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修武院士課題組與盛諾基合作揭示新型雌激素受體ER-α36靶點...

2020-11-30 生物谷

國際知名腫瘤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 IF 15.606)近日發表了名為「Tamoxifen上調ER-α36陽性乳腺癌細胞中的ALDH1A1增強腫瘤細胞的乾性並促進細胞轉移」的文章(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cr201815),該研究由陸軍軍醫大學,前第三軍醫大學病理科卞修武院士課題組與盛諾基合作完成 。

乳腺癌是常見的影響女性健康和生命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由於過量接觸雌激素和類雌激素食品,乳腺癌的發病率呈進行性升高趨勢,年遞增速率大大超過歐美等發達國家,對婦女的健康和生命構成嚴重威脅。

ER-α36為近年來發現的新的雌激素受體,研究表明該受體是一個可介導雌激素刺激細胞生長的關鍵受體,在乳腺癌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肝癌、結腸癌和白血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達,尤其對乳腺癌的發生、發展,以及對他莫昔芬耐藥和三陰性乳腺癌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卞修武院士課題組研究通過對5個中心的1677例臨床乳腺癌樣本的轉化研究,首次發現腫瘤組織中的ER-α36表達與乳腺癌的轉移和預後差相關。並且一定程度上,Tamoxifen 誘發了ER-α36陽性乳腺癌的轉移。進一步分子機制研究發現這種誘發是通過上調ALDH1A1的表達而增強乳腺癌細胞的乾性和轉移。所產生的乾性和抗性可被ER-α36特異性抗體或ALDH1抑制劑所減弱。該研究不僅表明ER-α36可作為內分泌治療的分層診斷分子標誌物,並且揭示出針對該靶點可作為Tamoxifen抗性乳腺癌的有效治療途徑,填補該領域治療學空白。
目前,卞修武院士領導開展了ER-α36抗體試劑(免疫組織化學法)多中心臨床試驗,在重慶及北京三家臨床試驗機構完成近千例樣本實驗及相關數據,取得重要進展。

以上研究為基於ER-α36靶點藥物開發及乳腺癌的診斷提供了重要的臨床依據,是我國在此領域中所取得的又一原創性的成果。


 
        
關於北京盛諾基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盛諾基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發新藥為主導、擁有世界領先及國際前沿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唯一的新型雌激素受體ER-α36藥物靶點全球專利和專業化的研發團隊,目前ER-α36作為乳腺癌生物標誌物的國家三類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並且針對該靶點、治療三陰乳腺癌的藥物篩選也在進行中,篩選出一系列從基因治療、小核酸藥物到生物大分子等有開發前途的分子。此外,公司還一直致力於研發全球首創的全新抗癌藥物,其中針對晚期肝細胞癌的原創天然小分子免疫治療1類新藥-阿可拉定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同時獲得國家:「十二五」和「十三五」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的支持。目前公司有從小分子,溶瘤病毒到免疫檢查點PD-L1抗體等產品管線,使公司在腫瘤免疫聯合治療領域有更多聯合用藥方式,最終惠及中國癌症患者。

   
英文摘要:
The 66 kDa estrogen receptor alpha (ERα66) is the main molecular target for endocrine therapy such as tamoxifen treatment. However, many patients develop resistance with unclear mechanisms. In a large cohort study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 followed by tamoxifen treatment, we demonstrate that ERα36, a variant of ERα66, correlates with poor prognosis. Mechanistically, tamoxifen directly binds and activates ERα36 to enhance the stemness and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cells via transcriptional stimulation of 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1 (ALDH1A1).
Consistently, the tamoxifen-induced stemness and metastasis can be attenuated by either ALDH1 inhibitors or a specific ERα36 antibody. Thus, tamoxifen acts as an agonist on ERα36 in breast cancer cells, which accounts for hormone therapy resistance and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Our study not only reveals ERα36 as a stratifying marker for endocrine therapy but also provide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avenue for tamoxifen-resistant breast cancer.

