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地球繞太陽轉軌跡是橢圓的,而不是圓?

2020-11-24 騰訊網

題目說地球繞太陽轉,那就是地球的公轉,但地球公轉的速度並非固定不變,而是地球的公轉周期不變。

眾所周知,地球的公轉軌跡是一個橢圓的,而太陽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而地球能夠繞太陽公轉,,自然就是受到了萬有引力,但不能說橢圓軌跡是因為受到萬有引力的結果!

地球為什麼會繞太陽轉?

嚴格地來說,地球並不是單純的受到太陽的引力繞太陽公轉。而是繞著地球與太陽組成系統的的質量中心而轉動(如果不考慮其它天體的影響)。

我們要知道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而地球只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太陽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日地的公共質量中心離太陽中心僅450千米。

這個距離與約為70萬千米的太陽半徑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的,與日地1.5億千米的距離相比,那就更小了。

迄今為止,我們也只能根據物理去解釋這個話題,要知道宇宙中並不是任何物質都是靜止不動的,就算再大的物質,它們都是由最小的物質也就是原子組成。

無時無刻都在運轉的以原子核為中心的物質構成了整個宇宙中的所有一切物質的存在,旋轉的質子和電子同時具備了引力的,這就是引力作用的必然結果。

地球公轉是指地球按一定的軌道環繞太陽的運動,方向是自西向東(與自轉方向一致),即地球的北極上空向下俯瞰地球呈現逆時針,從南極上空俯瞰的話就是順時針。

而地球的公轉是一種周期性的圓周運動,因此地球的公轉包括角速度和線速度兩個方面,如果採用一個恆星年作為地球公轉的周期,由於地球公轉的平均角速度是每年360°,也就是經過365.2564日地球公轉360°,計算得知每日公轉0.986°,即平均角速度為1°/天。

又由於地球軌道總長度為940000000千米,換句話說就是經過365.2564日地球就公轉了9.4億千米,可以計算,線速度=940,000,000KM/365天=940,000,000秒/(365x24x3600)秒=29.8千米,大約也就是每秒30千米。

萬有引力定律和克卜勒定律。

由於太陽和地球之間有萬有引力的作用,所以導致了地球圍繞太陽作周期性運行,而萬有引力和地球公轉所產生的離心力之間處於平衡狀態,地球才得以穩定運行。

曾經也有科學家們認為行星的運行軌道是標準的圓形,但是隨著克卜勒對行星軌道的深入研究,這一說法才漏出了破綻。

克卜勒在對火星運行的觀測數據的基礎上編制更加詳細的火星運行周期表,很快他發現火星並不是在軌道上按照正圓形運行,相反火星總是「出軌」。

因此,克卜勒認為或許天體的軌道運行應該是帶有一定偏心率的橢圓,在一定的深入研究後,著名的克卜勒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就這樣誕生了。

由克卜勒運動第二定律(對於每一個行星而言,太陽和行星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掃過相等的面積)SAB=SCD=SEK 可以得到。

地球公轉速度與日地距離是有關係的,由於地球的運動軌跡是橢圓軌道,那地球公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就不是一個固定的值,會隨著日地距離的變化而改變。

在近日點時,公轉的速度會比較快,據計算角速度為1°1′11″/日,線速度為30.3千米/秒;在遠日點的時候,地球公轉的速度就比較慢,據計算角速度為57′11″/日,線速度為29.3千米/秒。

地球的公轉帶來的現象:比如四季的形成、季節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和五帶的劃分 等等。

地球在進行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並且它的空間指向保持不變。由於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地球表面受太陽照射的情況也就不完全相同,就產生了季節。至於地球的公轉為什麼可以形成那麼多現象,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

有人這時候提出疑問既然地球繞太陽轉,每個周期的速度可以說是毫秒不差,軌跡卻是橢圓的。

是不是有個力幹擾軌道的運行?

