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十八號線實現「長距離小半徑」下穿珠江

2020-12-02 大洋網

11月12日,在冼村路的盾構接收井內,隨著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負責地鐵十八號線琶洲西區站至冼村站區間右線隧道掘進任務的「鐵兵40號」盾構機破土而出,標誌著國內首次長距離小半徑下穿珠江的難題挑戰成功。

據了解,十八號線琶洲西區站至冼村站區間全長3公裡,「鐵兵40號」盾構機在位於海珠區的琶洲西區站始發後,以「S」兩次在珠江底下實現小半徑轉彎,隨後進入冼村站。盾構機掘進過程中,先後下穿珠江啤酒博物館、有軌電車、獵德大橋、珠江前航道、既有地鐵5號線、珠江新城16號地下通道等重大風險源,主要穿越的地層包括泥質粉砂巖地層、砂礫巖等,巖土黏性高。其中盾構機長距離(約1612米)、小半徑(600米)、S」型(兩次轉彎)下穿珠江水系,在廣州尚屬首次,工程技術難度、施工水平要求、施工風險係數、外界環境敏感度在國內同類型施工中首屈一指。

「升級」盾構機  應對下穿珠江複雜挑戰

由於盾構機超過一半的掘進裡程位於珠江底部,地層裂隙水發育,這對盾構機主軸承密封和盾尾密封提出極高要求。同時,由於區間隧道穿越地層67%以上為微風化砂巖和礫巖地層,其中下穿珠江段微風化巖層比例更是高達80%,容易造成刀具磨損,而在珠江底的複雜地層中進行開倉作業更換刀具存在著較大風險。

「我們成立了盾構施工小組,在盾構機設計階段著手就採取應對風險的措施。」施工單位中鐵建華南公司廣州地鐵十八號線七分部(中鐵十四局管段)項目經理陳陣說道。為確保盾構機順利穿越珠江,地鐵建設者們與盾構機研發設計人員做了針對性設計,通過優化刀盤開口率、渣土改良系統,降低土倉內渣土倉位,並採用氣壓反壓技術防止裂隙水進入土倉,其中主軸承密封設計上最高可承受6個大氣壓,從根本上提高了密封對高壓水的耐受性,有效解決了螺旋機噴湧、刀盤「結泥餅」等技術難題,

同時,地鐵建設者們還多次組織技術專家到現場研判和探討,從盾構機性能設計聯絡、刀具選型配置、掘進模式選擇等多方面進行充分論證,最終確定採用鑲嵌合金齒式滾刀。在施工過程中,通過時刻關注參數變化和渣土分析,在巖層較好、裂隙水較少的地層主動檢查刀具,降低了被動開倉的風險。據統計,地鐵建設者們在江底僅開倉作業4次,且未出現刀具異常磨損情況,不僅確保了盾構機順利下穿珠江,也在刀具選型和施工參數控制方面為同類地層和水下盾構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借鑑。

此外,「鐵兵40號」盾構機在江底以600米半徑曲線轉彎掘進的長度超過2200米,這在直徑達8.8米的盾構隧道施工中非常罕見,使得施工軸線控制、管片上浮、管片錯臺和滲漏水控制難度非常大。為此,施工單位調集優勢資源,並多次邀請行業專家和技術能手從掘進控制要點、管片選型、糾偏技巧和管片拼裝要點技巧等多方面進行理論和實操培訓。「我們還根據掘進姿態與成型隧道軸線情況,嚴格做好同步注漿和二次注漿跟進,控制管片上浮、調整掘進姿態。從掘進姿態控制上確保了成型隧道與設計軸線的擬合,從管片拼裝標準控制上確保了管片拼裝質量,最終確保了成型隧道管片接縫平順、全線不滲不漏。」陳陣介紹道

實施信息化管控 「360度」監測確保施工安全

在下穿珠江啤酒博物館、獵德大橋等重大風險源,以及下穿珠江段施工前,為確保盾構開挖面的穩定,防止對珠江堤岸、獵德大橋等建(構)築物造成任何不良影響,地鐵建設者們充分運用信息化管控手段,通過三維數值模擬計算分析,制定各風險源的安全影響評估報告,提前做好盾構施工的風險研判和處置準備。同時,加密下穿珠江段的地質勘察,在隧道兩側3米外進行地質補勘,勘察孔間距不超過30米,確保地質情況信息準確。

