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初獻聲,致星空和海洋:30年後,我會離你更近 | 未來親啟

2021-01-13 新華網客戶端

        未來親啟:

        站在南極看宇宙什麼樣?月亮上建基地我們還需走幾步?暗能量啥時候能為我們所用?人類潛入世界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AI是否會威脅人類,讓世界遁入「黑客帝國」?

        曾幾何時,上班擁擠的地鐵上,漫天繁星的夜晚,手機那端的你,是否萌生過這些稀奇古怪的念頭?

        早春三月,中國首都北京,中國最頂尖的科學家們在此吹響了科學科技的「衝鋒號」,與未來對話。

        我們邀請到六位不同領域的頂尖科學家,帶著你的問題,向著宇宙、向著海洋、向著那些看得見或者看不見的世界、向著無儘可能性的科技未來發問。

        提筆交心,見信如晤。未來,是我們的老朋友。給老朋友的信,心中默念並不過癮。

        於是我們挑選出一位胸懷好奇心的孩子,一位扮演未來角色的演員,一位以筆描繪未來的科幻作家,一位傳遞中國聲音的記者,一位立志要把未來「管起來」的科幻迷,一位以藝術致敬未來的教師,把這一封封寫給未來的信小心拆開,一字一句讀給你聽。

        展信佳,

        收到請回答

    《寫給南極天文臺的一封信》

        20年或30年後的南極天文臺:

        我從沒想到,自己會在三月北京春風拂面的晚上,給一個尚未奠基的「你」寫下跨越時空的「對話」。不過,理論上我可以算是中國最擅長製造望遠鏡的人之一,那麼誰又能更擅長仰望星空呢?

        20年,也許是50年後,如果全球變暖沒有繼續惡化,那麼南極的天空應該還像今天這樣,寧靜、透明,背對浩瀚星海,遠眺茫茫冰雪。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那時的你已經從地球上打開了不止一個觀測宇宙的新窗口,是光學和紅外?還是太赫茲?又或者是毫米波?

        12年前,中國科考隊員登上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震動了國際天文學界,我們歡呼雀躍。「應該把中國的望遠鏡架到南極去!」我是如此興奮,在仰望星空的人群中,中國人坐回了前排。

        12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離成功仍很遙遠。極寒條件下實現無人觀測,這對觀測設備耐寒、去霜、自動化都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為了你,很多科研人員一年年往返南極與中國大陸,面對的很多問題都是天文觀測的第一次。他們是在「開路」呢!

        我想起一位外國女作家的一句話,「如今逗樂我們的一切都曾是某種危急關頭」。比如說,當年我在歐洲南方天文臺遇到瓶頸時,老師對我說,這是基礎研究必經階段,一定要熬過去。

        後來我回國帶領LAMOST團隊,我經歷過困難,遭遇過質疑,在最為痛苦的攻關階段,我告訴大家困了喝咖啡,睡不著吃安定;還有就像尋找引力波過程中經過如此長期執著堅守,有多少頂尖科學家因此被質疑,直到LIGO真的聽到了那一聲宇宙的漣漪……

        所有成功前摸黑的橫衝直撞,給你帶來的痛苦有多大,未來的快樂就有多大。所以,我希望現在我們所經歷的一切,未來都能被你當做逗樂自己的段子。

        我們正處於一個最好的時代。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對基礎研究和原創性研究的長期穩定支持機制」,這對你我都是利好。中央提出「四個自信」,我們科學界也要自尊、自信、自強。唯有如此,民族才能崛起。

        如果你不到南極,那麼你只能上天了。我信心滿滿地對很多人說過這句話,因為,所有對未來的不確定裡,你是我唯一的篤定。

 

 

 

        全國人大代表 崔向群

        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南極天文中心副主任,國際天文學會(IAU)光學紅外技術分會組委,國際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SCAR)南極天文和天體物理學(AAA)科學規劃組成員。負責研製成功世界上新型的最大口徑的大視場和光譜獲取率最高的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為中國在大樣本天文學特別是宇宙大尺度結構、暗能量探索和銀河系形成演化研究走到國際前沿創建了平臺。

 

    《給未來海洋的信》

        蔚藍的大海:

        你好,這是一封來自30年前,從你身邊發出的信。

        作為一名海洋探測領域的研究人員,我這輩子都想著看清、聽清你,此時的我,正在中國首都北京全國兩會的會場上,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與你對話。