其實不然,從克卜勒定律我們能夠看出,行星圍繞恆星運轉軌道是橢圓形就是一個定律,並不是由於其它作用力導致的。

這是標準的橢圓方程,其中e為該橢圓的偏心率,也就是說當e=0時,行星公轉軌道為正圓形;當 0

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是一個橢圓形,這是由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公轉初始速度以及太陽質量共同決定的,其偏心率介於0和1之間,並非有另外的一個作用力幹擾。

地球的公轉軌道為什麼是橢圓?

我們知道,太陽是在太陽系的中心,然後八大行星一圈一圈的以圓形圍繞太陽進行運動。但是實際上根據克卜勒第一定律,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一個橢圓,而且這個橢圓的偏心率e=0.0549,非常接近標準圓。

在太陽系內,各個行星圍繞太陽進行運動,在此同時太陽系也在銀河系中圍繞著銀心運動,這樣就可以理解為是太陽在牽引著各個行星圍繞銀心運動。

那也就是說我們的地球是在小範圍內圍繞太陽運動,大範圍內圍繞銀心運動,於是地球就受到了兩個離心力。

那如果當地球運動到太陽與銀心之間時,此時的兩個離心力方向相反,離心力就會減小,這個時候地球受到太陽的萬有引力將大於離心力,於是地球會向太陽靠近,形成了近日點。

如果當地球位於太陽和銀心的同側,兩離心力方向相同,離心力發生疊加會變大,太陽的萬有引力小於離心力,地球就會發生遠離太陽的現象,這個時候形成了遠日點,這就形成了一個橢圓軌道。

舉個例子來理解一下,如果站在公交車裡,車子向右側轉彎,這個時候你肯定會因為離心力增加而被甩向左側。我們也可以通過計算來證明地球公轉呈現橢圓軌跡,由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公式F=mv /r,這時的向心力F為是由太陽引力的GMm/r 提供。

