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發現可以提高鋰離子電池性能的固體電解質材料

2020-12-05 騰訊網

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埃文·裡德(Evan Reed)和訪問學者奧斯汀·森德克(Austin Sendek)的發現可以幫助電池研究人員設計出安全,便宜和高效的首批固體電解質。圖片來源:洛杉磯西塞羅/史丹福大學

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一種新型的固體材料,可以代替鋰離子電池中的易燃液體電解質。

科學家們稱,由鋰,硼和硫製成的低成本材料可以提高電動汽車,筆記本電腦和其他電池供電設備的安全性和性能。他們的發現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

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訪問學者奧斯汀·森德克(Austin Sendek)說:「典型的鋰離子電池有兩個固體電極,中間有兩個高度易燃的液體電解質。」 「我們的目標是設計穩定,低成本的固體電解質,從而增加電池的功率和能量輸出。」

有前途的材料

電池電解質在充電和放電過程中會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穿梭鋰離子。大多數鋰離子電池使用液體電解質,如果電池刺穿或短路,該電解質會燃燒。另一方面,固體電解質很少著火,並且可能更有效。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副教授埃文·裡德(Evan Reed)說:「固體電解質有望成為液體電解質的一種更安全,更持久,更節能的替代品。」 「然而,發現用於固體電解質的合適材料仍然是一項重大的工程挑戰。」

這組作者說,當今使用的大多數固體電解質過於不穩定,效率低下且價格昂貴,無法在商業上可行。

Sendek說:「常規的固體電解質不能傳導比液體電解質那麼多的離子電流。」 一旦與電池電極接觸,通常能降解的極少數。」

機器學習

為了找到可靠的固體電解質,Sendek和他的同事在2016年訓練了一種計算機算法,可以篩選材料資料庫中的12,000多種含鋰化合物。在幾分鐘之內,該算法即可識別出大約20種有前途的材料,包括四種由鋰,硼和硫製成的鮮為人知的化合物。

森德克說:「在尋找候選人的時候,我們注意到有四種鋰硼硫化合物不斷冒出。」 「不幸的是,現有的科學文獻中關於這些材料的知識並不多。」

在當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稱為密度泛函理論的技術仔細研究了這四種化合物,該技術模擬了材料在原子級的行為。

非常有希望的結果

當前的研究表明,鋰-硼-硫電解質的穩定性大約是主要固體電解質的兩倍。穩定性會影響電池可存儲的每單位重量的能量。在電動汽車中,這可能意味著更長的行駛裡程。

「特斯拉和其他電動汽車一次充電可以行駛250至300英裡。」 森德克說。「但是,如果使用固體電解質,則有可能使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增加一倍,並使該範圍超過500英裡,甚至可能開始考慮電動飛行。」

當典型的固體電解質發生故障時,它會從良導體化學轉化為壞導體,從而導致電池停止工作。研究預測,當混合在一起時,四種鋰-硼-硫化合物即使分解也會繼續起作用。

「所有四種化合物在化學上都是相似的,」森德克說。「因此,當混合物分解時,每種化合物都可能會從一種良好的導體轉變為另一種良好的導體。這意味著材料在分解成不良導體之前可以經受數次分解,最終導致電池死亡。」

研究還預測,鋰硼硫材料的某些相在傳導鋰離子方面可能比用昂貴的鍺製造的最新固態電解質好三倍。

Sendek說:「如果獲得良好的離子電導率,則可以使更多的電流從電池中流出。」 「更大的電流意味著更大的動力來加速您的汽車。」

當今一些最好的固體電解質是用稀有元素製成的,例如鍺,一公斤的價格約為500美元。鋰,硼和硫是豐富的化學物質,價格為每公斤26美元。

Sendek說:「我們的計算機算法正在根據新材料的物理性質來尋找它們。」 「但是恰巧這四種化合物也比其他化合物便宜得多。」

鋰金屬

尋找可行的固體電解質還可以導致鋰金屬電池的發展,這種金屬密度高,重量輕的電池是電動汽車的理想選擇。

大多數鋰離子電池都有一個由石墨製成的帶負電的電極。在鋰金屬電池中,石墨被金屬鋰代替,金屬鋰每千克可以存儲更多的電荷。

Sendek說:「鋰金屬確實是電池研究的聖杯。」 「但是鋰金屬電極在運行過程中有內部短路的趨勢,液體電解質無濟於事。固體電解質似乎是我們克服這一問題的最佳機會,鋰硼硫磺電解質是有希望的候選者。」

研究路線圖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為將來的研究提供了理論路線圖。下一步是合成所有四種鋰-硼-硫材料,並在電池中對其進行測試。

「從我的實驗者朋友告訴我的情況來看,在實驗室製造這些材料可能非常困難,」森德克說。「我們作為理論家的工作是將實驗者指向有前途的材料,並讓他們了解材料在實際設備中的性能。」

