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父」說了3句話,道破過去和未來
而在最近的「微信之夜」中,「微信之父」張小龍也閃亮登場,和大家談論微信的過去以及未來的發展。其中,張小龍用3句話就道破了微信的過去和未來。
首先,對於過去創立微信的初心,張小龍這樣認為:初心這個詞太過庸俗,他更願意使用原動力來代替。的確,任何行動的原動力才是根本,只有時刻銘記原動力,才能不走偏、不踩空。
其實張小龍在微信不斷的發展中一直貫穿這這個理念。當其他的產品跟著時代的發展趨勢一次次的更換啟動頁面吸引別人眼球的時候,微信一直都專注於提升、完善自己的產品,以期望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更大的價值。
在張小龍的眼中,只為了流量做產品,卻無法給用戶帶來實際的價值,或許再多的流量都是沒有意義的。
談到微信現在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張小龍說:「每天5億人吐槽我,還有一億人教我做產品。」不過,在他的心裡,這早已司空見慣了。畢竟不論是什麼事,都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微信在本質上雖然只是一款社交工具,但是在他眼裡,他更希望微信能夠成為人們的一個生活方式。
最後,對於微信以後的發展。張小龍反覆提到兩個詞「與時俱進、生活方式」,張小龍對微信有著很明確的定義,畢竟微信不同於其他一些硬體產品。微信想要在同類型的產品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要跟上時代的潮流。
等到微信逐漸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的那一天,微信才真正能稱得上是一個好的產品,而好的產品不會隨著時間而流逝。
最後,小編想要用張一龍的一句話作為總結:「萬物之中,希望最美」。微信能夠發展到如今的態勢,這其中包含了太多人的希望和汗水。而不論哪一個產品,都是在希望中孕育,在希望中發展。你們對微信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