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拍打遵循的原則輕拍為補,重拍為洩,以及經絡所循行的路線

2020-12-06 我們都愛養生

大家好,跟大家分享一個朋友的反饋是這樣的,他說他自己每天都會用拍打的方式來對經絡進行拍打,每天有時間就會針對經絡的循行部位比如說手臂,大腿外側這些地方,用力的拍打,剛開始凌晨三點到五點易醒的情況,後來每天堅持對肺經上的循行路徑進行拍打,力度比較輕,發現睡眠質量慢慢好起來,感覺到效果之後,加大力度來拍。

重拍之後發現易醒的時間段延長了,其實拍打的方法,我們一般遵循的原則是輕拍為補,重拍為洩。但是三點到五點是肺經循行的時間,這個時間段易醒往往這些人群都有肺部的一寫問題或者是淤阻,比如白天容易出現咳痰,乾咳,哮喘類似的情況,這些都會在肺經所循行的時候表現出來,最常見的表現就是三點到五點的失眠情況,所以大家如果針對肺經進行保養的時候,記得拍打力度要輕,不要過重,當然除了拍打之外,我們艾灸肺經上的穴位也可以針對三點到五點易醒的問題進行調理。

一般來講保養肺經最佳的時間,是在凌晨的三點到五點,但是這段時間一般都是在睡眠的時候,所以這個時間不能艾灸,可以去找和肺經相對應的脾經它的循行路段來進行艾灸,足太陰脾經和手太陰肺經,他們兩個屬於同名經的關係,也就是說刺激一個對另一個也有相應的輔助作用。

而足太陰脾經當值時間是在早上的九點到中午的11點,這個時間段如果針對比如說調理肺經的一些穴位進行艾灸的話,它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既然說到了肺經,那麼我們就把肺經上如果出現淤阻的一些問題,簡單給大家聊一聊,首先就是經絡上的問題,凡是肺經所循行的一個部位,如果有酸冷脹麻這些情況,一般是出現在上臂或者是我們前臂內側上緣,也就是拇指的方向,地方出現疼痛,往往就是肺經淤堵所導致的,這是經絡bi症,還有臟腑bi症,何為臟腑bi症。

因為肺它本身就是五臟六腑其中的之一。肺臟本身它也會出現一些異常的bi狀,比如說感冒之後出現了咳嗽,氣喘,氣短、胸部的一個脹痛等等,包括肺它與我們的口鼻是遙相呼應的,或者說是相通的,所以它也會出現傷風怕冷,流鼻涕,鼻塞這些情況。這兩種情況是肺經最為多見的表現,當然除了這兩種情況之外還有一些別比如說在中醫上而言,肺主皮毛,比如有些朋友容易出現過敏性皮膚問題,色斑,皮膚無光澤都可以考慮是不是肺經上的一個氣血循環較弱所導致的。

以上就是關於肺經的最佳保養時間和它潛伏的一些bz,咱們就簡單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不知道您有沒有遇到這方面的問題,歡迎留言跟大家一起交流哦!

