當質子
    在熱播電視劇《大秦賦》中,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兒子嬴異人(後改名為嬴子楚)說他在趙國當了8年質子,所謂的質子,其實就是秦國王族中派到敵國當人質的公子,可是當時秦趙兩國頻繁發生戰爭,比如長平之戰,秦國在戰場上坑殺了趙國40萬軍隊,但是身為人質的嬴異人照樣在趙國毫髮無損,這是為什麼呢?
  • 2020發生這麼多「大事和怪事」,還覺得「科學」很科學嗎?
    去年年底有兩件大事,一是澳洲野火從九月開始,到12月底時幾乎蔓延了整個澳洲,還有則是從阿拉伯半島向非洲和亞洲蔓延地蝗災,開始我們並沒有覺得什麼,因為離我們還遠得很!但是始料未及的是,不僅這兩個大事件持續發酵,而後續發生的故事則讓歷史銘記2020!
  • 曾侯乙墓發現「超前科技」,一件令人如痴如醉,一件至今無法複製
    當然,建鼓底座無論重量還是功能,某角度看實難與編鐘相提並論,但鑄造技藝上,目前少有文物能與之比肩;甚至專家至今都沒能數清楚它身上究竟有多少條「龍」。曾侯乙墓的發現還有一段「驚險」歷程。1977年9月,隨州城西兩公裡處,一個叫做擂鼓墩的丘陵地帶駐紮著一支空軍雷達部隊;當時為了擴建基地曾開山炸石,施工過程中發現紅色砂巖的山崗上,竟出現了一大片質地鬆軟的褐色泥土。
  • 秦國宰相李斯,暮年卻遭腰斬,家裡還被挖地三尺,令人唏噓
    年少不甘人下李斯生於戰國末年,是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人,年輕時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廁所見到老鼠吃人糞,一見到人和狗,老鼠就被嚇跑了。後來,他在倉庫裡看到老鼠很自在的偷吃糧食,也沒有人去管。於是,他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 六國並非沒有過合縱攻秦,如果真的齊心協力,恐怕秦國早就亡了
    就算長平之戰後,秦國成了天下公敵,又能怎樣?各國實力大損,就算合縱也只能自保,而內部矛盾依舊,最終合縱仍將不攻自破。秦國最終一統天下,是因為戰國時秦國變法最為徹底,國力最強,列國要想不被秦國所滅,只有變法圖強,比秦國更強大,但那樣一來,只是最終的贏家變了,一統的結果不會變,到那時,大家恐怕又要問,其他六國為什麼不合力滅了某國呢?
  • 六個和尚沒水喝?結合秦國削弱楚國的過程,聊聊合縱為啥敗給連橫...
    而對於秦國的威脅,楚國君主也看得很清。公元前333年,面對蘇秦的遊說,楚威王曾作出如下表態(《戰國策·楚一》):寡人之國,西與秦接境,秦有舉巴蜀、並漢中之心。秦,虎狼之國,不可親也...寡人自料,以楚當秦,未見勝焉。對於秦國的狼子野心,楚威王看得很清楚,並且若兩國一對一,自己並沒有必勝把握,因此其後楚國積極參與合縱。
  • 名門貴族、秦國戰神白起,在《羋月傳》中為什麼被寫成狼孩?
    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將中,先秦的白起,稱之為戰神,一點都不為過。 白起以其卓越的軍事上的領導能力,被穰侯魏冉和宣太后提拔並任用,在秦昭襄王執政期間,他為大秦王國開疆拓土,戰無不勝,可謂戰績輝煌。可以說,如果沒有白起,秦國戰勝諸侯,一統天下的進程將要蹉跎很多年。
  • 雞蛋水煮後怪事發生:蛋黃捏不碎 能當球打(圖)
    南寧一市民將雞蛋水煮後,怪事發生了——  蛋黃能當球打,這蛋是雞生的嗎?  核心提示:正常來說,煮熟的雞蛋蛋黃應該是一捏即碎的,如果發現蛋黃像軟糖一般捏了不碎,還能當桌球來打,你還敢吃嗎?黎女士說,一開始看到這個捏不爛的蛋黃,她還以為是沒煮熟,於是又單獨將蛋黃放進微波爐燜熱了一下,但拿出來後還是老樣子。  21日中午,記者來到黎女士家,看到了她所說的彈性十足的蛋黃。記者用手捏了捏蛋黃髮現,其果然很有彈性。為了證實那盒雞蛋裡是否仍有同樣的奇怪雞蛋,黎女士決定將剩下的3個雞蛋水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