(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李於組合作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型生物標誌物與治療靶點
    6月21日,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旗下子刊EBioMedicin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李於課題組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高鑫課題組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Thrombospondin 1 improves hepatic steatosis in diet-induced insulin-resistant
  • AGING CELL:雌激素受體α有望促進認知
    ERα誘導的Cav1.2降解涉及K29連接的UB鏈和E3連接酶Mdm2,其可能在OVX APP / PS1小鼠的認知改善中起作用。Cav1.2是L型電壓門控鈣通道(LTCC)的成孔亞基,其在阿爾茨海默病的鈣超載和細胞死亡中起重要作用。 LTCC活性可以通過雌激素來調節,雌激素是一種具有神經保護作用的性類固醇激素。
  • 韓家淮院士/莫瑋課題組揭示壞死樣凋亡誘發的保障機制
    壞死樣凋亡(Necroptosis)是一種能夠被腫瘤壞死因子受體(TNFR),Toll樣受體 (TLR),幹擾素受體(IFNR)以及病原體感染等多種刺激所誘發的程序性細胞壞死(programmed necrosis)。
  • 雌激素和乳腺癌之間到底什麼關係?高異質性的雌激素受體竟會加倍...
    目前乳腺癌主要有雌激素受體陽性、HER2受體陽性、孕酮素受體陽性及三陰性乳腺癌。   其中乳腺癌最常見的形式是雌激素受體陽性型,也稱之為激素敏感型乳腺癌。這就意味著腫瘤的生長需要雌激素的作用。當乳腺癌腫瘤擴散時,雌激素受體也隨著改變。
  • 【學術前沿】王朝/熊偉/李健潮合作揭示GABAA受體轉運調控的分子機制
    【學術前沿】王朝/熊偉/李健潮合作揭示GABAA受體轉運調控的分子機制 2021-01-13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徐國彤等發現雌激素受體和ARNT1的活性域2的結合點位置
    2012年1月10日,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Cell Science發表了同濟大學醫學院徐國彤教授課題組的研究論文 「Binding of the ERa and ARNT1 AF2 domains to exon 21 of the SRC1 isoform SRC1e is essential for estrogen and dioxin-related
  • 郭德銀組揭示細胞新型自噬受體調控機體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新機制
    該研究發現RNA病毒感染宿主細胞可誘導表達一種新型自噬受體CCDC50,該自噬受體通過識別K63型泛素化修飾的RNA病毒模式識別受體RIG-I/MDA5(RLR)並介導後者的自噬途徑依賴的降解,從而抑制病毒感染誘導的I型幹擾素的產生,幫助機體恢復到靜息狀態,避免過度免疫反應造成的組織損傷和自身炎症。我校博士後侯盼盼為論文第一作者,郭德銀教授為通訊作者,我校醫學院、附屬第七醫院為第一作者單位。
  • Nat Commun:特殊G蛋白偶聯受體有望作為開發新型癌症藥物的關鍵靶點
    2019年2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癌症突變影響細胞膜表面特定類型受體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或為開發治療特定類型癌症的個體化藥物療法提供新的思路,比如直腸癌和肺癌等。
  • 兩篇Nature揭示SARS-CoV-2結合ACE2受體的晶體結構
    2020年4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一種新型高致病性冠狀病毒(SARS-CoV-2)自2019年12月以來肆掠全球,應對這一疫情的關鍵是了解病毒的受體識別機制,調節其感染性、發病機制和宿主範圍。而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了解SARS-CoV-2如何感染細胞有利於科學家們更快開發出更有效地預防或者治療性藥物。
  • ...合作揭示黏附類受體GPR97感知糖皮質激素並激活Go的結構基礎
