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去世兩周年:有的人走了,有的人老了,滄海一聲笑當哭

2020-11-26 騰訊網

金庸離開兩周年。江湖太寂寞了。

有句話說:在這世上,所有的房子都會成為故居,所有的容顏都會成為故人,所有的情節都會成為故事。

2004年,黃霑逝世的時候,金庸好像無所表示。

按照江湖的說法,與倪匡、蔡瀾合稱「香港四大才子」的這兩位,自1997年香港回歸後就「老死不相往來」。

但黃霑生前還是很喜歡寫金庸,談金庸,罵金庸。他們的關係,一度親密無間。

▲數一數這張照片有多少熟悉的臉孔,最右是黃霑。

黃霑出生在廣州,1949年,8歲的時候隨父母移居香港。

他和李小龍都曾是香港喇沙書院的學生。

有一天,黃霑的兄弟跟他告狀,說自己被李小龍「欺凌」了。瘦瘦弱弱的黃霑要替兄弟強出頭,跑去找李小龍決戰

決戰場地定在巴富街沙橋,雙方打鬥維持了不到十分鐘,以黃霑傷痕累累而告終。

但兩人在此事之後成為莫逆之交。黃霑後來經常把這件事掛在嘴邊,當作自己的威水史。

他的另一段威水史是在情場上。才女林燕妮與李小龍哥哥李忠琛離婚後,和黃霑墮入愛河。

某年聖誕,在金庸府上開派對。黃霑當眾向林燕妮求婚,還請金庸作為見證。

▲黃霑向林燕妮求婚,金庸等人作證。

金庸二話不說,寫下對子:黃鳥棲燕巢,與子偕老;林花沾朝露,共君永年。

文人開起車來,真是又黃又雅。

黃霑一直活得至情至性。他有一個癖好,一喝醉就喜歡三更半夜跑去友人家洗澡。去金庸家洗過不只一次,酒醒之後拼命道歉。

1980年代初,金庸武俠小說的影視改編熱興起。

TVB拍攝了82年版《天龍八部》,分為「六脈神劍」和「虛竹傳奇」兩部。

這部劇的主題曲《兩忘煙水裡》和《萬水千山縱橫》,早已成經典。黃霑填詞,顧嘉輝譜曲,被當作「輝黃」(輝煌)二聖的代表作。

獻盡愛,竟是哀,風中化成唏噓句笑莫笑,悲莫悲,此刻我乘風遠去往日意,今日痴,他朝兩忘煙水裡——《兩忘煙水裡》

豈懼風急雨翻豪氣吞吐風雷飲下霜杯雪盞獨闖高峰遠灘人生幾多個關——《萬水千山縱橫》

後來,黃霑被問到對自己哪支作品最得意。他點了兩首:《滄海一聲笑》高邁悠遠,最為俠氣;《舊夢不須記》哀而不怨,柔情萬般。兩首歌曲集結俠骨柔情,可謂雙璧。

這話傳到顧嘉輝的耳朵裡,他笑道:「一首《兩忘煙水裡》就已經俠骨柔情,兩樣都有了,這個笨黃霑居然要講兩首!」

黃霑得悉顧嘉輝的說辭後,立馬登報表示收回之前兩首歌的雙璧言論,唯輝哥馬首是瞻。

晚年的黃霑多出狂語,視罵人為家常便飯,但他從未罵過老搭檔顧嘉輝。

TVB的83版《射鵰英雄傳》是被引進到內地的第一部古裝武俠劇。最經典的主題曲《鐵血丹心》在當時就家喻戶曉。

這部《射鵰》分為「鐵血丹心」「東邪西毒」「華山論劍」三個分部,對應的主題曲均大名鼎鼎——《鐵血丹心》、《一生有意義》和《世間始終你好》。

其中,《鐵血丹心》的詞作者是鄧偉雄,也是一位才子,曾為汪明荃寫過《萬水千山總是情》。另外兩首的詞作者都是黃霑。

三首歌均為羅文、甄妮合唱。

依稀往夢似曾見,心內波瀾現拋開世事斷仇怨,相伴到天邊逐草四方沙漠蒼茫那懼雪霜撲面射鵰引弓塞外奔馳笑傲此生無厭倦——《鐵血丹心》