Reed補充說,能夠通過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從數千名候選人中識別出這些有前途的材料。

他說:「迄今為止,大多數新材料的發現都是通過低效率的反覆試驗搜索完成的。」 「我們的結果代表了材料化學機器學習方法的令人鼓舞的成功。」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研發新型半固態電解質,通過重新構想的電池組件實現
    最近,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電解質的更多固態形式可能帶來什麼,特別是在安全性方面。 新加坡的科學家們現在正在研究一種新型的半固態電解質,這種電解質可以提高鋰硫電池的安全性,鋰硫電池在儲能方面具有巨大的尚未開發的潛力。目前,這項研究發表在《納米能源》雜誌上。
  • 新電解質可杜絕鋰離子電池短路問題
    原標題:新電解質可杜絕鋰離子電池短路問題   新電解質可杜絕鋰離子電池短路問題   有助於開發更強大實用的下一代充電電池   科技日報訊 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電解質,不但能解決鋰離子電池短路起火問題,還能大幅提高電池效能和使用壽命。
  • 鋰離子電池也有缺點,發現全固態電池的新材料!
    光伏電池和風力發電產生的能量被儲存起來,以備以後需要時使用。鋰離子技術是目前性能最好,基於電池的儲能技術。鋰離子電池用於小型電子產品(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是電動汽車的最佳選擇。鋰離子電池有缺點嗎?例如鋰離子電池可能會因為製造問題起火,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使用液體有機電解質的電流電池。這些有機電解質是電池所必需的,但極易燃燒。解決方案?
  • 用於安全高壓鋰離子電池的環狀磷酸鹽基電解質
    儘管已廣泛使用它們,但進一步提高現有LIB的性能可能對其安全性產生重大影響。實際上,這些電池包含高揮發性和易燃的有機碳酸鹽,如果點燃,會造成相當大的損害。近年來,研究人員為克服這些安全問題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例如,通過使用其他物質或優化分隔電池組件的材料。
  • 超酷的電池材料:一種新電解質添加劑可幫助電池在-40℃工作
    導語:中國和美國的科學家一同開發了一種電解質材料添加劑,據了解,這種添加劑可以擴大鋰離子電池的工作溫度範圍,使電池可在-40℃的溫度下工作,60℃的高溫下也不會影響性能。研究小組發現,通過調整電解液中不同添加劑的體積,他們可以開發出在- 40℃到60℃的溫度下仍能保持良好性能的鋰離子電池。這項工作重點在於五種電解質添加劑的不同組合的使用。從中發現了有三種化合物添加劑可形成最佳組合,這一組合在- 40℃時可以提高放電性能,在60℃時能略微改善循環的穩定性。在25℃時,電池在1000次循環後能夠保持85 %以上的容量。
  • 科學家出手!利用CT掃描固態電池內部發現電池性能下降的真正原因
    固態電池是一種可以利用所有固態原件的新型電池設計,因為儲能高,而且比液態電池更安全,近年來一直備受關注。然而,要製造出耐用的固態電池並不容易。據外媒報導,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e Tech)的研究人員,利用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CT),觀察電池內部的材料界面附近是如何產生裂紋的。
  • 固態電解質電池具有怎樣的魅力呢
    與傳統鋰電池相比,固態電解質電池的固-固界面存在電極與電解質之間有效接觸較弱,離子在固體物質中傳輸動力學低等問題,為了避免因空間電荷層導致的高界面阻抗,專家不斷進行實驗,期望早日突破。 快充比較難。固態電解質電池有倍率性能很低的LiPON系列電池(實際上氧化物體系的電解質普遍倍率性能不佳),也可以基於硫系高性能電解質做出高倍率還不錯的固態鋰硫電池。
  • 陶瓷摻石墨烯 布朗大學研製迄今最堅韌的固體電解質
    儘管用固態電解質替代鋰電池中液體電解質的想法已經被許多人所接受,但在這項技術投入實際使用之前,仍有許多難點需要克服。 好消息是,布朗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已經通過摻入陶瓷和石墨烯精細混合物的方法,生產出了迄今為止最堅韌的固體電解質。
  • 著火了也能繼續供電的電池!斯坦福崔屹團隊發明新電解質,大幅提高鋰金屬電池安全性
    圖|鋰枝晶(來源:Wikipedia,EEWeb)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想出了很多思路。其中的一條是使用固態材料,而不是目前主流商業鋰離子電池採用的液態材料,來用作電池的電解質。它具有很高的機械強度,可以對鋰枝晶的生長進行壓制;熔點也很高,能做到在不太劇烈的燃燒發生的時候不至於熔化,從而降低短路的風險;而且,這種材料還可以做得很薄(只有 10-25 微米),還超輕,從而顯著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其次,是十溴二苯乙烷(DBDPE)。這是一種阻燃材料,將這種材料添加到聚醯亞胺(PI)裡,可以防止電解質起火燃燒。
  • 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基礎知識
