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7—30日,國際名家、腫瘤界院士、頂級專家與全國同行相約廣州,齊聚「首屆中華腫瘤大會」。中華腫瘤大會是多瘤種、多學科交叉專題學術盛宴。眾所周知,目前乳腺癌是女性發病首位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女性健康。而其中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約佔乳腺癌的3/4,內分泌治療是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非常重要的治療方案。會議現場,【腫瘤資訊】特邀周永昌教授分享HR陽性乳腺癌內分泌治療進展。
癌轉譯研究組織(OOTR)執行總監
香港仁康醫療乳腺綜合診治中心醫務總監
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香港聖德肋撒醫院乳腺診治治療中心總監
日本東北大學名譽教授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逸仙醫學臨床教授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客座教授
前任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名譽秘書、亞洲乳癌協會主席、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名譽臨床教授等。
內分泌治療是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非常重要的治療方案。首先請您給大家介紹下,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歷史與現狀。
周永昌教授:很早以前,我們就發現了乳腺癌表達激素受體,在沒有藥物可用時,進行卵巢和腎上腺切除手術,發現對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有效;隨後,人們發現了三苯氧胺;再後來技術發展,開始進行標準的內分泌治療。關於內分泌治療的療程,臨床也進行了相關的探索,目前達成共識,至少要使用兩年的內分泌治療才足夠,最好是使用五年,部分患者在五年停藥之後還會出現復發轉移,因此提出了延長內分泌治療,即5年之後再使用5年;或五年之後再使用2~3年治療。總體而言,還是會有部分患者出現復發轉移,即對內分泌治療存在耐藥,這就需要配合使用不同的藥物進行選擇,如既往應用過AI類的患者,可以換用氟維司群或CDK4/6抑制劑聯合方案。
近年來,大量的研究顯示,對於激素受體陽性早期乳腺癌,5年標準輔助內分泌治療應延長至10年,您怎麼看這樣的變化?
周永昌教授:既往我認為,比較低危的病人使用五年可能就夠了,但是隨著研究增多,我們發現低危的患者延長治療也能獲益。因為倘若低危患者出現復發轉移,這是非常不幸的;而如果通過延長藥物治療,可以降低患者的復發轉移風險,那是非常值得的。在剛剛閉幕的2019年ASCO年會上,一項來自義大利的研究結果顯示,低危的早期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若合併淋巴結轉移,將較高危患者從延長治療中獲得更多獲益。
為了給患者帶來更多生存獲益,包括CDK4/6抑制劑、PI3K抑制劑、mTOR抑制劑在內的內分泌聯合方案如雨後春筍,您怎麼看未來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治療趨勢呢?
周永昌教授:內分泌治療耐藥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患者出現復發轉移之後的治療比較困難。人們在克服內分泌耐藥上進行了很多研究,也出現了很多有效的藥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依維莫司等,後來有CDK4/6抑制劑、PI3K抑制劑、mTOR抑制劑等。CDK4/6抑制劑是比較新的藥物,目前國外已經上市了3種CDK4/6抑制劑,其對復發轉移的乳腺癌患者都是有效的,特別是對於絕經後女性。最近報導了一項MONALEESA-7臨床試驗,入組了絕經前患者。由於亞洲乳腺癌患者多為絕經前患者,所以這項研究結果對亞洲女性有很好的參考意義。既往MONALEESA-7研究已經報導PFS結果,顯示氟維司群聯合CDK4/6抑制劑,患者可有PFS的獲益。而2019年6月ASCO更新了OS數據,發現使用CDK4/6抑制劑的病人, 36個月和42個月的OS率均令人滿意。無論患者既往是否使用過化療藥物或其他內分泌治療,都可以從聯合治療中獲益。此外,這項研究中有超過25%的患者來自亞洲,且內分泌耐藥的患者不是特別多,很多都是第一次發現復發轉移的患者。因此,從這一研究結果可以看出, CDK4/6抑制劑越早使用越好。
當然,有些醫生擔心患者很早使用CDK4/6抑制劑,如果治療效果不好怎麼辦?臨床還有其他手段,如PI3K抑制劑。SOLAR-1研究顯示, PIK3CA突變的患者PI3K抑制劑應用效果更好。2019年6月ASCO報導了另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復發的患者使用PI3K抑制劑可有良好療效,尤其PIK3CA突變的患者。因此,我們應該儘早使用CDK4/6抑制劑,可以取得更長的PFS,在病人出現復發轉移時,再配合使用PI3K抑制劑或聯合氟維司群。現在還有在既往接受過CDK4/6抑制劑的患者中,使用CDK4/6抑制劑聯合依維莫司,取得一定的療效。此外,目前還有關於AKT抑制劑的研究正在進行。
關於CDK4/6抑制劑耐藥後的處理,還處於探索之中,Ⅲ期臨床試驗尚較少,需要更多臨床研究的證據以幫助臨床進行更合理地排兵布陣。目前可以考慮首先使用CDK4/6抑制劑,進展後再使用PI3K抑制劑,之後再考慮依維莫司聯合CDK4/6抑制劑。
周永昌教授在2019中華腫瘤大會現場報告
(圖片由中華腫瘤大會提供)
版權歸腫瘤資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良醫匯-腫瘤醫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