所以就有mv /r=GMm/r ,得地球的公轉速度v=√GM/r(r是日地平均距離,M為太陽質量,G為萬有引力常數),通過這個式子可以發現地球的公轉速度只與日地距離有關,而日地距離會發生變化,所以速度也會發生變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行星運動軌跡是橢圓,而不是圓形?在牛頓用微積分計算前,無人...
    好吧,這確實是橢圓的,至於為什麼是橢圓的,這是一個數學問題,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可以用一個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解釋這種軌道現象。 星圖歷史 從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到哥白尼(Copernicus),每一個建立了太陽系模型的人都喜歡圓來表達。
  • 地球繞太陽轉,其軌跡是橢圓的,是不是說明有個力在進行幹擾?
    大家都知道,地球圍繞太陽作周期性運行的原因是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萬有引力作用,由於萬有引力和地球公轉產生的離心力之間處於平衡狀態,才得以確保地球不被太陽的引力吸走,也不會被甩出去。那麼,為何地球繞太陽運轉的軌道不是正圓而是橢圓呢?
  • 為什麼行星軌道是橢圓形而不是圓形的?
    時至今日,當大多數成年人想到太陽系時,他們會想像出一組同心圓環,最大的圓環上有最遠的行星,而太陽恰好位於中心。雖然這有助於項目的整潔,但它實際上並不正確。太陽系行星(以及太空中絕大多數行星)的軌道實際上是橢圓形,而不是圓形的。可是,由於軌道是基於重力,慣性和質量的重複模式,它們怎麼可能不是一個完美的圓呢?
  • 並非什麼東西的軌跡都是圓的,行星的運動軌跡就不是,為什麼?
    如果說有哪一種簡單的幾何圖形能夠給人以舒適感,那估計就是圓了。圓總給人一種合理的感覺,這表現在很多事物的發展都與圓有關,例如行星的運動軌跡。根據記載,最早對太陽系進行模型建立的人是亞里斯多德,他同時也是第一個將行星軌道畫成圓形的人。
  • 地球以橢圓軌道繞太陽轉,速度卻分秒不差,是否有什麼力在幹擾?
    地球繞太陽公轉,速度是否分秒不差?而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是不是有個什麼力在幹擾?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大約在400年前,克卜勒就在天文學家第谷的觀察數據基礎上總結出了克卜勒行星三大定律,其中克卜勒第一定律是橢圓定律,指出行星軌道是橢圓的,太陽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這一點題目上說的是對的。
  • 為什麼行星軌道都是橢圓形而不是正圓形?
    他們用上色的泡沫塑料球來模擬各個行星,而各個行星的運行軌跡則用金屬絲代替。即使在今天,當許多成年人想起太陽系這個名詞時,他們腦海裡浮現出的是一串同心圓:太陽處在圓的中心位置,而距離太陽越遠的行星所在的同心圓就越大。如果按照以上想法來做太陽系的微縮模型,成品看起來可能還不錯。但實際上,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
  • 月球不為什麼不饒太陽公轉?而是繞著地球
    太陽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月亮圍繞地球公轉,而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是地球對月球的引力,的2.54倍,那為什麼月球不直接圍繞太陽公轉?
  • 地球繞太陽轉,太陽繞銀河系中心轉,銀河系繞著什麼轉?
    太陽的東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轉引起的,除了自轉之外,地球還會繞著太陽公轉,繞行一圈的時間為一年。不過,從更大的宇宙尺度來看,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軌道並不像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是閉合的。在銀河系中,恆星都不是靜止的,它們沿著大致相同的方向繞著銀河系中心的共同質心旋轉,我們的太陽也不例外。
  • 月球繞地球轉,地球繞太陽轉,太陽繞銀河系轉,銀河系繞什麼轉?
    我們提到了銀河系龐大的規模和體型,囊括四千多億顆恆星,數千個星團和一大批星雲物質組成的系統,它的直徑約為10多萬光年,中心的厚度約為6000多光年,而我們的整個太陽系統就圍繞著這個龐然大物轉動
  • 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圍著誰轉?銀河系繞什麼轉
    眾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日夜不停地圍繞地球運動,幾乎大約27天就可以繞地球轉一圈。而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也在太陽的帶領下,跟著太陽做螺旋式前進的運動。對於太陽系中的各個行星而言,即使是算上所有的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太陽集中了整個太陽系99.8%的質量,以至於太陽和各行星的共同質心甚至在太陽內部,太陽對其的繞轉可以忽略不計,這時候我們說「地球繞著太陽轉」。地月之間也是一樣的道理。
  • 地球公轉周期毫秒不差,為啥軌跡是橢圓?是有個力幹擾?來自哪?