    徐華強課題組分別在2002年和2014年解析了糖皮質激素核受體與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Cell, 110: 93-105)和內源性糖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Cortisol)(Cell Research, 24: 713–726)的晶體結構【3,4】。另一方面,科研人員發現,糖皮質激素也能夠通過快速的方式引起細胞和機體的變化。
  • 兩篇Nature揭示新冠病毒結合ACE2受體的晶體結構
    一種新型高致病性冠狀病毒(SARS-CoV-2)自2019年12月以來肆掠全球,應對這一疫情的關鍵是了解病毒的受體識別機制,調節其感染性、發病機制和宿主範圍。而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了解SARS-CoV-2如何感染細胞有利於科學家們更快開發出更有效地預防或者治療性藥物。
  • 【學術前沿】孫金鵬/張巖/徐華強合作揭示黏附類受體GPR97感知糖...
    徐華強課題組分別在2002年和2014年解析了糖皮質激素核受體與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Cell, 110: 93-105)和內源性糖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Cortisol)(Cell Research, 24: 713–726)的晶體結構【3,4】。另一方面,科研人員發現,糖皮質激素也能夠通過快速的方式引起細胞和機體的變化。
  • 徐華強課題組合作解析首個激活狀態甲醯化多肽受體FPR2的信號轉導...
    在細菌和宿主線粒體蛋白質中大量存在甲醯化的多肽,它們的普遍特徵是蛋白序列中N末端甲硫氨酸被甲醯化修飾,從而被人體內一類被稱為甲醯化多肽受體(Formyl-peptide receptors, FPRs)的G蛋白偶聯受體(GPCR)識別並激活下遊信號傳導通路,引起相關免疫細胞行為改變,達到機體對外源病原體微生物的固有免疫防禦以及清除體內衰老或損傷細胞的目的
  • G蛋白偶聯受體激活模式的新見解
    G蛋白偶聯受體(GPCR)是最大的細胞表面受體家族,參與幾乎所有生命活動。
  • 衛濤濤課題組合作揭示蛇床子素舒張氣道平滑肌的分子機制
    2020年11月24日,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 Signaling》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衛濤濤課題組與美國Creighton University屠亞平課題組以及中國藥科大學曹徵宇課題組合作完成的論文"Airway
  • 術後譫妄與α7菸鹼型乙醯膽鹼受體的研究進展
    膽鹼能受體可分為毒蕈鹼型(M)或菸鹼型(N)受體兩種,在全身分布廣泛,中樞膽鹼能神經在大腦中的分布區域卻比較特殊,大多神經元都處在紋狀體、海馬體等部位。菸鹼型乙醯膽鹼受體(nAchR)是介導突觸間快速信號傳遞的配體門控的離子通道蛋白。α7nAchR是該受體中較為特殊的一種亞型,由5個相同的α7亞基組成的五聚體,對Ca2+通透性高,能夠調節Ca2+的濃度及乙醯膽鹼等神經遞質的釋放。
  • 雌激素可加快巨噬細胞在炎症中的作用
    評估雌激素參與的內在或T細胞調節的巨噬細胞在炎症反應中的作用,發現雌激素與炎症發生的信號相關、可縮短促炎症階段的持續時間、減弱炎症作用,並發現新型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可有效預防或緩解慢性炎症。來自的義大利米蘭大學藥理和生物分子科學Alessandro等研究團隊前期實驗發現,嚙齒類動物的巨噬細胞可表達經典的雌激素胞內受體α和β((ERα和ERβ)。膜結合G蛋白偶聯的雌激素受體(GPR30 / GPER-1) 同樣也有發現在小鼠巨噬細胞中表達。
  • 化學學院金長文課題組與合作者揭示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多樣性的...
    ,並結合功能實驗和分子動力學模擬,揭示了GPCR信號轉導多樣性的分子機制。這項研究由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金長文教授課題組與清華大學、史丹福大學和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的合作者共同完成。G蛋白偶聯受體(GPCR)家族是最大的一類膜蛋白家族受體,在視覺、嗅覺、味覺以及激素和神經遞質等信號轉導中發揮著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時也是關鍵的藥物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