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死球了,扯破喉嚨的吶喊還有意義麼

2021-01-13 張看法律

1、


今年11月15日那天的一聲槍響,註定會讓很多人感到心碎。這種撕裂,源於感同身受。因為每一位個體都在思量,假如我是賈某人會怎麼辦?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賈某人的死,其實早已註定。因為死在他射釘槍下的不光是一名村支書,更是公權機關的使者。對於村支書而言,民間的道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否很好地行使使者之責。雖然在我們以往的文學作品和民間故事裡,塑造出了眾多抗暴英雄,但官方層面其實並不認可俠這樣的東西。所謂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因此才會有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一說。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期望治下的人民幸福美滿,口頭禪是「來來來,我們喝了這碗雞湯!」


為了刀下留人,除了民間外,江平、郭道暉、賀衛方等一眾法學大家也在扯破喉嚨地吶喊。86歲了,江校長已有些老態龍鍾,不再年輕。每一次江校長的出現,都會令人感到格外心痛。我已記不清楚,這些年來江校長已經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吶喊過多少次,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江校長的吶喊大多臨空虛擲,這倒像長期一同參與吶喊的張思之大律師一樣。因為張思之說過,他是一位一生從未勝訴過的律師。


如果單單以師承關係來看,目前國家政法系統內的很多人,都是江校長的徒子徒孫。但顯然,師承在權力面前是軟弱無力的。當然,師承、門生之說也是封建殘留,我們現在要說的是依法治國。因此,事情的真正荒誕之處不在於是否尊師重教,而在於當法學大家們最終也只能以一種近乎上訪的方式扯破喉嚨地吶喊,而這種吶喊最終也只能招致失敗的命運。


一個人的死亡,並不會導致所有人悲傷。比如溫州司法局的大律師徐雪芬可能就會很高興。在徐律師看來,賈某人之死就是司法的勝利。輿論雖然想幹涉司法,但最終還是沒有得逞。我們應該尊重法院的判決。


而對於吶喊者而言,最殘酷之處即在於,一次又一次地吶喊然後失敗,失敗然後又吶喊,那吶喊本身,究竟還有沒有意義?


2、


書歸正傳,賈某人的事情先放一邊,說說最近拼盡洪荒之力所做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系列報導。


法條有一些晦澀,如果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這個法條,那就是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對於夫妻單方所舉之債,法律先推定其為共同債務,並需為該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當非舉債一方試圖從連帶責任中解脫出來會發現,要麼現實不能,比如此前夫妻是否實行了財產AA制,而且財產AA制還必須讓第三方債權人知曉。或者舉債方配偶當初在借條上就已明確,這是我個人的債務,和我配偶無關;要麼就是舉證不能,即非舉債一方需要提供證據證明配偶所舉之債沒有用於夫妻共同生活。而最淺顯之道理即是,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只有發生過的事情才會留下證據。要對未發生之事舉證,違背證據學「證有不證無」原理。這就相當於刑偵、公訴機關只能根據自身掌握的證據去證明一個人有罪,而不是把一個人逮來關起再說:「朋友,你如何證明你沒有犯罪?」


總之一句話,因為現實不能和舉證不能,「24條」事實上就形成了「玻璃瓶困境」,仿佛若有光,但實質沒有任何出口!




當然會有人說,你們這些媒體人啊,就喜歡搞一些聳人聽聞的事情,簡直就是唯恐天下不亂的亂臣賊子。是的,對於「24條」,我手上至少掌握了300個以上案例,陸續推出的《從大學教授到「被負債」600萬,中間只隔了一紙婚約》、《結婚兩月負債500萬,結婚證還是賣身契?》都是最為極端的案例。但問題是,如果把300個案例一一呈現,那不是新聞,而是一本充滿了血淚史的書。另外,如果事情不極端,公眾會關注嗎?這每一個案例都不真實嗎?要不要我給你看判決書?當下的中國,壞就壞在絕大多數人都在權利上面昏昏欲睡,這給公權機關的囂張提供了優質的沃土。真有人振臂高呼,這些傢伙就會說:「你他媽小聲點,影響老子睡瞌睡。」這真是一群嗷嗷待食,任人宰割的豬!