    一,這個力來自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萬有引力,但它並不是地球公轉軌跡是橢圓的根本原因。地球繞著太陽轉,公轉周期的確毫秒不差。題目說運動軌跡是橢圓的,這點是對的,地球的公轉軌道的確是一個橢圓形。答案是這個力就是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萬有引力,當然來自於太陽,除此之外,沒有別的任何的力。為什麼認為「把地球運動軌跡是橢圓的原因說成是因為有力的幹擾」的說法也對也不對?說它對,是因為太陽對地球的萬有引力用作了地球圍繞太陽運動所需的向心力,這個力總是持續改變地球的運動方向,使得地球只能作曲線運動。
  • 為什麼地球的運行軌道是橢圓的?
    地球公轉軌道是橢圓一,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軌道的確是橢圓,這是因為地球的運動速度與它所處的位置不匹配。根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公式F=mv/r,其中F為向心力,在這裡由地球所受太陽引力GMm/r提供,m為地球質量,v為地球公轉速度,r為日地平均距離,大小為1.49億千米,M為太陽質量,大小為1.9819x10^30千克,G為萬有引力常數,大小為6.67x10^-11牛·米/千克。因此上式變為F=mv/r=GMm/r,得出v=√GM/r,G和M一定,可以看出地球運動速度只與日地距離有關。
  • 星系精妙運動一瞥,寒冬季節地球最接近太陽
    現在是寒冬季節,地球卻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時期。如果我們能站在地球之外看地球,會發現腳下的世界運動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地球圍繞太陽旋轉,但它的軌道不是想像中的純圓,而是一個橢圓。現在地球距離太陽為1.47億公裡(9,160 萬英裡),為橢圓軌道最短直徑位置;夏季時,地球位於橢圓軌道的最大直徑位置時,距太陽1.52億公裡(9,450萬英裡)。兩者相差達500萬公裡之遠。而且,地球圍繞太陽的旋轉還不只是橢圓軌道這麼簡單。
  • 為什麼「地球繞著太陽轉,月球繞著地球轉」?——多虧了希爾球!
    在這個區域內,中心天體對區域內天體的引力相比於一個更大更重更遠的天體對區域內的天體的引力佔據主導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 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但是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太陽也在圍繞著一些東西旋轉。事實上,不只是太陽,我們的太陽系也在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
  • 我們的地球在以怎樣的速度圍繞太陽運轉呢?
    我們也知道,地球繞太陽一周所需的時間是一年。所以,為了知道速度,我們只需要計算出當地球繞著太陽轉一圈的時候,所經過的距離。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將假設地球的軌道是圓的(這並不完全正確,它更像是一個橢圓,但為了我們的目的,一個圓是足夠接近的)。所以一年所走的距離就是這個圓周長。記住,圓的周長等於2×π半徑。
  • 月亮一個月繞地球轉一周,為什麼不是一個月發生一次日食?
    如果問為什麼會有日食這現象?90%的人都能回答:是因為月亮擋住了太陽!再問,月亮每月繞地球轉一周,那為什麼不是每月看到一次日食?這時恐怕有90%的人回答不上來,不信你試試?(偷笑)剛過去的20世紀,100年間發生的日食次數只有228次,而21世紀地球人將會有224次看到日食的機會。這是什麼回事?我們先來回答上面第二個問題。
  • 月球一個月繞地球轉一周,為什麼不是一個月發生一次日食?
    如果問為什麼會有日食這現象?90%的人都能回答:是因為月亮擋住了太陽!再問,月亮每月繞地球轉一周,那為什麼不是每月看到一次日食?這時恐怕有90%的人回答不上來,不信你試試?剛過去的20世紀,100年間發生的日食次數只有228次,而21世紀地球人將會有224次看到日食的機會。
  • 看了地球和月球的運動軌跡,你還認為月球繞著地球轉嗎?
    地球繞著太陽轉,月球繞著地球轉,這是在小學階段就能學到的知識。很多人也是據此構想出太陽系中月球繞地球轉和地球繞太陽轉的軌跡,就像以下兩圖,很多人不會覺得其中有問題。其實這兩幅圖中都存在著嚴重的錯誤,因為以太陽為參考系看月球的運動軌跡,月球的軌跡幾乎就是和地球的軌跡重合,完全可以說月球也是在繞著太陽轉動。為什麼在太陽系中月球的運動軌跡幾乎能夠和地球的軌跡重合呢?可以先做一下估算,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大約是1.5億千米,也就是15000萬千米,而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大約只有38萬千米。
  • 地球繞太陽轉月亮繞地球轉,為啥沒有星球繞月亮轉?衛星還有衛星...
    地球繞太陽轉,月亮繞地球轉,為啥沒有星球繞月亮轉,衛星還會有衛星環繞運行嗎?可能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其實這問題不難解答,基本可以肯定地回答,這個可以有,衛星的衛星叫「護星」。但奇怪的是,我們怎麼沒有發現過「護星」這種衛星的衛星呢?
  • 月亮繞地球一月轉一圈,地球繞太陽一年轉一圈,太陽繞銀河系呢
    宇宙中的很多天體間都有主屬關係,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又在圍繞著銀心(銀河系中心區域)轉,我們知道月亮圍繞地球轉一圈是一個月,地球圍著太陽轉一圈是一年,那麼太陽圍著銀心轉一圈需要多長時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