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雌激素受體陽性或陰性乳腺癌的風險因素是否扮演著相同的角色?

2020-11-29 生物谷


2017年1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Helen Diller家庭綜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檢測了常見風險因子在個體患ER陽性和ER陰性乳腺癌過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文章中研究者闡明了女性年齡、體重以及絕經狀態影響個體患乳腺癌的風險。


研究目的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旨在檢測常見的乳腺癌風險因子在個體患ER陽性和ER陰性乳腺癌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有些乳腺癌細胞中包含有特殊的受體,能夠粘附雌性激素來促進乳腺癌細胞的生長,ER陽性的腫瘤細胞中含有能夠吸附雌激素的受體,而ER陰性的癌細胞中則沒有這種受體。


驅動機制


利用激素療法進行一級預防能夠阻斷乳腺組織中雌激素的效應,因此乳腺細胞就不會接收來自雌激素的信號而生長和繁殖了;激素療法能夠降低個體患雌激素陽性的乳腺癌的風險,因此闡明哪類女性患每種癌症亞型的風險較高對於利用激素療法進行幹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本文研究能否彌補當前研究的短板?


很多研究都檢測了乳腺癌發生過程中的風險因子在乳腺癌總體發病風險中的角色,其中有些檢測ER癌症亞型中風險因子的研究規模較小,而且研究結果不一致;這項大規模的前瞻性乳腺癌研究能夠根據女性的年齡和絕經狀態來分析和ER陽性及ER陰性相關的流行性風險致病因素。


主要的研究發現是什麼?


研究者發現,一級親屬的乳腺癌家族史、良性乳腺疾病以及乳腺密度都會增加個體患ER陽性和ER陰性的侵襲性乳腺癌的風險,但這種疾病發病風險因年齡而發生變化;同時研究者還發現,過重或肥胖的絕經後女性患兩種類型乳腺癌的風險也較高,同時絕經期或絕經前的肥胖或過重女性患ER陰性乳腺癌的風險相對高一些。文章中研究者指出,高風險乳腺癌女性機體中往往表現有發生增生性改變的良性乳腺病變狀況,這些女性患ER陽性癌症的風險較高。



是否是最新的研究信息,有什麼重要性?


此前研究結果表明,過重或肥胖的絕經前女性個體患絕經前乳腺癌的風險不會增加,因為對體重的測定往往和診斷時間非常接近,研究者發現,肥胖或過重的絕經前女性個體在未來10年患乳腺癌的風險較高,而且患ER陰性乳腺癌的風險較高,這種類型的癌症往往難以治療。


絕經前往往覆蓋著巨大的年齡差異,女性在20歲和30歲患癌的風險又有何差異呢?


絕經前被定義為女性在過去的180天裡表示有月經周期、40歲以下及避孕激素控制的女性個體;更年期(絕經期)女性往往並不確定是否其經歷的這段時間會停下來,亦或者是其末次月經時間在180-364天以前。


體重額外增加和個體患癌風險之間的關聯


過重或肥胖的絕經後女性機體中循環的雌激素水平會增加,這就會促進乳腺腫瘤的生長,而絕經前的過重或肥胖女性機體血液中胰島素或胰島素樣的生長因素水平較高,同時個體機體慢性低級別炎性程度也較高,又假設認為,肥胖介導的相關機制或許是增加女性乳腺癌風險的罪魁禍首。


本文研究的意義何在?


本文研究為科學家們深入探究乳腺癌的發病機制提供了新的線索,也為科學家們闡明ER陽性乳腺癌和ER陰性乳腺癌的發病風險增加的因素提供了新的線索,同時為研究者後期開發新型療法來預防或阻斷乳腺癌的發生提供了新的線索和希望。


本文研究結果是否能夠轉化到臨床實踐中去?