相關焦點

  • 探討不同部位的頭痛與經絡循行的關係!
    頭痛是以患者自覺頭部疼痛為主要症狀的病症,中醫學認為頭痛的發生常與外感風邪,以及情志、飲食、體虛久病等因素有關係。頭痛的病位在頭,與手、足三陽經、足厥陰肝經、督脈都有一定關係。西醫學認為,頭痛分為繼發性頭痛和原發性頭痛兩大類,原發性頭痛包括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和叢集性頭痛等,又稱為功能性頭痛;繼發性頭痛多是由於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如感染、高血壓、或顱內病變等,又稱為症狀性頭痛。
  • 中醫針灸基礎-【手陽明大腸經】經絡循行;疾病主治;操作要點
    《中醫針灸基礎》 —經絡循行— 手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橈側端(商陽),上行經過第1、2掌骨間和拇長伸肌腱與拇短伸肌腱之間,循行於前臂外側的前緣,進入肘外側,沿上臂走肩,向上交會頸部大椎穴,向下從缺盆進入體腔,絡肺、屬大腸。
  • 經典指導針灸:針刺辨證,不離經絡
    針灸治療學理論在基本理論、辨證原則上,與內科治療學理論有許多相同點,但在診察、分析、治療方面突出地依附於經絡理論,從而構成了有別於內科治療學的辨證特點。變動經脈,是指經絡診察中發現的異常經脈。如循行部位的異常(包括經絡中的形態變化)、疼痛,醫者在循切診察中的指感等,動脈搏動過盛過弱,局部皮膚色澤變化等。 察經發現的變動經脈與臨床病候,有時是一致的,如咳喘病候是手太陰經變動;有時是不一致的,如咳喘病候反見手陽明經變動,心悸病候見足少陰經變動,便秘病候見足厥陰經變動。
  • 十二經絡有啥作用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頭部是中醫十二經絡中的手三陽和足三陽這六條陽脈匯聚的地方。所以,頭部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十二經絡有什麼作用呢?《內經》裡這樣說:「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說明經絡在養生治病中的重要作用。十二經脈通過手足陰陽表裡經的聯接而漸次相傳,組成了一個周而復始的傳注系統。
  • 10幅動圖,教你打通經絡,經絡通暢百病消!
    因此,想要養生,保持經絡暢通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經絡堵塞,補什麼都沒有用!經絡不通的第一個感覺就是疼痛,比如有時候我們會有莫名的疼痛,那說明的是此處經絡不通。疼痛說明經絡不通,繼而導致氣血不通,產生「冷」的感覺。除了頭涼之外,身體其他某些部位發涼,比如最常見的是手腳發涼,常常是經絡不通的信號。因為人的體溫是由氣血輸送來決定的,氣血旺盛,體溫才會正常。
  • 人體經絡系統由哪五部分組成 人體經絡系統由哪五部分組成是什麼
    人體的經絡,可能了解的人應該不是很多,因為在我們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方面,一般是不會聽說這個詞的,也許很多人聽到經絡這個詞還是在武俠電視中的。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裡面,還是經常會出現經絡的這個詞的,這主要看是什麼場所,比如說一些針灸的地方以及中醫館內會說到經絡這個詞,那什麼是經絡,人體經絡體統又由什麼組成,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手太陰肺經】經絡循行;疾病主治;操作要點
    經絡循行
  • 經絡重在疏通!十二經絡這樣記憶超簡單
    傳統按摩經絡有個說法叫「以痛為俞」,也就是說疼痛的部位就是按摩的穴位。比如患有心臟方面的疾病,就可以在相應的心經、心包經上沿著經絡慢慢地按壓,去感受整條經絡上各處的感覺。如有的地方酸痛,有的地力刺痛,有的地方麻木,有的地方發酸、發脹,那麼這時你按摩的重點就放在最痛的部位,越是痛感明顯的,越要堅持多刺激此處。
  • 經絡不通,肝氣鬱結?中醫有妙招,拍拍身上幾處,經絡通肝氣順暢
    最近小區廣場舞的大媽們一直為劉阿姨操心,發生了什麼事呢?原來是劉阿姨最近是失眠多夢,還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大家紛紛幫她想原因,有人說是不是晚上太吵了睡不著還是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著等等,這些原因都被劉阿姨否決了,而經常養生的李阿姨一語點醒夢中人,說劉阿姨會不會是經絡不通,肝氣鬱結,讓她去找中醫看一下。幾天後,劉阿姨和同伴跳舞時,非常感謝李阿姨的提醒還告訴其他阿姨,中醫說多拍拍身上幾處,可以通經絡讓肝氣順暢。
  • 經絡一通,一身輕鬆
