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immunol:IL-10 在病毒急性感染中的作用

2021-01-10 生物谷

2016年7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T細胞的激活最初需要抗原信號,共刺激因子以及細胞因子的共同作用。IL-10是一種普遍性的負向調節因子,它參與調節了宿主的抗感染的免疫反應。IL-10能夠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CD4或CD8細胞並抑制其增殖,活化以及記憶的形成。在慢性的病毒感染過程中,IL-10信號能夠引發T細胞的衰竭,而IL-10信號的阻斷則能夠促進T細胞的反應以及病毒的清除。此外,IL-10以及PD-1聯合阻斷療法能夠提高LCMV病毒感染過程中抗病毒T細胞的反應並加快病毒的清除進程。另一方面,IL-10能夠與IL-4以及TGF-b結合抑制活化的CD8 T細胞中IFN-r的產生。

儘管在慢性病毒感染過程中IL-10具有明顯的負向調節作用,但是其在急性感染過程中的作用則十分複雜。此前研究認為在急性的LCMV感染中IL-10的功能甚微,而其它一些研究則發現IL-10能夠促進記憶性CD8 T細胞的成熟。此外,IL-10對CD8 T細胞的初次激活以及二次激活可能具有相反的作用。因此,要想了解IL-10對T細胞反應的影響離不開對其它細胞因子信號的認識。除此之外,IL-10對於Tfh細胞的功能以及生發中心的形成是否具有影響目前還不太清楚。

為了研究在LCMV急性感染過程中,IL-10對記憶T細胞的形成,CD4 T細胞的分化以及生發中心形成的影響,來自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Allan J. Zajac課題組進行了深入研究,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Immunology》雜誌上。

首先,作者對小鼠進行了LCMV的感染,並在感染後不同的時間點進行抗IL-10R抗體的注射。結果顯示,在首次急性感染階段,IL-10的信號對於GCB 細胞的分化並沒有明顯的影響。

之後,作者利用IFN-r/Thy1.1報告基因小鼠檢測了CD4 T細胞的活化情況。結果顯示,IL-10的信號阻斷能夠有效增強抗病毒CD4 T細胞的數量與活化程度。除此之外,作者發現在感染的後期,記憶性的CD4 以及CD8 T細胞的水平在IL-10信號阻斷的情況下也有明顯的提升。這說明IL-10能夠負向調節記憶性CD8 以及CD4細胞的分化。進一步,作者發現IL-10信號能夠抑制病毒特異性Th1細胞的分化,並促進Tfh細胞的分化。這說明在LCMV病毒急性感染過程中,IL-10信號能夠調節Th1/Tfh的平衡。

綜上,作者利用一系列的體內試驗證明了IL-10信號在病毒急性感染中的多種免疫調節活性。(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doi: 10.4049/jimmunol.1502481

PMC:

PMID:

IL-10 Regulates Memory T Cell Development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Th1 and Follicular Th Cell Responses during an Acute Viral Infection

Yuan Tian, Sarah B. Mollo, Laurie E. Harrington and Allan J. Zajac

T cells provide protective immunity against infections by differentiating into effector cells that contribute to rapid pathogen control and by forming memory populations that survive over time and confer long-term protection. Thus, understanding the factors that reg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T cell responses is beneficial for the design of vaccines and immune-based therapies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 Cytokin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shaping T cell responses, and IL-10 has been shown to modula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D4 and CD8 T cells.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that IL-10 functions in a cell-extrinsic manner early following acute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 infection to suppress the magnitude of effector Th1 responses as well as the generation of memory CD4 and CD8 T cells. We further demonstrate that the blockade of IL-10 signaling during the priming phase refines the functional quality of memory CD4 and CD8 T cells. This inhibition strategy resulted in a lower frequency of virus-specific follicular Th (Tfh) cells and increased the Th1 to Tfh ratio. Nevertheless, neither germinal center B cells nor 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specific Ab level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blockade. Thus, our studies show that IL-10 influences the balance between Th1 and Tfh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ly mature memory T cells.

