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於蟲草構造的疑惑一直延續到清朝。直到1842年,英國真菌學家伯克利研究後發現,所謂的冬蟲夏草,是一種子囊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蟲上所形成的,不屬於植護或者動物的範疇。真菌學家將冬蟲夏草命名為Ophiocordyceps sinsensis,詞語源於希臘文,意為「中國產的棒頭」,可見冬蟲夏草還是我國特產。
雖然當代人都知道蟲草非常珍貴,但在古時可不是這樣。對於蟲草功效最早的記載是在公元8世紀時的《月王藥診》,記載說蟲草可以治療肺疾病。清代的《本草從新》認為蟲草是「甘平,保肺,益腎,止血,化痰,已勞嗽」。同代的《本草綱目拾遺》對蟲草的記載則稍多一些。
但儘管如此,人們對蟲草的重視遠遠不及靈芝,甚至在人們心中,蟲草算不上主流中藥。雖然蟲草是唯一一味能夠平衡人體陰陽的中藥,但畢竟蟲草不易獲得,同時能夠代替蟲草功效的藥物又甚多,導致蟲草被傳統中醫所忽視。
隨著當今的菌物醫學發展,人們對各種藥材的了解多了成分角度之後,才發現原本被一度忽視的蟲草擁有著比人們預料更多的作用與功效。
蟲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蟲草素。蟲草素對免疫或造血功能低下、癌症等具有有效的輔助治療作用,同時還能增強吞噬細胞的免疫功能,大大的幫助了白血病患者或接受化療的病人。
其實蟲草是一個大家族,除了我們最為熟悉的冬蟲夏草之外,包括蟬花、蛹蟲草、草木王,甚至是殭屍螞蟻都算是蟲草家族中的一員。它們都是昆蟲本身或其卵、幼體被真菌所寄生而後成為了蟲草。因此大家可千萬不要認為蟲草就只有冬蟲夏草哦!
目前首家菌博園位於佔地千畝的北京北郎中花木中心,這裡有生態環境優美的城市花園,交通便利,距離北京市中心35公裡左右,北部即為燕山山脈,是集中了各類生態休閒旅遊目的地。一期展館面積5000平米,包含主要有:
覃菌文化長廊、大型真菌分布圖、菌物文化科普館、中華九大仙草展區、百種仙草靈芝展區、食用菌科普展區、藥用菌科普展區、菌菇培育製作體驗區、菌物與健康科普區、菌膳美食展覽體驗中心、菌品薈展銷中心、大型立體菌物彩繪等主題展區。
該園區是國內最具規模的菌物綜合博覽園,可滿足日接待量3000人次的研學和旅遊,該項目的二期規劃更加宏大,致力於成為世界一流的菌物綜合博覽館,同時也是品類最為齊全的菌菇採摘體驗科普基地和大型野生真菌科普研學基地,塑造成為北京市的一張特色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