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心理學家說過,每個人都是一座巨大的藏寶庫,裡面包羅萬象。而我們大部分人,哪管是終其一生,也不過是挖掘其百分之五而已。
對於人性潛能的挖掘,其實我們一直沒有停下過腳步。因為我們拼搏一生,奮鬥一輩子,都走在潛能挖掘的道路上。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覺,我這個方面不如別人,我資質較為平庸,一輩子應該就是要過這樣的平淡的日子了。
這是身處在「局內」的人的特有自嘲。為何?因為他們並沒有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想問題,所以,他們看到的世界,就只能是一個「小世界」。
如果說我們自己是一個「小世界」,那我們所身處的環境,那就是「大世界」。
決定我們「小世界」怎樣的,不僅是我們自己,還有外在「大世界」的影響。如果人能夠擺脫無用的自嘲,進而尋覓突破潛能的方法,相信會在未來的日子裡有所成就。
那麼,該怎樣將一個人的「潛能」發揮到極致呢,或者說儘可能地挖掘出來呢?其實,這就是「反人性」的挑戰了。
因為人之惰怠,是天性。你故意挖掘其中的潛能,就是一種「逆向而行」的選擇。可人生,就是一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過程。
如果你想突破當下的「潛能」,不妨這樣做。
在生活中,我們做一件事的時候,大多會選擇較為容易,或者說自己較為擅長的事兒去做。因為這樣的選擇,會讓做事的難度大大減小。
可是,如果我們只挑自己擅長的事兒去做,那麼,我們的生活就如同「小河的水」一樣,永遠都是平淡且無波瀾的。
曾有一位名人說過,如果別人問你,你想幹啥,你說只幹自己喜愛的。如果別人再問你,你未來想成為怎樣的人,你說要成為所喜愛的人,那我可以說,這個人已經死了。
喜愛這件事,擅長的這種能力,往往就是你的長處,也就是木板中的長板。但是,決定你能裝多少水的,永遠是你的短板。
如此,想要激發自己的潛能,就得在一定的時候,去做一定的不擅長的事兒。那些你越是感覺困難的東西,越是能教會你成長。
為何?因為我們都習慣於舒適,不想去冒險,不想去有所挑戰。其實,這樣的想法並沒有錯,而是說,倘若一直這樣下去,我們的潛能終究會被埋沒。
逼自己一把,這是一種勇氣。而勇氣背後,就是你對於被突破的潛能的有效收穫。
小時候,父母老師總跟我們說,以後出了社會,就不僅要比智商了,還要比情商。
情商和智商,都是人能力和情緒上的表現。但是,有一個問題,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人,真的就能一生無憂,如魚得水嗎?
不見得。因為決定人下限的,就是你的情商和智商。可是,決定你的上限的,恰恰是我們所忽視「逆商」。
在中國人的教育中,我們仿佛是過分重視智商和情商的重要性了,往往忽視了對人的挫折教育。
我們大多人都沒有發現,想要提高你的情商和智商,你就得提高你的逆商。沒有逆商的加持,其實我們都不會活得好。
好比你遇到了一個困難,那是高智商,高情商的你難以解決的。那麼,你該怎麼辦呢?
倘若你急躁,或者一蹶不振,那麼你的未來,也就那樣了。可是,如果你能承受得了整個困難的過程,甚至能承受它的結果,心懷感恩,內心積極,相信你的人生不會太差。
逆商,就是人「向死而生」的有效體現。有道是「英雄出磨難」。如果人經歷過萬般苦難,那這個人的潛能,絕對是比一般的人要高的。
李世民曾說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無所得矣。」
一個人,如果他的目標是高遠的,那麼他就能有中等的成就。再次,如果他的目標是中規中矩的,那麼他的收穫就是微小的。倘若這個人目標短淺,那他將一無所得。
人,為何要樹立較為遠大的目標呢?因為你夠得著的,不叫目標,而是你必然要做到之事。可你夠不著的,才能算是你的理想。
我們做人,可以活得卑微,可內心的遠大追求卻不能有絲毫的減少。
曾有兩個年輕人,在看到祖龍皇帝出行的大陣仗時,都不禁說了一句話。
第一個年輕人說:「大丈夫當如此也。」而第二個年輕人卻說:「彼可取而代之。」
我們都知道,前者就是漢高祖劉邦,後者就是西楚霸王項羽。此二人,他們都是秦末漢初時的梟雄霸主,有著吞併天下,橫掃寰宇的雄心壯志。
而他們的雄心壯志和追求,恰恰激發了他們的人性潛能。退一步來說,如果他們沒有這樣的目標, 那前者只是混混,而後者,只是落魄貴族罷了。
你的眼光能看到哪裡,你的腳步就要走到哪裡。當有這樣的覺悟時,人往往就會拼命去奮鬥,去努力。在這個過程中,你所需要的潛能,就會如同涓涓細流一般,源源不斷地流出來。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