 

 

 

 

 

 

 

相關焦點

  • J immunol:HIF-1α在抗結核桿菌感染中的作用
    (20億人),並且每年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疾病,結核桿菌是肺結核的感染源,而機體中巨噬細胞分泌的IFN-gamma對於宿主抵抗結核桿菌的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膿毒症發病過程中,HIF-1a能夠介導宿主的免疫耐受效應,同時保持對病原體的殺傷活性。另外,HIF-1a還被證明能夠有效控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以及尿路感染的大腸桿菌的感染。
  • J immunol:病毒感染中多重抑制性信號阻斷CD8 T細胞活性
    J immunol:病毒感染中多重抑制性信號阻斷CD8 T細胞活性
  • J Immunol:NF-KB參與抗HBV感染天然免疫反應
    2016年6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細胞內的天然免疫反應是抵抗外源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其中I型與III型幹擾素起著關鍵的作用。目前對於抗RNA病毒的免疫反應機制了解的比較深入,但對於肝臟抵抗DNA病毒感染的機制仍不清楚。
  • J immunol:膜結合蛋白Annexin A2 在新型隱球菌感染中的作用
    與其它胞內寄生物不同,新型隱球菌能夠在酸性的巨噬小體中存活並複製,這對於其毒性具有關鍵的作用。真菌的胞內寄生需要一系列的機制:停留於胞內的巨噬小體中;產生一系列抗毒性保護措施,包括大的多聚糖外殼以及能夠中和胞內各種氧化劑與酶類的黑色素;破壞巨噬小體從而將菌體釋放到胞漿中。然而,還有一類叫做「非裂解性外泌途徑」的方式躲避巨噬細胞的殺傷也是其一類關鍵的寄生手段,這一機制目前研究的還不充分。
  • J Immunol:揭示巨細胞病毒塑造宿主機體免疫系統的分子機制
    2019年1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巨細胞病毒能夠廣泛傳播,感染機體後能在體內終生存在,在健康人機體中,這種病毒通常會被有效抑制,但當機體免疫系統功能減弱或女性孕期的話,巨細胞病毒就會給機體健康帶來非常嚴重的危害;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環境健康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分析方法
  • J Immunol:MMP10調節巨噬細胞活化
    2016年6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研究發現MMP10能夠通過調節巨噬細胞表達其它種類的MMP蛋白從而促進傷口的結痂與癒合,但以上結果是在無菌的傷口實驗中得出的,因此無法涵蓋MMP10在整個巨噬細胞炎症反應中的作用
  • J Immunol:天然免疫通路調控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陳新文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天然免疫通路調控中取得進展,發現了天然免疫信號通路中的重要信號分子MITA的首個剪接變體MRP,相關的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國際免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MITA是天然免疫信號通路中的一個重要信號分子,在I型幹擾素的誘導產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J immunol:明礬疫苗中DNA酶的作用機制研究
    為了拓展上述研究,作者將疫苗中的明礬用LPS代替,令人驚奇的是:LPS與OVA-NP刺激引發的CD4 T細胞反應同樣會受到DNA酶的影響,由於LPS已知並不會與宿主的DNA發生反應,因此,作者認為疫苗中的DNA酶應該以某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發揮著免疫調節作用。另外,作者也發現如果用完整的NP代替OVA-NP作為疫苗中的抗原成分的話,其產生的免疫反應就不會受到DNA酶的影響。
  • J immunol:記憶性T細胞參與移植排斥反應新機制
    2016年8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機體抵抗外界微生物抗原的感染之後而在器官移植過程中,微生物侵染引發的記憶性T細胞則能夠與異源的器官組織中的抗原產生交叉反應,從而引起移植排斥反應。共刺激信號(激活或抑制)對於調節T細胞的分化方向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器官移植排異或耐受的發生過程中共刺激信號能夠有效調節T細胞的反應。