在穿越珠江前航道時, 地鐵建設者們還特別加強監控量測,通過洞內監測手段,對隧道管片拱頂沉降和水平位移進行實時監測。同時,運用GIS+航拍技術,研發綜合監控系統,並在珠江堤岸和獵德大橋前後布控了多個高清攝像頭,對獵德大橋主塔和橋面實施全自動化監測,實時顯示盾構機在江面的準確位置,根據監測數據及時調控盾構機掘進參數,同時做好同步注漿加固,確保施工安全。

此外,地鐵建設者們通過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饋網絡和現場指揮中心,應用「遠程監控系統」,將盾構施工面和監測點的即時情況及時反饋指揮中心,動態實時掌握盾構掘進情況,並通過監測數據結果,指導盾構掘進施工。為保證下穿珠江段施工安全,地鐵建設者們還制定了現場巡視和觀測等措施,租賃船隻在珠江範圍內按照半小時一次的頻率定時巡查,為盾構機安全施工提供「地上+地下」的全方位保障。

「鐵兵40號」的順利出洞,標誌著全線土建工程又完成一個裡程碑目標。廣州地鐵十八/二十二號線建管部資深項目經理程學昌介紹,地鐵十八號線全線土建工程已累計完成83%9座車站中,6座已封頂,2座進行土建施工,1座在進行施工前準備;8個區間中,7個進行土建施工,1個區間在進行施工前準備。萬頃沙車輛段、隴枕停車場進行土建施工。部分車站已進場進行車站裝修及機電安裝施工。

儘管土建工程進度已超八成,但由於地質條件複雜,且受上半年疫情造成的工期影響,全線仍然有多個施工難題需要攻克,譬如番禺廣場至南村萬博區間2號盾構井南村萬博站南端暗挖豎井盾構區間下穿既有地鐵七號線冼村站超大斷面暗挖橫瀝中間風井盾構區間聯絡通道開挖施工等。目前,廣州地鐵正在採取積極措施,投入優勢資源,統籌推動全線的土建、機電工程施工,確保年度建設任務順利完成。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研 通訊員 李遠雷、曾智威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曹騰

