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不得不看的視頻,因為真的太燃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飛行員:「塔臺1號,警航01已滑到指定位置,請求起飛。」
指揮員:「01準備完畢,可以起飛!」
飛行員:「明白。」
一聲令下,警航空中營救機組,起飛!
一名遇險遊客摔傷被困在懸崖上,只能通過空中應急救援。兩名飛行員、兩名任務員,再加上一名醫療員組成了這次救援機組。
房山十渡的懸崖峭壁,即使小心翼翼,一個晃動就是萬丈深淵。
又是亂流幹擾,又是地勢險峻,機輪無法落地。
惡劣的飛行條件下,飛行耗油量比平時要大,留給救援的時間不足兩個小時。
一切困難都在考驗整個救援機組的默契。
制定好救援方案、選定飛機懸停位置、迅速出艙救援,一氣呵成,來不及猶豫。
救生員安全落地還不是全部,懸崖峭壁上,每走一步都膽戰心驚,更別說抬著擔架將180斤的傷者安全運送到懸停在空中的機艙內了。
對於救援,速度快和零差錯是必須要保證的,哪怕耽擱一分鐘,哪怕只有二十公分的偏差,可能就是一條人命,甚至,是機毀人亡。
直升機螺旋槳不停轉動,轟鳴聲混著揚起的風沙讓心跳加速。選取登機點,排除周圍隱患,指引飛機位置,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準確無誤。
驚心動魄的2個小時,傷者安全轉移,整機組安全返航。
①
幼鷹的翅膀,
已然遼闊。
在此次救援任務中,作為主要任務員的張崢,是第七屆首都公安「傑出青年衛士」。
任誰也不會想到,7年前他還是一名社區民警。
從社區民警到警航任務員,張崢像是天之驕子順利通過了層層篩選。要知道僅是體檢第一項,幾百名的報考者僅剩下4人,可見張崢也許生來就是屬於天空的。
從警航任務員再到一名出色的警航任務員,張崢默默走了7年,且走得艱難。
經過從五公裡跑步的末位到遠遠甩開第二名的逆襲,經過每一項安全規範的瞭然於心、每一個動作的千錘百鍊,經過在美國高強度高難度的技能培訓,經過實戰的層層考驗,張崢的翅膀,已然遼闊。
完成此次救援任務,跳下機艙,張崢長籲一口氣。猛然回頭,看到滑道上漸行漸遠的飛機,好像看到,少年時抬頭看到的那架,機身印著首都公安字樣的飛機,怦然心動......
②
首都警鷹,
生命之翼。
來認識一下,讓無數人怦然心動的「首都警鷹」,我們的「生命之翼」。
警航總隊,全稱北京市公安局警務航空總隊,成立於2007年4月,是以直升機為主要裝備,用以支援地面各單位開展空中巡視、警務指揮、偵查辦案、反恐防暴、緝私禁毒、救援救助、森林防火等飛行任務的現代化高技術警種。
目前,北京警航是國內編制最完善、規模最大、警用直升機配備最多、機型最先進、職能拓展最廣、年度飛行小時數最多的警航隊之一。
他們,在空中治安巡邏飛行,為打造最安全城市保駕護航。
他們,連續十年的除夕夜,在北京上空與大家平安守歲。
他們開展機組山區索降救援訓練,保持戰鬥力。
他們與特警開展聯合演練。
每一次出任務,你看到的好像只是一個機組的協同作戰。其實,每一次安全升空、每一次安全返航,背後是整個警航隊伍的共同付出。
在起飛前一個多小時,機務人員已經提前到達機庫,開始對飛機進行直接機務準備工作。機務人員常常把自己比喻成飛機的保姆,兩隻手一手託著國家財產,一手託著戰友的生命,那都是以命相託的信任。
那本厚厚的《警用航空飛行安全工作規定》,字裡行間密密麻麻寫著的全是安全二字。
生命所系,性命相託,這八個字無比重要。
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程序,都不敢有半點馬虎,只為對得起那八個字,也為了要援救的每一個生命。
③
生命所系,
性命相託。
從地勤、飛行員再到任務員,每一個人都經過了日復一日的訓練,是讓每一個等待營救的人安全轉移,是讓父母平安見到自己的孩子,妻子完整地見到自己的丈夫......
即使要營救的人,只有一個,也不惜赴險前往:每一個生命都被珍視,這本身就是一種無聲,卻有力的救援。
說一句無數次被提起話:世界上哪有那麼多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警察願意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化作超人從天而降,他緊繃的神經從來沒有放鬆過,卻還是一直告訴我們:不用怕,沒關係,一切有我。
所以我們也選擇相信。
這種信任不是空穴來風,是一個個被救援的畫面,是一個個警察用行動給予我們的底氣。
(搜救門頭溝山區遇險遊客。)
起飛、懸停、索降救援、返回、再起飛......運送密雲遇險被困群眾。
(營救被困房山區貓耳山登山客。)
在北京的上空,你不曾注意過,有一群可愛的人,每一次升空,都是為了降落。是他們,用壯志凌雲的翅膀,守護著萬家燈火,守護著首都的晴空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