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immunol:HIF-1α在抗結核桿菌感染中的作用

2020-11-30 生物谷

20167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肺結核是一類全球感染人數最多(20億人),並且每年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結核桿菌是肺結核的感染源,而機體中巨噬細胞分泌的IFN-gamma對於宿主抵抗結核桿菌的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小鼠試驗以及臨床檢測結果均表明,缺乏IFN-gamma後機體更加容易受到結核桿菌侵染。IFN-gamma信號的抗感染機制包括抑制病原體的營養攝入,促進細胞自噬反應,表達內源性的抑毒因子(IFN誘導的GTPase等),以及產生NO。其中,NO具有明顯的抑制結核桿菌感染的效果。

HIF-1a是一類轉錄因子,在低氧環境下能夠誘導糖酵解相關基因的表達。最近研究表明,在LPS的刺激下HIF-1a能夠誘導巨噬細胞向M1方向分化。在膿毒症發病過程中,HIF-1a能夠介導宿主的免疫耐受效應,同時保持對病原體的殺傷活性。另外,HIF-1a還被證明能夠有效控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以及尿路感染的大腸桿菌的感染。缺乏HIF-1a的小鼠體內巨噬細胞缺乏ATP供應,因而難以遷移至炎症區域,同時,體內iNOS以及抗菌肽的表達也受到了明顯的影響。最近一些研究發現,HIF-1a可能參與了宿主的抗結核桿菌感染免疫反應。人為提高小鼠體內HIF-1a的水平有助於增強抗菌反應的效果。

為了進一步研究這一問題,來自美國加州伯克利分校的Sarah A. Stanley課題組進行了深入研究,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Immunology》雜誌上。

首先,作者檢測了小鼠感染結核桿菌之後體內巨噬細胞的狀態。結果顯示,在感染之後巨噬細胞內HIF-1a的表達量有較低水平的上升。但在經過LPS刺激之後,HIF-1a的水平開始明顯升高,進一步,作者發現IFN-g的刺激與結合桿菌的侵染協同刺激了HIF-1a的大量產生。之後,作者發現HIF-1a能夠有效促進受到IFN-g激活的巨噬細胞殺傷細菌的能力。

由於HIF-1a能夠調節多種基因的表達,為了尋找HIF-1a可能調節的抑制結合桿菌侵染的基因,作者進行了RNA-seq檢測。結果顯示,受到感染的巨噬細胞中有3330個基因的表達量有了上調,而IFN-g的刺激再次提高了其中2595個基因的表達量。其中,HIF-1a在未受刺激的巨噬細胞中僅調節118個基因,而在受到IFN刺激的巨噬細胞中,HIF-1a則能夠調節1191個基因的表達。在這些基因中,作者發現IL-1aIL-1bIL-6以及區劃因子CXCL1等的表達量都受到HIF-1a的調節。

之後,作者發現HIF-1a能夠調節巨噬細胞中PG以及NO的產生,進而對入侵的結合桿菌起到殺傷的作用。另外,在受到感染的巨噬細胞中,整個低氧的糖酵解代謝途徑的活躍程度有明顯的升高,這與HIF-1a也有重要的聯繫。

最後,作者通過體內試驗比較野生型小鼠與HIF-1a突變體小鼠在結合桿菌感染過程中的症狀差異,證明了HIF-1a對於宿主抵抗結核桿菌的感染具有重要的意義。(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doi: 10.4049/jimmunol.1600266

PMC:

PMID:

HIF-1α Is an Essential Mediator of IFN-γ–Dependent Immunity to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Jonathan Braverma, Kimberly M. Sogi, Daniel Benjamin, Daniel K. Nomur‡ and Sarah A. Stanley

The cytokine IFN-γ coordinates macrophage activation and is essential for control of pathogens, including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owever,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IFN-γ controls 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are only partial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we show that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 is an essential mediator of IFN-γ–dependent control of 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of IFN-γ–activated macrophages results in a synergistic increase in HIF-1α protein levels. This increase in HIF-1α levels is functionally important, as macrophages lacking HIF-1α are defective for IFN-γ–dependent control of infection. RNA-sequencing demonstrates that HIF-1α regulates nearly one-half of all IFN-γ–inducible genes during infection of macrophages. In particular, HIF-1α regulates production of important immune effectors, including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chemokines, eicosanoids, and NO.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during infection HIF-1α coordinates a metabolic shift to aerobic glycolysis in IFN-γ–activated macrophages. We find that this enhanced glycolytic flux is crucial for IFN-γ–dependent control of infection in macrophages. Furthermore, we identify a positive feedback loop between HIF-1α and aerobic glycolysis that amplifies macrophage activation. Finally, we demonstrate that HIF-1α is crucial for control of infection in vivo as mice lacking HIF-1α in the myeloid lineage are strikingly susceptible to infection and exhibit defective product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microbicidal effectors. In conclusion, we have identified HIF-1α as a novel regulator of IFN-γ–dependent immunity that coordinates an immunometabolic program essential for control of 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相關焦點

