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性乳腺癌新療法——BBOX1抑制劑

2020-11-28 健康一線視頻網

文 | 黎元

三陰性乳腺癌(TNBC)因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均為陰性表達得名,雖然僅佔所有乳腺癌的15%-20%,但卻是其中最致命的一種,五年生存率為77%,其它類型的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為93%。

與其它呈激素受體或HER2陽性的癌症不同,三陰性乳腺癌幾乎無靶向療法可用,患者只能依靠手術、化療和放療來進行治療,這些療法的效果不如靶向治療,而且會傷害健康組織。

7月20日,發表在Cancer Discover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SW)的張青博士團隊發現BBOX1可以作為三陰性乳腺癌的可行治療靶點。這可能為部分缺乏有效治療選擇,且往往面臨不良預後的患者帶來希望。

圖片來源:Cancer Discovery

張青博士是UTSW病理學系的副教授。為了尋找三陰性乳腺癌的可行藥物靶點,他的研究團隊將重點放在了α-酮戊二酸(2-oxoglutarate, 2OG)依賴性酶上,這是一個包含70種酶的酶家族,其中一些酶在細胞中起著氧傳感器的作用。為了確定這些酶在三陰性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人員使用一個小幹擾RNA(可關閉特定基因表達的遺傳片段)庫,分別關閉了不同三陰性乳腺癌和健康人群乳腺細胞系中α-酮戊二酸依賴酶家族的每個成員。

研究重點迅速縮小到一個特定酶——BBOX1(gamma-butyrobetaine hydroxylase 1)上,BBOX1可促進肉鹼的細胞合成,肉鹼在能量代謝中起著關鍵作用。當負責產生BBOX1的基因被關閉時,對健康的乳腺細胞沒有任何作用,但三陰性乳腺癌細胞停止分裂並最終死亡。

BBOX1以酶依賴性方式促進三陰性乳腺癌細胞生長(圖片來源:Cancer Discovery)

同時,編碼BBOX1基因的過表達會導致三陰性乳腺癌細胞株大量增殖。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引起這種作用的並不是肉鹼(BBOX1酶的最終產物)。BBOX1本身似乎是三陰性乳腺癌細胞存活和生長的關鍵。

為了研究BBOX1如何發揮這種作用,研究人員搜尋了BBOX1在細胞中與哪些蛋白質相互作用。實驗結果表明,BBOX1能專一結合一種蛋白質IP3R3,此前的研究表明IP3R3與其它惡性腫瘤有關。IP3R3在幫助線粒體從糖中獲取能量中非常重要。BBOX1能與IP3R3結合併阻止其降解,從而為三陰性乳腺癌細胞提供了生長所需的能量。

BBOX1與IP3R3相互作用並調節IP3R3的穩定性(圖片來源:Cancer Discovery)

另一方面,清除BBOX1可能會阻止三陰性乳腺癌腫瘤的發展,這一結論在小鼠實驗中得到了證明。向小鼠注射經過修飾後直接關閉BBOX1基因的三陰性乳腺癌細胞,阻止了原發腫瘤的生長。在第二種方法中,研究人員將腫瘤細胞注射到小鼠體內,不影響癌細胞的生長直到變為較大的腫瘤。然後,向小鼠餵食強力黴素(一種抗生素)來關閉BBOX1基因。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腫瘤停止生長並縮小。

BBOX1的清除抑制三陰性乳腺癌的腫瘤發生(圖片來源:Cancer Discovery)

隨後研究團隊向小鼠中添加抑制BBOX1的藥物來複製以上結果。結果顯示這些藥物能夠有效對抗腫瘤,對正常的乳腺組織或實驗動物整體沒有負面影響,沒有可檢測到的毒性。

實驗所用的BBOX1抑制劑中的兩種(C-2124和AR692B)仍然在研,另一種藥物米屈肼(Mildronate)在歐洲的一些國家已被獲批用於增加組織中的氧氣來治療冠狀動脈疾病。張青博士認為包括Mildronate在內的BBOX1抑制劑最終可能成為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一直在等待的靶向療法。

「目前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選擇有限,導致了較差的臨床效果。我們認為BBOX1抑制劑可能是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強大武器。」張青博士補充道。

參考資料:

1# Chengheng Liao, Yang Zhang, Cheng Fan,et al. Identification of BBOX1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來源:Cancer Discovery)

2#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meets its match(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官網)

