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浪地球》的飽和式救援,看科技創新與人才投入

2021-01-12 中國青年網

  地球還沒開始「流浪」幾天,「飽和式救援」卻開始備受觀眾稱道。

  這個來自大劉同名小說電影《流浪地球》中的概念,發生在整個人類命運發生巨大變故的宏大背景下:為了重啟5000臺發動機,讓地球脫離木星引力完成逃出太陽系的計劃,全球150多萬人並行運送7萬個火石救援5000臺發動機。蘇威拉西地區的發動機,趕在電影中的主人公到達之前,就緊急地被其他先到的救援隊修復重啟了。

  採用這種救援方式的原因並不複雜,電影也花了濃重筆墨描繪,在未知的困難面前,幹擾一支救援力量達成任務的不可控因素實在太多,為了延續地球人類文明,聯合政府必須選擇多支隊伍任務並行的方式,才能保障救援任務萬無一失。

  電影和情節雖然是虛構的,這種追求飽和、超量的投入,不計代價把事做成的方式似乎現在看來也有些極端和浪費,但如果換個視角,把目光放到如今領跑世界經濟、文化發展的高科技行業中,飽和式救援其實卻為科技創新與人才投入提供了另一面的啟發價值。

  事實上,任何科技力量的創新、工程難題的攻堅也都需要人才的飽和式投入:一家公司會不會為了一個技術難題持續投入大量人才去解決,決定了其能不能造出某一領域世界領先的產品。

  一、大疆:「超飽和」的偶然與必然

  無獨有偶。

  巧合的是,在《流浪地球》上映不久前,全球無人機行業霸主大疆就曾在極客公園2019創新大會上提出了類似的「超飽和」技術發展思路,認為只要保證創新人才的超飽和投入,就能實現技術突破和產品創新,真實的解決問題,市場落地便水到渠成。

  大疆在消費無人機和影像市場的產品技術成就有目共睹,短短十餘年間,從零到一開闢了上千億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並牢牢佔據全球超過70%的市場份額。其核心的競爭力便來自推層出新的創新產品和遙遙領先於行業的技術實力。

  從消費級發展到專業級、行業級,並伸手探至手持影像等無人機外的技術領域,大疆總能神奇地快速在一個個新領域裡生根發芽。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大疆的全球專利申請量已超過8600件,其中PCT專利申請超過2900件。僅僅在剛過去的2018年裡,大疆的PCT申請量就接近1000件,公司發展速度之快和技術創新能力之強不得不讓人驚嘆。

  在外界看來,大疆的成功理所當然,但大疆創新公關總監謝闐地卻解釋道,大疆現在所擁有的看起來「必然」的成果,並不是人們想像的一蹴而就。事實上,大疆在近十年前就開始在農業、電力等等彼時無人問津的領域中不斷嘗試,在無數的「偶然」處,進行超飽和的人才投入,最終才匯集成為了「必然」。

  「在一個創新者扎堆的地方,做出什麼樣的創新,是有偶然性的,但這個創新者扎堆的地方一定會誕生技術上的突破,甚至產生商業上的機遇,那是必然的。」

  「前提是,這裡真的是創新者超飽和的地方。」

  大疆的許多明星產品就是飽和式創新人才投入下的意外驚喜——精靈一代的誕生具有偶然性,御的誕生具有偶然性的,口袋靈眸的誕生,也有偶然性。

  口袋靈眸,一開始的設計並沒有現在看到的這麼小巧、智能。起初,大疆只是按照技術發展的預期設計出了這款產品的大致框架,並為此投入了大量的研發人才。但在開發的過程中,有一組年輕的工程師提出了新的想法,徹底地顛覆了原來的計劃。大疆向來鼓勵年輕人創新,所以當時經過討論後,公司決定兵分兩路,原來的產品繼續做,新想法作為下一代產品的預研。

