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吳宇森執導的史詩
愛情片《
太平輪》(上)正式與觀眾見面,記者當天在萬達影城延吉路店觀看了影片。電影改編自1949年年初的太平輪沉船事件,近千名乘客與船員被冰冷的海水吞噬,這是中國近百年來最大的海難,吳宇森試圖通過3段愛情來折射這段歷史。《太平輪》(上)著重的是登船前的戲份,愛情戲佔據了很大比例,唯美和浪漫滲透到每個細節,但兒女情太長,不僅拖慢了敘事節奏,也減弱了這部立足歷史的影片所應該具有的震撼人心的真實力量。
愛情三重奏 亞洲最帥最美的都來了吳宇森的上一部電影《赤壁》分成上下兩部上映,此次《太平輪》同樣又分成上下集,分別定於今年賀歲檔和明年五一檔上映,難免被人質疑故意拖長圈錢。對此,在日前舉行的首映發布會上,吳宇森解釋說:「其實這個劇本原來寫的是三個同時代但又獨立的愛情故事,足夠拍成三部電影,但我後來覺得,他們雖然有不同的出身和教育背景,但他們都有共同的命運,就把這三個故事用一個元素串聯起來,然後變成了兩部電影的長度。這已經是壓縮的了,每一集大概兩個小時,讓觀眾能靜下心來觀看 ,而不會覺得是我們是故意拖長來圈錢。」
雖然影片取名為《太平輪》,但在上集中,船未啟航,先「揚帆」的是三段發生在1945年至1949年間的愛情故事。國民黨軍官雷義方(黃曉明飾)率兵大敗日軍後,回到上海與豪門千金周蘊芬(宋慧喬飾)一見鍾情並成婚,但戰爭迫使兩人分離。國軍通訊兵佟大慶(佟大為飾)為了多拿一份餉糧,與白天做護士照顧傷兵、晚上在街頭招客的妓女於真(章子怡飾)假冒夫妻拍了全家福,卻由此愛上了她,而於真為了尋找戰爭中走失、有可能去了臺灣的愛人,不擇手段要掙錢買一張太平輪的船票。金城武飾演的軍醫嚴澤坤是中國臺灣人,參軍前與日本女孩雅子(長澤雅美飾)相戀,但回到中國臺灣後發現雅子已經被遣送回了日本。
豪華明星陣容是這三段愛情的一大看點 ,有觀眾戲稱亞洲最帥的和最美的都在這部戲裡了,影片在場景上相當考究,曾憑藉《胭脂扣》一舉獲得第24屆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獎的馬光榮擔任了該片的美術指導,無論是衣飾華美、造型百變的宋慧喬,還是妝容淡雅、一臉倔強的章子怡,抑或走初戀清純路線的長澤雅美,大銀幕中的特寫都非常賞心悅目。而抽著雪茄耍帥的黃曉明和不用刻意耍帥就顏值爆表的金城武,也都可以滿足「顏控」女觀眾的口味。
導演玻璃心 浪漫溫情取代暴力美學從早期講述兄弟情的《英雄本色》《喋血雙雄》,到叱吒好萊塢的《斷箭》《碟中諜》《風語者》,再到歷史題材的《赤壁》,吳宇森的電影始終與暴力美、英雄情義分不開,在很多人看來,女人和愛情一直是其電影敘事中的軟肋。
其實,吳宇森也有溫情的一面,是個有浪漫情懷的導演,以往影片中的白鴿、風衣、槍火都是例證,但在表現愛情的浪漫上,不得不說,他還是有點笨拙,就像一個並沒談過什麼戀愛的小男生在想像一部關於愛情的鴻篇巨製,在愛情的細節上都是機械的複製和大量用力過猛的慢鏡頭 、特寫。雷義方與周蘊芬的初遇是雪夜,舞會,穿不合腳高跟鞋的大小姐,一曲共舞的華爾茲,就像童話愛情故事的複製粘貼;嚴澤坤與雅子的愛情則是一出青春校園系日劇;在麵館裡,於真為佟大慶擦筷子本來是很精巧的細節設計,但導演用了慢鏡頭來強化渲染,顯得過於刻意和矯情。
