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首個葉面積指數自動觀測網絡建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該院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近日建設完成國內首個面向衛星應用的葉面積指數自動觀測網絡,首次實現對全國典型生態環境下葉面積指數的全國範圍、長時間持續地面觀測。所謂葉面積指數,是指單位地表面積上方植物單面葉面積之和。
-
國內首個面向衛星應用的葉面積指數自動觀測網絡建成
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記者董瑞豐)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科研人員已建成葉面積指數自動觀測網絡,可彌補傳統地面測量方法在時空解析度上的不足,其數據將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精準農業等領域的科研與實踐產生重要影響。
-
中國建成首個面向衛星應用「葉面積指數」自動觀測網絡
葉面積指數地面觀測網絡全國布設站點圖。(中科院空天院 供圖)葉面積指數地面觀測網絡全國布設站點圖。(中科院空天院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29日發布消息說,該院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近日建設完成國內首個面向衛星應用的葉面積指數自動觀測網絡,首次實現對全國典型生態環境下葉面積指數的全國範圍、長時間持續地面觀測,彌補了傳統地面測量方法在時空解析度上的不足。
-
我國首個面向衛星應用的葉面積指數自動觀測網絡建成
近日,在「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陸地觀測衛星共性應用支撐平臺項目」支撐下,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完成國內首個葉面積指數自動觀測網絡,首次實現對全國典型生態環境下葉面積指數的全國範圍、長時間持續地面觀測,彌補了傳統地面測量方法在時空解析度上的不足。葉面積指數,是指單位地表面積上方植物單面葉面積之和。
-
國內首個葉面積指數自動觀測網絡建成 已獲1200萬條數據
圖集 圖為部分已安裝站點儀器實物圖 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供圖新華網北京7月29日電(王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近日,該院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完成國內首個葉面積指數自動觀測網絡
-
國內首個面向衛星應用的葉面積指數自動觀測網絡建成
近日,在「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陸地觀測衛星共性應用支撐平臺項目」支撐下,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完成國內首個葉面積指數自動觀測網絡,首次實現對全國典型生態環境下葉面積指數的全國範圍、長時間持續地面觀測,彌補了傳統地面測量方法在時空解析度上的不足。
-
瑞安市建成溫州首個立體氣候梯度氣象觀測站
近日,瑞安市建成溫州地區首個立體氣候梯度氣象觀測站。該站的投用,將提升瑞安市生態氣象監測分析預警、氣候變化影響評估、生態保護等技術水平,進一步強化瑞安市基層氣象防災減災能力,積極推動生態農業和生態旅遊發展。
-
赤峰建成首個城外全自動氣象觀測站
赤峰建成首個城外全自動氣象觀測站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3年11月01日11:01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董煥軍 季颺報導
-
中國首個深海實時科學觀測網在西太平洋建成
中國首個深海實時科學觀測網在西太平洋建成 (1/4) "← →"翻頁
-
甘肅首個縣級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在肅南縣建成
中國甘肅網10月18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記者從省氣象局獲悉,甘肅省首個縣級生態氣象和衛星遙感中心近日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建設完成。該中心的建成對完善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氣象觀測網絡、提高衛星遙感為主的生態氣象綜合應用能力及助力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工作起到積極作用。據了解,前期,肅南縣局聯合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在祁連山北麓腹地海拔1800至2800米之間建成三處生態氣象監測站,用於監測大氣溫度、區域降水、歸一化植被指數(NDVI)、地表溫度(LST)等10餘項生態氣象監測要素。
-
全國首個省級海嘯監測預警全鏈條系統建成
近日,廣東省建成全國首個省級海嘯監測預警全鏈條系統。這標誌著廣東自主開發建設地方海洋觀測預報體系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將極大提升該省海洋預警報基礎水平,為海洋防災減災提供科學、可靠的決策支撐。廣東省海域遼闊,是全國大陸海岸線最長的省份,颱風、風暴潮等海洋災害多發。
-
廣東建成全國首個省級海嘯監測預警全鏈條系統
本報訊(記者 孫安然 通訊員 肖乃花)近日,廣東省建成全國首個省級海嘯監測預警全鏈條系統。這標誌著廣東自主開發建設地方海洋觀測預報體系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將極大提升該省海洋預警報基礎水平,為海洋防災減災提供科學、可靠的決策支撐。
-
廣東發布全國首個省級數字政府網絡安全指數
近日,「粵盾」2020廣東省數字政府網絡安全攻防演練活動在廣州舉行閉幕式,全面總結演練成果,發布解讀覆蓋全省21個地市的省級數字政府網絡安全指數。提升主動防禦能力,為快速處置大面積政務網絡攻擊事件積累經驗。
-
南方電網首個變電站WAPI網絡建成投運
南方電網首個變電站WAPI網絡建成投運 發布時間: 2021-01-08 00:00:00 來源:南方電網報 作者: 220千伏琅東變電站的戶外WAPI信號發射器。
-
中國車谷建成國內首個自動駕駛主題景區,武漢又創一項「全國之最」
計程車、觀光車、穿梭巴士、售貨車、環衛車穿行於山水之間,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龍靈山生態公園變身為全國首個自動駕駛主題景區。至此,武漢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在7個領域同步推進,打造了迄今最豐富的自動駕駛商業應用場景。
-
我國首個深海實時科學觀測網建成
我國科學家在本航次成功建成我國第一個深海實時科學觀測網,西太平洋深海3000米範圍內的溫度、鹽度和洋流等數據實現1小時1次實時傳輸。 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西太平洋科學觀測網負責人王凡研究員介紹,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支持下,西太平洋科學觀測網經過4年的建設,深海連續和實時觀測能力取得了顯著進展。20套深海潛標800餘件觀測設備多數已經穩定獲取連續3至4年的大洋水文和動力數據,並且實現了大洋上層和中深層代表性深度的全覆蓋。
-
告別無水文監測歷史 威海劉公島首個自動雨量站建成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日訊 記者從威海市水文局獲悉,經過緊張安裝、調試,日前,威海劉公島首個自動雨量站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標誌著劉公島徹底告別無水文監測的歷史。劉公島雨量站為威海市新設的20處國家正式雨量站點之一,雨量站內安裝普通雨量計、自記雨量計各一臺,可自動監測和發送實時雨量數據,不僅彌補了劉公島雨水情等水文監測空白歷史,還可直接服務於劉公島及全市的防汛抗旱減災、水生態保護等工作。劉公島雨量站投入使用後,積累的大量降雨量資料將為劉公島工程建設的安全提供保障。
-
中國首個研學火星模擬基地在青海海西建成投運
中新社青海茫崖3月1日電 (孫睿)3月1日晚,冷湖「火星營地」開營儀式在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地區舉行,標誌著中國首個研學火星模擬基地建成投運。火星營地佔地面積約80畝,可同時容納60人睡眠艙住宿,100人帳篷住宿。3月1日晚,冷湖「火星營地」開營儀式暨火星營地研學之旅在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地區舉行,標誌著中國首個火星模擬基地建成投運。
-
全球首個!我國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網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潘建偉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組、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證明了廣域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條件已初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