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昆蟲數目減少 長此以往,昆蟲恐遭絕跡

2020-12-05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全球昆蟲數目減少 或將於一個世紀內完全絕種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全球昆蟲正面臨滅絕危機。報告稱,過去30年來,全球昆蟲數目持續減少,若長此以往,昆蟲將於一個世紀內完全絕種,令自然生態系統出現「災難性崩潰」。

資料圖:昆蟲。趙力攝

據報導,研究由澳洲雪梨大學教授桑切斯-巴約,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客席教授懷克胡伊斯聯合進行,他們綜合了歷來73篇有關昆蟲減少的最佳研究論文,以分析全球昆蟲減少概況,當中大部分研究主要針對西歐和美國,部分則涉及澳洲、中國、巴西或南非。

報告稱,過去30年內,全球昆蟲數目以每年2.5%的幅度持續減少,

如今有超過40%昆蟲品種的數量正在下降,約1/3品種更處於瀕危狀況。長此以往,昆蟲恐遭絕跡。

研究發現,全球昆蟲的絕種速度是哺乳類動物的8倍,其中蝴蝶、飛蛾及蜜蜂的減幅最大。

桑切斯-巴約指出,昆蟲數目銳減令人震驚,警告若按每年2.5%跌幅計算,昆蟲數目會在10年後減少1/4,100年後更會完全絕種,又指一旦昆蟲絕種,以其為食糧的雀鳥和爬行類也會受到波及。

過往已有研究指出,地球正處於史上第六次生態大滅絕,但大多只集中於較容易研究的大型動物,針對昆蟲的則較少,但昆蟲是地球上最多樣化的物種,對整個生態系統的運作尤為關鍵。

報告強調全球均面對同樣問題,並指出工業化規模的密集式農業、過度使用農藥、城市化及全球氣候變化都是昆蟲數目銳減的元兇。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教授古森表示,昆蟲可以幫助大部分植物授粉,保持農田健康,並能控制有害植物數目,強調人類無法在缺少昆蟲的環境下生存。

