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門前墳,房後水」,並不全是迷信,生活中值得注意

2020-12-06 佳欣侃史

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爾基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盤古開天闢地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再到漢武王朝、唐宋元明清。除了正統的文學歷史,還留存著無數關於神話、玄學等傳說和事跡。讓人們覺得神秘又好奇,尤其是玄學。眾所周知,古代的科學不發達,也完全沒有科學一說,所以那時的人們都很迷信,崇拜神仙,害怕鬼神。當他們遇到一些無法解釋的事情,就想當然的以為是鬼神所為。好事情就是神仙保佑,壞事情就是報應,是牛鬼蛇神所為。如果放到現在,相信很多人都會對這種想法嗤之以鼻,現在科學發達,很多事情最終都會有依據的呈現出來。事實上,縱然眾多事情可以用科學來解釋,卻始終有一個神秘的學派游離於科學之外,至今找不到具體的依據來解釋它的存在,這就是玄學中的風水。民間俗語:「門前墳,房後水」,並不全是迷信,生活中需要注意

門前墳,房後水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無論大小事物,都會參照風水,一個人的運勢也與風水有關,最常見的可能就是建房、白事。尤其是在農村,修房子要看風水,朝向,周圍環境等等,有很多禁忌需要注意。民間就有一句俗語:「門前墳,房後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單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房屋的門前有墳,房屋後面或者周圍有河流或者水塘。那麼這到底是好是壞呢,按照古人的解釋,如果修建房屋周圍的環境是這樣的,他們肯定會百般規勸重新找地方。

古人最忌諱的就是家的周圍有墳墓,覺得很不吉利,會影響自家的氣運。古人總是謹慎又膽小,認為和死人沾邊的事情都不好,會觸黴頭。別的不說,就單說平時遠遠看到有墳墓,心裡都會瘮得慌,會亂想是不是有什麼東西從爬出來,如果路上遇到出殯的都會繞道而行,就別提房屋前有墳了。而且古人認為門是能阻擋厄運,保佑主人的,門前不應該有遮擋,不應該直接對著的路等等,這都是忌諱,會影響主人的運勢。尤其是堂屋,一般他們會在堂屋供奉神明來保佑家人平安,消災減難。門前的墳墓會衝撞神明,會給自家招來災難,而且每天住在這裡看著墳墓也不舒服,尤其是晚上,特別嚇人。

那麼「房後水」呢,從字面理解,房屋後面有河流或者水塘,會不太安全。古人建房都是用木樁做地基和框架,用土做牆,有水的話,長期浸泡會讓木樁腐爛,土牆坍塌,房屋會倒,不安全。而且夏季雨水多,常常發生洪澇災害,稍不注意就會衝垮房屋,讓他們無家可歸。所以古人修建房屋時一般選擇較平坦的地方,要麼選擇高一點的山頂,避開河邊和池塘。

家敗人亡子不歸

其實「門前墳,房後水」還有後半句,就是「家敗人亡子不歸」,這聽起來像順口溜,雖然沒有科學依據,在當時這種口口相傳的順口溜卻讓人們深信不疑。事實上,這些也並不全是迷信,生活中需要注意。現在科學日漸發達,我們也不再像古人那麼迷信,有那麼多忌諱。有些地方的人還認為在墓地旁邊修建房屋可以保家宅平安,財源廣進,比如廣州和香港人就喜歡臨墓地建房,可能這也是另外一種迷信。

另外很多人也喜歡臨水而居,尤其是有流動的水,認為風景好,環境好,生態好。還有人也認為水能帶財,遇水則發,故而很多商人會選擇有河流有湖的房子,不僅可以欣賞風景,還能讓自己財源滾滾,事業蒸蒸日上,一舉兩得。

值得注意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有點疑惑,這句民間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到底是不是迷信呢?這就要看大家怎麼去理解了,目前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能證明「門前墳」能給房主帶來什麼損失,最多就是房主自己的心理活動。有些膽小的,認為開門就看到墳墓很害怕,不吉利,這種想法會順帶影響到他做事情,心理被幹擾,不能專心做事,事情肯定不順,這都是心理因素導致的。其次再說到「房後水」,這個要看周圍的環境,不管是房前還是房後,房屋都要建在離水邊高一點的地方,這樣不用擔心房屋潮溼發黴,夏季雨水多也不用擔心洪澇災害會衝毀它,所以從安全角度來看,「房後水」這個說法確實值得注意。