人海之中找到了你一切變了有情義從今心中就找到了美找到了痴愛所依人生匆匆心裡有愛一世有了意義萬水千山此生有人相攜又相倚同聲同氣無分彼此——《一生有意義》

問世間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處比天高在世間自有山比此山更高但愛心找不到比你好無一可比你,一山還比一山高真愛有如天高千百樣好,愛更高——《世間始終你好》

羅文在此之前已經名滿香江,跟黃霑有過多次合作。尤其是1979年的《獅子山下》一歌,唱出了香港人經久不息的精神,被稱為「城歌」。2002年,朱鎔基訪港時,曾深情朗誦《獅子山下》,勉勵港人奮發振作。

黃霑說話無所顧忌,公開說羅文是「香港最姣的男歌手」。羅文回答:「如果別人這麼說,我會不高興,但黃霑這麼說,我覺得是誇我。」

2002年10月,羅文因肝癌醫治無效,於香港瑪麗醫院逝世,終年57歲。

羅文的去世,轟動港島。金庸親筆為他寫上「歌在人心」的橫匾,黃霑則寫了長長的輓聯:

即使唱片沒有留住多年雷霆聲韻,你的好歌金曲濃情也必於樂迷心目中,秋夜春朝,隨喜隨憂,隨時再現;就算螢屏未及錄盡當日風騷身影,那些強人奇行妙事還會在知音思念裡,樽前酒後,惹愁惹笑,惹我重溫。

▲羅文喪禮,金庸寫「歌在人心」。

很多人說,《一生有意義》寫的是黃蓉與郭靖的愛情。在《射鵰》中,黃蓉對郭靖說過一段經典的話:

「靖哥哥,我死後你要答應我三件事......第一,我允許你為我難過一陣子,但不允許你永遠為我難過。第二,我允許你再找一個妻子,但她必須是華箏,因為她真心愛你。第三,我允許你來拜祭我,但不能帶著華箏來,因為我畢竟還很小氣。」

而黃霑,正在失去「一生的意義」。

黃霑與林燕妮相戀15年之後,因為小三插足,兩人分手鬧得十分難堪。

林燕妮提到黃霑,總是咬牙切齒。這個男人,一輩子也不原諒,死都不原諒。

黃永玉(他的表叔是沈從文)當時住在香港,聽說黃霑因為分手很傷心,就跑去安慰他,一進門便說:「失戀算什麼呀,你要懂得失戀後的詩意!」

黃霑一聽,火冒三丈,開口便罵:「放狗屁!失戀得都想上吊了,還有什麼詩意?狗屁!」

林燕妮則跑到韓國帶髮修行,每日坐禪8小時,過著刻苦生活。有一天她突然釋懷:「咦,黃霑是誰?」

▲黃霑與林燕妮:昔日愛侶,反目成仇。

1982年,黃霑如日中天的時候,在樂壇上還籍籍無名的羅大佑,正在為他的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發愁。

通過張艾嘉牽線,黃霑雪中送炭,資助了羅大佑一筆發行費。《之乎者也》順利發行,石破天驚,一舉奠定羅大佑在樂壇上的地位。

兩位「教父」級的人物建立聯繫後,黃霑曾給《之乎者也》中的《童年》一曲,重新填了粵語版歌詞。填完之後,黃霑很得意,還想拿著它去報名參加當年的最佳填詞獎。

結果林燕妮制止了他。林燕妮分析說,《童年》國語版早已名聲在外,粵語詞填得再好,也難免東施效顰之嫌,勝算不大。

黃霑這才把報名歌曲換成了《兩忘煙水裡》,果然拿獎。

風水輪流轉。到了1990年代,黃霑愛情、事業兩不順,一度說全香港人都巴不得他死。此時的羅大佑,迎來一生中最為春風得意的日子。在臺灣,在香港,甚至在大陸,都氣勢如虹。