當然對於「24條」,也有人有不同觀點。因為這當中存在一個債權人與非舉債方配偶權利間顧此失彼的問題。簡言之,如果將配偶一方從連帶之債中完全解救出來,又會造成債權人權益無法得到保障。最終,事情變成了「岔道困境」,即假設你是一個火車司機,發現前方是一個岔道,左邊有三個工人正在施工,右邊有五個工人正在施工。剎車已經來不及了,請問:「你會怎麼做?」顯然,擁有立法權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和最高法能夠搞司法解釋的人就是「岔道困境」中的那名火車司機。雖然在這個問題上確實存在兩難,但無論如何殺三人救五人的法律絕非善法。最好的制度設計是火車還沒有到岔路口就果斷地踩住了剎車。




另外還有人說,出問題的不是「24條」,而是法官。對於這種說法更是不值一哂。如果每一名法官都能明察秋毫,英明神武,那所有法律都可以統統不要,一切斷案僅需法官自由心證即可!這就和大明太祖高皇帝發起的運動式反腐,最高統治者期待通過各種清洗,然後讓清明廉潔者掌管權柄天下就能大治一樣,沒有制度建設,腐敗只能越反越多。


回歸至《婚姻法》司法解釋二十四條,在這個盛產渣男渣女的時代,遇人不淑這樣的事情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不能因為一段婚姻不光葬送掉過去,還要葬送掉未來,這就是我關注這一群體並同時扯破喉嚨吶喊的最主要原因。


3、


這個時代永遠不缺乏吶喊者,缺乏的只是聆聽者。所以江平、賀衛方諸先生杜鵑啼血般的吶喊,最終換來的只不過是清晨那一聲槍響。那吶喊的意義何在?

意義有時候會很殘酷,正如賈某人之死一樣。雖然公眾的吶喊,並沒有改變最終的死亡。但根據權力運行邏輯,未來若有同類案情發生時,當事人則有可能逃過一劫。因為利刃高懸時,有人會估量以前所遭遇的洶洶輿論。任何國家,任何時代,權力的頭顱都很高貴,絕不輕易低頭。絕大多數時候,權力只會以自己的方式作出讓步,並以為人民服務的名義。


曾記得以前同事做過的一個報導,最高人民法院以公報案例的方式,否定了繼承房產過程中先公證再過戶做法,但很多地方仍繼續按照23年前建設部下發的一紙紅頭文件執行。不管媒體如何報導,地方政府一直死扛。等到輿論消退後,各地政府又全都悄悄改變了做法,取消前置的公證程序並認為20多年建設部的紅頭文件與《物權法》、《繼承法》、《房屋登記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相牴觸,不能成為房屋登記主管部門不履行房屋登記法定職責的依據。而這樣的改變最終也有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為了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


某種預設的輿論語境中,我們熟悉了這樣的表述,某十字街頭紅綠燈壞了,神勇的媒體記者報導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一把手局長做出重要指示,二把手局長親臨現場指揮,第二天信號燈恢復正常。相關部門負責人握著記者的手說:『感謝輿論監督云云』」。因此再次將視線回歸至「24條」。作為國之重器,即使是一條司法解釋的修改、修正或者廢除,那不能十字街頭換電燈泡,牽一髮而動全身。但這樣的報導引發如是關注至少說明,該法條確有不盡合理之處,確有修改的必要。




作為一名媒體人,我甚至也不知道「24條」什麼時候改?或者說會不會改?而我,只是盡到了一名吶喊者的本分而已。


當然,也就像江平、賀衛方、張思之諸前輩一樣,也不能說這樣的吶喊全然無意義!


