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Immunol:病毒感染可以治療自體免疫疾病

2021-02-13 生命科學前沿

抗體是抵抗病毒或細菌入侵機體的關鍵武器,它通過中和病原體的方式發揮作用。然而,隨著機體在針對感染產生更加有效的抗體的同時,也會產生結合能力更加強的自體免疫性抗體分子,從而引發類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以及多發性硬化等等。

最近,來自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醫學院的助理教授André Ballesteros-Tato等人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了研究。在發表在《nature immunology》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Ballesteros-Tato等人利用小鼠模型研究了免疫系統抑制自體免疫疾病的調節機制。通過給小鼠接種流感病毒,作者發現小鼠免疫反應的後期會產生一種特異性的免疫細胞,即T濾泡調節性細胞(TFR)。這些細胞能夠抑制自體免疫抗體的產生,但同時不會對抗病毒免疫反應有任何影響。


(Andre Ballesteros-Tato. 圖片來源:UAB )

「這項研究揭示了自體免疫疾病發作的機制」,Ballesteros-Tato說道。

濾泡調節性T細胞相比調節性T細胞(Treg)是此前了解較少的細胞類群。UAB的研究者們發現這兩類細胞在病毒感染過程中的作用並不相同。眾所周知,IL-2在免疫反應發生時會有顯著的升高,並且能夠刺激常規Treg的增殖。在小鼠實驗中,作者發現這類細胞的數量在感染一星期之後達到了頂峰。然而,作者發現IL-2信號則會抑制TFR的表達,其中Blimp1起著關鍵的作用:Blimp1能夠抑制Bcl-6的轉錄活性,進而抑制TFR的表達。

當流感病毒數量得到控制以及IL-2的水平降低之後,一些Treg細胞表面CD25(IL-2的受體)的表達量開始下降,這些細胞Bcl-6的轉錄活性升高,進而向TFR方向分化,並且在感染30天之後達到了頂峰。TFR細胞能夠遷移至淋巴結的濾泡中,幫助B細胞基因重排產生更加強的抗體。

在濾泡中,TFR細胞能夠抑制自體反應性B細胞的增殖,但不會影響機體抵抗流感病毒的免疫反應。通過實驗手段敲除TFR細胞或抑制其發育能夠導致B細胞的擴增以及自體反應性抗體的產生。

「總之,我們的數據表明IL-2信號能夠暫時性地抑制TFR細胞的反應,但是一旦免疫反應得到了解決,TFR細胞則會發生分化以及遷移至濾泡中,進而維持B細胞的耐受性。」研究者們這樣說道。