  • Nat Immunol:嚴重的病毒感染或會「壓垮」機體的免疫細胞
    2020年9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墨爾本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一種特殊機制,其或會導致機體免疫系統對嚴重病毒感染的反應出現功能惡化的現象,比如HIV或COVID-19等。
  • 多篇文章解析NK細胞在抵禦多種疾病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是機體免疫系統中重要的細胞,其不僅與抗腫瘤、 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調節有關,而且在某些情況下還能參與超敏反應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NK細胞在抵禦多種疾病中扮演的關鍵角色,與大家一起學習!
  • 乳鐵蛋白或在病毒感染人體時發揮作用—新聞—科學網
    乳鐵蛋白是轉鐵蛋白家族中的一種鐵結合糖蛋白,存在於免疫細胞中,具有免疫調節、抗菌、抗病毒、促進鐵吸收等功能。
  • 多地學校暴發鼻病毒感染,家長群炸了!聽專家說要不要隔離
    殊不知,普通感冒其本質是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鼻病毒就是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見的病原體[1]。只不過,以前大家感冒後很少去做病毒檢測,所以對鼻病毒不太了解。早期的研究認為,鼻病毒適宜複製的溫度為33℃左右,由此推定該病毒容易在溫度較低的鼻腔生長,而不是溫度較高的肺部[2]。
  • 清華程功教授綜述:共生微生物在蟲媒病毒侵染中的作用
    ▲表1.共生微生物對節肢動物載體中蟲媒病毒感染的調控1.腸道菌群介導的免疫反應對蟲媒病毒感染的調節節肢動物載體可以通過調節共生微生物群介導的腸道免疫力(包括AMP的產生和ROS的活化)10來決定載體對蟲媒病毒的敏感性。AMP介導的腸道免疫主要由兩種NF-κB樣途徑主導,即免疫缺陷(IMD)通路和Toll信號通路。
  •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2後的急性免疫特徵與長期影響
    研究揭示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2後的急性免疫特徵與長期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6:38:45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Sultan Abdul-Jawad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
  • 醫學微生物學筆記-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第一節病毒的致病作用一、病毒感染的傳播方式病毒感染的傳播方式有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
  • J immunol:RORγt泛素化抑制Th17活性
    研究表明,RORgt的突變會導致小鼠與人類中炎症的免疫缺陷症狀。由於其轉錄因子的特性,此前的研究著重於它在介導Th17分化中的作用,並且發現RORgt能夠直接刺激IL-17基因的表達。然而,對於RORrt的轉錄後調節機制,目前研究的卻不夠充分。
  • J. Virol.:B肝病毒感染中T細胞免疫應答與耐受研究獲進展
    T細胞免疫,特別是病毒特異性T細胞免疫在控制B肝病毒感染和清除病毒中發揮核心作用,在慢性B肝感染中,高濃度的病毒抗原長期作用是誘導T細胞免疫耐受和特異性T細胞耗竭的直接原因,T細胞免疫功能受損直接導致病毒持續性感染和病毒難以清除。但長期以來,B肝慢性感染中T細胞抗病毒功能缺陷與免疫耐受的調控機制並不清楚,這阻礙了進一步設計有效的針對性免疫治療方案和藥物。
  • EB病毒感染引起的肝損害並不少見
    經過科學家幾十年的研究,目前對EB病毒已經有了非常透徹的認識。EB病毒是一種雙鏈DNA病毒,結構上與皰疹病毒相似,為皰疹病毒科嗜淋巴細胞病毒屬。EB病毒有多種抗原成分,可刺激機體產生相應的抗體,但形成的抗體只能抵禦外源性感染,對體內已經發生的潛伏感染無清除作用。
  • Nat Immunol:病毒感染可以治療自體免疫疾病
    抗體是抵抗病毒或細菌入侵機體的關鍵武器,它通過中和病原體的方式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