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一次CT「兩年內不可生育」? 除了CT放射診斷都有哪些種類?
時間:2016-09-10 13:40 來源:中國科普博覽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照一次CT兩年內不可生育? 除了CT放射診斷都有哪些種類? 兩枚戒指 威廉.康拉德.倫琴發現X光的時候,整個倫敦的貴族圈子都開始為這神奇的光沸騰。這光居然能透視倫琴夫人那戴戒指的手。 自X光開始的放射診斷,發展得如火似荼。我有位好朋友,前段時間為了種植
原標題:照一次CT「兩年內不可生育」? 除了CT放射診斷都有哪些種類?
兩枚戒指
威廉.康拉德.倫琴發現X光的時候,整個倫敦的貴族圈子都開始為這神奇的光沸騰。這光居然能透視倫琴夫人那戴戒指的手。
自X光開始的放射診斷,發展得如火似荼。我有位好朋友,前段時間為了種植一顆牙,在口腔科做了一次CT。結束後被醫生告知,「兩年之內最好不要生育」。姑娘正值花信年華,結婚生子都在計劃中,聽到這句話簡直如五雷轟頂,戴戒指的手一直抖,沒膽量揪著大夫領口咆哮,就跑來諮詢我。
借著這兩枚戒指的故事,我們今天就聊聊和放射診斷有關的那些事兒。口腔科的CT真的有這麼可怕嗎?除了CT,放射診斷還有哪些手段呢?現在放射診斷是否存在濫用的情況呢?我們究竟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放射診斷呢?
放射診斷都有哪些種類呢?
首先,除了CT,放射診斷都有哪些種類呢?
自倫琴1895年發現X線後不久,X線即被用於人體疾病的檢查,並形成了放射診斷學。20世紀50年代,又相繼出現了超聲成像跟核素顯像;70-80年代,又相繼研發了X線計算機體層(CT)、核磁共振成像(MRI)。這極大地簡化了疾病的診斷,形成了包括X線診斷(普通平片照相)、超聲診斷(各器官、組織的超聲檢查)、核素顯像診斷、CT及MRI診斷在內的醫學影像診斷學。而自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介入放射學是在影像監視下對某些疾病診斷或治療的新科技,已成為同內科學、外科學並列的三大診療體系之一。
目前,常用的放射診斷手段中,X線、超聲、CT是經過驗證投入使用的;而核磁共振成像(MRI)還沒有經過完全驗證。
常見放射診斷手段詳解
下面,我們將以X光,CT,核磁共振為例,說明它們都能實現哪些功能,以及它們是如何實現這些功能的。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