  • J immunol:IL-10 在病毒急性感染中的作用
    IL-10能夠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CD4或CD8細胞並抑制其增殖,活化以及記憶的形成。在慢性的病毒感染過程中,IL-10信號能夠引發T細胞的衰竭,而IL-10信號的阻斷則能夠促進T細胞的反應以及病毒的清除。此外,IL-10以及PD-1聯合阻斷療法能夠提高LCMV病毒感染過程中抗病毒T細胞的反應並加快病毒的清除進程。
  • J immunol:膜結合蛋白Annexin A2 在新型隱球菌感染中的作用
    與其它胞內寄生物不同,新型隱球菌能夠在酸性的巨噬小體中存活並複製,這對於其毒性具有關鍵的作用。真菌的胞內寄生需要一系列的機制:停留於胞內的巨噬小體中;產生一系列抗毒性保護措施,包括大的多聚糖外殼以及能夠中和胞內各種氧化劑與酶類的黑色素;破壞巨噬小體從而將菌體釋放到胞漿中。然而,還有一類叫做「非裂解性外泌途徑」的方式躲避巨噬細胞的殺傷也是其一類關鍵的寄生手段,這一機制目前研究的還不充分。
  • J Immunol:NF-KB參與抗HBV感染天然免疫反應
    2016年6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細胞內的天然免疫反應是抵抗外源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其中I型與III型幹擾素起著關鍵的作用。目前對於抗RNA病毒的免疫反應機制了解的比較深入,但對於肝臟抵抗DNA病毒感染的機制仍不清楚。
  • J immunol:病毒感染中多重抑制性信號阻斷CD8 T細胞活性
    J immunol:病毒感染中多重抑制性信號阻斷CD8 T細胞活性
  • J Immunol:MMP10調節巨噬細胞活化
    2016年6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研究發現MMP10能夠通過調節巨噬細胞表達其它種類的MMP蛋白從而促進傷口的結痂與癒合,但以上結果是在無菌的傷口實驗中得出的,因此無法涵蓋MMP10在整個巨噬細胞炎症反應中的作用
  • 研究揭示SARS-CoV-2感染中TNF-α和IFN-γ的協同作用
    研究揭示SARS-CoV-2感染中TNF-α和IFN-γ的協同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4:47:19 美國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Thirumala-Devi Kanneganti團隊發現,在SARS-CoV
  • J immunol:明礬疫苗中DNA酶的作用機制研究
    為了拓展上述研究,作者將疫苗中的明礬用LPS代替,令人驚奇的是:LPS與OVA-NP刺激引發的CD4 T細胞反應同樣會受到DNA酶的影響,由於LPS已知並不會與宿主的DNA發生反應,因此,作者認為疫苗中的DNA酶應該以某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發揮著免疫調節作用。另外,作者也發現如果用完整的NP代替OVA-NP作為疫苗中的抗原成分的話,其產生的免疫反應就不會受到DNA酶的影響。
  • 科學家總結HIF在免疫和炎症中的作用
    科學家總結HIF在免疫和炎症中的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8 15:51:03 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Anne F.
  • J immunol:記憶性T細胞參與移植排斥反應新機制
    2016年8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機體抵抗外界微生物抗原的感染之後而在器官移植過程中,微生物侵染引發的記憶性T細胞則能夠與異源的器官組織中的抗原產生交叉反應,從而引起移植排斥反應。共刺激信號(激活或抑制)對於調節T細胞的分化方向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器官移植排異或耐受的發生過程中共刺激信號能夠有效調節T細胞的反應。
  • J Immunol:揭示巨細胞病毒塑造宿主機體免疫系統的分子機制
    2019年1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巨細胞病毒能夠廣泛傳播,感染機體後能在體內終生存在,在健康人機體中,這種病毒通常會被有效抑制,但當機體免疫系統功能減弱或女性孕期的話,巨細胞病毒就會給機體健康帶來非常嚴重的危害;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環境健康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分析方法