結語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門前墳,房後水」都還是需要注意的,不管是科學還是迷信,都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影響,當然我們還是提倡科學為主。遇到一些代代相傳的說法,還是有考證依據的,儘管有些事情確實無法用科學來解釋,它存在肯定有存在的道理,不然怎麼有句話叫存在即合理呢。同時,我們也儘量少一些迷信,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沒必要為了一些不存在的事物幹擾,合理合規的去看待和處理事情,對周圍的環境有準備判斷就不會有失誤了。

相關焦點

  • 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01一說到俗語,很多人都會秉承著排斥的態度,甚至很多人覺得是迷信,不可相信。我想說的是,如果它是迷信還能流傳這麼長時間,還能在百姓群體中口口相傳?別以為聽著粗俗就說它是迷信,很多俗語包含著智慧,如果學到能讓你走不少彎路。作為先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俗語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今天筆者和大家說說這一句——「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
  • 「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是啥意思?現代人不聽會吃虧
    雖然這句話聽起來讓人頗不舒服,但如果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人類在科學的道路上是不是走得太過極端了。人類急於擁抱科學,也就著急著全盤否定傳統中無法被科學解釋的一切,打著「破除迷信」的旗號,焉知過度迷信科學又何嘗不是一種迷信?
  • 農村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也正是房子對農民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蓋房子的講究特別多,從選址到蓋成,每一處都很有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說的便是房子選址的問題,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建房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能否借鑑?
    那些老一輩留下來的俗語,雖然看起來非常粗俗甚至有些無釐頭。實際上,不管是做事情講究也好,留下的那些無釐頭的俗語也罷,都包含著祖祖輩輩勞動總結出來的道理。比如說這句「門前墳,房後水」,咋看之下,能夠讀懂的百姓可能根本沒有幾個,更加別說按照俗語中所說的去做了。但是,凡是沒有按照這句俗語去做的人,或多或少都吃過虧。
  • 俗語:門前水,屋後墳,家旺人盛子榮歸,啥意思?看了心裡有個數
    文/霜序俗語:門前水,屋後墳,家旺人盛子榮歸,啥意思?看了心裡有個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俗語是一個不得不說的部分。每個人都說過俗語,每個人都曾經體會過這些雖然有些粗鄙,但是更多蘊含著道理的句子裡道理卻是我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很多時候,我們在人生道路上的歧途,都是被這樣一句簡單的話解決的。然而話說回來,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俗語帶著點迷信的部分。這些玄而又玄的部分實在不是我們應該去學習的,甚至是應該摒棄的。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一個俗語,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 農村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在理麼?
    其實在農村除了方位外,房子周邊的環境對於房子也是有很大影響的,比如今天這句俗語:「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筆者就帶大家來了解下。門前墳:顧名思義就是主人家的大門口正對著墳墓,這個墳墓如果是先人的還好說,心裡沒有牴觸情緒,但如果是別人家的墳墓矗立在你家門前,那麼就會有種被監視的感覺,不管幹任何事情總感覺有人在看著你,讓人心裡確實感覺到不舒服。在農村,墳前是烏鴉和很多蛇鼠常駐的地方,如果家門口有墳墓,就會招惹很多蛇鼠,這對於主人家的生活環境也是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所以人們認為門前有墳是非常不好的。
  • 農村俗語:「前後左右『水射墳』,家無人丁絕後人」,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前後左右『水射墳』,家無人丁絕後人」。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仔仔細細揣摩了好半天,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所謂的「前後左右『水射墳』」也就是指墳墓的四周都有水流衝著墳墓而來,按照迷信的角度來講,這樣的墳墓家中是沒有後人的,是會出現絕戶的現象的。其實,這種迷信的說法是在故弄玄虛,是在唬人的。
  • 農村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精力,房子寄託了全家人的希望,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從選址到建成,處處有很多講究,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就是關於房子選址的禁忌: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有水早搬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有道理嗎?為何不能栽竹子?
