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爾基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盤古開天闢地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再到漢武王朝、唐宋元明清。除了正統的文學歷史,還留存著無數關於神話、玄學等傳說和事跡。讓人們覺得神秘又好奇,尤其是玄學。眾所周知,古代的科學不發達,也完全沒有科學一說,所以那時的人們都很迷信,崇拜神仙,害怕鬼神。當他們遇到一些無法解釋的事情,就想當然的以為是鬼神所為。好事情就是神仙保佑,壞事情就是報應,是牛鬼蛇神所為。如果放到現在,相信很多人都會對這種想法嗤之以鼻,現在科學發達,很多事情最終都會有依據的呈現出來。事實上,縱然眾多事情可以用科學來解釋,卻始終有一個神秘的學派游離於科學之外,至今找不到具體的依據來解釋它的存在,這就是玄學中的風水。民間俗語:「門前墳,房後水」,並不全是迷信,生活中需要注意
門前墳,房後水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無論大小事物,都會參照風水,一個人的運勢也與風水有關,最常見的可能就是建房、白事。尤其是在農村,修房子要看風水,朝向,周圍環境等等,有很多禁忌需要注意。民間就有一句俗語:「門前墳,房後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單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房屋的門前有墳,房屋後面或者周圍有河流或者水塘。那麼這到底是好是壞呢,按照古人的解釋,如果修建房屋周圍的環境是這樣的,他們肯定會百般規勸重新找地方。
古人最忌諱的就是家的周圍有墳墓,覺得很不吉利,會影響自家的氣運。古人總是謹慎又膽小,認為和死人沾邊的事情都不好,會觸黴頭。別的不說,就單說平時遠遠看到有墳墓,心裡都會瘮得慌,會亂想是不是有什麼東西從爬出來,如果路上遇到出殯的都會繞道而行,就別提房屋前有墳了。而且古人認為門是能阻擋厄運,保佑主人的,門前不應該有遮擋,不應該直接對著的路等等,這都是忌諱,會影響主人的運勢。尤其是堂屋,一般他們會在堂屋供奉神明來保佑家人平安,消災減難。門前的墳墓會衝撞神明,會給自家招來災難,而且每天住在這裡看著墳墓也不舒服,尤其是晚上,特別嚇人。
那麼「房後水」呢,從字面理解,房屋後面有河流或者水塘,會不太安全。古人建房都是用木樁做地基和框架,用土做牆,有水的話,長期浸泡會讓木樁腐爛,土牆坍塌,房屋會倒,不安全。而且夏季雨水多,常常發生洪澇災害,稍不注意就會衝垮房屋,讓他們無家可歸。所以古人修建房屋時一般選擇較平坦的地方,要麼選擇高一點的山頂,避開河邊和池塘。
家敗人亡子不歸
其實「門前墳,房後水」還有後半句,就是「家敗人亡子不歸」,這聽起來像順口溜,雖然沒有科學依據,在當時這種口口相傳的順口溜卻讓人們深信不疑。事實上,這些也並不全是迷信,生活中需要注意。現在科學日漸發達,我們也不再像古人那麼迷信,有那麼多忌諱。有些地方的人還認為在墓地旁邊修建房屋可以保家宅平安,財源廣進,比如廣州和香港人就喜歡臨墓地建房,可能這也是另外一種迷信。
另外很多人也喜歡臨水而居,尤其是有流動的水,認為風景好,環境好,生態好。還有人也認為水能帶財,遇水則發,故而很多商人會選擇有河流有湖的房子,不僅可以欣賞風景,還能讓自己財源滾滾,事業蒸蒸日上,一舉兩得。
值得注意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有點疑惑,這句民間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到底是不是迷信呢?這就要看大家怎麼去理解了,目前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能證明「門前墳」能給房主帶來什麼損失,最多就是房主自己的心理活動。有些膽小的,認為開門就看到墳墓很害怕,不吉利,這種想法會順帶影響到他做事情,心理被幹擾,不能專心做事,事情肯定不順,這都是心理因素導致的。其次再說到「房後水」,這個要看周圍的環境,不管是房前還是房後,房屋都要建在離水邊高一點的地方,這樣不用擔心房屋潮溼發黴,夏季雨水多也不用擔心洪澇災害會衝毀它,所以從安全角度來看,「房後水」這個說法確實值得注意。
結語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門前墳,房後水」都還是需要注意的,不管是科學還是迷信,都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影響,當然我們還是提倡科學為主。遇到一些代代相傳的說法,還是有考證依據的,儘管有些事情確實無法用科學來解釋,它存在肯定有存在的道理,不然怎麼有句話叫存在即合理呢。同時,我們也儘量少一些迷信,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沒必要為了一些不存在的事物幹擾,合理合規的去看待和處理事情,對周圍的環境有準備判斷就不會有失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