  到了 2018 年初,原產品已經開始採購原料進行試產了,而口袋靈眸的原型也做了出來,並且在產品、技術和設計等各個方面都比原產品做得更為出色。

  按道理來說,老產品都到了試產階段,繼續做,在市面上也擁有足夠競爭力,先推上市場售賣,新產品作為第二代也能有充分的時間繼續打磨。

  但是大疆的技術選擇卻是:新產品超過老產品太多,老產品乾脆不做了,已經準備的原料、制具全部暫停,研發團隊也全部整合投入新產品上,那個提出了不同意見的小組長,後來也成為了主力項目的負責人,最終研發出了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的這款口袋靈眸。

  可以說,大疆之所以能成為外國人眼中的一張「中國名片」,並像風暴一樣不斷席捲著無人機外越來越多的技術領域,開拓創造著更多可能性,就是超飽和人才投入的結果。

  二、想要科技創新提速,唯有人才投入達到飽和

  雖然人們常說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每一項技術難點的攻克,每一個技術應用的創新,背後凝聚的都是無數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智慧和心血。在這中間,創新的實現或者項目的成功都只是最後一瞬間的定格,許多在前面鋪墊的失敗和白流的汗水,是不能被看到又無法忽略的。

  超飽和的另一個意義,就在於快速縮短科技創新的過程周期。

  為什麼中國的晶片技術多年陷入瓶頸、突破唯艱,而高鐵技術卻能在短短數十年間發展成冠絕全球的技術名片?背後其實都是受國家或企業重視程度差異所帶來的人才投入上飽和與不足的差別。在科技創新這件事上,每個細小的領域都是平等的,想要取得創新與快速突破沒有捷徑,只能投入更多創新人才,而且越是細化精尖的領域就越是需要集中人才力量突破。

  事實上也不難發現,除了像大疆這樣的高科技製造業,其他所有高速發展的科技領域,在密集取得技術產品進展時,往往也都是人才投入最飽和的時候。

  今年年初,「嫦娥四號」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啟了人類探月的新篇章,使很多國人振奮不已。

  但早在1958年,人類就開啟了探索月球的漫漫長路,相比美、俄等在航天技術方面領先的國家,中國的探月工程從2004年嫦娥一號才開始立項,短短的15年裡,投入其中的科研人員數不勝數,僅僅只是嫦娥四號項目就有上萬人員參與,研發耗時近四年。

  如果沒有這種飽和到過量的研發資源和人才投入,中國怎麼能在短時間內縮短甚至趕超近半個世紀的探月實力差距,又如何成為世界上首個在月背實施軟著陸的國家。

  一顆火石,不一定能救回一臺發動機,但是千千萬萬顆火石同時進發,便總有一顆能成功到達,挽救發動機。同樣地,當一家公司願意為了攻堅某個技術難題而持續投入大量人才,引領全新的領域市場、打造出世界領先的產品也只是時間問題。

  說到底,以我們如今所掌握的技術力量,與地球真正能夠「流浪」的科技時代距離尚遠。只有更多行業及企業卯足馬力在人才投入上實現飽和,專注於科技發展和突破創新,人類藉助科技逃離滅頂之災的計劃才能終有一天提上議程。

