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和一個人進行一塊幹事的時候,往往是比較魯莽和沒有經過思考的幹著幹著,開始出現一些矛盾,當矛盾越來越激化的時候,你們之間的共事就宣告結束,多少人在這樣的悲劇當中一直惡性循環下去,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去判斷一個人能不能一起共事,可以嘗試一下下面這幾個小方法,當你看到這個人的同時,也能夠給自己的角色做一個整體的參考。
【1】有沒有共同或者互補的目標——如果你們做的事情完全沒有瓜葛,一起共事除了吵之外,好像沒有太多的好處。
我們經常說無利不起早,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一個最淳樸的道理,兩個人之間之所以能夠合作,一定是有相互的利益存在的,如果沒有這種利益,或者是大家的目標不是一樣的,或者是是有很大出入的,你和他一起共事就會,他幹他的,你做你的,你們這樣不僅讓自己的活兒幹不好,還會影響到對方,這種相互的影響,就失去了你們一起共事的前提條件,所以還是不與這種人共事為好。
【2】性格與處事風格能不能整合到一起——也就是三觀是不是合適,別天天在一起抬槓,正事都幹不成,那就麻煩了。
剛開始的合作,大部分起點還都是兩廂情願的,走著走著你就會發現和你一塊共事的這個人脾氣特別的暴躁,動不動就發火讓你無法接受,於是矛盾開始不斷的出現,所以我們還是要對於自己共事的這個人做一個簡單的判斷,看看適不適合,如果不適合的話寧肯自己多付出一點,也不要給自己後續的事情帶來更多的麻煩。
【3】人能不能經得起打聽——也就是說我們找的一起共事的夥伴首先得人品正,經不起打聽的人,根本不是我們的菜。
也是一個判斷的重要標準,如果這個人過去表現得不怎麼好,經常背叛自己的朋友,經常說別人的壞話,到了你這兒,如果你和他共事稍有不慎,他也會把你給出賣掉,所以對於這種人大家也要做一個簡單的過濾和排除,至少我們要保證與自己共事的這個人人品不出現大的問題,這樣才能夠確保後續的麻煩,儘量的少。
以上這三個維度是大家如何判斷一個人重要的參考標準,有了這些標準,你就可以對自己身邊的這些人做一個簡單的排除和過濾,最後找到一起共事的人,然後拿出自己的真誠對方與你之間相互的利用才能夠成就別人的同事來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