過重或肥胖的女性(絕經前、絕經期或絕經後)應當被鼓勵減肥來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而乳腺活組織檢查表現出增生性改變的良性組織患者往往患ER陽性乳腺癌的風險較高,利用研究人員在本文中開發的風險計算器就能夠計算患者5年的乳腺癌發病風險,如果風險大於3%,風險患者或許就應當採取一定的預防性措施,比如激素療法等。


過重被認為超過個體理想體重6磅、7磅甚至更多,研究者建議,保持理想的體重,同時日常進行有規律地鍛鍊對於有效降低個體患乳腺癌的風險至關重要。(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J.Clin.Oncol:乳腺癌雌激素受體的假陰性結果可能導致錯誤用藥
    耶魯大學癌症中心的一個研究團隊已經證實,10-20%的被分類為雌激素受體(ER)陰性的乳腺癌其實是陽性的。了解何時以及為什麼乳腺癌可能被錯誤的分類對診斷患有乳腺癌的婦女的治療和預後具有重要意義。其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6月28日的《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
  • ...證明內分泌聯合治療在經治激素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腺癌...
    柳葉刀腫瘤 | 首個III期臨床研究證明內分泌聯合治療在經治激素受體陽性/HER2陰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顯療效!
  • JNCI 述評:增加果蔬攝入量能降低 ER 陰性的乳腺癌的發病風險
    當研究者將腫瘤對激素的敏感性也納入考慮範圍內時——即將雌激素受體(ER)陽性的患者從受試者中剔除,而假設ER陰性的女性具有獨特的發病原因,則研究結果出現了變化——果蔬的攝入量對ER陰性的乳腺癌發病存在顯著的影響,而對ER陽性的乳腺癌患者無顯著影響。值得一提的是,另有20個匯集研究的結果與Jung等人所提供的研究結果一致——果蔬攝入量的確對ER陰性的乳腺癌患者存在保護作用。
  • 雌激素和乳腺癌之間到底什麼關係?高異質性的雌激素受體竟會加倍...
    雖然乳腺癌的發病機制目前還不清楚,但大量的研究都將雌激素與乳腺癌緊密的聯繫在一起。而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更是提出:高異質性的雌激素受體將使乳腺癌患者死亡率風險加倍。   當年朱莉做了切乳手術後,乳腺癌一詞就逐漸走入大眾的視線。
  • 激素受體陽性年輕乳腺癌患者的術後治療如何掌握適度的原則?
    激素受體陽性年輕乳腺癌患者的術後治療如何掌握適度的原則?>
  • 雌激素受體靶向藥物能夠延長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無惡化生存期
    有研究人員在2016年哥本哈根ESMO大會上報告稱:藥物氟維司群(雌激素受體阻斷劑)能夠顯著延長雌激素受體陽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無惡化生存期。氟維司群能選擇性阻斷雌激素受體從而阻斷雌激素的作用,所以它不像芳香化酶抑制劑類藥物例如阿那曲唑,雌激素受體阻斷劑不會影響體內激素的水平。這項臨床試驗一共包含了462位不能手術的晚期已轉移的乳腺癌患者,並且這些患者雌激素受體陽性、HER-2陰性,也未接受過激素相關治療方法。
  • 乳腺癌臨床診治:哪些問題阻礙我們前行?_乳腺癌_ER陽性_三陰性_帕...
    Brufsky對於雌激素受體(ER)陽性乳腺癌,目前的標準治療包括抗雌激素療法,雖然明確的治療方案不是很容易確定,特別是對於無症狀的患者。Adam Brufsky博士介紹了一位儘管沒有臨床症狀但是疾病已經發生轉移的乳腺癌患者的病例,這位患者對抗激素療法耐受,但是隨訪監察一年後發現腫瘤增大。
  • ARID1A決定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管腔身份和治療反應
    ARID1A決定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管腔身份和治療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6 9:43:13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Eneda Toska、José Baselga、Christina S.
  • 32個乳腺癌新基因位點被發現!有望預測不同乳腺癌的風險
    近日,一項涵蓋了26.6萬名女性的遺傳研究分析結果表明,在人類基因組找到了與乳腺癌有關的32個新位點,並且該研究結果首次將這種風險因素與多種具體亞型的乳腺癌關聯起來。目前,這項分析結果已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
