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對話劍橋科學家、MitoQ分子發現者墨菲教授

2020-12-05 財經網

新冠肺炎疫情為整個社會帶來最大的改變是什麼?

面對這一話題的時候,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生物學教授、MitoQ 分子發現者墨菲教授,以及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不由給出了同一個答案——預防疾病的理念會更深入人心。

所謂預防是相對於治療而言,是一個上下遊的關係。日前,兩位行業大咖在財聯社《CC聯線》欄目中進行視頻訪談,談及健康管理時,兩位均認為,疫情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要對自己的長期健康負責、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等到像新冠肺炎這麼嚴重的疾病找上門來才有所行動。

除了要關注生活習慣等「外部健康」,墨菲教授提醒我們,更要關注細胞這些微觀層面的「內部健康」。墨菲教授是線粒體研究領域的知名科學家,他介紹稱,線粒體是人體細胞中很小的一個組成部分,人們吃的食物,會在其中和呼入的氧氣進行反應,進而為細胞供能。「只有它們運作良好,我們的細胞才會運行良好。」教授表示,線粒體損傷也會導致很多疾病,因此,也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加關注」。

這一認知改變又會進一步帶動新的社會消費行為產生。比如,人們對健康信息的獲取需求會更強烈、對健康科技產品的購買慾也會提升,而同時,如何辨別假信息、營銷文又成了一道難題。

那麼,我們應如何在疫情後時代加強自身的健康管理?這一消費需求會催生哪些新商機?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養生?以下為詳細問答:

關於疾病預防

在李天天看來,新冠之前,很多人對健康的態度還是被動的,不會主動去尋求健康信息或幫助。但是在疫情之後,人們變得更主動了。另外,人們在從健康的下遊慢慢走向上遊。下遊是指,在疫情期間,人們關注的是個人防護用品等。但在疫情後,人們開始更多地關注健康飲食、生活習慣、運動等上遊內容。

「我曾經是一名醫生,幫病人看病時,病情已經發生了。所以我認為,上遊對未來而言是更有意義且更重要的。我們在上遊投資一分錢,就可以在下遊獲得一塊錢的收益。」李天天進一步說道。

墨菲教授表示非常贊同李天天的看法,「通常當身體出現健康問題的時候,都為時已晚。我們能做的最完美的事情,就是提前預防疾病的發生。」

總的來說,墨菲教授認為新冠疫情為大眾敲響了警鐘,提醒人們要注意保持長久的健康狀態。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等到像新冠肺炎這麼嚴重的疾病找上門來的時候才有所行動。

關於健康傳播

涉及到健康信息的傳播,即如何通過內容能夠幫助用戶去建立健康知識儲備,李天天就非常有發言權,因為這恰是丁香園正在做的。

李天天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有意義的內容、教育資料去喚醒人們的健康觀念,也希望用有理有據的專業知識去回答患者的問題,滿足他們的需求。」

對此,墨菲教授亦表示贊同,但他認為還有一個問題在於,外界有太多誤導性的消息,而且很多人還會利用這些假消息賺錢。

那該要如何辨別假消息,墨菲教授指出,「很多話題,比如如何預防老年痴呆,學界也沒有確定的答案。我們能做的,只有朝前看,然後保持理性。建議大家可以關注那些經行業評議過的專業的、確信的信息。」

關於健康科技

墨菲教授從自己的專業領域出發,更關注線粒體健康。他解釋道:「人們吃的食物,像脂肪和糖,會在線粒體中與氧氣進行反應,然後釋放出能量供細胞使用。所以,只有線粒體運作良好,我們的細胞才會運行良好。」墨菲教授的團隊觀察到,在各類疾病下,線粒體都會出現各種問題;反之,線粒體損傷也會導致很多疾病。所以,墨菲教授很希望能夠研究出保護線粒體的方法。「比如說,我們研究了MitoQ這樣的分子,它可以定向提高線粒體的功效,這樣可以從多方面影響到我們的健康。」

墨菲教授進一步解釋道,MitoQ與大家熟悉的輔酶Q10,擁有尾部相同的活性部分,但區別在於輔酶Q10分子體積很大,沒有辦法穿越線粒體雙層膜達到線粒體內,而MitoQ分子體積更小,加載正電荷後,可以穿越線粒體雙層膜後牢牢附著在線粒體內,持續對抗自由基,直至排出體外。

