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節 同事瑪霞用友善的方式研究箭毒蛙

2020-11-23 中國臺灣網

  箭毒蛙的體色鮮豔亮麗,這些顏色是向天敵發出的警告。這種警戒色有效地阻止了自然界許多潛在的捕食者。可以說,箭毒蛙就是憑藉警戒色和毒素使整個家族存活至今。

  然而,自從印第安人涉足南美,箭毒蛙的警戒色和毒素就不再是防身的靈丹妙藥了。再後來,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文明人」闖入雨林並將箭毒蛙作為寵物帶到城市裡。悲慘的是,箭毒蛙對食物以及生活環境的溫、溼度要求十分嚴格,一旦被帶出雨林,往往就意味著末日的來臨。箭毒蛙越來越受到「熱愛動物」的人們的威脅!

  [叢林信件]

  角雕

  立新:

  今天,一隻角雕差點吃了我跟蹤的捲尾猴。上午9點半,我正跟蹤猴群,忽然聽到它們像炸了鍋一樣嗷嗷大叫起來。我一下子也緊張起來,心想是不是來了美洲豹,順手從後背抽出大砍刀,做好決鬥的準備。

  再看猴子們,一邊號叫,一邊急速地從樹梢向下躥,大有世界末日來臨之勢。最慘的是一隻小猴,竟不管不顧地撒開雙手,重重摔到地上。我瞬間意識到危險來自上方,抬頭四處尋找,只見一團黑影唰地落在樹梢上。

  我定睛一看,是一隻龐大的猛禽,它嘴裡發出咯咯的叫聲。我拿起望遠鏡,仔細再看,竟是一隻角雕。角雕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以活的動物為食的猛禽,它的背羽灰黑色,腹羽白色,頭具雙冠,頭面部為柔和的淺灰色,前胸還有一圈黑色的飾羽。再配上一雙銳利的眼睛和尖尖的喙,一副尊容仿佛是古代英武的勇士,更顯露出一派王者之相。

  角雕的英文名字源自古希臘和古羅馬神話,原指一種臉及身軀似女人,而翼、尾、爪似鳥,嗜殺成性、殘忍貪婪的妖怪。早期到達美洲的西方探險家因見角雕威猛兇悍而為其取了這個名字。角雕的頭上有一對冠羽,直立著,眼睛閃著兇光。

  它也發現了我,狐疑地凝視著,頭不時地輕動一兩下。真想不出它那時的心態如何,我是的確有點緊張,生怕它不顧一切地撲過來拼個你死我活。好在它沒有那樣做,停頓了片刻便縱身展翅飛走了。