相關焦點

  • 廣州地鐵十八號線「S」形下穿珠江成功,為國內首次
    &nbsp&nbsp&nbsp&nbsp11月12日,在位於廣州市天河區冼村路的盾構接收井內,隨著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負責廣州地鐵十八號線琶洲西區站至冼村站區間右線隧道掘進任務的「鐵兵40號」盾構機破土而出,標誌著國內首次長距離小半徑下穿珠江的難題挑戰成功。
  • 穿越水下溶洞區,下穿既有運營線,地鐵3號線又有新突破
    穿越水下溶洞區,下穿900米重疊既有運營線路長沙地鐵3號線又有新突破!圖為穿越溶洞區江面注漿鋼平臺。江面注漿所在區域為湘江水源保護區,長沙地鐵開發溶洞複雜地層成孔新技術,同時通過對各種注漿材料的檢測、分析及實驗,既起到很好的加固效果,又避免了對江水的汙染。 900米!3號線長距離下穿重疊既有運營線路長沙地鐵3號線阜靈區間走向圖。
  • 蘭州地鐵一號線通車,全國首條下穿黃河的地鐵線路
    蘭州市地鐵1號線的通車,很大程度上緩解市內交通壓力。蘭州地鐵項目2012年獲批,但是因為黃河的存在,建設難度很大,如今終於通車了。蘭州地鐵1號線西起西固區陳官營,東至城關區東崗鎮,長約26.6公裡。中間有兩段從黃河下方穿過,是我國首次下穿黃河的地鐵工程。
  • 「千裡眼」監測保平安 真空降水技術除「水患」 北京地鐵17號線憑...
    北京電(伍振 黃金山)日前,中鐵十八局集團市政公司承建的北京地鐵17號線十裡河站~潘家園西站區間右線隧道安全順利下穿地鐵14號線十裡河站特級風險源,累計沉降值控制在1.9毫米之內,滿足技術控制要求,為後續左線穿越積累了寶貴經驗的同時,標誌著該項目進入施工新階段。
  • 杭州地鐵3號線最新進展!這一段率先實現盾構區間全面貫通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通訊員 餘昶今天(11月19日)16時18分,隨著同協路站—華豐路站左線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破洞而出」,標誌著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施工總承包的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3
  • 地鐵3號線華豐路站—丁橋站區間洞通!是首個杭州獨立承建的地鐵...
    SG3-10標為丁橋站-華豐路站(不含),為3站3區間,由杭州市政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整個盾構區間雙線全長5.9公裡,是第一家獨立中標實施杭州地鐵工程地下車站和盾構區間的本地市政施工企業。據了解,這也是3號線主線12個標中第一個實現全部盾構隧道貫通的標段。
  • 南昌地鐵3號線施堯站至江鈴站區間實現雙線貫通
    ▲南昌地鐵3號線施堯站-江鈴站區間右線順利貫通南昌地鐵供圖  日前,隨著「DZ220」盾構機自施堯站北端緩緩破洞而出,南昌地鐵3號線施堯站-江鈴站區間右線順利貫通了!  至此,南昌地鐵3號線施堯站-江鈴站區間順利實現雙線貫通。
  • 洛陽地鐵1號線配套電力廊道月底前建成完工 2號線一期工程預計8...
    地鐵1號線配套電力廊道建設接近尾聲,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下穿洛河段東側隧洞建設任務完成過半,洛陽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北廣場地面工程基本完工……  地鐵1號線配套電力廊道建設接近尾聲,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下穿洛河段東側隧洞建設任務完成過半,洛陽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北廣場地面工程基本完工……記者11日從市軌道交通集團獲悉,地鐵項目自2月22日全面復工復產以來,已取得多項階段性進展
  • 6條地鐵了!1號線8號線北段同步通車,全省首次,連接兩大機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 趙波 齊春贊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通車儀式在青島北站地鐵站舉行,這是全省首次實現地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雙線開通後,青島地鐵線網運營線路達到6條,運營總裡程躋身全國前十名,地鐵線網基本實現對全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全覆蓋,有效服務青島流亭機場和膠東機場兩個機場,邁入網絡運營的新階段。
  • 濟南首條地鐵線全線貫通! 盤點R1線建設大事記(附具體站點)