        地球因你而充滿著神秘的蔚藍,3.6億平方公裡,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千萬年來,我們穿行在海洋,捕魚以及遠航。麥哲倫、哥倫布乃至於中國的鄭和,都在你的幫助下,不斷突破日常生活的範圍,畫出人類聯繫與進步的路線圖。

        1869年,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發表了一部頗有懸念的小說《海底兩萬裡》,小說中在海底航行的「鸚鵡螺」號激發了我們對你的無盡想像。

        於是我們就像「鸚鵡螺」號上的尼莫船長一樣,堅持著探索。我們通過聲吶探測,看到海平面以下的世界也存在著山丘、溝壑以及平原;我們進行著深海鑽探,才證明地球猶如拼圖一樣,存在著板塊的連接;我們攻堅著深潛技術,1000米、4500米、7000米再到11000米,我們正逐漸走近你內心的深處。

        中國,位於亞洲大陸的東部,面向太平洋,毗鄰大陸邊緣的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互相連成一片,管轄海域面積超過300萬平方公裡。

        2016年5月15日下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被A形架吊起,即將回收至母船。當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溝西側成功完成科學應用下潛,此次下潛是「蛟龍號」首次在雅浦海溝開展下潛作業,最大下潛深度4955米。新華社記者 潘潔 攝

        這個東方大國正在逐步走向深海、遠海,2016年,在世界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我國「海鬥」號水下機器人和「彩虹魚」號萬米級著陸器相繼成功進行萬米海試並採樣,「蛟龍號」載人深潛器遠徵,「向陽紅01」和「向陽紅03」投入使用,我國自主研發的萬米級海底地震儀也於近日成功應用,成為世界上首個成功獲取萬米級海洋人工地震剖面的國家。

        對於人類科考而言,下海和登天一樣難。目前為止,尚有95%的海底未能被人眼所見。未來,我們願意像少年派一樣,在海洋上來一次奇幻漂流。

        在我的研究領域,聲吶作為漂流路上的「眼睛」和「耳朵」,將會愈加精確、靈敏,會「感知」你的內心深處。我們的載人潛水器功能也將更加強大,突破一個又一個的生命禁區,看到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深藍世界。

        由近及遠、由淺入深,這是人類探測海洋的必由之路,也蘊含著我們中國禮儀之邦交朋友的樸素道理。

        願30年後的今天,乘坐定期往返的深潛器,著陸在你的最深處,與你這位老朋友相見,道上一句「我又回來了」。

 

 

 