  我再找捲尾猴,哪裡還有它們的蹤影。我原地等候了一個小時,還是不見一隻猴子溜達出來。它們究竟是藏著不敢出來,還是竄到了別的什麼地方,我真是不得而知。

  樹義

  8月16日

  寫於努裡格

  摘自《從北極到亞馬孫》之《探秘亞馬孫》

相關焦點

  • 亞馬遜熱帶雨林系列報導(五)龍眼雞,巨蜘蛛,箭毒蛙(圖)
    我曾在一本記載南美探險家故事的書中見過這樣一節插圖:一個探險者裸露的身軀上叮著十幾隻碗大的巨蜘蛛,探險者用力向下摳,血流如注。這無疑是誇張,因為巨蜘蛛獨棲,每個個體獨自生活在地下的穴中,每公頃一般僅有1-2個,絕不會有成群的巨蜘蛛圍攻一個人。另外巨蜘蛛白天躲在用樹葉鋪就的彎曲的洞裡,黃昏和夜晚才外出活動,不易與人遭遇。不過,對於生活在原始森林裡的「文明人」來說,意想不到的事的確隨時都可能發生。
  • 研究發現草莓箭毒蛙將獨有武器傳給後代 力量驚人
    這些生物鹼是天然的苦味化合物,許多動植物都用其來作為防禦敵害的方式。  成年的草莓箭毒蛙會從食物——包括螞蟻、蜘蛛等——中獲取生物鹼。「(這些化合物)使箭毒蛙對許多掠食者來說很難下口,」 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約翰卡羅爾大學的拉爾夫·薩珀裡託(Ralph Saporito)說,「在這項研究之前,我們對這些青蛙體內生物鹼的了解主要來自成年個體。
  • 第十三屆雲和梯田開犁節開幕
    6月6日,第十三屆雲和梯田開犁節開幕。縣委書記葉伯軍宣布開犁節正式啟動。   縣委副書記、縣長上官國明在致辭中介紹,雲和是坐落在甌江上遊的一顆璀璨明珠,有著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和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自古被喻為「洞宮福地」。
  • 2020年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漫畫節什麼時候開始?
    喜歡漫畫的街坊有福啦,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漫畫節,將於9月28日在越秀開幕,動漫遊戲展、主題畫展等一系列精彩活動,靜候你來參與!  2020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漫畫節  時間:9月28日—10月11日  地點:廣州越秀區  主題:美好中國·幸福時代  本屆漫畫節將在越秀區舉辦,活動主題為「美好中國·幸福時代
  • 香港資深玩家的【箭毒蛙】飼養心得!
    ,放在缸頂,用冷空氣下沉的原理;有人用風扇……五花八門,總知降到溫就是了。,造景與否是個人喜好,會在第5點詳述。幼體和亞成體的地域性很弱,可以養得比較密集;一般來說,一尺正方缸養一隻成體箭毒蛙算是頗舒適的了。一對的話,用18吋以上吧。
  • 揭密印第安人秘密武器:箭毒蛙
    原標題:揭密印第安人秘密武器——箭毒蛙中國最早箭毒蛙紀錄詳見香港武俠小說家金庸所著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內,其第5章-微步轂紋生,記載了男主角之一:段譽的一段奇遇,卻意外服食了萬毒之王「莽牯朱蛤」,成為毒不死、百毒不沾的毒人!
  • 揭密印第安人秘密武器—箭毒蛙
    中國最早箭毒蛙紀錄詳見香港武俠小說家金庸所著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內,其第5章-微步轂紋生,記載了男主角之一:段譽的一段奇遇,卻意外服食了萬毒之王「莽牯朱蛤」,成為毒不死、百毒不沾的毒人!▲圖為2003年版《天龍八部》第3集出現的莽牯朱蛤 單說尋找莽牯朱蛤的原型—箭毒蛙,在南美洲、中美洲的熱帶雨林裡,生活著好多種箭毒蛙,據統計有6-8屬130-170種,它們的體型大多很小很小,一般都不超過
  • 鈷藍箭毒蛙你真的了解嗎?鈷藍箭毒蛙知識科普
    鈷藍箭毒蛙,學名為Dendrobates tinctorius,藍箭毒蛙、天藍叢蛙,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兩棲綱、滑體亞綱的一種動物。其有著藍色的皮膚並有著黑色的斑點或斑塊。與染色箭毒蛙種的其他成員一樣,鈷藍箭毒蛙全年都可以進行繁殖,通常在雨季進行,一次性產下5到13顆卵,一般它們會選擇將卵產在枯葉和石頭下,雌雄箭毒蛙將會共同守護卵不受傷害,卵中的蝌蚪剛孵出時帶有一層可供呼吸的粘液狀物質,此時的蝌蚪會被雄性背在背上,並帶入附近的小水塘中獨自成長。鈷藍箭毒蛙的蝌蚪不受到父母的照顧,它們需要自己尋找食物,並會殘殺自己的同類。
  • 北京查獲劇毒箭毒蛙 金色箭毒蛙
    這是北京口岸首次截獲活體箭毒蛙。   北京國檢局郵件辦主任張繼軍介紹,此郵包面單填寫為食品,屬虛假申報行為。經中科院動物所實驗室進一步種類鑑定,這隻箭毒蛙確定為黃帶箭毒蛙(Dendrobatesleucomelas),為箭毒蛙科箭毒蛙屬,主要分布在委內瑞拉南部,和它南部接壤的國家邊界也有分布。
  • 大型箭毒蛙之鈷藍箭毒蛙
    鈷藍箭毒蛙,Dendrobates tinctorius染色箭毒蛙旗下的亞種,樹棘蛙科叢蛙屬的一個物種。喜潮溼壞境,食物廣泛,繁殖能力強,較易飼養。雖然是屬於大型的箭毒蛙,不過體長也只有4公分左右,一身螢光藍色,在動物界算得上是極少數的色彩特例,事實上許多箭毒蛙的色彩都是同樣的耀眼,這些特殊而華麗的色彩對掠食者來說都具有強烈的警示作用。鈷藍箭毒蛙簡介雖然箭毒蛙的種類超過200種,但是鈷藍箭毒蛙一直是箭毒蛙的代表。
