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三陰性的天敵

2020-11-30 騰訊網

三陰性乳腺癌是指癌組織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結果為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原癌基因Her-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這類乳腺癌佔所有乳腺癌病理類型的10.0%~20.8%,

多項研究表明,三陰性乳腺癌多發生於絕經前年輕女性,尤其是非洲裔美國婦女。

三陰性乳腺癌臨床表現為一種侵襲性病程,其遠處轉移風險較高,內臟轉移機會較骨轉移高,腦轉移機率也較高。三陰性乳腺癌的遠處轉移風險在3年時達到高峰,之後可能會有所下降。三陰性乳腺癌的中位腫瘤大小為2cm,50%有淋巴結轉移。此類乳腺癌的組織學分級多為3級,細胞增殖比例較高。目前還沒有特有的針對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指南。因此其治療一般按乳腺癌常規標準治療進行。

與其它亞型比,三陰性乳腺癌缺乏有效的內分泌及靶向治療手段,發生轉移更多,預後更差。於是,三陰性乳癌患者及家屬會產生許多恐慌。其實,這只是統計學整體上的比較,對於某些激素受體陰性的乳癌來說,其侵襲性可能比受體陽性還要弱;

另外,並不是所有的三陰性乳癌惡性程度都高,臨床上很多特殊類型的癌,如髓樣癌,雖然是三陰性乳癌,其惡性程度並不比激素受體陽性的浸潤性導管癌高;

在乳癌整體治療效果很好的背景下,即使三陰性乳癌具有更差的預後,其預後也優於很多其它惡性腫瘤,如胃癌、肝癌等;因此,也有很多三陰性乳癌患者能夠獲得長期生存;