(免責聲明:中國青年網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飽和式救援」可不僅僅是在《流浪地球》!
    新年過去很久,《流浪地球》的熱度也漸漸下降,但是這部片子對於翁哥來說有很多特殊意義!翁哥作為一個喜歡一個人玩,一個人吃東西。一個人做事的這麼一個人,看著手指頭都知道去過電影院幾次。這部片子就是和匆忙回國的老友一起去看的!
  • 《流浪地球》拯救中國的科幻電影?最後的飽和式救援有什麼原因?
    《流浪地球》拯救中國的科幻電影?最後的飽和式救援有什麼原因?這裡面很講究集體呀。裡面提到一個飽和式救援。電影的缺點根本不是噴子看的那樣,這個電影是還有大缺點,這個劇情有的地方是很不合理,很假的。也沒有說的那麼誇張吧,你們真的看過豆瓣評價一的電影嗎? 裡面吳京演的角色爬到空間站的控制中心還有一系列的是不怎麼太合理,但是也不能說是個人英雄主義呀 裡面提到了還有其他的站點也被破壞了,證明一樣有人在爬出來呀。
  • 《流浪地球》:帶著家園,尋找希望
    一顆「火石」,點燃了我們的科學熱情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曾提到,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公民科學素養普遍提高了,崇尚科學的氛圍就會更加濃厚,創新創造的土壤就會更加厚實,創新驅動就會堅強有力。相對於科技創新,我們在科學普及上進展較緩,各個學科領域科普發展不均衡。而正在熱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就像一顆「火石」,短短幾天,就把全民科學熱情像「行星發動機」一樣給點燃了。  這部電影我看了兩遍,第一遍是參加中國科協科普部舉辦的科幻電影展示會,在中國科技館巨幕影院提前觀影。
  • 我是不是經歷了一次「飽和式救援」?
    昨天看新聞,看到美國一個政治評論雜誌Politico採訪了34位意見領袖,詢問這次疫情會給社會帶來什麼樣的長期變化。其中有一位教授(Mark Lawrence Schrad 維拉諾瓦大學政治學教授)的意見打動了我。他在採訪中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愛國主義」。
  • 《流浪地球》,留給微商們的飽和式思維
    內容來源:《流浪地球》講述了了人類帶著地球遷移去新的星球,路過木星時肇禍,人們必須引燃發動機,點燃木星來拯救地球的故事。在影片中當救援隊抵達救援地點時,已經有其他救援隊搶先抵達,男二說:「這是飽和式救援」!在影片中當救援隊抵達救援地點時,已經有其他救援隊搶先抵達,男二說:「這是飽和式救援」!請您閱讀前,先思考:什麼是飽和式?
  • 如何評價《流浪地球》(來源:知乎)
    今天去看了《流浪地球》這部片子,出來以後就一個感受:這部片子就是即使世界已經有了好萊塢,但中國也要發展自己的電影、電影工業的原因。
  • 疫情之下看《流浪地球》:末日時刻拯救人類的英雄,只有人類自己
    還記得影片《流浪地球》的開場白嗎?延綿幾個月的澳洲森林大火,至今肆虐海外的新冠病毒疫情,駛向太平洋的多艘米國軍艦……2020年開年,似乎用的是《流浪地球》的打開方式。作為一部科幻電影,故事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不幸。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 如何看待《流浪地球》這部電影?
    精彩的人生,精彩的電影,我是天浩,一位專注宅家二十年的電影狂魔,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4.2光年外的比鄰星。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領航員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長大,他帶著妹妹朵朵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
  • 《流浪地球》中的隱藏劇情和隱喻,你看懂了多少?
    電影《流浪地球》,展現出了一個關乎人類存亡的宏大場景,在描述這一場景時,各種人物、事件的細節層出不窮。正是這些細節和其背後的隱喻,才讓這部電影在緊張刺激之餘,又顯得內涵又有深度。有些時候,人們並不能完全注意到這些細節,所以,我就專門挑選出一些比較重要的細節,來淺析一下這部電影的部分內核。注意:本文包含劇透,未看電影者請謹慎閱讀。1.
  • 看《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和救援隊一起克服萬難迎接新年
    因為去年我最喜歡的電影是《流浪地球》,而《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重映了。久違的「小破球」又回來了,我們這些老「球迷」又怎麼能不激動呢!《流浪地球》現居中國影視票房總榜第三位,是國內科幻題材的現象級開山之作。雖然時隔一年多的時間,相信看過電影的觀眾還能記得大概的劇情: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尋找新家園。
  • 流浪地球的三點啟示