在此背景下,羅大佑向瀕臨破產的黃霑伸出了援手,全力支持黃霑發行自己創作的電影原聲帶。

黃霑籍此渡過難關,重新邁向巔峰。

一曲《追夢人》,原是羅大佑為紀念三毛離世而創作,意外地成為1991年臺視版《雪山飛狐》片尾曲,瞬間走紅。

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髮 讓它牽引你的夢不知不覺這城市的歷史已記取了你的笑容紅紅心中藍藍的天是個生命的開始春雨不眠隔夜的你曾空獨眠的日子——《追夢人》

當時《雪山飛狐》有多火,這首歌就有多火。歌手鳳飛飛貌似平實無華,實則餘韻悠長的演繹,堪稱完美。

當然,跟著《雪山飛狐》一起火的,還有它的片頭曲《雪中情》,迄今仍是許多人心中難以忘懷的經典。

寒風蕭蕭,飛雪飄零長路漫漫,踏歌而行回首望星辰往事如煙雲猶記別離時徒留雪中情——《雪中情》

現在回看,1980—1990年代,是金庸武俠影視劇的黃金時代,一批經典被持續塑造出來。以至於後來的重拍、翻拍,砸再多資本,加再多特技,都無法取代曾經的記憶。

影、視、歌,皆如此。

上世紀90年代初的一天,李宗盛請滾石整個創作部的人吃飯。席間,他提起自己在給電影《東方不敗風雲再起》做配曲,卻寫不出歌詞。

當晚就要錄音了,時間很趕。李宗盛請厲曼婷和其他同事也寫一寫。

兩個小時後,厲曼婷從一家咖啡廳出來,交了稿。

李宗盛看完,一言不發,用嚴肅的眼神看著她。最後說,要拿給徐克看看。

這首歌,便是電影中林青霞(飾演東方不敗)對酒酣歌唱出來的《笑紅塵》。

紅塵多可笑痴情最無聊目空一切也好此生未了心卻已無所擾只想換得半世逍遙——《笑紅塵》

厲曼婷那時候剛到滾石不久,跟老闆段鍾潭說,我想寫歌。段一臉懷疑地看著她:「你會寫歌詞?」

恰好周華健趕著發片,厲曼婷就寫了兩首,其中一首詞是《花心》。就這麼不小心紅了。

厲曼婷再次跟金庸武俠劇結緣,是94版《倚天屠龍記》。翻看金庸原著尋找靈感時,她找到了小昭唱的曲子:

「展放愁眉,休爭閒氣。今日容顏,老於昨日。」

照著這個詞意,她拿起了筆:

拈朵微笑的花想一番人世變換到頭來輸贏又何妨日與月互消長富與貴難久長今早的容顏老於昨晚——《倆倆相忘》

一曲永恆的經典《倆倆相忘》,就這樣誕生了。

1994年臺視版《倚天屠龍記》在臺灣播出沒多久,TVB買下版權在香港開播。

為了照顧香港人的收視習慣,TVB找來林夕重填主題曲粵語歌詞《刀劍若夢》。

刀劍若夢,恩怨似風,有沒有輕重只要情濃,不要武功,愛恨兩難容只怕熱淚,不怕刀鋒手中有劍,眼前有你可不可一生抱擁怕更怕只是場夢——《刀劍若夢》

然後就是95版《神鵰俠侶》。金庸原著中,一直在討論千古難題:問世間,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許?

