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逆轉三陰性乳腺癌對化療耐藥的新方法

2021-02-23 SIBCS

  由於三陰性乳腺癌缺乏靶向療法,故其全身治療主要依靠化療,而化療耐藥性是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的主要障礙。

  2017年11月21日,英國《自然》旗下《科學報告》在線發表美國佛羅裡達農工大學、邁阿密大學、聖約翰大學的研究報告,發現通過諾斯卡品的化療增敏作用,可以逆轉三陰性乳腺癌對多西他賽的耐藥性。

諾斯卡品:又稱那可丁,為苄基異喹啉生物鹼,來自罌粟科植物,無止痛作用,主要用於止咳。此類生物鹼還包括小檗胺、千金藤素、輪環藤寧、箭毒鹼、左旋箭毒鹼、紫唐松草鹼、去氫大葉唐松草任、高原唐松草亭、大葉唐松草任、唐松草亭、唐松草西賓、防己諾林鹼、粉防己鹼或漢防己鹼、漢防己甲素、漢防己乙素、蓮心鹼、甲基蓮心鹼、異蓮心鹼、蝙蝠葛鹼、蝙蝠葛蘇林鹼等,均有不同抗癌作用。

  該研究首次調查了低濃度諾斯卡品+多西他賽克服三陰性乳腺癌耐藥性的化學增敏作用。

  體外研究表明,諾斯卡品可以顯著抑制野生型(P<0.01)和耐藥型(P<0.05)三陰性乳腺癌細胞的增殖。三維立體細胞培養模型與傳統二維平面細胞培養系統相比,諾斯卡品→多西他賽治療可以顯著抑制細胞生存能力(~1.3倍,P<0.05)。

  體內研究表明,口服諾斯卡品100mg/kg然後靜脈注射脂質體多西他賽5mg/kg,野生型和耐藥型異種移植腫瘤均顯著縮小。

  對於野生型,諾斯卡品+多西他賽

  對於耐藥型,諾斯卡品+多西他賽

  因此,諾斯卡品→多西他賽方案的化療增敏作用,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化療策略,對耐藥型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具有重大意義。

Sci Rep. 2017 Nov 20;7(1):15824.

Reversal of drug-resistance by noscapine chemo-sensitization in docetaxel resistant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Ravi Doddapaneni, Ketan Patel, Nusrat Chowdhury, Mandip Singh.

Florida A&M University, Tallahassee, FL, USA; University of Miami, Miami, FL, USA; St. John's University, Queens, NY, USA.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is a major impediment to cancer treatment.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we investigated the chemo-sensitizing effect of Noscapine (Nos) at low concentrations in conjunction with docetaxel (DTX) to overcome drug resistance of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In vitro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No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proliferation of TNBC wild type (p<0.01) and drug resistant (p<0.05) TNBC cells. Nos followed by DTX treatment notably increased the cell viability (~1.3 fold) markedly (p<0.05) in 3D model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2D systems. In vivo oral administration of Nos (100mg/kg) followed by intravenous DTX (5mg/kg) liposome treatment revealed regression of xenograft tumors in both wild type (p<0.001) and drug-resistant (p<0.05) xenografts. In wild type xenografts, combination of Nos plus DTX group showed 5.49 and 3.25 fold reduction in tumor volume compared to Nos and DTX alone groups, respectively. In drug-resistant xenografts, tumor volume was decreased 2.33 and 1.41 fold in xenografts treated with Nos plus DTX significantly (p<0.05) compared to Nos and DTX alone respectively and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anti-apoptotic factors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s. Collectively, chemo-sensitizing effect of Nos followed by DTX regime provide a promising chemotherapeutic strategy and its significant role for the treatment of drug-resistant TNBC.

