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今日一萬分知道自己地罪了,求主子饒了臣,臣年不老,留下這一犬馬,為主子慢慢效力。(年羹堯最後一次上奏)
這份悔悟來得得太晚了,而且不足以取信於人,年羹堯被調任杭州將軍上折謝恩,雍正帝硃批:
上蒼在上,朕若負你,天誅地滅:你若負朕,不知上蒼如何發落你也。
這是皇帝在和臣子賭咒發誓嗎?「賭咒」一般多見於同輩或者同級的人之間,可見年羹堯的諸多行為傷了雍正帝的心,消耗了所有的君臣之情。
一,「青年才俊」年羹堯
年羹堯出生於康熙十八年,21歲中進士,30就成了封疆大吏,任四川巡撫。康熙帝非常賞識他,破格提拔錄用。就在這一年,四阿哥胤禛獲封親王,年家劃歸到雍親王屬下,兩年後,康熙五十年,在康熙帝的指婚下,年羹堯的妹妹年氏,成為雍親王的側福晉。
年羹堯到了四川,不負康熙帝所望,平定四川大小叛亂,又配合各軍平定西藏,把四川管理的井井有條,升任四川總督。康熙六十年,年羹堯任川陝總督,成為西部邊陲的重臣,康熙去世前,召年羹堯入京,單獨相處26天離去。康熙的這份信任,可能很多皇子都望塵莫及。
雍正皇帝繼位,與年羹堯的關係更為親密,視其為一家人。年羹堯的妹妹嫁給還是雍親王的胤禛後非常得寵,到雍正登基,這十年來,生育了三子一女,《甄嬛傳》裡說雍正忌憚年羹堯,所以不讓年貴妃懷孕,事實恰恰相反,在年羹堯是康熙的紅人時,雍正寵愛其妹妹,不斷生子。這也是「九子奪嫡」的十年,這也是身為四阿哥拉攏年羹堯的一種方式。如果年羹堯幫助雍正帝上位,他將來大概率就是國舅爺了,皇親國戚。年貴妃也是大清史上第一位漢人血統的貴妃。看來「九子奪嫡」,雍正帝盤算不少啊!只不過沒像八阿哥搞得人盡皆知。
二,被皇帝視同家人
家人更多講的是生活的關愛和照顧,促膝長談之樂,沒有高低之分。雍正帝做到了,甚至還很謙虛,但是年羹堯卻像一個家裡唯一延續香火的兒子一樣,自知貴重,不懂得珍惜。
皇帝重用臣子,大多不斷的加官進爵,封賞,委以重任。這些年羹堯都有,除此之外他還有來自皇帝分享的荔枝,分享的中秋節月餅,生病送藥品。
中秋佳節,將數種食物與你,但願人常好,千裡共蟬娟之句以寄意。
雍正與年羹堯來往的摺子,寫得也有點「肉麻麻」。
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才能夠上對天地神明。爾用心愛我之處,朕皆都體會得到。
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者,大功告成,西邊平靜,君臣慶會,亦人間大樂事。
年羹堯與雍正結識的這十多年,可以說除了君臣之義,還有一份濃濃的君臣之情。其子年斌,年富均得封爵。年羹堯平定青海之亂後,雍正帝更是說:「不但朕心倚眷嘉獎,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也;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不記得年家恩情的,就是不朕的子孫,這話說得夠「重」。此時,雍正基本放下了高高在上的至尊,不知道年羹堯聽後是不是和當年聽到康熙對他的誇讚一樣,感激涕零呢?還是有自以為是呢?後來的事情證明,年羹堯妄自尊大了,真覺得自己有多厲害,豈不知他真正的靠山就是皇帝。
三,「忘乎所以」的年羹堯
有人說雍正帝是「捧殺」年羹堯,但是根據來往的奏摺,雍正帝也多次掏心掏肺地提醒年羹堯收斂,君臣一心幹大事。年羹堯依然我行我素,所以雍正帝不是「捧殺」他,是痛心疾首之時,砍掉這個腐爛的手臂。
羹堯都幹了哪些自我毀滅的事情呢?
擅自調動兵馬,西陲盡聽年羹堯指揮。
你實在昏憒了。……豈有此理!你忍得如此待朕!朕實愧而下泣,即此字,朕實含淚對燈書成者。
流傳很廣的就是「吃西瓜」事件,雍正賞將士們吃西瓜解暑,士兵們沒人敢吃,等年羹堯發話才吃。這看上去是一個小事,但是年羹堯手握軍權不聽指揮,沒有尊上的敬畏之心,已經非常明顯。
雍正推行新政,年羹堯拒絕執行,皇帝叫你做事叫不動這就壞了大計。如果說年羹堯進京要王公以下跪接,甚至要駙馬下跪進見,什麼效仿皇帝翻牌子這些引起皇帝的反感。那麼不聽政令,這就讓皇帝不得不除之了,這是影響了「大局觀」了。
總之,年羹堯的結局,不是功高震主,而且恃寵而驕,咎由自取。雍正三年,年羹堯的種種惡行,被四處傳播,如孫嘉誠這樣不怕死的御史,不斷彈劾年羹堯。雍正之所以相信很多開始只是傳聞的東西,還是基於對年羹堯的了解。
年羹堯一邊立大功,一邊也不斷索取,只不過曾經那些索取與功相比,皇帝還是能忍一忍。忍無可忍之時,年羹堯被調任杭州將軍。有說此時年羹堯還是不知悔改,但是從奏摺來看,他有求雍正帝開恩,放過他,效力朝廷贖罪。
最終雍正帝,賜死年羹堯,也沒有對其家人大開殺戒,不留其人,應該是年羹堯實屬不好管理,還惹是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