相關焦點

  • 名畫《吶喊》究竟蘊含著什麼意義?
    儘管遠處有些許正常的元素——橋上有兩個人,峽灣裡還有一艘船——但畫面上的一切都充斥著原始而壓抑的恐怖氛圍。不用多說,這就是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創作的《吶喊》。它是美術史上僅次於《蒙娜·麗莎》的第二名畫。
  • 在人的喉嚨深處,科學家意外發現新器官,人體奧秘還有多少?
    引言 隨著世界各國不斷發展,而也讓我們發現了很多未知的秘密,雖然現在各國都在探索海洋和外太空的秘密,但我們人體的奧秘還存在著很多,在近段期間,外國科學家在人體當中又有一個意外發現,那就是在我們的喉嚨深處,意外發現了一個新器官。
  • 蒙克《吶喊》中的人物原型是什麼?新發現讓人意想不到
    《吶喊》是19世紀挪威表現主義畫家愛德華·蒙克的代表作之一。蒙克在1892年1月22日的一篇日記中記錄了《吶喊》的靈感來源:我跟兩個朋友一起迎著落日散步我感受到一種憂鬱突然間,天空變得血紅我停下腳步,靠著欄杆,精疲力盡我感覺火紅的天空像鮮血一樣掛在上方刺向藍黑色的峽灣和城市我的朋友繼續前進我卻站在那裡焦慮得發抖我感覺到大自然那劇烈而又無盡的吶喊一百多年過去了,愛德華·蒙克的《吶喊》中痛苦咆哮的人臉仍然深入人心。
  • 亞馬遜神奇部落,所有人都是啞巴,只因喉嚨結構與常人不同
    導語:所有人都是啞巴,只因喉嚨結構與常人不同,亞馬遜神秘部落旅遊的樂趣就在於能夠體驗到各種我們沒有體驗過的風俗,見到各種我們沒有見過的民族,聽到各種神奇而又有意思的語言。每個民族都因該有自己的語言,即使自己民族的語言失傳了,也會使用其他民族的語言。但是如果說一個民族從來就不存在語言,而他們每個人甚至連發聲都不會,我想你一定不相信。在亞馬遜雨林裡不但有著可怕的森蚺,危險的美洲豹,更生活著許多原始的印第安土著部落。克曼加人就是屬於他們中的一支。從長相上看,克曼加人與其他部落的印第安人沒有什麼兩樣。
  • 景山遠洋|「讓奔跑和吶喊充滿意義,讓'追跑'和'尖叫'無地自容」六年級接力賽活動
    2017年10月16日,北京景山學校遠洋分校六年級全體師生在我校操場舉行了以「讓奔跑和吶喊充滿意義,讓「追跑」和「尖叫」無地自容」為主題的男女20
  • 看懂名畫 | 拍出1.2億的《吶喊》,到底在喊啥?
    與之而來的,還有茫然與無措。因為,我們壓根不知道這幅畫到底畫的是什麼鬼?想要表達啥?O__O So,萃花為了和大家一起提升審美技藝,特意開出專欄,教你如何去欣賞一幅畫。下面這個表情,泥萌是不是經常用咯?那你造麼,這個魔性表情包的鼻祖是誰?TA是挪威表現主義大師愛德華 蒙克Edvard Munch的代表作《吶喊》。
  • 科學家的回答讓人害怕
    讓人遺憾的是,這些探測器並沒有成功抵達火星,直到1964年「水手4號」飛越火星,人類才拍下了第一張火星表面的照片。這個發現了震驚了科學界,同時也讓許多人感到非常沮喪,畢竟人類從始至終都不是一個喜歡孤獨的生物。
  • 科學家的回答讓人害怕
    讓人遺憾的是,這些探測器並沒有成功抵達火星,直到1964年「水手4號」飛越火星,人類才拍下了第一張火星表面的照片。這個發現了震驚了科學界,同時也讓許多人感到非常沮喪,畢竟人類從始至終都不是一個喜歡孤獨的生物。
  • 高考作文輔導51:行動還是吶喊(文體:辯論)
    而反觀我們,不是說吶喊受限於我們的條件,我們得努力去追求影響力。畢竟我們只需要一個先驅;畢竟她的吶喊是為了鼓勵我們行動,而不是繼續吶喊。我認為對方援引格雷塔之例以佐證「吶喊比行動更重要」是有違其本意的,響應「2019影響世界的100人」吶喊的最好辦法不是去爭做2020年的這100人,而是去成為2020年萬千保護環境的行動者之一,這也正是吶喊的意義。
  • 喉嚨有痰,總是咳不出咽不下?送你祛痰法,止咳化痰,喉嚨舒服
    特別是在刷牙的時候,這種情況會明顯,但是一直乾咳卻咳不出東西來,有些人還會吃點化痰的產品,將痰液可出之後才感覺到舒服點。我們都知道人在感冒的時候,容易出現咳嗽,但都會有痰液咳出,那在沒緣由的情況下,出現咳嗽,卻一直咳不出痰,這是怎麼回事,該如何咳出痰?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 奶茶的英文是「milk tea」麼?90%的人都說錯了!