    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所用的正負極材料與液態鋰離子都是相同的,正極材料分為鈷酸鋰、錳酸鋰、三元材料和磷酸鐵鋰材料,負極為石墨,電池工作原理也基本一致。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電解質的不同, 液態鋰離子電池使用液體電解質, 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則以固體聚合物電解質來代替, 這種聚合物可以是「幹態」的,也可以是「膠態」的,目前大部分採用聚合物膠體電解質。
  • 阿克倫大學研發剪切增稠電解質 可提升鋰離子電池抗外部衝擊能力
    在大多數情況,電池只有受到外部衝擊或撞擊等不正常的情況下,才會著火。」Zhu博士和其高分子科學和高分子工程學研究生團隊合作,通過創造一個「剪切增稠」電解質(一種能夠在衝擊下變得更加濃稠的物質),以提升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該電解質放置在陽極和陰極之間,使陽極和陰極能夠抗擊衝擊,因而在任何碰撞事故下,都不會引起電池起火或爆炸。而在正常情況下,該新型電解質會保持柔軟狀態。
  • 關於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淺析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的結構包括正極、電解質、負極,全部由固態材料組成,與傳統電解液鋰離子電池相比具有的優勢有:①完全消除了電解液腐蝕和洩露的安全隱患,熱穩定性更高;②不必封裝液體,支持串行疊加排列和雙極結構,提高生產效率;③由於固體電解質的固態特性,可以疊加多個電極;④電化學穩定窗口寬(可達5V以上),可以匹配高電壓電極材料
  • 高性能鉀電池採用非易燃電解質 打造下一代儲能系統
    (圖源:Wollongong官網)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研發一種不易燃電解液新型電解質基於有機磷酸鹽,使電池更加安全,而且可以在低濃度下運行,這是大規模應用的必要條件。 目前,鋰離子電池技術在儲能市場佔據主導位置,但是,這種電池存在價格、環境問題和電解液易燃等固有缺點。在開發下一代電池技術時,科學家們嘗試用鉀離子等更豐富、更便宜的材料,來取代鋰離子。然而,鉀和鉀離子電池也存在安全問題,比如電解質易燃。
  • 鋰離子電池還能用水做電解液?水系電解液鋰離子電池全面解讀
    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主要採用有機電解液,這主要是因為傳統LCO/石墨體系鋰離子電池電壓較高,超過了水溶液電解質的穩定電壓窗口,因此只能採用有機溶液電解質。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動力電池安全性、環保性要求的提高,水溶液電解質又開始得到人們的重視。
  • 鋰離子電池的分類以及區別
    依據鋰離子電池所用電解質材料不同,鋰離子電池可以分為液態鋰離子電池(lithium ion battery, 簡稱為LIB)和聚合物鋰離子電池(polymer
  • 天高能量密度水系電池的核心組件——鹽包水電解質
    然而,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使用有機溶劑作為電解質,不僅提高了對嚴格的乾燥製造環境的要求,而且由於其易燃性和可能的毒性,對大規模應用提出了挑戰。由於使用水系電解液能使電池系統完全避免這些風險,水系電解液是提高安全性的可行策略。因此,研究人員試圖找到一種水系電解液來解決傳統鋰離子電池中的安全問題。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開發出多體系硫化物固體電解質及高性能固態電池
    目前,全固態電池在全球範圍內都處於研發至中試的技術階段。圖1 多功能固態電解質應對高能金屬基電池複雜性帶來的挑戰含鍺(Ge)硫化物固體電解質(2011年由日本東京工業大學,菅野了次教授發明)由於其獨特的三維網狀晶體結構,鋰離子可以沿C軸一維傳導,從而獲得高達10-2S cm-1的離子電導率,已經可以媲美甚至超過液體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
  • 國外研發出一種新型固體電解質 將替代目前鋁離子電池中的液體電解質
    打開APP 國外研發出一種新型固體電解質 將替代目前鋁離子電池中的液體電解質 蓋世汽車網 發表於 2019-01-07 15:40:05
  • 香港利用護膚霜成分制電解質 製成不易燃且安全的水系鋰離子電池
    (圖片來源:香港中文大學)手機、筆記本電腦,甚至電動汽車等電子設備和電子產品在很多方面改善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而它們都使用了鋰離子電池。由於鋰離子電池可以充電且能穩定地輸出能量,因而成為了此類產品的核心。
  • 科學家發現一種有前途的固體電解質具有疏水性
    俄羅斯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學院(Skoltech)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被考慮用於下一代儲能的固體電解質LATP對水高度敏感,這對潛在的電池性能和壽命有直接影響。該論文發表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