為此,金庸描寫了郭靖、黃蓉的夫妻情深,武家兄弟對郭芙的迷戀,李莫愁對陸展元的因愛生恨等等,堪稱一部愛情百科。

它的主題曲是《神話情話》。

愛是愉快是難過是陶醉是情緒或在日後視作傳奇愛是盟約是習慣是時間是白髮也叫你我乍驚乍喜完全遺忘自己竟可相許生與死來日誰來問起天高風急雙雙遠飛——《神話情話》

83版《神鵰俠侶》的主題曲是《何日再相見》,鄧偉雄寫的詞。

誰令我心多變遷誰共此生心相牽情義永堅持遺憾亦可填未怕此情易斷——《何日再相見》

順帶說一句,很多人喜歡95版古天樂、李若彤的《神鵰俠侶》,但金庸本人多次說過,自己最滿意83版劉德華、陳玉蓮的《神鵰俠侶》,稱這一版很有其小說的味道。

▲古天樂、李若彤的「神鵰俠侶」。

《難念的經》是97版《天龍八部》主題曲,歌詞蘊含佛經的智慧。

吞風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憑這兩眼與百臂或千手不能防天闊闊雪漫漫共誰同航這沙滾滾水皺皺笑著浪蕩貪歡一刻偏教那女兒情長埋葬——《難念的經》

金庸因長子在美國自殺,切膚之痛,難以自抑,所以從佛經中探究生死奧義。寫下《天龍八部》時,正是傾心向佛的時候,他這部書中的人物,大都有因果輪迴、造化弄人的崎嶇身世。

林夕向來崇拜黃霑。但晚年黃霑,憤世嫉俗,對林夕這名晚輩並不客氣。他有一次接受採訪,說了一大段話:

「1980年代開始,我就覺得有些粵語歌詞不通了,一度很生氣。後來我覺得這是在向不好的東西投降,我技術明明比你好為什麼要向你投降?所以就讓人刻了一個印——不信人間盡耳聾。我現在有得寫就寫下去,拼了命寫,寫到沒人聽,寫到沒人要,寫到死。林夕、黃偉文那樣的詞我也會寫,但就是不肯向現實低頭。」

黃霑的火氣,一半源於性格,一半源於晚年境遇。隨著老一代歌手的隱退或離世,樂壇的後起之秀幾乎很少人再找他邀歌。

他頗多落寞,慨嘆潮流變了,變得不好:「為什麼沒人再找我填歌詞了?怎麼那些狗屁不通的詞反而有人要?」

等到黃霑去世後,歌壇中人開始鼓譟他的豐功偉績,唯有與他反目的昔日愛侶林燕妮直言道:

「雖然詞壇上他是一等一的大師,奈何後來時代變了,潮流變了,大眾棄他如破履,讓他傷心難受,在他死後卻善頌善禱,太遲了吧?當年你們的品味哪兒去了?」

▲一張老照片:崔健、盧冠廷、羅大佑、黃霑。

所幸,時間才是那個終極裁判員。無論黃霑晚年如何落寞,金庸劇歌曲的壓軸,必定還是他。

這便是無可爭議的《滄海一聲笑》。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江山笑,煙雨遙濤浪淘盡紅塵俗世幾多嬌清風笑,竟若寂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蒼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滄海一聲笑》

徐克拍《笑傲江湖》的時候,黃霑已經頗為落魄。

黃霑接手創作《滄海一聲笑》,六次被徐克打回重作,「六易其曲」。黃霑說,一被打回就心中有火,肚中有氣,不過己經接下來的工作,還是要完成,於是又再挑燈夜戰,苦苦思維。

最後,在翻看《中國音樂思想批判》時瞄到了「大樂必易」四個字,腦中馬上轟了一下,就這樣豁然靈通。

為了使《滄海一聲笑》的旋律符合「大樂必易」的精神,黃霑選擇了簡單的傳統五聲音階,逆向表達徐克在影片中傳達的無奈、悲涼、掙脫等思想主題。

獲得靈感後,黃霑說,寫旋律僅用了五分鐘,「再砌了半小時」將五段詞填好。

寫好後,他對徐克說:「老徐,最後一次,第七次,你愛要不要,你不要,你就另請高明。」還附上粗話,傳真給徐克。

這一次,徐克十分滿意。

▲徐克與黃霑。

黃霑亦對《滄海一聲笑》十分自得,他解釋說,這首歌是江湖高手金盆洗手之後,退出一切紛爭,和知己、知音、摯友合奏的歌。

「這首曲上有兩大可能。一是極深奧,非有極高功夫,根本彈奏不來。一是極簡易,連小孩都會,但一經高手演出,其韻味也超凡入聖,有如天籟。偉大的音樂,一定是容易的,因為這樣才心口相通,時代相傳。人人傳誦,歌唱不絕,才會永垂不朽。」