  • J Immunol:天然免疫通路調控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陳新文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天然免疫通路調控中取得進展,發現了天然免疫信號通路中的重要信號分子MITA的首個剪接變體MRP,相關的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國際免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MITA是天然免疫信號通路中的一個重要信號分子,在I型幹擾素的誘導產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轉錄因子HIF-1α與口腔疾病關係的研究進展
    在頜骨發育和再生過程中,骨的形成與血管生成密切相關,成骨核心因子1(Runx2/cbfa1)過表達時,會刺激VEGF的轉錄及表達。這些研究證實了,HIF-1α參與缺氧誘導成骨分化這一過程。然而,其作用機制仍然存在爭議。
  • 抑制轉錄因子HIF-1α能夠增強NK細胞活性
    抑制轉錄因子HIF-1α能夠增強NK細胞活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5 21:19:58 德國海德堡大學Adelheid Cerwenka課題組利用單細胞RNA測序發現,抑制轉錄因子HIF-1α能夠增強NK
  • 轉錄因子HIF1α研究新進展
    缺氧將激發腫瘤血管新生、增加耐藥性、增強轉移能力等系列適應性應答反應;轉錄因子HIF1α 在其中發揮中心作用,並因此成為備受關注的潛在抗癌靶點。已確定70個以上與血管生成、腫瘤耐藥及侵襲轉移等惡性行為相關的基因受HIF1α 調控,而環境氧濃度則靈敏地調節其氧依賴性降解(ODD)結構域的泛素化、進而決定HIF1α 經蛋白酶體降解的速度和程度。
  • 人低氧誘導因子-1α(HIF-1α)使用說明
    人低氧誘導因子-1α(HIF-1α)使用說明  本試劑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試劑盒用於測定人血清,血漿及相關液體樣本中低氧誘導因子-1α(HIF-1α)的含量。  實驗原理:  本試劑盒應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標本中人低氧誘導因子-1α(HIF-1α)水平。
  • Cell論文詳解在SARS-CoV-2感染和細胞因子休克症候群中,TNF-α和...
    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11.025。這些作者在發現與COVID-19相關的過度炎症免疫反應通過觸發炎症細胞死亡途徑導致小鼠組織損傷和多器官衰竭後,確定了候選藥物。他們詳細介紹了炎症細胞死亡信號通路如何發揮作用,從而有助於開發潛在的治療方法來破壞這一過程。
  • J immunol:RORγt泛素化抑制Th17活性
    在TGF-b以及IL-6的共同刺激下,天然T細胞能夠最終分化形成Th17,IL-23與IL-1則能夠促進這一分化過程。研究表明,RORgt的突變會導致小鼠與人類中炎症的免疫缺陷症狀。由於其轉錄因子的特性,此前的研究著重於它在介導Th17分化中的作用,並且發現RORgt能夠直接刺激IL-17基因的表達。然而,對於RORrt的轉錄後調節機制,目前研究的卻不夠充分。
  • J Immunol:調節性T細胞幹預T細胞共刺激因子信號
    CTLA4-Ig融合蛋白是由CTLA4分子的胞外區域IgG的Fc片段融合而成,它能夠高親和性地結合B7.1以及B7.2分子(CD80與CD86),以及阻斷其與CD28的結合。2005年開始,CTLA4-Ig就被FDA批准用於治療風溼性關節炎,2011年上市的二代分子被用於緩解腎臟移植排斥反應。此外,在小鼠的移植排斥反應試驗中,CTLA4-ig也有明顯的效果。
  • J immunol:共刺激信號調節Treg活性有助於抑制免疫排斥反應
    共刺激信號(co-stimulation)對於T細胞的激活具有重要的作用,阻斷這一信號會導致一些與T細胞有關的疾病的發生。對於共刺激信號通路研究的比較清楚的包括CD28以及CD40。CTLA-4Ig是一個融合了CTLA-4胞外段以及抗體的Fc片段的融合蛋白,它能夠特異性地與CD80/CD86結合,從而抑制其與CD28的相互作用。
  • J immunol:BTK介導Tfh分化促進自身免疫反應的發生
    患者的血清中會出現大量針對自體細胞核抗原物質的抗體,這些抗體會沉積在關節,眼睛,皮膚,肺臟以及腎臟中,從而引發炎症反應。此前的研究發現B細胞內部的信號發生紊亂足以導致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生,但這種病變後的B細胞是如何導致自體免疫反應的,這背後的機制並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