    原標題:流浪地球的三點啟示 《流浪地球》火了!筆者作為一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者,享受影片之餘,陷入深深思考,認為《流浪地球》或許能夠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帶來3點啟示。 啟示一,美麗宜居的生態環境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 流浪地球:你是想繼續看男神女神談戀愛?還是想和我一起去重啟行星...
    今天我看完了流浪地球,我想說,之前那些扭扭捏捏給流浪地球打個7分的,你們是反裝忠的水軍嗎?這麼好的片子才7分? 這TM至少9分起。有人會說,你不要因為,流浪地球是所謂的國產科幻裡程碑,就特別加分那我表示,我就給特別加分了,怎麼了?有本事,你也拍一個啊你以為我們還願意看所謂的律師談戀愛,醫生談戀愛,學生談戀愛,變作仙人還是給你談戀愛的戲啊?你以為我們真喜歡看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五阿哥八二哥十四王爺搶宮女啊?
  • 《流浪地球》影評,感官和心靈的震撼卻超越了一切
    很多人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的第一部重工業科幻,我覺得是這樣,但不只是這樣。它給了我們很獨特的一個視角,恢弘而渺小,對於人類來說那些巨大的行星發動機如山峰般高聳入雲非常震撼人心,然而在整個宇宙的背景下地球卻顯得孤獨而渺小。地球在流浪,正如生命之舟在宇宙中顛簸。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吳京:「我不是被炸沒了嗎」?
    郭帆導演在《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展映之後宣布《流浪地球2》啟動拍攝並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他透露續集裡面「還會有全新的技術」。郭帆導演宣布檔期之後表示26個月倒計時,我們劇本基本構思完畢,我們會嘗試新的製作流程,不確定會成功,但這是一次新的嘗試。
  • 《流浪地球》票房預測多少?《流浪地球》值得看嗎?劇情介紹
    《流浪地球》票房預測多少?《流浪地球》值得看嗎?劇情介紹  國產科幻電影在今年終於啟航。《流浪地球》這部讓原著作者劉慈欣看完落淚的科幻片,7日零時至晚八點單日票房已達3.08億元,毫無疑問拿下單日票房冠軍,「超速」完成票房逆襲。照此看來,該片拿下春節檔票房冠軍,亦只是時間問題。根據多家機構的預測,該片最終有望斬獲45億元以上票房。
  • 《流浪地球》百度雲資源,高清全集在線看
    >流浪地球,#最強賀歲檔#之#電影流浪地球#看之前就說,如果這部片子分數能對得起觀眾,那《三體》就有希望!嗯,看了以後我能確切的說,我現在很期待《三體》!#流浪地球# 被稱為開啟了中國科幻片的大門,2019也稱為中國科幻片的元年!網友們對它的吹捧力度可以說很強大了!不過,觀後感的確不錯👍特效漲價了,至少不是5毛錢了!畫面感超強,而且還挺震撼,情節波動還是能帶動人心的。
  • 從《流浪地球》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太空表達
    站在中國百年電影發展史看,《流浪地球》的出品填補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歷史空白,標誌著一個新的電影類型「科幻片」在中國誕生,從此中國文化不僅僅在武俠片、青春片、愛情片等電影類型中呈現,還將在科幻片中獨領風騷,《流浪地球》一步跨得更遠,直接把中國文化帶進了浩瀚無垠又深不可測的宇宙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流浪地球》成功開創了中國科幻片的新紀元,具有裡程碑意義。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走向新紀元
    這幾天終於去看了網絡輿論兩極分化的科幻巨作《流浪地球》,在二刷之後暫且中立的對這部電影發表一些感受電影講述了在2075年,太陽發生了不可控制的反應,地球面臨被摧毀的局面。為了人類生存,集結全球各國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
  • 電影《流浪地球》完整版
    劇情簡介《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 該不該給《流浪地球》打一星?
    《戰狼2》之後,《流浪地球》的觀影評價又一次呈現出了特別激烈的兩極分化。《流浪地球》舉行首映的時候,口碑好得出奇,所有去看片的業界大咖都發出了同樣讚嘆。文化學者戴錦華說:「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開啟了。」導演徐崢則說,「裡程碑式的電影,絕對是世界級別的。」可是公映之後,《流浪地球》的豆瓣評分卻從8.4一路跌到了7.9。影片頁面排在第一位的,是一篇一星影評《流浪地球,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