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NG CELL:雌激素受體α有望促進認知

2020-11-25 健康界

ERα誘導的Cav1.2降解涉及K29連接的UB鏈和E3連接酶Mdm2,其可能在OVX APP / PS1小鼠的認知改善中起作用。

Cav1.2是L型電壓門控鈣通道(LTCC)的成孔亞基,其在阿爾茨海默病的鈣超載和細胞死亡中起重要作用。 LTCC活性可以通過雌激素來調節,雌激素是一種具有神經保護作用的性類固醇激素。

最近,研究人員研究了雌激素介導的Cav1.2蛋白調節的潛在機制。研究人員發現,在培養的原代神經元中,17β-雌二醇(E2)通過雌激素受體α(ERα)降低Cav1.2蛋白。這種作用被蛋白酶體抑制劑MG132抵消,表明涉及泛素-蛋白酶體系統。

與以上結果一致地,賴氨酸29(K29R)上或K29-去泛素化酶TRAF結合蛋白結構域(TRABID)上的泛素蛋白(UB)突變體減弱了ERα對Cav1的作用。

研究人員進一步確定E3連接酶Mdm2(雙分鐘2蛋白)和Cav1.2蛋白中的PEST序列起作用,因為Mdm2過表達和膜可滲透的PEST肽阻止了ERα介導的Cav1.2減少,並且Mdm2過表達導致Cav1.2蛋白的減少,和Cav1.2與泛素在體內皮質神經元中的共定位的增加。

在卵巢切除(OVX)APP / PS1小鼠中,ERα激動劑PPT的施用減少腦Cav1.2蛋白,增加Cav1.2泛素化,並改善認知表現。

總之,ERα誘導的Cav1.2降解涉及K29連接的UB鏈和E3連接酶Mdm2,其可能在OVX APP / PS1小鼠的認知改善中起作用。

原始出處:Yu-Jie Lai et al. Estrogen receptor α promotes Cav1.2 ubiquitination and degradation in neuronal cells and in APP/PS1 mice. AGING CELL, 2019;