《笑傲江湖》實為一曲江湖人的輓歌,處處透著英雄的悲涼、俠者的寂寥,無疑也契合了黃霑這一代音樂人的心境。

蔣勳說過,「我們都曾經很喜歡讀武俠小說,因為當小說中的人物走向高峰絕頂時,其實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孤獨和荒涼」。

1997年香港回歸後,黃霑和金庸因為支持的特首人選不同,在報紙上隔空對吵。黃霑怒而表示和金庸決裂。

晚年,黃霑患上癌症,治療過程不斷掉發。但他把生死看淡,索性剔了個光頭,拿「光頭」當創意,邀請了麥嘉、羅家英做了一個新節目「三個光頭佬」

也是在這種身體條件下,黃霑選擇繼續在港大攻讀,並在2003年成功拿到了博士學位。據說他的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無人敢審,直接通過。

第二年,2004年11月,黃霑因肺癌惡化搶救無效於香港逝世,享年63歲。

以反叛、抗爭起家的羅大佑,如今也回歸了「家」。有記者在採訪時說,他好像不是自己印象中的羅大佑了。

羅大佑反問:那你覺得我現在應該是什麼樣子?

記者答:會一直做個戰士……

「所以你覺得我就應該叛逆到老,然後孤獨到老嗎?我的天!我為什麼要那麼慘!」

如今,羅大佑每天開車送女兒上學。他已經66歲。他是清醒的,他無意再做這個時代的弄潮兒了:

「我30歲的時候不過才1984年,我們那個時代的人,很難代替現在年輕人來描述這個時代的問題。只有1980年代、1990年代誕生的年輕人,才真正知道他們面對的問題是什麼。」