DOI: 10.1038/s41598-017-15531-1


相關焦點

  • 三陰性乳腺癌新療法
    PD-L1測試挑戰 關於PD-L1最佳的檢測方法,研究人員仍然沒有在乳腺癌和其他腫瘤類型中弄清楚。對於三陰性乳腺癌,研究人員正在尋找任何可能成為早期靶點的藥物。
  • 三陰性乳腺癌只能化療?這些治療手段指日可待
    今年ASCO關於三陰性乳腺癌的報告,免疫抑制劑風頭正勁。一些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晚期及早期三陰性乳腺癌中,聯合化療時PD-1/L1抗體應答率更高。這項研究是探索在三陰性乳腺癌的紫衫-蒽環化療方案基礎上聯合Durvalumab的新輔助治療,研究共入組174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以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低/中/高)分層。
  • 科學家發現誘發三陰性乳腺癌轉移的關鍵基因 並開發出阻斷癌症轉移...
    (乳腺癌轉移)的關鍵基因,同時還開發出了一種阻斷乳腺癌轉移的新方法。研究者Sanchita Bhatnagar博士表示,乳腺癌癌基因TRIM37不僅會促進癌症擴散,還會讓癌細胞對化療耐受,這項研究中我們所開發的新方法或能幫助解決這一問題。
  • Cancer Discov:意外發現!免疫治療可以識別並治療化療耐藥腫瘤!
    他們相信,這些基因的差異大到足以訓練人體的免疫系統識別和殺死修復BRCA基因的癌細胞--這為治療對現有藥物有耐藥性的癌症開闢了一種令人興奮的新方法。倫敦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彙編了一個資料庫,其中包括300多個報告的突變案例,這些突變改變了BRCA基因的活性,從而對PARP抑制劑產生耐藥性。
  • 三陰性乳腺癌新療法——BBOX1抑制劑
    與其它呈激素受體或HER2陽性的癌症不同,三陰性乳腺癌幾乎無靶向療法可用,患者只能依靠手術、化療和放療來進行治療,這些療法的效果不如靶向治療,而且會傷害健康組織。7月20日,發表在Cancer Discover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TSW)的張青博士團隊發現BBOX1可以作為三陰性乳腺癌的可行治療靶點。
  • 線粒體DNA或成三陰性乳腺癌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新靶點
    乳腺癌導讀:三陰性乳腺癌佔所有乳腺癌的15%。因為此類乳腺癌缺乏內分泌及抗HER2治療的靶點,所以目前尚無針對性的標準治療方案。但是近期有研究表明,線粒體DNA或是三陰性乳腺癌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新靶點。曾有研究表明,線粒體缺陷與乳腺癌的發生存在著一定關聯,但科學家們依舊無法確定線粒體DNA改變與TNBC轉移和化療拮抗的關係。
  • 王殊教授: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新輔助免疫治療——機遇、挑戰與相關思考
    在9月21日的乳腺癌專場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殊教授就《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新輔助免疫治療——機遇和挑戰》做了精彩報告。腫瘤瞭望特將講課內容及其對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的觀點進行了整理,供讀者學習。,尤其對於三陰性乳腺癌(TNBC)和HER2+乳腺癌患者,新輔助治療藥敏平臺的篩選作用可以指導後續治療。
  • 近期乳腺癌研究新進展在這裡!
    Oncogene:科學家有望成功阻斷乳腺癌細胞的擴散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Oncoge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或能有效阻斷乳腺癌細胞發生擴散;相關研究有望幫助開發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新型療法。
  • 三陰性乳腺癌(TNBC)重磅!默沙東Keytruda+化療一線治療PD-L1高表達...
    2020年05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默沙東(Merck & Co)近日公布了抗PD-1療法Keytruda(可瑞達,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單抗)治療三陰性乳腺癌(TNBC)III期KEYNOTE-355研究(NCT02819518)的陽性結果。
  • 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為何會耐藥?新發現有望延長有效期
    而內分泌(激素)治療是一種有效治療ER/PR+乳腺癌的方法,能成功阻止癌細胞的生長並減少復發。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乳腺癌患者對內分泌療法產生耐藥性。如何逆轉內分泌治療耐藥,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 骨轉移、肝轉移、三陰性乳腺癌,範蕾教授、王磊蘋教授、李綱教授為...
    如果發現目前使用的治療方案無效,需要儘快調整為有效方案,以避免造成錯失治療機會的遺憾。 在療效方面,在一、二線治療中,在傳統內分泌治療基礎上加上CDK4/6抑制劑或mTOR抑制劑,這種內分泌聯合靶向方案的腫瘤縮小率和疾病控制時間可媲美甚至優於化療,患者的PFS獲益有望轉化為生存時間的延長,而且患者耐受性更好。
  • 瑞金新知速遞 第十三期|李彪教授發現逆轉胰腺癌化療耐藥新機制