        全國政協委員 潘鋒

        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所副所長。主要從事海洋聲學技術研究,包括聲吶系統設計、結構設計及工程實施。負責了863計劃和科技攻關等多項國家級重點項目,研製完成多種新型聲吶設備。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一次,是國家863計劃「十一五」海洋技術領域專家組專家、「十二五」海洋技術領域主題專家組專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十三五」重點專項「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總體專家組成員。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未來——未來親啟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寫給南極天文臺的一封信
    20年或30年後的南極天文臺:我從沒想到,自己會在三月北京春風拂面的晚上,給一個尚未奠基的「你」寫下跨越時空的「對話」。不過,理論上我可以算是中國最擅長製造望遠鏡的人之一,那麼誰又能更擅長仰望星空呢?
  • 三體電影版攜女主角張靜初開機 或16年上映
    【17173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3月19日消息,由遊族影業投拍的、備受關注的科幻電影《三體》3月18日正式在小興安嶺開拍,而該片的女主角、「葉文潔」的飾演者張靜初也首次曝光。根據此前遊族透露的信息,該片很可能在2016年上半年與觀眾見面。
  • 張靜初主演公益電影首映 聚焦「輕度自閉症」人群
    原標題:張靜初主演公益電影首映 聚焦「輕度自閉症」人群   中新網杭州1月17日電(胡小麗)16日,由張靜初主演的公益題材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正式公映。據悉,該片講述了單親媽媽田桂芳(張靜初飾)陪伴並獨自撫養患有艾斯伯格綜合症(註:輕度自閉症)兒子修直成長的故事。
  • 張靜初《萬有引力》只穿內褲 遭郭濤吻臀纏綿
    遭郭濤親吻臀部  張靜初與郭濤版海報尺度大開,張靜初繼《門徒》後,再度性感出鏡,在海報中只穿一條白色內褲扒在床上,芊細的腰枝,微微翹起的臀部,大秀性感。郭濤則用一隻手摸著張靜初的腰部,臉貼著她的臀部,色情指數飆升。在當天曝光的片花中,兩人赤身肉搏的片斷也讓人血脈賁張。  「哎呀,這部戲絕對不是色情片,大家一定不要誤會!」郭濤透露這是他出道以來尺度最大的一次演出,「我和張靜初這條線講述的是怎麼造小人的故事,我自己造人經驗豐富,當時我鍛鍊身體,少酒戒菸,所以演起來也比較得心應手。」郭濤笑稱這部戲是一本愛情的教科書,「也算是一部科教片!」
  •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美贊臣親舒、超啟能恩等水解蛋白奶粉測評
    後來也是在網上了解到「適度水解」配方,因為可以防敏同時營養也全面,是適合作為寶寶轉奶後的「第一口奶」。我在做功課的時候就有了解到全新能恩【全護】、超啟能恩、美贊臣親舒、愛他美低敏這四款比較熱的水解奶粉,最後我是選擇了全新能恩【全護】的喲~為什麼會選擇它?大家了解一下就知道了。
  • 如果地球離太陽更近5%
    其中包括行星和發光體的大小,恆星發出的能量的大小等。研究人員反覆想知道,如果地球離太陽稍近一些,或者離太陽稍遠一些,將會發生什麼。1.地球距離太陽更近5%(大約750萬公裡)溫度太高了,以至於地球就像一片熱沙漠。水根本不可能以液態存在。現在在金星上觀察到類似的情況。也許有些微生物可以生活在這裡,但沒有人談論像現代微生物這樣的更高的生命形式。
  • 《萬有引力》尺度大開 張靜初、郭濤演激情床戲
    據劇組的工作人員透露,因為當天郭濤和張靜初要拍一場分量頗重的激情戲,才有了清場的安排,而為了讓主演出色完成演出,劇組還斥資百萬為兩人搭建起「愛巢」,以此喚起兩人的「激情」。  郭濤和張靜初在《萬有引力》中飾演夫妻,郭濤詮釋的數學教師王勇與張靜初飾演的電視臺記者雪蓮,將在這段故事裡經歷一場啼笑皆非的 「造人工程」,這無疑也成為了大眾爭相關注的亮點。
  • 明星堅持品質之選--Mammut猛獁象助力張靜初挑戰戶外
    圖註:張靜初在極寒的天氣下進行訓練北京時間12月16日-21日,為了完美詮釋2018年新開拍影片《冰風暴》中的角色,張靜初選擇實地挑戰自我,探險加拿大,在哥倫比亞大冰川進行戶外攀登訓練,據悉,本次訓練為期6天,訓練內容包括:攀巖、攀冰、冰川徒步、野外露營
  • 蔡康永曝「老夫子」幕後花絮 兩岸巨星豪華獻聲
    、杜篤之等幕後製作大佬坐陣的夢幻之作,更首度呈現華語動畫的全明星配音陣容,不僅有來自臺灣的名嘴蔡康永,歌后蕭亞軒助陣,華誼兄弟更是出動旗下群星鄧超、張涵予、李晨、霍思燕、車曉、鞏新亮、沙溢、張峻寧、劉金山、馮紹峰、黨淏瀚
  • 地球預警:30年後,天然海洋魚類將會滅絕
    美國專業科學雜誌的一篇報告,讓全世界震驚,《Science》發出警告:2048年天然魚類將會從海洋中滅絕。科學家分析了過去50年海洋調查和漁業記錄的數據後發現,世界各地捕獲的魚類中,29%的品種捕魚量已經減少到了十分之一。很多魚類資源枯竭或不能再捕撈了,消息一出給各國政府和漁業相關人員帶來了巨大衝擊。