純情偶像劇的愛情橋段 、玻璃心式的浪漫情懷滲透到了電影的幾乎每個環節,包括戰場,這對於一部基於真實歷史和慘烈災難而生的史詩片來說,其實在風格上並不那麼融洽。電影一頭一尾的兩場戰爭戲本應是吳宇森所擅長的,雖然慘烈但並無突破,在表現戰爭的殘酷與反思上,並不及馮小剛的《集結號》更令人震撼,只有雷義方的一句「我誤入了一場錯誤的戰爭」讓人唏噓感慨。
觀眾數星星 嫖客甲都由劉儀偉出演除了六位明星主演,《太平輪》的客串陣容也非常強大,秦海璐飾演一位介紹於真去舞廳上班的舞女,只有約一分鐘的戲份,沒有名字。俞飛鴻飾演於真的房東太太,而出演他老公的是王千源,兩人都是那個時代群像中的驚鴻一瞥。
出演嚴澤坤嫂子的是吳宇森的女兒吳飛霞,此前她也曾在《劍雨》中飾演過一個殺手,不過吳宇森認為,一直做自己助手的女兒在編導上更有天賦。出演嚴澤坤弟弟的是郭採潔的男友、臺灣文藝小生楊佑寧,林保怡出演周蘊芬的表哥,是個油嘴滑舌的花花公子,飾演周蘊芬父親的則是老戲骨寇世勳,就連只有兩句臺詞、沒有名字的「嫖客甲」都是劉儀偉出演的。
此外,方中信、叢珊、高捷等眾多明星也都參演了該片,觀眾可以邊看電影邊「數星星」了,在幕後為電影保駕護航的同樣也都是「大拿」,編劇王蕙玲是金馬獎最佳編劇獎的獲得者,她的代表作《臥虎藏龍》《色戒》等早已成為影迷心目中的經典。總之,雖然影片質量有彈有贊,但憑藉強大的製作陣容,《太平輪》(上)依然是本月前半段頗具吸金能力的大片。
歷史中鉤沉 沉船事件諸多謎團未解為了追求歷史真實感,劇組按1:1的比例重建了巨船「太平輪」——幾百位搭建置景人員耗時三個半月才完成這艘全長90米的巨輪的搭建工作,上海碼頭和基隆碼頭也被力求真實地還原,兩個8000平米左右的碼頭 ,動用了五百人左右的搭建團隊,耗時半年才完成。
《太平輪》(上)只是表現了太平輪停在碼頭眾人登船的場景,當時太多人都想登上太平輪,離開上海去臺灣,導致船票飛漲,船上擁擠不堪,而意外的沉船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歷史上,1949年1月27日晚,太平輪從上海啟航開往臺灣基隆。船行至舟山群島附近與建元輪相撞沉沒,船上幾乎所有人都遇難,許多知名人士、國民黨高官、富商在這艘沉沒的船上。而太平輪所屬的中聯輪船公司的經營者蔡天鐸,就是臺灣主持人蔡康永的父親。
尚不知在《太平輪》(下)中,這段歷史會被如何演繹,真實的太平輪沉船事件,至今也有諸多謎團未解。比如沉沒原因,當時的《大公報》《新聞報》都曾披露太平輪嚴重超載,核定載重為2050噸的船起航時累計載重已達2700多噸。對此,後來中聯輪船公司在法庭上予以否認。而乘客和遇難者的人數也無從統計,508張有效船票售罄後超額賣到了562張,此外還有憑人情關係,加上足夠的真金白銀,大量的無票乘客仍然得以登船,有人曾估計,太平輪上遇難乘客約有近千人,《大公報》當年的報導稱生還者不過36人,而傳聞中有幸獲救的生還者的蹤跡,如今也已無從探尋。
本版撰文/記者 王法豔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