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第一大惡性腫瘤,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約佔所有病例的70%。
這類乳腺癌細胞具有雌激素和孕激素受體(ER/PR陽性),能檢測到雌激素的信號,並將其作為癌細胞生長的原料。
而內分泌(激素)治療是一種有效治療ER/PR+乳腺癌的方法,能成功阻止癌細胞的生長並減少復發。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乳腺癌患者對內分泌療法產生耐藥性。如何逆轉內分泌治療耐藥,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最近,美國加文醫學研究所的蘇珊·克拉克(Susan Clark)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在內分泌治療耐藥的ER+乳腺癌中,細胞DNA的三維結構被「重鏈」。
克拉克博士說:「對於乳腺癌是否對內分泌治療敏感,我們首次揭示了其中關鍵的三維DNA相互作用機制。這將幫我們揭示ER+乳腺癌如何逃脫內分泌治療,從而不受控制地生長。」
利用「染色體構象捕獲」這一前沿技術,研究人員比較了不同的ER+乳腺癌細胞,既有對內分泌治療敏感的,也有對內分泌治療耐藥的。
「我們發現,兩者之間的控制基因激活的DNA區域的三維交互作用發生了顯著變化。這當中也包括控制細胞內雌激素受體水平的基因。」
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這種三維「重鏈」發生在甲基化的DNA區域。這是一種表觀遺傳變化,他們已將其與內分泌治療耐藥聯繫起來。
研究人員表示,關鍵調控區域DNA甲基化的改變可能解釋了當癌細胞產生耐藥性時,DNA的三維結構是如何「重鏈」從而使癌細胞能夠更好地逃避治療。
「狡猾的癌細胞總是想盡辦法逃脫治療,只要1個細胞進化出一種不同的方法逃過藥物的作用,癌症就會捲土重來。」克拉克教授說,這項研究揭示了表觀遺傳變異和基因組穩定性對癌細胞的巨大影響。
對於ER+乳腺癌患者來說,耐藥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它導致1/3的患者在15年內復發。並且一旦ER+乳腺癌患者對內分泌治療產生抗藥性,就變得更難治了。
研究人員表示,下一步將研究是否可用現有藥物(已在其他癌症包括肺癌、結直腸癌的臨床試驗中應用)來逆轉表觀遺傳變化,從而破解內分泌治療耐藥。
希望這項研究能有助於開發出有效的聯合治療方案,讓乳腺癌患者獲益於內分泌治療的時間更長,從而獲得更好的臨床效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