    ~大楊莊站盾構區間左線順利「洞通」,至此,R1線11個車站主體結構全部封頂,5個地下盾構區間隧道全部雙線貫通,標誌著泉城濟南的首條地鐵R1線實現全線「洞通」。四臺盾構機同時施工,先後成功側穿新建聯絡線、下穿京滬鐵路、下穿京臺高速、下穿京滬高鐵等一級施工風險源10次。下穿京滬高鐵時,盾構機完成國內首次在大埋深、高富水、小淨距、小半徑曲線疊落段多重複雜工況「零」沉降下穿時速350km/h京滬高鐵。下穿位置地下埋有燃氣、給水等多條有壓管道和軍事光纜、高壓電纜等重要管線。
  • 記者試乘青島地鐵8號線北段,穿越國內最長地鐵過海隧道
    記者試乘青島地鐵8號線,穿越國內最長地鐵過海隧道,整個過程行駛平穩,車廂內沒有產生太大噪音。8號線北段:穿越國內最長地鐵過海隧道,平穩無噪音上午9點半,記者乘坐地鐵3號線,在抵達終點站「青島北站」後,同站臺換乘,登上了地鐵8號線前往紅島方向的列車。「1號線和8號線北段開通後,大家的出行就更方便了。」
  • 京張高鐵「零沉降」下穿10號線!軌道精調誤差控制在0.5毫米內
    參與清華園隧道建設的盾構機,起名叫做「天佑號」。這座京津冀地區最大直徑盾構機,總長達到142米,整機重量3000多噸,最大工作壓力8個大氣壓力,相當於水下80米的壓力。施工中,兩臺盾構機同時從北向南開挖,一臺從五道口北側出發,到達原清華園站,另一臺則從原清華園站出發,到達四道口南側。開挖直徑12.64米,斷面相當於常見地鐵隧道的4倍,比四層樓還高。
  • 記者首探備受關注的地鐵1號線三期蕭山機場站工地
    地鐵出入口離蕭山機場哪個航站樓最近? 下穿航站樓為什麼說是「繡花功夫」?日前,省發改委正式批覆了1號線三期(下沙江濱站-蕭山機場站)地鐵線路的初步設計。這也是首次披露1號線三期具體站點信息。根據批覆,地鐵1號線三期工程起自1號線目前終點站下沙江濱站(不含),穿越錢塘江後,終於蕭山機場站。線路全長11.5公裡,均為地下線,設車站5座,其中換乘站1座(1號線與7號線在蕭山機場站實現換乘,並預留一條軌道交通線路換乘條件)。目前,該項目已於1月23日開工,計劃將於2020年正式通車運營。
  • 地鐵6號線開啟區間隧道盾構施工
    【工程概況】  廈門地鐵6號線(林埭西至華僑大學段)全長18.8公裡,設13個車站,西接角美延伸段。  【工程進度】  地鐵6號線林埭西至華僑大學段的13個車站已全部進場施工。其中4站3區間,車站主體結構已全部封頂,區間已洞通。其他9個車站,全部進場展開圍護結構、土石方及車站主體結構施工,林埭至林埭西區間展開盾構掘進。
  • 地鐵14號線二期2021年開通,還有這些線路通車時間初定!
    十四號線二期:白雲以後出行壓力變小了地鐵十四號線二期呈南北走向,北接十四號線的嘉禾望崗,南抵廣州火車站,線路全長約11.74公裡,均為地下敷設,最高運行速度120km/h。共設8座車站,分別是:彭邊、鶴南、創意園、馬務、新市墟、崗貝、樂嘉路和廣州火車站。
  • 青島地鐵1、8號線北段同步通車最全信息來了,工程創11...
    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通車儀式在青島北站地鐵站舉行,這是全省首次實現地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雙線開通後,青島地鐵線網運營線路達到6條,運營總裡程躋身全國前十名,地鐵線網基本實現對全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全覆蓋,有效服務青島流亭機場和膠東機場兩個機場,邁入網絡運營的新階段。同時,城陽、膠州、紅島高新區等北岸城區正式進入「地鐵時代」,實現了與中心城區的快速連通。
  • 合肥地鐵1號線三期項目新進展 全線隧道已打通三分之一
    4月15日,記者探訪1號線三期施工現場獲悉,目前,全線隧道已打通三分之一。接下來,還將迎來合肥軌道交通建設史上的終極挑戰——下穿國鐵合肥站和12條股道。  【站點】  天水路站力爭今年完成結構封頂  「1號線三期項目一共設置了三個站點,分別是瑤海公園站、物流大道站、天水路站。」
  • 一局發展天津地鐵7號線10標段開工
    一局發展天津地鐵7號線10標段開工 2020-06-30 0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沙地鐵6號線湖白區間右線順利貫通
    11月22日,隨著「信和七號」盾構機刀盤緩緩破洞而出,由中建隧道承建的長沙地鐵6號線湖南商學院站-白鴿咀站區間(以下簡稱「湖白區間」)右線順利貫通。
  • 交叉斷裂帶暗流湧動 福州地鐵4號線再穿閩江
    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途經倉山、臺江、鼓樓、晉安,串聯起福州中心城區交通要道,備受市民關注。呈東北半環的線路將與西南半環的5號線閉環,未來和多條放射狀線路實現換乘,打通榕城地下「任督二脈」。線路長28.4公裡,均沿地下敷設,其中在鰲峰洲站至花海公園站、金牛山站至洪塘站兩處均面臨穿越閩江的艱巨任務。去年10月中旬,鰲峰洲站至花海公園站已完成盾構雙線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