相關焦點

  • ...卞修武院士課題組與盛諾基合作揭示新型雌激素受體ER-α36靶點...
    國際知名腫瘤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 IF 15.606)近日發表了名為「Tamoxifen上調ER-α36陽性乳腺癌細胞中的ALDH1A1增強腫瘤細胞的乾性並促進細胞轉移」的文章(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cr201815),該研究由陸軍軍醫大學,前第三軍醫大學病理科卞修武院士課題組與盛諾基合作完成
  • J Cell Sci.:徐國彤等發現雌激素受體和ARNT1的活性域2的結合點位置
    該論文發現雌激素受體和芳香烴受體核轉位蛋白1(ARNT1)上的活性域2的結合點在類固醇受體共激活因子1(SRC 1)的C-端上,證明了此結合在哺乳動物細胞中可以上調由於雌激素和二惡英引起的相關反應活性。SRC1是涉及核受體的許多轉錄因子的轉錄共激活因子。ARNT1是芳香烴受體和缺氧誘導因子-1a(HIF-1a)轉錄時必須的夥伴因子,也是一個雌激素受體的共激活因子。
  • JCB:特殊的胞外纖連蛋白或能促進乳腺癌進展 有望開發出新型乳腺癌...
    2018年7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名為纖連蛋白的粘性蛋白或能促進乳腺癌細胞中雌激素的活性,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文章中,研究人員闡明了一種纖連蛋白所調節的雌激素受體信號的新型機制,研究者指出,暴露於纖連蛋白或能延長乳腺癌細胞中雌激素受體的活性
  • Cell:胰島素受體與衰老的關係
    胰島素受體調控的遺傳特徵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最近,來自科隆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蛋白質的聚集會影響這一遺傳調控機制,進而導致衰老的發生。這一結果發表在《Cell》雜誌上。在進化的早期,糖類的攝入與生命的長短具有緊密的相關性,而胰島素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與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胰島素能夠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不過,同一時間許多與存活有關的生命活動將被迫停止。
  • Development Cell:廈門大學張曉坤發現定位在中心體的RXRα促進PLK1激活和有絲分裂進程
    視黃醇X受體α(retinoid Xreceptor alpha,RXRα)是核受體超家族成員之一,屬於配體依賴性的轉錄因子。
  • 成體神經幹細胞通過TNF-α受體信號通路響應全身炎症
    成體神經幹細胞通過TNF-α受體信號通路響應全身炎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9 11:12:15 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Isabel Farias和Jose Manuel
  • 雌激素和乳腺癌之間到底什麼關係?高異質性的雌激素受體竟會加倍...
    目前乳腺癌主要有雌激素受體陽性、HER2受體陽性、孕酮素受體陽性及三陰性乳腺癌。   其中乳腺癌最常見的形式是雌激素受體陽性型,也稱之為激素敏感型乳腺癌。這就意味著腫瘤的生長需要雌激素的作用。當乳腺癌腫瘤擴散時,雌激素受體也隨著改變。
  • 雌激素可加快巨噬細胞在炎症中的作用
    巨噬細胞可促進T淋巴細胞特定抗炎細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IL4、IL13),最終抑制促炎細胞因子(TNFα, IL12, and IL1β)和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產生。評估雌激素參與的內在或T細胞調節的巨噬細胞在炎症反應中的作用,發現雌激素與炎症發生的信號相關、可縮短促炎症階段的持續時間、減弱炎症作用,並發現新型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可有效預防或緩解慢性炎症。
  • ARID1A決定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管腔身份和治療反應
    ARID1A決定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管腔身份和治療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9:43:13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Eneda Toska、José Baselga、Christina S.
  • α-酮戊二酸可延長衰老小鼠壽命並降低發病率
    Kennedy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α-酮戊二酸可延長衰老小鼠壽命並降低發病率。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9月1日出版的《細胞—代謝》上。 研究人員探索了α-酮戊二酸(以鈣鹽,CaAKG的形式提供)對C57BL/6小鼠的健康狀態和壽命的影響。為了探究哺乳動物的健康與壽命延長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縱向的、臨床相關的測量。
  • 術後譫妄與α7菸鹼型乙醯膽鹼受體的研究進展
    目前流行的假說有神經遞質假說(膽鹼能神經遞質、多巴胺能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遞質等)、應激反應假說、睡眠-覺醒周期障礙假說、炎性反應機制假說、腦細胞凋亡假說等,其中膽鹼能神經遞質假說是得到較廣泛認可的一種,故本文主要對術後譫妄與膽鹼能神經系統中的重要部分α7菸鹼型乙醯膽鹼受體(α7nAchR)進行綜述。
  • ——聊一聊激素與認知的那些事
    海馬(hippocampus)在應激源評估中起重要作用,並參與皮質醇受體(GR)負反饋調節。下丘腦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和精氨酸加壓素(AVP),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合成和分泌,ACTH可刺激腎上腺釋放糖皮質激素。這些激素在整個身體和大腦中循環,並與細胞內核甾體受體結合。海馬鹽皮質激素(MR)受體接受應激反應,而海馬、PVN和垂體前葉的GR終止應激反應。
  • Nuc Acid Res:單細胞水平揭示等位基因對抗雌激素的反應性
    「雌激素是一種類固醇激素,通過調節細胞中數百個基因的活性來調節個體的多種生物學功能,」文章作者,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副教授Fabio Stossi博士說。很多研究已經闡明雌激素髮揮作用的機制。它與核轉錄因子(雌激素受體或ER)結合,後者又與特定的DNA序列相互作用,促進募集參與基因表達調節的調節因子。
  • 雌激素減少促進催產素信號,導致產後抑鬱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首先建立激素模擬假性妊娠(Hormone-Simulated Pseudopregnancy,HSP)的倉鼠模型,即卵巢切除,注射雌激素藥物。通過雌激素戒斷,以模擬婦女分娩前後雌激素的驟降,通過高架十字迷宮實驗和敞箱實驗來測試「雌激素戒斷」HSP倉鼠的焦慮水平。
  • Cell:B細胞受體高通量測序技術
    近日,美國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等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High-Throughput Mapping of B Cell Receptor Sequences to Antigen Specificity」的文章,開發了一種B細胞受體高通量測序技術
  • 引發雌激素受體陽性或陰性乳腺癌的風險因素是否扮演著相同的角色?
    研究目的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旨在檢測常見的乳腺癌風險因子在個體患ER陽性和ER陰性乳腺癌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有些乳腺癌細胞中包含有特殊的受體,能夠粘附雌性激素來促進乳腺癌細胞的生長,ER陽性的腫瘤細胞中含有能夠吸附雌激素的受體,而ER陰性的癌細胞中則沒有這種受體。
  • 馬勃菌中現抑制乳腺癌物質,有望用於雌激素依賴型乳腺癌治療
    馬勃菌中現抑制乳腺癌物質,有望用於雌激素依賴型乳腺癌治療 科技日報首爾11月16日電 據韓國聯合新聞日前報導,韓國國立山林研究院與成均館大學藥學院的聯合研究發現了馬勃菌中存在一種抑制乳腺癌細胞增長的甾醇類天然物質
  • 於翔研究組揭示DHA促進大腦神經發育機制
    5月19日,Cell Reports 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類視黃醇X受體α調節DHA依賴的樹突棘發育和功能性突觸形成的在體機制》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於翔研究組完成。
  • Cell:發現阻止肥胖的MC4R基因變異,有望開發出新的減肥策略
    2019年4月21日訊/生物谷BIOON/---黑素細胞皮質激素受體4(melanocortin 4 receptor, MC4R)是一種G蛋白偶聯受體,它的破壞會導致肥胖。圖片來自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03.044。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將β-arrestin招募到MC4R上的最大功效,而不是經典Gαs介導的環腺苷一磷酸產生,解釋了MC4R變體與BMI相關性的88%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