相關焦點

  • 三陰性乳腺癌新療法
    PD-L1測試挑戰 關於PD-L1最佳的檢測方法,研究人員仍然沒有在乳腺癌和其他腫瘤類型中弄清楚。對於三陰性乳腺癌,研究人員正在尋找任何可能成為早期靶點的藥物。
  • 出國看病科普:三陰性乳腺癌
    三陰性乳腺癌是對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和過量的HER2蛋白測試呈陰性的癌症。這些結果表明,雌激素和孕激素或HER2蛋白並不能促進乳腺癌的發展。因此,三陰性乳腺癌對激素治療藥物或靶向HER2蛋白受體的藥物無反應。儘管如此,一些藥物仍可成功治療三陰性乳腺癌。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一直關注著乳腺癌,曾經多次做過關愛女性健康的活動。
  • CAR-T療法進軍三陰性乳腺癌,改善生存率,不再是空談
    三陰性乳腺癌一直是女性患者的噩夢,目前現有療法對其束手無策,因此預後差、耐藥性強、復發率高,而治療手段又非常有限,成為腫瘤圈的一大難題。 近期,有學者研發出新型CAR-T療法針對三陰性乳腺癌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效果,有望打破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格局。
  • 基因修復因子可控制三陰性乳腺癌的腫瘤生長,阻止其轉移
    在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每年有30餘萬女性被診斷出乳腺癌。乳腺癌術後的復發機率很高,大概超過30%。近日,喬治華盛頓大學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 HDAC6抑制劑可控制三陰性乳腺癌的腫瘤生長,阻止其轉移。
  • 三陰性乳腺癌只能化療?這些治療手段指日可待
    AKT抑制劑處於早期研發階段,目前沒有正式批准應用於臨床,但數據令人鼓舞。期待完靶向藥物,在來看看這些年很火的免疫抑制劑,它會是突破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的下個可能性嗎?2018 ASCO:TNBC研究中的免疫抑制劑說明了什麼?
  • 三陰性乳腺癌部分靶向藥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該研究也表明了卡培他濱的維持治療是一種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療策略,其可以顯著改善可手術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無病生存率。韓國高麗大學醫學院同樣發布了一項相關的II期臨床試驗,該試驗目的在於評估新輔助治療後的具有殘留浸潤性癌的三陰性乳腺癌(TNBC)患者在採取阿特朱單抗(一種抗PD-L1抗體)與卡培他濱的聯合輔助治療以及卡培他濱單藥治療後的療效和安全性。
  • 靶向CDK12/CDK13或可治療三陰性乳腺癌
    靶向CDK12/CDK13或可治療三陰性乳腺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5 16:30:41 美國莫菲特癌症研究中心Derek R.
  • 骨轉移、肝轉移、三陰性乳腺癌,範蕾教授、王磊蘋教授、李綱教授為...
    對於已經發生骨轉移的HR陽性的乳腺癌,總體治療原則是首選內分泌治療,既往採取單純內分泌藥物治療,當下隨著CDK4/6抑制劑在晚期乳腺癌中數據的不斷更新,HR陽性患者一線、二線更推薦採用CDK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治療。PALOMA-2研究已證實,CDK4/6抑制劑哌柏西利聯合來曲唑一線治療ER+/HER2-晚期乳腺癌療效確切,骨轉移亞組PFS達36.2個月。
  • 在三陰性乳腺癌中剪接體靶向療法觸發抗病毒免疫反應
    在三陰性乳腺癌中剪接體靶向療法觸發抗病毒免疫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5 16:34:14 美國貝勒醫學院Thomas F.
  • 乳腺癌臨床診治:哪些問題阻礙我們前行?_乳腺癌_ER陽性_三陰性_帕...
    Brufsky對於雌激素受體(ER)陽性乳腺癌,目前的標準治療包括抗雌激素療法,雖然明確的治療方案不是很容易確定,特別是對於無症狀的患者。Adam Brufsky博士介紹了一位儘管沒有臨床症狀但是疾病已經發生轉移的乳腺癌患者的病例,這位患者對抗激素療法耐受,但是隨訪監察一年後發現腫瘤增大。
  • ESMO2020:TIL和PD-L1狀態改善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結局