相關焦點

  • 百年後地球上恐無昆蟲?
    科技前沿多年來,世界各地的昆蟲數量急劇下降,但這場潛在的「災難性」危機的嚴重程度,直到現在才得到充分的了解。上周,《生物保護》雜誌發表了首份關於全球昆蟲數量下降的科學綜述,這項研究分析了73份有關昆蟲數量減少的歷史報告,得出結論說,全球40%以上的昆蟲物種正在減少,1/3的物種處於瀕危狀態。
  • 昆蟲正在減少 而人類並不清楚—新聞—科學網
    專家表示:亟需開展昆蟲多樣性長期監測與研究昆蟲正在減少 而人類並不清楚   生境千萬處,保護第一條,昆蟲大滅絕,人類兩行淚...... 在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第一次物種大滅絕事件發生,持續50萬年,導致大約80%的物種絕滅。後來的幾億年裡,又相繼發生4次大滅絕事件,最短持續幾萬年,最長持續數百萬年。 直至人類出現後,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悄然上演。「歷史上前5次大滅絕,持續時間很長,而這一次,是百年尺度的事件,而且速度比先前快得多。」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告訴《中國科學報》。
  • 亞馬遜的昆蟲不斷減少,意味著什麼?或是厄爾尼諾現象再現的前奏
    他們發現生活在亞馬遜叢林中的昆蟲數量出現了嚴重的下滑,這種數量的下滑程度甚至直接影響到了該種族的存亡。據調查,由於在上一輪的厄爾尼諾現象中,給部分的亞馬遜叢林帶了嚴重的乾旱情況,造成當地昆蟲大片的死亡,而且這種情況維持了整整兩年才稍有緩和。
  • 臭蟲絕跡多年重現京城 自然界十大怪異昆蟲(組圖)
    原標題:臭蟲絕跡多年重現京城 自然界十大怪異昆蟲(組圖)   很多「80後」、「90後」對臭蟲基本毫無概念,這種遠比蚊子更討厭的吸血蟲,至少在城區被人們遺忘了很多年。而這種令人討厭的蟲子近日又重現北京城,很多居民被咬得渾身是包、奇癢難忍。
  • 科學家:五十萬種昆蟲面臨滅絕
    中說,地球上面臨滅絕的100萬種動植物物種中有一半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卡多佐對法新社說:「人類活動幾乎是所有昆蟲種群減少和滅絕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棲息地的減少和退化,其次是汙染物(尤其是殺蟲劑)和入侵物種。過度開發(人類飲食中有2000多種昆蟲),而且氣候變化也造成了影響。蝴蝶,甲蟲,螞蟻,蜜蜂,蜂,黃蜂,蒼蠅和蜻蜓的衰落所帶來的後果遠遠超過了它們的滅亡。「隨著昆蟲的滅絕,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物種,」卡多索說。
  • 救救昆蟲!科學家稱50萬種昆蟲瀕臨滅絕 恐帶來災難
    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科學家10日提出警告說,地球100萬種動植物面臨滅絕,其中一半是昆蟲,而它們的消失,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報導稱,芬蘭自然史博物館生物學家、本研究主要執筆人佩德裡奧·卡爾多索說,「現今昆蟲的滅絕危機讓人極度憂心」,「但我們所知的只是冰山一角」 。資料圖:蟑螂。 據報導,可以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在水上行走的昆蟲消失,是集體滅絕事件的一環。
  • 科學家:五十萬種昆蟲面臨滅絕
    飛行、爬行、挖洞、跳躍和在水面上行走的臭蟲的消失是大規模滅絕事件的一部分科學家在「警告人類」中說,地球上面臨滅絕動植物中有50萬種是昆蟲,它們的消失可能對人類造成災難性的影響。這次我們要怪誰卡多佐對法新社說:「人類活動幾乎是所有昆蟲種群減少和滅絕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棲息地的減少和退化,其次是汙染物(尤其是殺蟲劑)和入侵物種。過度開發(人類飲食中有2000多種昆蟲),而且氣候變化也造成了損失。
  • 世界最大水棲昆蟲現身青城山 被稱"水質指標昆蟲"
    」  盛夏,各種昆蟲的活躍季。一種長牙且形似巨型蜻蜓的怪蟲被青城後山的村民發現,而就在20日,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高級生物工程師趙力經過鑑定,發現這竟是一種叫 「越中巨齒蛉」的水生昆蟲,它們不僅是在四川首次發現,而且通過對標本實際測量後發現,這幾隻個體竟然是世界發現過的現存最大水棲昆蟲標本。巨齒蛉是對水質非常敏感的生物,被國外許多專家稱為「水質指標昆蟲」。
  • 歷史生物,繁殖力最強的昆蟲,石炭紀,最大的蜻蜓
    大家好,我是袁碩,今天給大家說說《繁殖力最強的昆蟲》《最大的蜻蜓》繁殖力最強的昆蟲昆蟲的繁殖能力是異常驚人的還有一種叫做蚜蟲的昆蟲,它的繁殖能力更加驚人!我國著名昆蟲學家朱弘復教授在他所著的一本書中寫道:作者計算過棉蚜的繁殖能力,在北京一個孤雌胎生的棉蚜,自6月中旬到11月中旬的150天中,假設它的後代都存在的話,就有672, 623,338, 074, 292, 603, 508個之多,是上述蒼蠅後代數的3.5倍,數目實在驚人!
  • 地球的環境日益惡化,飛行昆蟲的數量在27年間減少了四分之三
    由於消耗了過多的化石燃料造成了全球氣候變暖,許多物種因此而瀕臨滅絕。人類不斷地開發資源,導致自然環境日益退化。而最近有研究顯示,飛行昆蟲也逃不了滅絕的厄運。來自荷蘭內梅亨大學的卡斯帕·霍曼和他的研究團隊在2017年的時候進行了一項有關於飛行昆蟲的研究,結果令他們感到震驚:世界上的飛行昆蟲數量在短短的27年時間裡已經銳減了四分之三。而且飛行昆蟲的滅絕趨勢還在繼續,如果人類不再採取措施應對這一問題的話,那麼自然生態將面臨崩潰的可能性。
  • 德國飛行昆蟲已下降了80%!昆蟲100年內將滅絕,這場自然大災難讓...
    不久前,來自澳大利亞的桑切斯-巴約(Francisco Sanchez-Bayo)和懷克胡伊斯(Kris Wyckhuys)兩位教授從73篇有關昆蟲減少的論文入手進行分析,得出結論:過去30年內,全球昆蟲數目以每年2.5%的幅度持續減少,在10年後將減少1/4,100年後更會完全絕種。
  • 大量昆蟲死亡:如何拯救昆蟲與我們人類自己?
    多年來,昆蟲衰退的解決方案——通常用「蜜蜂」和「傳粉者」來形容——鼓吹「昆蟲友好型」花園和限制草坪殺蟲劑的使用。所需的一切,這些信息都可以說是暗含的,是微小的,是個人的行動,並且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對此,昆蟲學家表示強烈反對。賓夕法尼亞大學昆蟲學家丹尼爾·簡森說:「昆蟲數量減少的程度和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 中國昆蟲第一次上榜吉尼斯:這也太大了!
    5月26日,在四川青城山發現的一隻越中巨齒蛉,被金氏世界紀錄管理團隊正式認定為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6月1日,該昆蟲的發現者、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收到了金氏世界紀錄證書,上面寫道:「最大水生昆蟲(有翅亞綱)是一種魚蛉(越中巨齒蛉),它有一個21.6釐米的翼展,2014年7月12日在中國四川成都發現。
  • 昆蟲恐懼症:對昆蟲的恐懼
    是一種對昆蟲極度而持久的恐懼。昆蟲恐懼症的症狀是什麼?與對昆蟲的恐懼或厭惡不同,昆蟲恐懼症患者對昆蟲有一種非理性的恐懼。患有恐懼症的成年人通常理解害怕沒有實際危險的東西是不合理的。即使如此,僅僅是想到靠近昆蟲也會帶來嚴重的精神和生理症狀,例如:看到昆蟲或想到昆蟲時強烈的恐懼或焦慮的直接感覺隨著昆蟲的逼近而惡化的焦慮即使你意識到恐懼是不合理的,你也無法控制它們因恐懼而無法正常工作盡一切可能避免昆蟲,例如避開公園、地下室或可能存在的活動
  • 科學家敦促你食用昆蟲
    從螞蟻到蠍子,再到螞蚱,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國家,你都能在菜單上找到煎炸的昆蟲食物,它們被撒在主菜裡,藏在麵包和奶昔裡,被塞進蛋白質棒和奶昔裡。幾項新研究也揭示了飼養昆蟲的好處,包括減少土地和水的使用,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而其他研究表明,大部分人對食用昆蟲出奇地開放。然而,關於這一概念的科學知識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
  • 昆蟲正大量從地球消失
    ● 在全球100萬種已知昆蟲中,有40多萬種的數量在下降  ● 自1970年以來,50%的昆蟲可能已經消失  ● 農藥大量使用、農田和城市擴張,是昆蟲大量消失的禍首  ● 世界上3/4的農作物由昆蟲授粉,昆蟲滅絕可能對糧食生產產生重大影響    本報記者 丁洪美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最近發表文章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