  • 北京查獲箭毒蛙事件 箭毒蛙的天敵是什麼呢(圖)
    北京查獲箭毒蛙毒液可殺10人 箭毒蛙的天敵是什麼  近日,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一件郵包中查獲1隻活體蛙科動物,經鑑定,這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箭毒蛙。這是北京口岸首次截獲活體箭毒蛙。  北京查獲箭毒蛙毒液可殺10人 箭毒蛙的天敵是什麼  這次查獲的箭毒蛙是北京國檢局郵件辦人員利用X光機在一件來自香港的進境郵包裡查獲的。寄郵包的時候通常要填寫單子,這個郵包的面單填寫的內容是「食品」,而實際上郵寄的是一隻活體動物,屬於虛假申報行為。經過中科院動物所實驗室進一步鑑定,確定這隻箭毒蛙是黃帶箭毒蛙。
  • 人工飼養的箭毒蛙幾乎沒有毒,為什麼野生的毒性卻那麼強?
    箭毒蛙,一種生活在熱帶雨林中的奇特生物,雖然它的個體不大但卻有著極強的毒性,也是世界上最具毒性的生物之一,英國科學家曾研究過一種藍色箭毒蛙,這種蛙一隻的毒性足以毒死10個成年人或2萬隻老鼠。不過人們在研究中卻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野生環境中生長出的箭毒蛙毒性十分強烈,但用人工飼養的方式養出來的箭毒蛙卻幾乎沒有什麼毒性,這又是為何呢?
  • 鈷藍箭毒蛙
    200種,但是鈷藍箭毒蛙一直是箭毒蛙的代表。它們一身鈷藍的色澤,加上每隻獨特不同的黑斑,其它箭毒蛙的種類是很難與TA們比較的。雖然鈷藍箭毒蛙屬於大型箭毒蛙,不過體長也只有4公分左右跟一般的蛙類比起來還是小很多。鈷藍箭毒蛙的族群很小,只分布在蘇利南最南端的一個稱為西巴草原(Sipaliwini Savannah)的的區域,這個區域大約海拔400米,中央是一片溫暖的熱帶雨林。這就是TA們的家鄉。
  • 箭毒蛙是什麼動物?
    箭毒蛙是全球最美麗的青蛙,同時也是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箭毒蛙即箭毒蛙科(Dendrobatidae),原產於中美洲及南美洲,因為當地部族將它們身上的毒素塗在箭上得名。箭毒蛙體型細小,約長1-6釐米,其中毒性最強的金色箭毒蛙的毒液可以殺死10個成年男子。
  • 草莓箭毒蛙基因組成功解析
    原標題:草莓箭毒蛙基因組成功解析   記者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近日聯合美國北卡萊羅納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成功「破譯」草莓箭毒蛙基因組,揭示了其基因組演化特徵,為研究毒蛙的演化提供新思路。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著名雜誌《分子生物學與進化》。
  • 箭毒蛙顏色區分居住地
    潮人審美  □鄒鳳嬌 編譯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小型箭毒蛙是世界上毒性最大的動物之一  加拿大蒙特婁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馬修·舒託通過模擬製作其中一種斑紋的箭毒蛙進行跟蹤研究。他發現這種箭毒蛙已演化出約10種不同圖案的斑紋。按照常理,單一的警戒色對於捕食者來說才更加切實有效。為何它們用來傳達信息的圖案會繁衍出如此多種呢?  為了弄清緣由,舒託請人製作了3600隻18毫米長的青蛙模型。
  • 瓶蓋兒大小金色箭毒蛙,不到3粒鹽質量的毒素,足以讓人喪命
    印度時間7月13日,一段「金色青蛙」在印度中央邦享受雨水的視頻引發廣大網友關注。畢竟這樣迷人的金色青蛙非常罕見,很多網友都被它的外表吸引。但它其實是深藏劇毒的金色箭毒蛙。變色是它們用來求偶的獨特手段,亮眼的顏色或許更容易吸引異性,但很顯然,蛙界不懂得「迷人的動物最危險」這個道理。
  • 【科技日報】草莓箭毒蛙基因組成功解析
    ,首次成功「破譯」草莓箭毒蛙基因組,揭示了其基因組演化特徵,為研究毒蛙的演化提供新思路。箭毒蛙如何從食物中獲得毒素、其神經系統又如何演化出抗毒能力,目前還不清楚。  研究人員對草莓箭毒蛙進行了基因組測序和組裝分析後發現,草莓箭毒蛙基因組的大部分區域是由高度重複序列組成。通過比較基因組學研究還發現,草莓箭毒蛙的重複元件在魚和蛙類之間存在著大量的水平轉移,並表現出很高的重複性以及很高的轉錄表達水平。
  • 揭新型寵物"箭毒蛙":最美毒性最強 入境後逃逸危害大( 1 / 9 )
    8月11日,浙江蕭山檢驗檢疫局郵件辦事處工作人員,從一件來自香港的郵包中查獲了4隻活的箭毒蛙,這在我國口岸還是頭一次查獲。身為外來入侵生物的箭毒蛙,同時也是瀕危物種之一。它們身材嬌小,色彩妖嬈,自身不產毒卻躋身世界最毒之列。這是怎麼回事?
  • 科學家成功破譯草莓箭毒蛙基因組
    新華社昆明2月6日電(記者 嶽冉冉)中、美、丹科學家成功破譯了草莓箭毒蛙的基因組,並揭示其基因組演化特徵。該成果於近日發表在了國際期刊《分子生物學與進化》上。論文通訊作者、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捷介紹,箭毒蛙是生活在中美洲及南美洲加勒比海沿岸低地森林中的一種小型陸地蛙,它擁有強烈的毒性、絢麗斑斕的色彩及獨特的生活習性。當地部族將它們分泌的毒素塗在箭上,故得此名。有些箭毒蛙身上攜帶的毒素強度甚至是嗎啡的200倍。箭毒蛙是如何獲得毒素,又是如何演化出抗毒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