    香香甜甜,又濃又滑,充滿嚼勁的珍珠在舌尖跳躍,吸一口,奶茶伴著珍珠,順著喉嚨直達胃裡。坐在店內,聽著抒情音樂,看著窗外忙碌的行人,仿佛一切煩惱煙消雲散。奶茶好喝,你知道奶茶的英文表達怎麼說嗎?「milk tea」?那樣的表達就真的太TM「中式英語」了。老外,可不一定聽懂你說的是個啥!
  • 酷醫點 | 為什麼有的人掏耳朵時喉嚨癢甚至會咳嗽?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歡掏耳朵,在成都甚至還有專門提供掏耳朵服務的民間手藝人。不過,有些人在掏耳朵時會發現自己喉嚨發癢,甚至咳個不停,這是什麼原因呢?喉嚨的事怎麼會扯上耳朵呢?
  • 科學家在人的喉嚨深處,發現了一個未知新器官,人體秘密還有很多
    例如我們人類最關心的衰老問題,癌症問題一直都沒有解決,這是兩個比較大的方面,沒有解決我們還能想得通。但是要說我們現在對人體內還有哪些器官都了解的不夠全面,相信你都會感覺不可思議。解剖學已經發展幾個世紀了,有無數的解剖案例,怎麼會不知道人體內都有啥器官呢?
  • 看喉嚨挑好鴿,高分速信鴿大多數都這樣
    賽鴿的研究分析,如果眼睛是血統書,那麼喉嚨就是生命線。鴿友們往往對骨架、羽毛、血統都研究頗深,但喉嚨卻甚少觀察提及。
  • 喉嚨上感覺有痰,但吞不下吐不出,大多數人都認為是咽炎對嗎?
    在日常生活中,總會聽見有人說喉嚨不舒服,或痛或癢或象有痰而吞不下吐不出,這些都會是人們說的咽炎嗎?思宇中醫認為不一定,為什麼這樣說?如果是所謂的咽炎,應該吃些相關的藥就應該得到改善,為什麼有的吃藥得不到改善(吃藥沒效)?
  • 貝多芬用生命吶喊出來的名言,讀完讓人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想爆發
    用生命吶喊出來的名言,真的很多很多,歷朝歷代都有,在古代估計都以詩歌見長,比如唐朝李太白的這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還有「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這句:「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李清照的這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 魯迅的吶喊:你該看看這個病態社會中的不幸人,才知道什麼是吃人
    魯迅的小說幾乎都是為中國人的民族性格量身定做的,魯迅的大部分都是用當時社會最成功的一面,去諷刺當時最惡劣的社會現象,用平凡的事物展示了土豪們枯燥的生活,最諷刺的是,在魯迅的小說中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中國封建文明的歷史在每一頁上都寫著幾個字:仁、義、德。但是在魯迅的《吶喊》之中,所描繪的社會卻成了一個可怕的地獄,充滿了吃和被吃。
  • 說起魯迅先生,都想起《吶喊》《彷徨》,卻少有人知道這篇小說集
    而除了這幾個角色,諸位更熟悉的就是魯迅先生的小說集《吶喊》與《彷徨》了,這些角色也都是出自這兩本書中。而除了《吶喊》《彷徨》外,魯迅還有一本小說集,並沒有這兩本那麼知名,其中有幾篇故事,是魯迅先生在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光寫下的。這本小說集的名字叫做《故事新編》。
  • 肺部出現癌變,喉嚨會有徵兆,當喉嚨出現三種異常,需要引起注意
    一、肺部出現癌變,喉嚨會出現這三種異常1、頻繁咳嗽咳嗽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生理反應,當人的嗓子出現異物感或者是花粉草粉過敏時,人就會產生咳嗽的反應。通常情況下,人需要通過咳嗽來排出肺部的異物,能夠幫助肺部排毒,如果頻繁咳嗽的話,說明肺部的細菌和病毒過多,很可能是肺部病變所致。2、喉嚨沙啞人在上火時,肝火等會上升到嗓子部位,導致喉嚨沙啞,人在感冒時,呼吸道出現損傷,也會導致喉嚨沙啞問題。
  • 翟力強詩:漢江河畔的吶喊
    猛然,我們覺得要寫一首詩且有發表的地方那就是----吶喊魯迅的吶喊是反抗黑暗反抗暴力反抗剝削我們的吶喊是尋找正義尋找光明尋找真理魯迅的吶喊得以出版我們的吶喊累次被打斷打斷,我們繼續我們堅信烏雲遮不住太陽高山阻擋不住激流我們吶喊你可以蒙住我們的眼睛但你蒙不住我們的心你可以打斷我們的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