本期編輯:南柯子

本文來源:生物谷

相關焦點

  • Nat Immunol:嚴重的病毒感染或會「壓垮」機體的免疫細胞
    2020年9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墨爾本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一種特殊機制,其或會導致機體免疫系統對嚴重病毒感染的反應出現功能惡化的現象,比如HIV或COVID-19等。
  • J Immunol:揭示巨細胞病毒塑造宿主機體免疫系統的分子機制
    2019年1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巨細胞病毒能夠廣泛傳播,感染機體後能在體內終生存在,在健康人機體中,這種病毒通常會被有效抑制,但當機體免疫系統功能減弱或女性孕期的話,巨細胞病毒就會給機體健康帶來非常嚴重的危害;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環境健康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分析方法
  • Nat Immunol:科學家揭示控制自身免疫反應的分子機制
    這種自體反應的B細胞往往需要沉默並被保存到B細胞池中以便應對緊急情況,比如嚴重感染等,在活躍的B細胞池中我們往往無法找到特定的B細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維也納生物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分析了沉默或喚醒自體反應B細胞的兩種拮抗機制,這兩種機制受到了Ikaros蛋白的控制,因此其能夠控制自身免疫力。
  • J Immunol:NF-KB參與抗HBV感染天然免疫反應
    2016年6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細胞內的天然免疫反應是抵抗外源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其中I型與III型幹擾素起著關鍵的作用。目前對於抗RNA病毒的免疫反應機制了解的比較深入,但對於肝臟抵抗DNA病毒感染的機制仍不清楚。
  • 自體臍帶血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等疾病優勢顯著
    處於非高危階段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切除並輔以化療的方法來治療,而處於高危階段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治療方法多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組由多種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礙,臨床以貧血、出血和感染為主要表現。根據骨髓衰竭的嚴重程度和臨床病程進展情況分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
  • Nat Immunol:在慢性病毒感染期間,殺傷性T細胞引發惡病質產生
    2019年5月29日訊/生物谷BIOON/---在癌症和腎病等疾病的最後階段,許多患者會出現惡病質(cachexia),這是一種破壞性的疾病,在這種疾病中,肌肉和脂肪儲備會日漸減少,導致無法控制的體重減輕,有時甚至會導致死亡。惡病質也可在HIV病毒、肺結核桿菌、瘧原蟲和其他寄生蟲等病原體的感染過程中表現出來。
  • Sci Immunol:新發現!自然殺傷細胞或許也擁有免疫記憶功能!
    ,因此未來這些細胞或有望作為一種人類免疫系統預防性用途的新型靶點來幫助抵禦感染和病毒的入侵。;截止到目前為止,NK細胞被認為並沒有記憶功能,也就意味著其不能在抗原特異性的基礎上殺滅病原體,而只能以一種非特異性的方式對每次的病毒和感染源的入侵重新做出反應。
  • J immunol:病毒感染中多重抑制性信號阻斷CD8 T細胞活性
    J immunol:病毒感染中多重抑制性信號阻斷CD8 T細胞活性
  • J immunol:IL-10 在病毒急性感染中的作用
    在慢性的病毒感染過程中,IL-10信號能夠引發T細胞的衰竭,而IL-10信號的阻斷則能夠促進T細胞的反應以及病毒的清除。此外,IL-10以及PD-1聯合阻斷療法能夠提高LCMV病毒感染過程中抗病毒T細胞的反應並加快病毒的清除進程。另一方面,IL-10能夠與IL-4以及TGF-b結合抑制活化的CD8 T細胞中IFN-r的產生。
  • 應對新冠病毒,免疫細胞治療大有可為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讓人們認識到,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健康的免疫系統對人們的生存至關重要。這種疾病與免疫細胞有很大的關係,病毒感染導致免疫細胞數量損失,是加重疾病進展的原因。 而今秋冬氣溫下降,病毒活性的升高,人們面臨著全球第二波疫情的挑戰。
  • 人乳頭瘤怎麼治療?人乳頭瘤病毒治療方法?可以治好嗎?
    人乳頭瘤病毒治療方法?(1)物理治療:目的去除肉眼可見的瘤體和亞臨床感染方法包括:雷射、微波、冷凍、電灼、手術切除(婦科的LEEP刀等)、光動力療法等(2)藥物治療:0.5%足葉草脂毒素酊,5%咪喹莫特,50%三氯醋酸、氟尿嘧啶軟膏等(3)免疫療法在於減少復發和加快清除病灶,藥物有:幹擾素、白介素、胸腺肽、轉移因子、卡介苗、異維A酸、自體疫苗等
  • 重視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中的感染問題
    原創 郭根凱 郭根凱公眾頻道免疫抑制劑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應用顯著改善了這類疾病的預後。但由於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本身免疫系統的紊亂,加之免疫抑制劑的使用,在控制疾病活動的同時,也增加了各種病原體感染機會,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甚至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Nat Immunol:轉錄因子BATF3改善CD8+ T細胞存活和免疫記憶
    2020年10月6日訊/生物谷BIOON/---當人體受到病原體感染後,它通常會啟動一連串的反應,其中免疫系統中稱為T細胞的特定細胞會在淋巴結中被激活,隨後發生分裂和增殖。與此同時,這些細胞將獲得某些使得它們能夠摧毀其他細胞(比如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的功能。此外,它們還能產生某些蛋白,即所謂的細胞因子,從而阻止病原體的繁殖。
  • 抗病毒免疫突破 病毒感染導致致死性炎症的主要原因
    抗病毒免疫突破 病毒感染導致致死性炎症的主要原因時間:2019-02-23 11:23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抗病毒免疫突破病毒感染導致致死性炎症的主要原因 北京2月22日電(金歆、莊穎娜)日前,我國科學家在機體抗病毒機理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Nat Commun:新研究揭示免疫系統檢測和應對HIV感染新機制
    2020年1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自從1996年推出抵抗HIV感染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以來,科學家們一直熱衷於尋找治癒這種疾病的方法。儘管ART藥物可以讓HIV感染者過上正常健康的生活,但是這些感染者必須終生服用藥物。
  • Science子刊:經過CRISPR編輯的B細胞產生抗體,對抗難以治療的病毒
    2019年5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疫苗每年可以預防數百萬人死亡,並將某些疾病推向了生存的邊緣。然而,事實證明,開發針對多種病毒的有效疫苗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儘管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但尚未有得到批准的疫苗能夠長期預防流感病毒、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BV)或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 J immunol:BTK介導Tfh分化促進自身免疫反應的發生
    患者的血清中會出現大量針對自體細胞核抗原物質的抗體,這些抗體會沉積在關節,眼睛,皮膚,肺臟以及腎臟中,從而引發炎症反應。此前的研究發現B細胞內部的信號發生紊亂足以導致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生,但這種病變後的B細胞是如何導致自體免疫反應的,這背後的機制並不清楚。
  • 移植它已經可以治療超過80種疾病,你真的了解嗎?
    目前,臍帶血移植已經可以治療超過80種疾病。隨著科研的進展,臍帶血在未來應用的領域將更加廣闊。 現狀:兒童大病形勢嚴峻 臍帶血應物盡其用 科技的發展為人類戰勝疾病吹響號角,而在抗擊疾病的路上我們仍然需要更多的武器。
  • Nat Immunol:科學家揭示免疫系統抵禦癌症的新機制
    2014年4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免疫系統抵禦癌症的新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該研究或為揭示癌症免疫療法的新型藥物靶點提供一定線索。
  • Nat Comm | 早期新冠感染主要為免疫抑制等機制
    責編 | 酶美由SARS-CoV-2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冠肺炎然而到目前為止,新冠病毒感染後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新冠病毒感染的「兩階段」機制研究者對來自健康志願者,COVID-19患者和非COVID-19肺炎患者的尿液樣本開展了基於DIA-PASEF方法的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