    蘇東坡有詞「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吃飯的時候沒有肉可以,頂多是沒有葷腥,而家裡如果不種竹子,那可就是俗氣了,可見他對於家裡種竹子的執著。但是農村有句俗語卻跟大文豪的說法相悖,「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告訴我們家門前不能栽竹子,房後最好不要栽樹,那麼兩者到底誰說的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研究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研究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門前不栽「耷拉樹」所謂的「耷拉樹」,是部分地區民間的一種說法,其實,是指「彎腰樹」的意思。
  • 農村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啥意思?
    農村人自己用去十幾年甚至半生的勤儉節約積攢下來的錢財,去建造自己心愛的住房,是多麼的不容易啊。因此,他們在建造住房的時候,非常講究,必須選擇一個農村非常好的風水寶地。於是,就為此農村便產生了許許多多的老話和俗語,如「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就是其中之一。
  • 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啥意思?有道理嗎?
    去年回到農村老家,村裡老師傅講了房屋選址的一句俗語:「門前老墳住千年,屋後水坑早搬家」,意思很簡單:接下來給大家分享其中的原因: 房前老墳不恐懼,居住千年又如何 墳在所有人的認識中都是恐懼的存在,不敢去接觸。其實在古代社會的時候,人的死亡率很高,自然災害、瘟疫、戰亂等都會導致人丟掉性命。墳在當時是很常見,家門口出現墳是常事,人們基本都習慣了。要知道以前戰亂頻發,廟都會長期被壞人佔據,墳相比廟都要安全。
  • 農村俗語「凹坑葬墳,拜孝缺人」是什麼意思?真的會有影響嗎?
    小小俗語看出農村文化在農村,人們對於俗語很是「痴迷」,俗語也成為了農村必不可少的部分。都說「凡有井水處,都聽單田芳」,其實,俗語也是農民喜聞樂見的一種生活情趣。同時俗語中還蘊藏著許多大道理,畢竟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對我們現在少說也有一些意義。
  • 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什麼意思?房屋布局很有講究
    俗話說的房屋布局講究"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門前不栽竹,字面意思不能理解,可是為什麼過去的老人會有這樣的習慣呢?古時的文人墨客是非常喜歡讚譽竹子的,竹子的一些好品格經常會被文人們歌頌,寫成詩句文章。到了百姓這又是種不得的一種植物呢?
  • 俗語「門前不栽樹,屋後不開窗」,是何含義?古人的經驗分享
    有些祖先的經驗和智慧凝聚在書中,有些凝聚在口頭傳播的俗語中。從一些俗語中可以理解人生的百態,理解人生的真諦,有時也可以理解俗語中生活的小道理。俗語門前不種樹,屋後不開窗是什麼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門前不種樹。為什麼祖先說門前不種樹,屋後不開窗?從地理上說,農村對城市沒有那麼擁擠。城市用地非常緊張,可以說是寸土寸金,每個家庭之間的距離都很近。
  • 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啥道理?為何房前不能種竹子?
    筆者的舅舅在農村生活,聽人家說在宅子周圍種竹子有好處,於是就買了幾根竹子長在屋子前面,看到搖曳的青翠的竹子滿心歡喜,每次我們下鄉玩,都指給我們看。舅舅嘆了一口氣,說一開始這幾根竹子長在那裡還好,發展成竹林後,這塊地除了竹子,其他任何東西都長不起來,下面全是竹子的根,而且這些竹子根都從地面伸到家裡,堂屋裡都生出了小竹子。最後沒得辦法,請人花了幾個工,把這片竹林清理掉,下面的土因為全部是竹子的根,基本上板結了,幾乎沒用了。
  • 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下半句卻是精髓,更值得人深思
    俗語對每個人來說並不陌生,它是勞動人民在日常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精彩語句。在生活中,工作中,交談中十分常見。特別是在農村,無論耄耋老人,還是黃口小兒,都能隨口來上那麼一兩句,而俗語之所以被廣大的人民群眾所熟悉接受,關鍵在於它包含了許多智慧和人生哲理!
  • 俗語: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啥意思?地空和「天空」有何講究
    古時候,蓋房子和挖墳下葬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有著特別多的講究,人們根據這些講究演變成了能夠口口相傳的俗語,也就是說俗語來源於生活,俗語說:「地空不葬墳,天空不起屋」,講的是什麼?天空啥意思?有哪些講究?
  • 農村老輩人說的「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老話什麼意思
    導讀:農村的老話「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說到農村的老話,有一部分人就會比較反感,認為現在都是什麼年代了,以前那些老掉牙的東西早過時了。有些人之所以反感農村的老話,那是因為確實有部分的農村老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