黃霑、羅大佑和徐克,一起合唱過《滄海一聲笑》。再聽,全是蒼涼。

有的人走了,有的人老了,江湖太寂寞了。一個時代,就這麼過去了。

相關焦點

  • 一代鬼才黃霑成就滄海一聲笑
    [摘要]黃霑,《我的中國心》《滄海一聲笑》創作者。他不僅是樂壇的傳奇人物,其影響力已經超出了流行音樂,成為代表香港的一個時代標籤,與金庸、倪匡、蔡瀾一起,被冠以「香港四大才子」的美譽。他豪氣的做人風格,在《男兒當自強》《我的中國心》《滄海一聲笑》這些歌曲裡更體現得淋漓盡致。
  • 盤點經典《再向虎山行》主演現狀:有的已經去世,有的單身仍拍戲
    盤點經典《再向虎山行》主演現狀:有的已經去世,有的單身仍拍戲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繼相繼引進香港亞視出品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和《陳真》後,內地又引進香港亞洲電視出品的40集武俠連續劇《再向虎山行》,這部戲裡有兒女情長,陰謀詭計,英雄俠義,一經播出,萬人空巷。該劇差不多是《大俠霍元甲》原班班底打造的,唯一遺憾地就是霍元甲的扮演者黃元申沒有演出。
  • 有的人在親人去世後 為什麼不會難過?
    在得知親人離去的消息後,有些人嚎啕大哭,恨不得把心裡所有的悲傷都轉為淚水;但有的人表面上看上去無比冷靜,似乎一點都不悲傷,難道他們真的就如此冷漠? 每個人表達情緒的方式不同,有的人表面看上去冷靜得像一灘死水,可內心早已如波濤洶湧、驚濤駭浪般猛烈。
  • 金庸去世兩周年|他的出現引發了一場靜悄悄的文學革命
    金庸去世兩周年,大俠已遠行,江湖再無傳說。 金庸小說引起了學術界的極大興趣,對其的研究也經歷了從不成熟到正規化的過程。最早的金庸小說研究出現在中國香港和海外,如歷史學家餘英時在20世紀50年代看到金庸的小說後就盛讚其是「為萬千讀者爭贊,筆觸有千軍萬馬之力」;南洋的大學學者在六七十年代提出「雕學」一說,專門研究《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而身在美國的華裔古典文學學者陳世驤與金庸就《天龍八部》的兩封情深義重的信,更是成為武俠小說界的佳話。
  • 作品回顧:金庸小說在內地:從「毒草」到名著
    金庸小說在內地:從「毒草」到名著  「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金庸先生被普遍認為是讀者最多的華語作家,其生前共創作了15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其中14部被總結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雖然金庸先生已經封筆多年,但他的小說仍然廣有讀者。
  • 樂壇5個實力出眾的作詞人
    歌曲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扮演者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對於一首歌來說,好的詞和曲是必須的,歌手也要有一定的技巧,這樣的話歌基本上就可以說已經成功了一半。作詞家其實與作曲者有著許多的區別,甚至有的作詞者其實完全不懂音樂,但他們有著深刻以及豐富的人生經歷,所以他們寫出的詞作也十分經典。下面讓我們來介紹一下華語樂壇五大作詞人。
  • 又一位李文亮醫生的同事走了!該科室已有3人不幸感染去世
    3月9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朱和平,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上午,記者從武漢市中心醫院多位醫生朋友圈得知,3月9日,該院返聘專家、眼科副主任醫師朱和平因新冠肺炎去世,同事、朋友們紛紛哀悼。此前,眼科醫生李文亮於2月7日凌晨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醫師江學慶因感染新冠肺炎於3月1日不幸去世,眼科副主任梅仲明也因感染新冠肺炎於3月3日與世長辭。據武漢市中心醫院網站介紹,朱和平擅長眼底病診斷治療,眼前後節雷射治療。
  • 為何有的人在親人去世後感覺不到難過的心情?他們真的鐵石心腸?
    人活一世,親人會死我們最親近的人,但是有的人在親人去世後,卻表現得跟沒事人似的。他們真的是鐵石心腸嗎?他們真的不難過嗎?
  • 基因讓有的人就「註定」比同齡人要更顯老
    讓有的人「註定」顯老 最新研究發現,從基因層面,有的人就「註定」比同齡人要更顯老。   為什麼有人看上去長得很「著急」,有人卻能長久保持童顏?事實上,人與人的衰老速度的確存在差異,而究其原因,除了受後天環境、生活方式影響以外,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從基因層面,有的人就「註定」比同齡人要更顯老。