  • 川普讓世界離末日更近? 科學家撥快「末日時鐘」
    象徵世界末日剩2.5分鐘  據報導,設立「末日鍾」的芝加哥《原子科學家公報》組織(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簡稱BAS)於1月26日發出警告稱,美國新總統川普的言論,加上「全球安全面貌日益黑暗」,使世界變得更加不安全,因此將象徵性的「末日鍾」(Doomsday Clock)調快30
  • 《萬有引力》走進北大 張靜初考慮自己做導演
    張靜初領銜《萬有引力》劇組亮相北大張靜初聆聽導演講話張靜初成全場亮點張靜初給學生影迷籤名在與北大同學的交流過程中,張靜初稱:「以後可能會自己當導演,拍攝一些與家鄉有關的影片。」    4月26日晚,影片《萬有引力》導演趙天宇、製片人戢二衛攜張靜初、黃幻、段博文等主創人員來到北大百年講堂,與北大的同學們一起觀看了《萬有引力》全片,並在看片之後進行了一次廣泛的座談。
  • ...雅培親護、超啟能恩、美贊臣親舒超全測評 適度水解蛋白奶粉大...
    在做功課的時候,我自己就對這幾款奶粉做了對比:全新能恩【全護】、雅培親護、超啟能恩、美贊臣親舒。它還是100%乳清蛋白,和母乳一樣的小分子蛋白,還精準切斷過敏源,有通過GINI驗證可防敏15年。奶粉含豐富的DHA、ARA、亞麻酸、亞油酸等26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夠滿足寶寶每一個階段的營養所需。100%全乳糖配方,有助寶寶牙齒發育,完全就跟母乳餵養的效果一樣。
  • 受全球變暖影響 近30年來海洋熱浪次數激增逾50%
    中新網3月11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當地時間11日,一份國際研究報告指出,受全球變暖影響,近30年來海洋熱浪發生的次數比20世紀初增加超過50%,且破壞力越來越強,這對魚類、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構成了嚴重威脅。資料圖:氣候變暖導致冰山融化,北極熊的生存受到威脅。
  • 郭濤《萬有引力》扮科學家 與張靜初造人靠計算
    、戴立忍、文章等傾情出演,郭濤這次是大膽突破,飾演一名時尚帥氣的數學家,更是和張靜初為求子努力嘗試各種「科學試驗」。在電影《萬有引力》中,邂逅、造人、背叛、重生四個完全不相干的故事構成了整部電影的支架,郭濤和張靜初則支撐起「造人」這一環節。這一段落其實屬於輕喜劇類型,郭濤此次飾演的是一名年輕有為的數學家,在課堂上,自信的演講,穿著銀色短西裝,黑框眼鏡,性感的胡茬,造型非常時尚且帥氣,相當有型。在電影中,他不僅非常迷戀數學,更迷戀妻子,兩人結婚十幾年還猶如新婚。
  • 對話古力:柯潔贏一盤僅有10%可能,阿爾法狗離真理更近
    對話古力:柯潔贏一盤僅有10%可能,阿爾法狗離真理更近 16日,圍棋世界冠軍古力隨重慶隊來西安徵戰一場圍甲聯賽,在接受記者專訪談及即將於五月下旬在烏鎮開戰的「人機大戰2」時,這位去年因解說李世石版人機大戰圈粉無數的圍棋名將對柯潔非常悲觀
  • 科學家宣布:離地球第二近恆星系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很多人都知道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系是半人馬座三合星,4.2光年,但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系是哪個在公元9800年,巴納德星將到達離太陽最近的地方,離我們約3.75光年,然而我們依然無法用肉眼看到。甚至它也不會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因為比鄰星還是會運行到比它更近的地方,看來巴納德同學只能做一個與世無爭的千年老二了。
  • 「大自然在說話」第二季啟動 甄子丹獻聲珊瑚礁
    由好萊塢當紅男星伊恩·薩默海爾德(Ian Somerhalder)配音的英文版《珊瑚礁》已發布,功夫巨星甄子丹將獻聲中文版,不久將與觀眾見面。    2015年4月,保護國際基金會陸續發布了中文版「大自然在說話」系列公益影片,蔣雯麗、姜文、葛優、陳建斌、周迅、湯唯、濮存昕分別為大自然母親、海洋、雨林、土地、水、花、紅木發聲。
  • 在未來太陽會發生什麼?它會爆炸嗎?
    在未來太陽會發生什麼?它會爆炸嗎?會燃盡嗎?它會離地球更近嗎?會像流星一樣掉落嗎?這是一組奇妙的問題-我會嘗試回答每一個。我會先從最後一個問題開始,然後往回解答。太陽會像流星一樣掉落嗎?Guisard在一年中任何一個晴朗的夜晚,如果你走到戶外看向天空,你最終都會看到一些隕落的星星(流星)。但是在一些夜晚,你可以一個小時看到十幾個,甚至幾百個。太陽在離地球越來越近嗎?地球沿著一個略微呈蛋狀的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因此它有時候離太陽近些,有時候離太陽遠些。
  • 豆瓣9.3,周迅、姜文獻聲,這部14分鐘紀錄片太震撼:大自然不需要...
    2015年紀錄片被翻譯成中文版,在中國上線。周迅、蔣雯麗、姜文、濮存昕、陳建斌、湯唯、葛優等一線大咖助陣,為紀錄片的中文版獻聲。背後一片蒼夷、慘不忍睹,這裡每一次時間的推移和整理,都是人類一次刻苦銘心的教訓。那離我們最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