  • 乳腺癌ER陽性的臨界值或許要重新定義了
    三陰性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 2(HER2)表達均為陰性的乳腺癌,大約12-17%的乳腺癌是TNBC。TNBC是一組在形態學上具有高度異質性的腫瘤,相比於其他亞型乳腺癌,TNBC對化療更為敏感。
  • 晚期乳腺癌患者,未來之路如何走?|內分泌治療|陽性乳腺癌|HER2|...
    ◎ 晚期乳腺癌內分泌治療新組合靶點約70%的乳腺癌為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後續需要長達5~10年的內分泌治療。當患者發展為晚期乳腺癌,內分泌治療該怎麼組合?正如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郝春芳教授所說:「晚期乳腺癌內分泌治療已經進入靶向治療新時代!」
  • 晚期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搭配CDK4/6抑制劑治療可獲更長生存期
    讓晚期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患者不必忍受化療帶來的痛苦,即可獲得較之前一倍以上的生存時長。」  激素受體陽性佔6成以上,晚期乳腺癌患者面臨治療難題  如今在乳腺癌領域,根據不同的分子分型,不同類型會加以個體化、區別化進行治療,其中激素受體陽性(HR+)乳腺癌患者佔到65%以上,激素受體陽性(HR+)/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陰性(HER2-)的晚期患者又最為常見,佔到5-10%。
  • .| CALGB 49907研究10年隨訪數據更新:激素受體陰性 or 陽性患者...
    研究速遞 | CALGB 49907研究10年隨訪數據更新:激素受體陰性 or 陽性患者接受標準治療的生存更好?
  • 【CA】ER陽性乳腺癌患者妊娠不影響預後
    一項最新研究提示早期雌激素受體(ER)陽性乳腺癌
  • ...卞修武院士課題組與盛諾基合作揭示新型雌激素受體ER-α36靶點...
    國際知名腫瘤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 IF 15.606)近日發表了名為「Tamoxifen上調ER-α36陽性乳腺癌細胞中的ALDH1A1增強腫瘤細胞的乾性並促進細胞轉移」的文章(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cr201815),該研究由陸軍軍醫大學,前第三軍醫大學病理科卞修武院士課題組與盛諾基合作完成
  • 乳腺癌三陰性的天敵
    三陰性乳腺癌是指癌組織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結果為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原癌基因Her-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
  • 新發現32個乳腺癌相關基因位點!提升風險預測能力
    《自然》旗下子刊Nature Genetics上近日發表了一項關於乳腺癌的新研究。由200多位研究人員組成的一支跨國團隊,根據總共26.6萬名女性的基因數據,在人類基因組上找到了與乳腺癌患病風險有關的32個新位點。並且,研究結果首次將這些風險因素與乳腺癌的多種具體亞型關聯了起來。
  • 出國看病科普:三陰性乳腺癌
    三陰性乳腺癌是對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和過量的HER2蛋白測試呈陰性的癌症。這些結果表明,雌激素和孕激素或HER2蛋白並不能促進乳腺癌的發展。因此,三陰性乳腺癌對激素治療藥物或靶向HER2蛋白受體的藥物無反應。儘管如此,一些藥物仍可成功治療三陰性乳腺癌。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一直關注著乳腺癌,曾經多次做過關愛女性健康的活動。
  • 乳腺癌常識1:ER,PR和HER-2
    ER的全稱是estrogen receptor,譯成中文是雌激素受體,ER(+)表明該患者的雌激素受體呈陽性表達,ER(-)表明該患者的雌激素受體呈陰性表達。PR的全稱是progesterone receptor,譯成中文是孕激素受體,PR(+)表明該患者的孕激素受體呈陽性表達,PR(-)表明該患者的孕激素受體呈陰性表達。
  • 邵志敏教授:攻克三陰性乳腺癌路在何方?
    而臨床上三陰性乳腺癌被稱為「難治性乳腺癌」,是因為TNBC的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表達均陰性,缺乏治療靶點,目前的系統治療仍以化療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