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C:HIF-1α預測膀胱癌受益於放療-CON聯合治療

2020-11-30 生物谷

2014年7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曼徹斯特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蛋白質,可以幫助醫生確定哪些膀胱癌患者將受益於治療,研究結果發表在英國癌症雜誌(BJC)雜誌上。

來自曼徹斯特大學的團隊發現膀胱腫瘤患者有較高水平的蛋白質HIF-1α,更有可能受益於一種治療方法,即在放療的同時給予患者混和氧(95%O2、5%CO2的混合氣體)和煙醯胺片。這種治療方法被稱為「CON」,能使放射放療更有效。

通過比較,單獨放療或放療與CON聯合治療患者腫瘤組織樣本中HIF-1α的水平,研究人員發現該蛋白能預測哪些患者受益於CON。當患者接受放療和CON,高濃度的蛋白質與疾病更好的生存有關聯。低蛋白水平患者並沒有受益於CON與組合放射治療。 (生物谷Bioon.com)

Expression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predicts benefit from hypoxia modification in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Hunter, BA et al.

Background:

The addition of carbogen and nicotinamide (CON) to radiotherapy (RT) improves overall survival in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We explored whether expression of the hypoxia marker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markers predicted benefit from CO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using material from patients with high-grade invasive bladder carcinoma enrolled in the BCON phase III trial of RT alone or with CON (RT+CON). HIF-1α expression was studied in 137 tumours using tissue microarrays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Data were available from other studies for carbonic anhydrase IX and glucose transporter 1 protein and gene expression and tumour necrosis.

Results:

Patients with high HIF-1α expression had improved 5-year local relapse-free survival with RT+CON (47%) compared with RT alone (21%; hazard ratio (HR) 0.48, 95% CI 0.26–0.8, P=0.02), no benefit was seen with low HIF-1α expression (HR 0.81, 95% CI 0.43–1.50, P=0.5). Combinations of markers including necrosis also predicted benefit but did not improve on prediction using necrosis alone.

Conclusions:

HIF-1α may be used to predict benefit from CON in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but does not improve on use of necrosis.