雖然最初3年,三陰性乳癌復發率相對較高,但3年之後起復發率接近激素受體陽性乳癌,5年後可能表現出比激素受體更好的預後。

因此,三陰性乳癌患者沒有必要恐慌,甩掉思想包袱,用平和心態看待疾病,心懷希望,積極樂觀的接受治療,堅持定期複查,才是戰勝三陰性乳癌的正確方式。

相關焦點

  • 出國看病科普:三陰性乳腺癌
    三陰性乳腺癌是對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和過量的HER2蛋白測試呈陰性的癌症。這些結果表明,雌激素和孕激素或HER2蛋白並不能促進乳腺癌的發展。因此,三陰性乳腺癌對激素治療藥物或靶向HER2蛋白受體的藥物無反應。儘管如此,一些藥物仍可成功治療三陰性乳腺癌。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一直關注著乳腺癌,曾經多次做過關愛女性健康的活動。
  • 三陰性乳腺癌新療法
    PD-L1測試挑戰 關於PD-L1最佳的檢測方法,研究人員仍然沒有在乳腺癌和其他腫瘤類型中弄清楚。對於三陰性乳腺癌,研究人員正在尋找任何可能成為早期靶點的藥物。
  • 三陰性乳腺癌新療法——BBOX1抑制劑
    與其它呈激素受體或HER2陽性的癌症不同,三陰性乳腺癌幾乎無靶向療法可用,患者只能依靠手術、化療和放療來進行治療,這些療法的效果不如靶向治療,而且會傷害健康組織。7月20日,發表在Cancer Discover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SW)的張青博士團隊發現BBOX1可以作為三陰性乳腺癌的可行治療靶點。
  • 三陰性乳腺癌只能化療?這些治療手段指日可待
    PARP抑制劑2017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上,賓州大學阿博拉姆遜癌症中心一項III期臨床試驗顯示,一種叫奧拉帕尼的靶向藥在治療HER2陰性轉移性乳腺癌和BRCA突變乳腺癌上,效益明顯優於標準化療,能更好改善這類患者無進展生存期。研究者認為,奧拉帕尼或許能用於BRCA突變以及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確,這一藥物有希望成三陰性乳腺癌新的治療手段。」
  • 「中國方案」為三陰性乳腺癌輔助治療開啟新篇章
    中國自主研究登頂國際頂級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IF=28作為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乳腺癌有著高達90%以上的五年生存率,只要得的不是三陰性乳腺癌——乳腺癌中最惡性的一種。而一項來自中國的研究,使得三陰性乳腺癌也不再那麼可怕了。
  • CAR-T療法進軍三陰性乳腺癌,改善生存率,不再是空談
    三陰性乳腺癌一直是女性患者的噩夢,目前現有療法對其束手無策,因此預後差、耐藥性強、復發率高,而治療手段又非常有限,成為腫瘤圈的一大難題。 近期,有學者研發出新型CAR-T療法針對三陰性乳腺癌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效果,有望打破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格局。
  • 科學家發現逆轉三陰性乳腺癌對化療耐藥的新方法
    由於三陰性乳腺癌缺乏靶向療法,故其全身治療主要依靠化療,而化療耐藥性是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的主要障礙。
  • Cancer research:攜帶siRNA納米顆粒抑制三陰性乳腺癌轉移
    2015年5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美國的華人科學家Zheng-Rong Lu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research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們針對β3整合素設計了siRNA並通過納米顆粒進行體內轉運能夠顯著抑制三陰性乳腺癌的生長
  • 今日科技話題:大亞灣、早期三陰性乳腺癌、大墓DNA、等離子體雲、新鯨種、仿生微型機器人
    ——中國新聞網2我國專家在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治療領域取得新進展12月11日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獲悉,該中心乳腺癌團隊在早期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上取得新進展,發現以「節拍化療」方式使用化療藥卡培他濱進行維持治療,可顯著提高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無疾病生存率。
  • 靶向作用腫瘤抑制蛋白有望根治三陰性乳腺癌!
    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分析三陰性乳腺癌的特性來鑑別乳腺癌的可能治療方向,此前研究結果表明,20%至30%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都會缺失視網膜母細胞瘤(RB)抑癌蛋白,因此研究者就推測,這種抑制蛋白或能作為一種新型靶點來開發新型藥物。RB抑癌蛋白存在於正常的乳腺細胞中,其能幫助維持並控制細胞分裂,而其缺失後則會損傷機體抵禦癌症形成的關鍵防禦機制。
  • 三陰性乳腺癌形成原因 有這症狀需警惕
    乳腺癌是讓很多女性都聞風喪膽的一種疾病,乳腺癌的種類有很多,其中三陰性乳腺癌是比較常見的,什麼是三陰性乳腺癌呢,三陰性乳腺癌形成原因有哪些,下面就隨著我一起來看看有關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表現以及如何預防乳腺癌吧。
  • 基因修復因子可控制三陰性乳腺癌的腫瘤生長,阻止其轉移
    基因修復因子可控制三陰性乳腺癌的腫瘤生長,阻止其轉移 2020-08-11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三陰性乳腺癌部分靶向藥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本文主要匯總了2020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中發布的包括卡培他濱(capecitabine)和奧拉帕尼(Olaparib)等部分靶向藥對於治療三陰性乳腺癌(TNBC)的最新研究進展。之前的研究顯示,卡培他濱(capecitabine)能夠用於殘餘癌的輔助治療,在CREATE-X臨床試驗中,卡培他濱的輔助治療可以提高TNBC患者的5年無病生存率。
  • 靶向CDK12/CDK13或可治療三陰性乳腺癌
    靶向CDK12/CDK13或可治療三陰性乳腺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5 16:30:41 美國莫菲特癌症研究中心Derek R.
  • 骨轉移、肝轉移、三陰性乳腺癌,範蕾教授、王磊蘋教授、李綱教授為...
    2020 ASCO匯報了多項三陰性乳腺癌領域的研究,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有無取得新的突破? 在晚期三陰性乳腺癌的報導中,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開展的三陰性乳腺癌隊列II期研究發布初步數據,這項研究探討了VEGF受體抑制劑西地尼布聯合PARP抑制劑奧拉帕尼的抗腫瘤效果,總體客觀緩解率為14%,中位緩解時間達2個月,疾病控制率為81%,治療開始時及時使用降壓藥能夠控制不良事件的產生。
  • 楊文濤教授點評:三陰性乳腺癌——USCAP會議乳腺專欄
    乳腺Adcc大部分呈三陰性表型,來自於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MSKCC)的研究對79例Adcc-C和25例AdCC-SB進行了臨床病理特徵的比較。結果顯示AdCC-SB患者年齡更大,腫瘤很大,高級別患者更多,更容易發生脈管侵犯。AdCC-SB的無復發生存顯著差於AdCC-C。
  • 線粒體DNA或成三陰性乳腺癌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新靶點
    乳腺癌導讀:三陰性乳腺癌佔所有乳腺癌的15%。因為此類乳腺癌缺乏內分泌及抗HER2治療的靶點,所以目前尚無針對性的標準治療方案。但是近期有研究表明,線粒體DNA或是三陰性乳腺癌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新靶點。曾有研究表明,線粒體缺陷與乳腺癌的發生存在著一定關聯,但科學家們依舊無法確定線粒體DNA改變與TNBC轉移和化療拮抗的關係。
  • ScienceDaily:三陰性乳腺癌可能有唯一的治療靶標
    根據癌第四屆症治療發展分子診斷學美國癌症研究學會國際會議上的數據,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可能有唯一的可使他們接受更多靶向治療的生物標誌物,其中三陰性乳腺癌是最難治療的亞型。三陰性乳腺癌是雌激素受體、孕酮受體和HER2檢測皆為陰性的乳腺癌。由於這種生物學特徵,這些癌症對內分泌療法或曲妥珠單抗治療無響應。
  • 在三陰性乳腺癌中剪接體靶向療法觸發抗病毒免疫反應
    在三陰性乳腺癌中剪接體靶向療法觸發抗病毒免疫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5 16:34:14 美國貝勒醫學院Thomas F.
  • J Nucl Med:藥物組合設計治療三陰性乳腺癌
    2013年4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療法來治療一種積極形式的乳腺癌,可以阻止疾病蔓延,並且在小鼠實驗中有100%的成功率。該療法針對三陰性乳腺癌,三陰性乳腺癌佔五分之一的乳腺癌,通常會影響年輕婦女。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出版的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雜誌上。該療法主要針對晚期三陰性乳腺癌,其中有一個12個月的中位生存率。不像其他癌症細胞,三陰性乳腺癌沒有任何三種常見的表面受體,表面受體通常是治療的靶標。研究人員測試治療了40隻乳腺腫瘤小鼠,包括15例其癌細胞已經擴散的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