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質增效、創新驅動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

2021-01-20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掃一個二維碼,蒂姆·庫克完成點餐、支付。讓這位蘋果公司執行長印象深刻的,不只有生煎包的「美味」,更有「中國式」便捷消費的「美妙」。

 

  為一條創新鏈,西裡爾·埃貝爾斯韋萊來到深圳。他創立的全球最大硬體孵化器HAX使華強北的硬體創新對接美國矽谷,助力上百個創業項目。

 

  用一顆衛星,安東·蔡林格與中國同行完成通話。對人類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視頻通話,這位量子物理學泰鬥興奮不已:「愛因斯坦一定會對此感到驚訝。」

 

  創新為核,惠民生、促發展、解難題,新時代中國用創新為世界提供更強驅動力。

 

  去過馬來西亞吉隆坡的人都會感嘆這座城市的新舊輝映、東西交融,也會對這裡的交通擁堵印象深刻。不過,這一「城市痛點」今年有望得到緩解。

 

  吉隆坡市政府不久前宣布引入「城市大腦」,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交通治理等領域:全市281個路口將藉助紅綠燈動態調節加快車輛通行速度;突發狀況時人工智慧系統可全局調控,開闢「綠色通道」。

 

  吉隆坡的「新能力」來自中國杭州。結合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城市大腦」已使杭州試點區域車輛通行效率提高了15%。

 

  「城市大腦」只是一個縮影。近年來,中國創新應用層出不窮,並迅速湧向海外,為當地民眾生活「賦能」。

 

  不僅如此,中國產品和服務在歐美越來越多地「被模仿」,例如在摩拜等企業搶灘國際市場的同時,外國企業也推出共享單車。

 

  「在報導全球創新的15年裡,我從未見過矽谷如此關注中國對西方技術的影響,」全球創新研究專家麗貝卡·范寧為美國《福布斯》雜誌撰文說,「『拷貝中國』的新趨勢常被論及。」

 

  庫克接受美國《財富》雜誌採訪時專門談到,「蘋果之所以把最多的代工放在這裡,是因為中國的技術和人才」。

 

  庫克的話反映出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重要趨勢:不再坐吃人口紅利,不再走粗放發展老路,而是靠提質增效、創新驅動。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去年底發布的權威報告顯示,中國專利申請總量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增量全球佔比進一步提升。專利申請質量提高、結構優化等特徵,更傳遞出創新驅動見效和經濟轉型升級的積極信號。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指出,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產、消費、溝通和生活方式。西門子執行長凱颯說,創新為全球帶來經濟、技術發展新活力,而充滿創新活力的中國正在為世界帶來新機遇。

 

  從墨子「傳信」到北鬥組網,從超算「發威」到「天眼」探空……近年來,中國在許多重大尖端領域取得突破,為解決國際科研難題貢獻力量。

 

  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布的一項指數顯示,中國機構正引領世界高質量科研產出。在全球100家科研產出增長最快的機構中,有40家來自中國。

 

