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Helen Diller家庭綜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檢測了常見風險因子在個體患ER陽性和ER陰性乳腺癌過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文章中研究者闡明了女性年齡、體重以及絕經狀態影響個體患乳腺癌的風險。
研究目的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旨在檢測常見的乳腺癌風險因子在個體患ER陽性和ER陰性乳腺癌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有些乳腺癌細胞中包含有特殊的受體,能夠粘附雌性激素來促進乳腺癌細胞的生長,ER陽性的腫瘤細胞中含有能夠吸附雌激素的受體,而ER陰性的癌細胞中則沒有這種受體。
驅動機制
利用激素療法進行一級預防能夠阻斷乳腺組織中雌激素的效應,因此乳腺細胞就不會接收來自雌激素的信號而生長和繁殖了;激素療法能夠降低個體患雌激素陽性的乳腺癌的風險,因此闡明哪類女性患每種癌症亞型的風險較高對於利用激素療法進行幹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本文研究能否彌補當前研究的短板?
很多研究都檢測了乳腺癌發生過程中的風險因子在乳腺癌總體發病風險中的角色,其中有些檢測ER癌症亞型中風險因子的研究規模較小,而且研究結果不一致;這項大規模的前瞻性乳腺癌研究能夠根據女性的年齡和絕經狀態來分析和ER陽性及ER陰性相關的流行性風險致病因素。
主要的研究發現是什麼?
研究者發現,一級親屬的乳腺癌家族史、良性乳腺疾病以及乳腺密度都會增加個體患ER陽性和ER陰性的侵襲性乳腺癌的風險,但這種疾病發病風險因年齡而發生變化;同時研究者還發現,過重或肥胖的絕經後女性患兩種類型乳腺癌的風險也較高,同時絕經期或絕經前的肥胖或過重女性患ER陰性乳腺癌的風險相對高一些。文章中研究者指出,高風險乳腺癌女性機體中往往表現有發生增生性改變的良性乳腺病變狀況,這些女性患ER陽性癌症的風險較高。
是否是最新的研究信息,有什麼重要性?
此前研究結果表明,過重或肥胖的絕經前女性個體患絕經前乳腺癌的風險不會增加,因為對體重的測定往往和診斷時間非常接近,研究者發現,肥胖或過重的絕經前女性個體在未來10年患乳腺癌的風險較高,而且患ER陰性乳腺癌的風險較高,這種類型的癌症往往難以治療。
絕經前往往覆蓋著巨大的年齡差異,女性在20歲和30歲患癌的風險又有何差異呢?
絕經前被定義為女性在過去的180天裡表示有月經周期、40歲以下及避孕激素控制的女性個體;更年期(絕經期)女性往往並不確定是否其經歷的這段時間會停下來,亦或者是其末次月經時間在180-364天以前。
體重額外增加和個體患癌風險之間的關聯
過重或肥胖的絕經後女性機體中循環的雌激素水平會增加,這就會促進乳腺腫瘤的生長,而絕經前的過重或肥胖女性機體血液中胰島素或胰島素樣的生長因素水平較高,同時個體機體慢性低級別炎性程度也較高,又假設認為,肥胖介導的相關機制或許是增加女性乳腺癌風險的罪魁禍首。
本文研究的意義何在?
本文研究為科學家們深入探究乳腺癌的發病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也為科學家們闡明ER陽性乳腺癌和ER陰性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增加的因素提供了新的線索,同時為研究者後期開發新型療法來預防或阻斷乳腺癌的發生提供了新的線索和希望。
本文研究結果是否能夠轉化到臨床實踐中去?
過重或肥胖的女性(絕經前、絕經期或絕經後)應當被鼓勵減肥來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而乳腺活組織檢查表現出增生性改變的良性組織患者往往患ER陽性乳腺癌的風險較高,利用研究人員在本文中開發的風險計算器就能夠計算患者5年的乳腺癌發病風險,如果風險大於3%,風險患者或許就應當採取一定的預防性措施,比如激素療法等。
過重被認為超過個體理想體重6磅、7磅甚至更多,研究者建議,保持理想的體重,同時日常進行有規律地鍛鍊對於有效降低個體患乳腺癌的風險至關重要。(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