  • 娛樂圈明星「夫妻笑」的九對完美代表,是真的很讓人羨慕了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聊聊娛樂圈明星「夫妻笑」的九對完美代表,是真的很讓人羨慕了!娛樂圈真的很亂 有的愛情 讓人羨慕 有的愛情 讓人唏噓這一對兒 我真的酸了九年愛情長跑裡一直都很甜希望一輩子笑下去還是相信神仙愛情的呢他們笑得這麼甜一定是愛情本月7日,鄧超孫儷結婚9周年!
  • 愛過痛過,哭過笑過,然後繼續堅強
    有些人錯過,選擇遺忘,給自己一個解脫,如此豁然。驀然回首,青春就在等待中悄然失色。堅強的人會打一把鑰匙解開心鎖;借一方晴空,擁抱陽光。會找一個肩膀讓淚水盡情流淌。愛過痛過,哭過笑過。然後繼續堅強。人就這麼一輩子,欲望,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緊,失去得越多。
  • 我們問了「六神磊磊」 80 個問題,他說了唐詩、金庸和這個平行的世界
    A:我在序言裡寫了,我把牆翻過去,摘一點花給大家看,告訴大家這個花很好看,你要感興趣的話可以去走正門。Q:但是摘花是一個選擇的過程,你會摘什麼花?A:我覺得好看的呀。Q:什麼樣的花可以算是好看的?A:好玩,好看,感人。Q:那比如「猛人杜甫」和「白居易」這兩篇,您最開始是怎麼想摘這兩朵來寫的呢?
  • 哪怕你哭得再撕心裂肺,該走的人還是要走
    哪怕你哭得再撕心裂肺,該走的人還是要走何必去為一個人哭得撕心裂肺,他已經走了。哭得再痛,傷的是自己的身,碎的是自己的心。若是已經決定要走的人,你留不住。又何必去放棄自尊,卑微祈求。要走的人,你留不住。要分的人,你拉不住。
  • 為什麼有些人親人去世就是哭不出來?是真不傷心嗎?可算是知道了
    導語:為什麼有些人親人去世就是哭不出來?是真不傷心嗎?可算是知道了有生命的降臨,大家都是高興且興奮的,因為生命是非常可貴的,也能一起經歷陪伴;但是有生命的消失,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去世,死亡,身邊的親戚朋友都是很悲傷的,有的人甚至哭的能暈過去。但是我們參加了不少的送葬會,很多人在會上都是沉默的,並沒有哭,那麼能夠說這些不哭的人是不傷心逝者的離去嗎?
  • 農村人對牛的比喻貼切生動,有的還有幾分浪漫色彩
    本來是說的好好的,族家小叔答應我用的,我改變了注意,我問他還能不能用,小叔被我問得糊塗了,不知是什麼意思,我說你看牛咋是那個樣子,怪嚇人的,小叔這才恍然大悟地「嘿嘿」笑了起來,在場的人們也都跟著哈哈地笑,我知道這是嘲笑,我的臉像摑耳巴子一樣發燒。小叔說該「漫犢」了。「漫犢」是啥意思,我問。又是一陣哄然大笑。「漫犢」你就不知道啊,就是你想你老婆了,你老婆了想你了!
  • 楚留香: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附滄海一聲笑譜子
    樂譜官方呢是給了一個馬步謠的五音譜,這個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查就有啦~眠眠自己按照順序弄了一個滄海一聲笑,因為看到有人彈了,但是沒有五音譜,我是對照陶笛的簡譜排的…可能譜子有出入,但聲音試過了沒錯(茉莉花也是宮商角徵羽的五音譜,可以自己去調順序):滄海一聲笑
  • 有的人見它心驚膽戰,有的人卻把它當美餐......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您的關注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讓我們一起為大美甘南而努力!有的人見它心驚膽戰在甘南,有種動物俗稱「蛤蛤(haha)」,真名叫鼢鼠。收穫真不少有的人卻把它當美餐在甘南有的人特別恨它因為它是農田的「殺手」有人卻很喜歡它因為它是一道獨一無二的美餐。
  • 為什麼有的人老年斑一大片,有的人幾乎沒有呢?告訴你背後的原因
    人上了歲數之後,身體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如基礎代謝的變慢、皮膚的變化等等,到老了之後都有所體現。有的老人還出現了老年斑,一大片一大片的。可通過觀察發現,為什麼有的老人幾乎沒有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告訴你背後的原因。
  • 為什麼有的人一生會越過越好?有的人則越過越差?
    以第9能級的200(勇氣肯定)為基礎線,能級越高,人的生命發展越向上,體現在個人身上則表現為信任喜悅、主動樂觀、寬容接納、仁愛崇敬等等,反之向下,都是驕傲刻薄、憤怒仇恨、欲望憎恨、內疚報復等負面評價。可是,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能級200以下的,為什麼有的人一生會越過越好?有的人則越過越差?
  • 時光機|這些金庸武俠劇OST,帶你重溫舊夢
    好像是一個難以倖免的普遍規律:隨著年齡漸長,人會越發戀舊,越來越喜歡追憶過往。顯著表現之一——歌要聽老的,劇要看老的,不厭其煩;不知從何時起,面對繽紛新事物的審慎遠大於熱情與好奇。《重慶森林》裡梁朝偉那句臺詞說得精準:「好好的廚師沙拉換什麼炸魚薯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