    三陰性乳腺癌一直是女性患者的噩夢,目前現有療法對其束手無策,因此預後差、耐藥性強、復發率高,而治療手段又非常有限,成為腫瘤圈的一大難題。TIL和PD-L1表達對於三陰性乳腺癌的臨床意義 在早期的TNBC中,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標準新輔助化療聯合使用可通過減少腫瘤相關的巨噬細胞和增加TIL來提高療效。TNBC是一種侵襲性乳腺癌,其預後不良,主要是因為缺乏治療有效的靶向療法。
  • 獲FDA首批用於三陰性乳腺癌
    事實上,乳腺癌分為腔面A、腔面B、HER-2陽性和三陰性四種亞型,其中三陰性乳腺癌屬於最「毒」的一種。三陰性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三個主要治療靶點均為陰性的乳腺癌。在所有乳腺癌中,三陰性乳腺癌佔10%~17%,而且具有預後差、耐藥性強、復發率高、治療手段少等特點,成為乳腺界一大難題。
  • 三陰性乳腺癌(TNBC)重磅消息!首個TROP-2靶向抗體-藥物偶聯療法...
    近日,該公司宣布,在美國市場推出首個商業化產品Trodelvy(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該藥於今年4月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先前已接受過至少兩種療法治療轉移性疾病的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mTNBC)成人患者。
  • 靶向作用腫瘤抑制蛋白有望根治三陰性乳腺癌!
    圖片來源:BioCommunications, Kris Hanning 三陰性乳腺癌缺少三種能被藥物靶向作用的特殊受體,因此這就限制了很多療法選擇,因此研究人員就根據這類乳腺癌患者個體的腫瘤特性來設計出新型的療法
  • Cell:新研究有助鑑定出對免疫療法作出反應的侵襲性乳腺癌
    如果不能採用靶向這三種受體的治療選擇,那麼醫生通常會使用化療藥物,這種療法會不加區分地攻擊體內迅速分裂的細胞,這對許多三陰性乳腺癌患者可能有效。2018年,FDA批准將免疫療法藥物阿特朱單抗(atezolizumab)與化療藥物聯合使用,用於治療已發生轉移(即癌細胞從乳房中擴散出去)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這是FDA首次批准一種含有免疫治療藥物的治療方法用於治療乳腺癌。
  • 讓人頭痛的三陰性乳腺癌,有哪些新的治療手段嗎?
    一個86年的姑娘,三陰性乳腺癌3期,已經做完了6個療程的化療和乳房切除手術。基因檢測提示BRCA1突變,「跟安吉麗娜朱莉一樣,只是她比我幸運,還沒得癌症的時候就切除了。」 姑娘在南京某醫院接受了DC-CIK生物免疫療法,一個療程治療已經結束,在家等待療效報告,「現在就是一家一家醫院去碰運氣,一種一種療法去嘗試。」
  • 科學家發現逆轉三陰性乳腺癌對化療耐藥的新方法
    由於三陰性乳腺癌缺乏靶向療法,故其全身治療主要依靠化療,而化療耐藥性是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的主要障礙。
  • 中國晚期乳腺癌規範診療指南(2020版)|乳腺癌|抑制劑|內分泌|診療|...
    年中國女性新髮乳腺癌病例約30.4萬例,死亡約7萬餘例。(3)對於三陰性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輔助治療,優選蒽環類、紫杉類為基礎的方案。在特殊情況下,部分患者可聯合鉑類、貝伐珠單抗或帕博利珠單抗等其他藥物。經評估即使新輔助治療後仍不能達到根治性治療的患者,參考轉移性乳腺癌的全身治療策略。3.
  • 乳腺癌三陰性的天敵
    孕激素受體(PR)和原癌基因Her-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這類乳腺癌佔所有乳腺癌病理類型的10.0%~20.8%, 多項研究表明,三陰性乳腺癌多發生於絕經前年輕女性,尤其是非洲裔美國婦女。 三陰性乳腺癌臨床表現為一種侵襲性病程,其遠處轉移風險較高,內臟轉移機會較骨轉移高,腦轉移機率也較高。三陰性乳腺癌的遠處轉移風險在3年時達到高峰,之後可能會有所下降。
  • ASCO2017:乳腺癌療法的最新研究進展
    最近,CDK 4/6抑制劑結合內分泌療法的組合性療法給幾十年的內分泌治療方法帶來了挑戰,在兩項獨立的III期臨床試驗中,研究者利用藥物來曲唑來作為「比較儀」,當其同藥物帕博西尼或ribociclib結合時能夠使得患者獲得10個月的疾病無進展生存期(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