「希望可以多找到一些這樣的特殊分子,讓它們可以更好地為細胞提供能量,幫我們應對壓力和衰老。」 墨菲教授這樣說道。

李天天表示對墨菲教授的線粒體研究非常感興趣,另外他自己是對可穿戴設備比較了解,他認為這些設備的好處在於,可以在醫院以外的地方提供有效信息。

具體而言,李天天指出:「比如,我們在家就可以採集到血液、尿液等醫學指標。還有,隨著技術發展,這些可穿戴設備甚至可以植入身體:種在皮膚下、口腔裡,以此收集更有醫用價值的身體信息,比如氧含量、葡萄糖等。基於這些信息,我們可以為特定的群體定製特定的健康解決方案、定向推送健康知識,甚至推送更有效的藥品或者醫療措施。」

關於日常保健

最後,兩位大咖還分享了自己保持健康的「秘籍」。李天天覺得,重要的是保證每天的日常運動訓練,這可以生成更多多巴胺,多巴胺可以讓人每天都過得更開心。

墨菲教授非常認同運動的重要性,他還補充道:「飲食也同樣重要。加工食品中有太多的脂肪、果糖等,這些為線粒體提供了過量的低質量碳水,必須減少攝入。」

另外,兩位都認為心理健康同樣重要,人們需要培養自己的興趣,要試著行動起來去改善生活。

總體而言,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眾更加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在後疫情時代,墨菲教授和李天天都非常傾向於在健康產業的上遊看問題,即提前預防疾病的發生。對此,兩位業界專家認為,我們能做的是提前獲得專業的疾病預防知識;更多關注微觀層面的健康,如身體內部的線粒體健康;選擇合適的健康產品,如可監測身體狀況的可穿戴設備;以及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注重運動和飲食。

文/金小莫 朱潔琰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heping

關鍵字:

相關焦點

  • 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網際網路醫療內容服務的專業主義與價值觀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騰訊媒體研究院(ID:TencentMRI),作者: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網際網路的狂潮席捲了無數行業,重塑了無數領域,這其中,就包括醫療領域。2000年,愛好網際網路的醫學碩士生李天天為方便醫學生們檢索信息,利用業餘時間做了個線上檢索社區丁香園。
  • 對話丁香園CEO:虛假保健品都宣稱有功效 會導致小病變大病
    2000年,愛好網際網路的醫學碩士生李天天為方便醫學生們檢索信息,利用業餘時間做了個線上檢索社區丁香園。兩年後,他發現,醫生同行之間的交流也很重要,於是,他將丁香園升級成了供專業學術討論的論壇。
  • MitoQ 分子之父墨菲:加強後疫情時代健康管理,維持細胞健康是關鍵
    後疫情時代,英國劍橋大學生物學教授、MitoQ 分子之父墨菲接受採訪時認為,除了要關注生活習慣等"外部健康",更要關注細胞這些微觀層面的"內部健康"。在墨菲教授看來,細胞健康才是健康源頭。墨菲教授解釋,細胞是我們人體最基本的單位,也是構成我們身體的最小生命單位。如果說我們的人體是一座房子的話,細胞就是磚塊,只有完整結實的磚塊才能蓋起穩固的大樓。
  • 丁香園2017中國醫院發展大會(CHDC)在杭州舉行
    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致辭 大咖分享洞見,共謀中國醫院發展之路 在中國醫改風起雲湧的今天,整個外部環境發生巨變,會對原有的存量醫療人才市場產生巨大的影響。 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在開場發言中表示,丁香園作為中國醫療領域的連接者,致力於打造數據驅動的醫療服務平臺。在丁香園自身運營線下的醫療服務平臺時,深刻認識到醫療人才對一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平臺的重要性。 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新聞處處長劉哲峰在致辭中表示,作為行業先行者,丁香園擁有非常龐大的醫生資源,通過丁香園,能夠聆聽到來自一線的醫生心聲。
  • 維持細胞健康,劍橋大牛科學家找到了一個關鍵點 | 奇點深度
    現實中,科學家們想了很多手段利用線粒體的特性,讓它們主動把分子「吃」進去,今天我主要想介紹的是其中一種很有趣的方法,我個人把這個方法叫做「天生來電」。其實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有科學家發現了這樣的分子,帶電荷的三苯基膦(TPP)[13]。
  • 維持細胞健康,劍橋大牛科學家找到了一個關鍵點|奇點深度
    現實中,科學家們想了很多手段利用線粒體的特性,讓它們主動把分子「吃」進去,今天我主要想介紹的是其中一種很有趣的方法,我個人把這個方法叫做「天生來電」。 線粒體的膜有內外雙層,在內膜的兩側存在巨大的電位差,據科學家的測量,這個電位差最極端情況下能夠達到180-220mV[11]。
  • 丁香園:在學術網站做生意
    對於丁香園聯合創始人李天天和張進來說,這始終是他們過去幾年面對的挑戰—如何在挖掘收入增長點的同時保護論壇的學術討論氛圍和中立性。兩個創始人的平衡能力看起來還不錯。據張進提供的數據,丁香園現在的用戶超過300萬,公司去年的收入達到了千萬級。2010年第一輪融資的投資方是DCM,在去年的第二輪融資中除了DCM之外還加入了順為基金,後者曾經投資過小米科技。
  • 聚焦分子病理,為腫瘤疾病提供精準診斷
    為了向病理學界傳遞國內外最新的分子病理進展,4月19-21日,由艾迪康醫學檢驗中心主辦的「2013年腫瘤分子病理診斷及臨床治療新進展」暨「2013年艾迪康海內外華人學者病理診斷研討會」在杭州隆重開幕,來自全國各地區100餘位病理和腫瘤科臨床醫生參會。
  • 劍橋量子計算公司任命牛津大學教授為首席科學家
    (全球TMT2021年1月6日訊)量子計算軟體和算法領域領先企業劍橋量子計算公司(CQC)宣布任命Bob Coecke為其首席科學家。Coecke之前曾擔任CQC高級科學顧問,致力於開發和構建領先的量子自然語言處理(QNLP)能力,在此之前,他在牛津大學任職20多年,自2010年以來,擔任該校量子基礎、邏輯和結構教授。他還曾在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麥吉爾大學和劍橋大學任職。
  • mitoq細胞健康是關鍵
    直達細胞內部、線粒體靶向抗氧化劑——MitoQ分子線粒體健康是當下科學界最主流的抗衰老研究領域之一,過去 20 年科學家們在線粒體功能與人體健康、衰老速度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2000年,劍橋科學家墨菲教授發現了一種正電荷形式的小體積的分子可以直達線粒體,它就是MitoQ分子。作為目前前沿生命科技的重大成果,MitoQ 分子與傳統口服營養品及外用護膚品中用到的抗氧化劑不同,它不僅吸收率更高,而且可以直接進入線粒體內部於源頭對抗自由基,恢復線粒體效率,賦能細胞活力,讓細胞的生命力得以維持在旺盛的狀態。
  • mitoq經典膠囊讓你告別亞健康
    MitoQ分子直達細胞內部,還原健康狀態MitoQ分子技術是生命健康領域的尖端科技MitoQ分子是劍橋大學和奧塔哥大學的線粒體專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於2000年被劍橋科學家墨菲教授發現的一種靶向型抗氧化劑,它添加了正電荷,可以穿透線粒體膜,直接吸附在帶有負電荷的線粒體內壁,幫助線粒體恢復功能,煥新修復細胞,幫助身體恢復活力。基於這項技術,紐西蘭MitoQ品牌誕生。
  • 霍金教授將在劍橋舉行葬禮 墓地與牛頓接近
    3月14日,著名的理論物理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教授在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據報導,當地時間本周六下午14:00,霍金教授的葬禮將在劍橋舉行,預計將有多達500名受邀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參加在聖瑪麗大教堂舉行的葬禮儀式。
  • 科學家對腸道-大腦對話分子機制有新認識
    小鼠腸道感覺細胞通過血清素直接與腸道神經元進行對話,讓大腦知道某些化合物是否存在。這些腸道細胞將腸道的內含物告訴大腦。但是對這種腸道-大腦對話的分子機制的認識因技術限制受到阻礙。
  • 劍橋量子計算公司任命牛津大學教授Bob Coecke為首席科學家 | 美通社
    量子計算軟體和算法領域領先企業劍橋量子計算公司(CQC)宣布任命Bob Coecke為其首席科學家。  Coecke之前曾擔任CQC高級科學顧問,致力於開發和構建領先的量子自然語言處理(QNLP)能力,在此之前,他在牛津大學任職20多年,自2010年以來,擔任該校量子基礎、邏輯和結構教授。Coecke工作地點位於CQC的新牛津校區,領導一個科學家團隊,致力於將他們的專業知識運用於包括QNLP在內的人工智慧。
  • 車問網創始人修宇對話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艾渤教授
    車問網創始人修宇對話北京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艾渤教授 2019-07-09 11:20:04 來源: 東方網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