    【中文摘要】吉西他濱(Gemcitabine,GEM)是作為胰腺癌的一線化療方案,但往往易產生耐藥,導致胰腺癌患者預後較差。我們先前的研究表明胰腺癌進展與葡萄糖代謝密切相關,尤其是處於化療耐藥的患者,也表明18F-FDG PET雙時相顯像在胰腺癌早期診斷中的重要性。我們推測糖酵解參與了胰腺癌化療耐藥的發展。
  • 「中國方案」為三陰性乳腺癌輔助治療開啟新篇章
    目前臨床實踐中,化療仍然是三陰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特別是在早期三陰性乳腺癌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後,以蒽環類化療藥物和紫杉醇類化療藥物為基礎的輔助化療是其標準的治療方案。雖然在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過程中,標準的輔助化療方案經過多種臨床試驗驗證了其有效性。然而,由於三陰性乳腺癌的獨特特性,接受此類傳統化療方案的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仍然長期徘徊在80%左右。
  • 晚期乳腺癌患者,未來之路如何走?|內分泌治療|陽性乳腺癌|HER2|...
    ◎ 三陰性乳腺癌治療未來之路——精準檢測和新的靶點三陰性乳腺癌的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均為陰性,對內分泌治療和HER2靶向治療效果不佳,目前術後(輔助)治療主要依靠化療。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袁芃教授就三陰性乳腺癌未來的治療方向進行了講解。
  • 乳腺癌發現新靶點,與25%死亡相關的三陰性患者添生機
    科學家發現新靶點,乳腺癌擴散、轉移有望得到遏制。冷泉港實驗室(GSHL)科學家們近期發現了一種 RNA 調控基因片段,可能與乳腺癌的擴散相關。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敲掉了這一靶向 RNA,減少了腫瘤的轉移性生長。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 Nature 子刊上。
  • 晚期乳腺癌患者,未來之路如何走?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治療藥物越來越多;治療戰線越來越長;內分泌治療耐藥後研究越來越精準;內分泌聯合靶向治療的療效越來越好。無論是單藥還是雙藥聯合,內分泌治療的靶向時代的特點是:多靶點組合。◎ 三陰性乳腺癌治療未來之路——精準檢測和新的靶點三陰性乳腺癌的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均為陰性,對內分泌治療和HER2靶向治療效果不佳,目前術後(輔助)治療主要依靠化療。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袁芃教授就三陰性乳腺癌未來的治療方向進行了講解。
  • 多篇重要研究成果聚焦癌細胞耐藥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功,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癌細胞耐藥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oLobo Antunes小組負責人Pedro Simas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病毒蛋白LANA區域是病毒潛伏在人體細胞中並造成持續感染的關鍵。這些發現最近發表在《PNAS》雜誌上,該研究有助於開發KSHV腫瘤的治療方法,因為預期阻斷該LANA區域的功能可消除病毒持久性,從而消除癌細胞。
  • 劉強團隊發現可逆轉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藥的新靶點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細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是最重要的腫瘤蛋白之一,可促進腫瘤細胞增殖和乳腺癌的他莫昔芬耐藥,但是其關鍵的作用機制尚不明確。長非編碼RNA可以調控腫瘤的發生、增殖、轉移以及耐藥過程,其作用方式包括結合DNA、結合RNA和結合蛋白等。長非編碼RNA在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藥中作用以及是否結合併且調控Cyclin D1的表達尚不清楚。
  • Cancer research:攜帶siRNA納米顆粒抑制三陰性乳腺癌轉移
    siRNA並通過納米顆粒進行體內轉運能夠顯著抑制三陰性乳腺癌的生長,轉移和復發,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轉移性乳腺癌是癌症導致女性死亡的第二大殺手,而三陰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具有高度侵襲性的一個亞型,到目前為止,仍缺少了解比較清楚的分子靶向目標以制定有效的靶向治療策略。疾病復發,轉移以及對藥物的抵抗導致正常的化療手段對於三陰性乳腺癌治療不能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
  • Nat Cell Biol: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新方法
    2020年4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如今免疫療法已經徹底改變了各種癌症患者的治療方法。但是當對三陰性乳腺癌(TNBC)這種特別具有侵襲性的乳腺癌患者進行治療時,只有不到20%的反應率。 "該領域的一個大問題是,為什麼其餘的患者沒有反應?"賓夕法尼亞大學獸醫學院助理教授Rumela Chakrabarti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