    經絡不通的六種表現信號1、疼痛氣血不通:冷2、熱氣不通:熱3、經絡不通的感覺:疼痛4、經絡堵塞不通:麻和木>5、經絡氣血減慢:酸6、經絡不通的兩種形態:腫和脹。身體不好,不是先補,而是先疏通。現代人,不缺補,缺疏通!老祖宗說,進出平衡,才是健康之本!經絡一通,行氣活血,酸、麻、木、腫、脹都沒了~進補不疏通,虛不受補,是因為汙垢太多了,影響人體的營養吸收。
  • 【每日一穴】一條經絡,能讓你「面如桃花」,不信,你試試
    看下胃經的經絡走向圖就知道,如果經常敲打胃經,就能讓你面若桃花。 如果你還不知道怎麼敲打臉部,還有一個更簡單的辦法,就是每天早晚洗臉的時候,用適度的力度,拍打整個臉部3分鐘。
  • 告誡:經絡越堵,身材越胖!經絡不通的人,5部位會「通知」你
    體脂指數,是目前國際上常用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標準。體脂指數也被稱為BMI指數,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體脂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假如你的身高1.60米,體重60KG,60KG/(1.6^2)=18.75。當BMI指數為18.5~23.9時屬正常。
  • 《身體密碼》黑痣、紅痣是經絡堵塞的「信號燈」
    有痣代表經絡不暢如果仔細觀察世界地圖,我們會發現在世界各大河的入海處,大都有一個三角洲,是河流入海時所夾帶的泥沙,年深日久沉積而成的小平原。在我們人體內,經絡就像一條條河流,如果經絡不通,也會衝出一些這樣的「平原」甚至「丘陵」,其中,平原是色素斑塊,丘陵就是痣。
  • 淺析臟腑、經絡與舌象的關係
    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幅圖:下圖說明,舌與人體的五臟有密切聯繫,五臟的病變可以在舌頭有所反映,舌頭上的變化也可以反映五臟的病變,如中醫所說「以外揣內」「有變於內,必現於外」。心與舌的關係:在中醫學中,心的生理功能有「主血脈」是指心氣具有推動和調節血液循行於脈中,周流全身,發揮營養和滋潤作用。在西醫學中,心臟相當於一個血泵,將回流入心臟的血液再泵到外周以發揮營養的作用。舌是一個含有豐富血管的肌性器官,包括舌動脈、舌深靜脈、舌背靜脈、舌下靜脈等。
  • 經絡通不通從4個部位看出來
    中醫常說「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大多數人對這些概念並不了解,更不清楚自己的經絡是否健康。其實,經絡是連接人體五臟六腑的橋梁。中醫所說的「十四經」包括:手、足三陰經,手、足三陽經,任、督二脈為主體,是一套遍布全身的綜合系統。
  • 經絡不存在?
    雖然現代的醫學技術很發達,但我們也不可能把醫生24小時帶在身邊,何況身體不適時,就算醫生在身邊,也不可能馬上為你手到病除。而且很多人生不起病,因為醫院的「消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但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所以,最好的醫生就是我們自己,掌握一些經絡、穴位保健的知識,通過經絡調動身體的自我修復功能很有必要!
  • 針灸必看,全身各部分經絡循行
    其他: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彆氣走於耳為聽;足少陽之標,在窗籠者耳也;耳為宗脈之所聚。目:足太陽「起於目內眥」;足少陽「起於目銳眥」;「其支者……至目銳眥後」;手太陽「至目銳眥」,其支者,至目內眥;手少陽「交頰至銳眥」;足厥陰「連目系」;手少陰「系目系」。足少陽之正「系目系」;足陽明之正「還系目系」;手太陽之正「合目內眥」。手少陰之別「屬目系」。
  • 經絡不通身體有這4大表現,快來測試一下!
    經絡暢通,人的身體運行才會更順暢,更健康。如何知道自己的經絡通不通暢呢?有四種方法可以檢查。小編帶你一起來看看。01身上的肉捏著不感覺痛檢驗經絡是否通暢的最簡便方法,就是捏一下自己身上的肉,感覺是否痛,尤其是胳膊外側的三焦經和小腸經的位置或是大腿上的肉,可明顯地感覺出來,如果感覺又硬又痛,說明經絡不通。
  • 研究與探討:經絡的共振效應
    固有頻率是由物體系統本身特性所決定的,一般說來,物體的質量越小,其固有頻率就越高。在共振現象中,先動的物體被叫作共振母體,隨之而動的物體被叫作共振子體。共振效應的結果,共振子體沒有發生任何變化而自發地得到了能量。共振可分為兩種:同種類物質間的共振和不同種類物質間的共振。電磁波與分子、原子等高頻物質所發生的共振效應,就屬後種。
  • 最齊全的「穴位拍打操」,治療百病!自己就是最好的醫生!
    人體的經絡就像線路,臟腑就像燈泡,穴位就是連接線路與燈泡的開關,它影響著身體的氣血運行與能量流通。如果我們能夠長期正確刺激穴位,就能輕鬆地防治一些慢性病。穴位就是「中藥」,經絡就是大藥庫,經常拍打穴位。儘量用人體大藥庫自己的「藥」 ,減少對藥的依賴,使人體陰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