相關焦點

  • 免疫治療時代NSCLC放療的機遇與挑戰|放療|患者|Oncol|-健康界
    近期在《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發表的一篇綜述,為大家介紹了放療與免疫治療聯合的基本原理以及聯合治療的機遇與挑戰1。對免疫系統的抑制:放療後,通過募集TAMs、Treg細胞和MDSCs來誘導免疫抑制環境;放療還可增加TGFR-β和HIF-1α的分泌,抑制DC成熟,誘導內皮細胞產生輻射抗性。
  • 膀胱癌放療30次與25次區別有什麼?西醫的說辭你會信嗎
    膀胱癌是一種十分兇險的癌症。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治療膀胱癌的方法和手段越來越先進,不僅可以保留患者體內的某些組織和器官,而且還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特別是通過發射性治療,患者的膀胱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而且患者的病情也可以得到一定控制。膀胱癌的放療包括根治性放療、輔助性放療以及姑息性放療。
  • 世界矚目的癌症放療「新寵」,BNCT硼中子俘獲到底神奇在哪裡?
    1.治療療程短:基本上只需照射1次,1次照射時間為30-60分鐘左右。  2.靶向性好:對周圍細胞組織損傷小,硼化合物只被癌細胞吸收,具有普通輻射和鋰顆粒三倍生物效應的α光束精準破壞癌細胞DNA。  3.無需增氧效應:不僅可殺死富氧細胞,也可殺死乏氧細胞及處於靜止期細胞。
  • 轉錄因子HIF1α研究新進展
    缺氧將激發腫瘤血管新生、增加耐藥性、增強轉移能力等系列適應性應答反應;轉錄因子HIF1α 在其中發揮中心作用,並因此成為備受關注的潛在抗癌靶點。已確定70個以上與血管生成、腫瘤耐藥及侵襲轉移等惡性行為相關的基因受HIF1α 調控,而環境氧濃度則靈敏地調節其氧依賴性降解(ODD)結構域的泛素化、進而決定HIF1α 經蛋白酶體降解的速度和程度。
  • 膀胱癌(MIBC)新輔助治療!阿斯利康Imfinzi+Lynparza(英飛凡+利普卓...
    該研究入組患者中,ECOG體力狀態評分方面,55.2%患者為0(活動能力完全正常,與起病前無明顯差別)、44.8%患者為1(能行走和從事輕度體力活動,但不能從事較重的體力活動)。患者年齡中位數為71歲。TNM分期為pT2佔82.2%、pT3佔7.1%、pT4佔7.1%。約14.3%的患者出現淋巴結擴散。
  • 人低氧誘導因子-1α(HIF-1α)使用說明
    人低氧誘導因子-1α(HIF-1α)使用說明  本試劑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試劑盒用於測定人血清,血漿及相關液體樣本中低氧誘導因子-1α(HIF-1α)的含量。  實驗原理:  本試劑盒應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標本中人低氧誘導因子-1α(HIF-1α)水平。
  • 科學家揭示浸潤性膀胱癌患者化療效果的不同
    此前研究已經表明患有肌肉浸潤性膀胱癌的患者在手術切除膀胱之前從化學療法中能夠受益。但是哪種類型的化療可以在完全緩解率或癌症控制方面獲得最佳結果卻並不清楚。最近,莫菲特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檢查了來自800多名晚期膀胱癌患者的數據。在發表在《JAMA Oncology》雜誌上的結果顯示, ddMVAC化學治療組合帶來的完全反應的可能性更高。
  • 【圖文並茂】認識膀胱癌(一)
    膀胱癌在我國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腫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見腫瘤之一。2012年,全國腫瘤登記地區膀胱癌發病率為6.61/10萬,列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9位。 由於一些未知原因,男性患膀胱癌的概率是女性的3-4倍,死亡率也是女性的2倍以上。
  • 「免疫+放療」是救命稻草?專家:免疫治療需適當「降降溫」
    日前,「免疫+放療」的模式成了明星網紅組合。這真的能成為癌症患者的救命稻草?昨天,我們從第5屆金陵國際放射腫瘤治療學學術年會暨放療質控及靶區勾畫研討會獲悉,免疫聯合放療,如果用得好可以起到1+1>2的效果,但這個模式不是適合每一個晚期癌症患者。
  • 自動勾畫、設計放療計劃、預測效果,AI讓腫瘤精準治療成為可能
    人工智慧輔助腫瘤診療,可滿足更多腫瘤患者的診斷、放射、藥物治療需求,具體體現在可在放射影像中輔助醫生識別和勾畫腫瘤及正常器官、輔助醫生進行療前、療中、療後治療效果的預測、輔助放療物理師進行放射治療計劃的設計等方面。覆蓋腫瘤影像診斷、腫瘤智能放療、腫瘤藥物研發、患者跟蹤治療等關鍵場景。
  • 自動勾畫腫瘤、設計放療計劃、預測治療效果,人工智慧讓腫瘤精準...
    人工智慧輔助腫瘤診療,可滿足更多腫瘤患者的診斷、放射、藥物治療需求,具體體現在可在放射影像中輔助醫生識別和勾畫腫瘤及正常器官、輔助醫生進行療前、療中、療後治療效果的預測、輔助放療物理師進行放射治療計劃的設計等方面。覆蓋腫瘤影像診斷、腫瘤智能放療、腫瘤藥物研發、患者跟蹤治療等關鍵場景。
  • J immunol:HIF-1α在抗結核桿菌感染中的作用
    In this study, we show that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 is an essential mediator of IFN-γ–dependent control of 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 轉錄因子HIF-1α與口腔疾病關係的研究進展
    研究發現,HIF-1α在動物心血管系統的生成、骨系統的發育和神經胚的形成過程中都有表達,可以調控細胞的生長、增殖、遷移和凋亡等過程,與人類多種生理、病理過程相關。然而對HIF-1α及其信號通路的研究,以往多體現在腫瘤方面,近期發現其對口腔某些疾病發生與發展意義重大。
  • 解析放療治療
    放射線(radioactive ray)指不穩定元素衰變時,從原子核中放射出來的有穿透性的核輻射,主要是α、β、γ三種射線;其中是α種射線貫穿力最強。 當人體在短時間(數秒至數日)受到大於1戈瑞劑量的射線照射後,就會產生急性放射病,危及生命;機體在較長時間內受到超劑量限值的射線作用後可能導致慢性放射病,造成以造血組織損傷為主的全身慢性放射損傷。
  • ...Biomaterials上發表研究論文,揭示腫瘤微環境誘導膀胱癌幹細胞...
    Biomaterials》(IF=10.317)發表題為「Biomaterial 3D collagen I gel culture model: A novel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umorigenesis and dormancy of bladder cancer cells induced by tumor microenvironment」的科研論著,揭示了整合素α2β1
  • 風口浪尖的PD-1/PD-L1,|聯合治療|靶點|...
    顯示出更大的增長幅度,尤其是與其他療法聯合治療的臨床試驗。這有力地表明,PD-1 / PD-L1抗體與其他療法的聯合治療在臨床開發流程中顯示出的極大前景。該報告進一步分析指出,在3,674項活躍的臨床試驗中有2,949項(80%)聚焦於PD-1 / PD-L1單抗與IO療法、靶向療法、化療、放療等療法的聯合治療方案。綜合來看,PD-1 / PD-L1單抗聯合治療臨床試驗數量的增長已經超過了其作為單一療法的臨床試驗數量的增長。
  • 抑制轉錄因子HIF-1α能夠增強NK細胞活性
    抑制轉錄因子HIF-1α能夠增強NK細胞活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5 21:19:58 德國海德堡大學Adelheid Cerwenka課題組利用單細胞RNA測序發現,抑制轉錄因子HIF-1α能夠增強NK
  • 免疫治療後,膀胱癌竟「超進展」?!美國腫瘤專家權威解析
    在我國,膀胱癌的新發患者數和死亡數均為泌尿系腫瘤第一位,且呈逐年上升趨勢。而局部晚期和轉移性膀胱癌患者,則以鉑基化療為主,但治療效果並不理想,癌症幾乎總會迅速復發(有時數周或數月內便復發),並呈侵襲性生長,5年存活率僅5%。 隨著以PD-1/L1抑制劑為代表的免疫療法的應用,膀胱癌治療發生了重大改變,晚期膀胱癌患者得以延長生存期。
  • α-螺旋結構的性質、作用和預測
    α-螺旋是一種不對稱的結構,所以具有旋光能力。天然α-螺旋一般會使偏振光的偏振面向右旋轉。所以α-螺旋的含量對蛋白質整體的旋光性是有影響的,可以通過測量蛋白質的旋光性變化來分析α-螺旋含量的改變。不過由於胺基酸組成對整體旋光性的影響難以區分,所以應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