  世界領先的重大科研成果在中國不斷湧現,背後是國家對重大原始創新和交叉學科領域不斷加大的推動和支持力度。目前,中國「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遴選工作已正式確定,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深海空間站、天地一體化4個重大項目的實施方案編制已全面啟動。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的戰略方針。新時代新徵程,一個更為創新的中國,必將為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新的驅動力。(新華社記者 劉石磊)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邁向高質量發展標杆的四個關鍵詞
    獲評「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位列「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第63位,為高質量全面發展標杆鎮建設打下堅實基礎。2020年,佛山邁過GDP萬億元大關,南海再次提出弘揚「南海精神」,丹灶迎來「雙區」建設等一系列機遇。站在新的起點上,丹灶如何聚勢聚力、聚焦攻堅,加快建設高質量全面發展標杆鎮?答案就在產業發展、環境建設、城鄉融合、基層治理這四個關鍵詞中。
  • 科技創新助推林泉電機高質量發展
    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興中說,在6月中旬,林泉電機獲得「貴陽國家高新區質量提升達標企業」牌匾,讓他在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有信心了。 林泉電機是一家有著五十多年歷史的老三線航天企業。「近年來,隨著公司不斷發展,採購業務量也隨之快速增長,但伴隨而來的採購質量問題也逐年增長,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帶來較大影響。」
  • 湖南召開創新型省份建設院士諮詢會 以創新驅動湖南高質量發展
    我省召開創新型省份建設院士諮詢會以創新驅動湖南高質量發展杜家毫講話 許達哲主持華聲在線上個月,科技部正式批覆同意湖南建設創新型省份,要求我省以此為抓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力爭在2020年前率先進入創新型省份行列。
  • 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 推動肥料行業高質量發展
    :楊磊   來源:中化新網    2021年01月13日 收藏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國肥料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 創新驅動引燃西山煤電東曲礦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同時,集結以勞模大師為主體的導師團隊,以工程技術人員為主體的專業團隊,以技師、高級技師為主體的精英團隊,先後建成了「雷錦紅創新工作室」「白潔軟體工程創新工作室」「萬明亮防突創新工作室」,形成「基地傳、專業幫、現場帶」的「傳幫帶」體系。創新氛圍的營造,極大的提升了東曲幹部職工自主創新的意識,也為礦井創新發展提供了人才資源保障。
  • 「創新諸城」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
    長期以來,諸子生物一直致力於動物疫苗創新工藝研發與推廣,利用國際先進的細胞懸浮培養技術,打破了傳統採用雞胚生產疫苗的瓶頸,在國內率先採用細胞懸浮培養技術生產禽流感疫苗,並建成國內首家大規模細胞懸浮培養工藝生產高致病性禽流感滅活疫苗的GMP車間和細胞懸浮培養實驗室。目前,公司在禽流感細胞苗研製的基礎上,陸續完成了新城疫細胞弱毒苗、法式囊細胞弱毒苗細胞懸浮培養技術的研究。
  • 張燕生: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 ,從「十四五」開始,我國將進入新的階段,科技創新將成為第一動力。未來,我國將加大對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
  • 杜江:科技創新會對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產生變革性影響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創新就抓住了發展的全局。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科技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成長新空間、戰略新支點和動力新源泉。科技創新動能強大,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長6.2%。
  • 北京泰德製藥:創新與高質量發展之路
    縱觀泰德製藥20多年的發展歷程,「高效」「穩健」同樣對應著該公司另外兩個關鍵詞——「創新」「質量」。後者是因,前者是果,因果相對,該公司在容量近萬的製藥行業中詮釋著自成一家的「泰德」模式。
  • 加速動力轉換,推動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日視點  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  實施落實「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戰略,著力點在高質量發展上。我省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實體經濟,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切實提高供給體系質量,進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質量變革——推進現有產業向高質化、高端化、綠色化轉型  質量變革,就是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進而全面提高社會經濟各領域、各層面的素質。
  • 【評新而論·大國經彩】堅持創新核心地位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創新便抓住了發展全局的「牛鼻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對推動創新發展、建設科技強國、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 中國不鏽鋼餐廚具產業創新發展峰會舉行
    南方網訊 12月4日,中國不鏽鋼餐廚具產業創新發展峰會(雲浮新興)在雲浮市新興縣成功舉辦,本次峰會以「構建『雙循環』戰略下高質量的創新發展」為主題,探討中國不鏽鋼製品產業發展新動向,逐步構建起「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 關於「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論文徵集的通知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關於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大部署,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共安徽省委和求是雜誌社擬於5月底在合肥聯合舉辦「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
  • 砥礪進取 篤行致遠 以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會議提出,在「十三五」和「十四五」交替的重要時間節點上,要繼續堅持創新引領發展第一動力不動搖,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推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全行業要聚焦一個根本任務,全面提升產業基礎和產業鏈水平;堅持兩大發展主題,加速推進綠色發展和智能製造;著重解決行業三大痛點,控產能擴張、促產業集中、保資源安全;持續推進中國鋼鐵國際化進程。
  • 海通宏觀:改革將成2020年關鍵詞 制度紅利將有望釋放
    新發展理念的貫徹,意味著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會議強調,要以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為兩個輪子,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具體包括: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支持戰略性產業發展、實減稅降費政策、健全體制機制、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以及解決好「一老一小」問題等。保:攻堅脫貧居首,重申房住不炒。
  • 重慶高新區:聚集創新資源 激活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今年以來,重慶高新區緊緊圍繞「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總體定位,緊扣「五個科學」「五個科技」,高水平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聚焦科學主題「鑄魂」,面向未來發展「築城」,聯動全域創新「賦能」,建平臺、興產業、聚人才、優環境、提品質,在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中打頭陣、做先鋒、挑大梁,奮力打造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努力成為重慶市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和創新驅動新引擎
  • 運鴻集團:創新驅動企業踐行社會責任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毅中強調: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出路在創新、關鍵在創新,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和自我需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關鍵。創新驅動戰略的大力實施有效推動了各類型企業的轉型發展,也促進了企業提升社會責任的履行能力。
  • 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為長沙高質量發展添新動能
    筆者了解到,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自2004年舉辦以來,吸引了成千上萬名大學生參加,累計有386個項目獲得三等以上獎項,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科技創新項目,培育了一批優秀的企業和科技創新人才。  創新,已成為這個時代最緊迫的要求。
  • 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跳出慣性思維
    應該看到,高質量發展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運行的關鍵詞,無論是應對外部衝擊,還是防控重大風險,都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都是為高質量發展消除潛在和現實風險隱患,都是為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經濟金融條件。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要跳出慣性思維,堅決破除路徑依賴。  當前我國經濟金融環境不同於以往,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向退出危機應對政策轉變。
  • 噹噹執行董事俞渝談「高質量發展」關鍵詞:精準應對、加速創新...
    噹噹執行董事、創始人俞渝在會上表示,如果三個詞提煉高質量發展,應該是精準應對、加速創新、保持韌性。(噹噹執行董事俞渝)「噹噹在這次疫情中間,全國不同的物流中心,應不同地區不同的要求,有的時候要關門,有的時候不能生產。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可能就要迅速地把東北噹噹的生產切換到中南噹噹的生產。所以,技術也好,產品部門也好,都要迅速地開發應用,然後去滿足顧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