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特蘭灣潮汐能開發潛力巨大 或可提供蘇格蘭一半電力

2020-11-26 人民網

據綠色能源網站ClickGreen報導,蘇格蘭北部沿海海水漲退形成的可再生潮汐能其開發潛力十分可觀,如果轉化為電能,足以滿足蘇格蘭一半的用電需求。

彭特蘭灣位於蘇格蘭主島和奧克尼群島之間,是建設濱海潮汐能項目的首選地。該地的潮汐發生頻率名列整個英格蘭群島之冠,其潮汐能可供開發安裝渦輪發電機的總裝機容量估計可達1.9 千兆瓦。研究者已經對可開發潮汐能的彭特蘭灣完成了發電廠建設可行性報告。

該研究是「海流與潮汐能陣列系統性能評估項目」的一個組成部分,由英國能源技術研究所發起並提供資助,來自牛津大學和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完成了這此研究的深度評估報告。

為了充分發掘彭特蘭灣的潮汐能,渦輪發電機需要安裝覆蓋該地區的整個海峽海域。為了將對海洋生物以及船運業的影響減至最低程度,研究者已經將可以安裝渦輪發電機的地點精確地標記了出來,各個安裝位置也已經確定,開發權由英國皇家不動產開發局全權擁有,由其將具體經營權分派給各個潮汐能發電企業。

參與本次研究的愛丁堡大學工學院的阿里斯泰爾?博斯維克(Alistair Borthwick)教授說:「研究建立早先成果基礎之上,結果更為精確,可以用於直接計算彭特蘭灣的潮汐能到底有多少可以進行實際開發。」

研究者經過計算發現,彭特蘭灣可獲得的潮汐能多達4.2千兆瓦,但由於潮汐能渦輪發電機無法達到百分百的績效,研究者建議1.9千兆瓦的裝機容量是一個比較現實的目標。

牛津大學工程科學系的高伊?霍爾斯比(Guy Houlsby)表示:「英國擁有世界上最佳的潮汐能開發潛力,如果我們能夠合理有效地開發這種清潔能源,這將對英國的能源供應做出重要貢獻。」(常旭旻編譯)

相關焦點

  • 世界首臺潮汐發電機即將就位 利用洋流發電
    《獨立報》說,如果斯特蘭福德灣的潮汐能發電項目進展順利,研製「SeaGen」的「海洋流渦輪機」公司將與英國能源供應商「Npower」合作,在安格爾西的海岸線附近安裝一個由7個「SeaGen」組成的潮汐能發電機組,裝機總容量達到10.5兆瓦。 新能源 作為島國,英國擁有綿長的海岸線。
  • 海洋發電可能將是最終的可再生能源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70多家公司開發出了各種技術來利用海洋潮汐或海浪能發電,然而大多數從未超越試點階段邁入全面商業化。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2018年僅僅利用了1.2TWh的全球海洋能源,僅佔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約170000TWh)的很小一部分。開發利用潮汐或波浪等海洋能面臨著巨大挑戰,第一是過高的建設成本。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潮汐發電項目資金投入較高。
  • 【潮汐能發電】(下)適宜海域有限,需儘快確立技術搶佔「陣地」
    在位於英吉利海峽的海峽群島中的奧爾德尼島,OpenHydro還在與奧爾德尼可再生能源公司(ARE)就建設發電站事宜進行討論。據說,作為英國屬地的該島嶼周圍有300萬千瓦(相當於100萬戶住宅用電量)的潮汐能資源。另外,OpenHydro還計劃與新斯科舍電力公司合作,在位於加拿大東端的新斯科舍省內的芬迪灣開展大規模業務,目前正以1兆瓦規模進行實證。據稱,這裡的潮差為全球最大。
  • 全球首個社區潮汐能發電機併網發電
    蘇格蘭政府日前表示,全球首個社區擁有的潮汐能發電機已經開始併網發電。 該潮汐能發電機的裝機容量為30千瓦,坐落於海面下30多米的布魯茅斯得海床上,同時配備一個由潮汐能推動的螺旋槳。旋轉的螺旋槳為發電機提供動力發電,並通過一根1公裡的海底光纜將電力傳送到陸地。
  • 蘇格蘭建全球最大潮汐發電站:功率兇猛
    在蘇格蘭彭特蘭內海峽,一臺潮汐流渦輪機已經開始發電。這臺機器是Atlantis Resources公司「MeyGen」項目的一部分,該公司於去年鋪設了從潮汐發電站到海岸的海底電纜。今年10月,Atlantis與工程公司合作在海底搭建了四個地基。
  • 海洋可能是最終的可再生能源
    包括美國,中國,大多數歐盟國家和印度在內的由24名成員組成的OES認為,海洋能源由於其巨大的潛力,有潛力成為可再生能源的聖杯。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是一個促進各種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採用和可持續利用的組織,它認為海洋能比太陽能或風能發電的潛力更大。 根據IRENA的數據,世界上800,000公裡的海岸線中,有2%的波浪功率密度超過了每千瓦30千瓦(kW / m),根據估算,全球技術潛力約為500吉瓦電能(GWe)。
  • 【潮汐能發電】(上)技術與風電接近,全球或有9000萬千瓦開發潛能
    可利用潮汐能的海域限定在突出的海岬或海峽等處,因此與波力發電及溫度差發電相比,其潛能較小。即便如此,據估算,全世界仍有9000萬千瓦(kW)的潮汐能發電資源可進行開發(資料1)。 從技術方面來看,潮汐能發電基本上與風力發電相同。發電量與流體密度、旋轉面積(發動機葉片長度的2次方)以及流速的3次方成正比。
  • 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前景
    Charlier和Justus估計理論上的潮汐能(包括潮流和潮差)潛力大概是26000(TW•h)•a–1,其中8800(TW•h)•a–1來自淺海盆地;不過,預測的技術潛力更低。波浪能總量大概為32000(TW•h)•a–1,其中可開採的能源大約為5600(TW•h)•a–1。海洋熱能轉換(OTEC)潛力巨大,理論上存在的能源為44000(TW•h)•a–1。
  • 專家:海洋能的優勢是可預測
    作為特許工程師和能源特許工程師,他研究的重點是工程學和潮汐能資源評估和利用方面存在的挑戰。  中國能源報:蘇格蘭很重視發展海洋能,那麼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蘇格蘭在海洋能和潮汐能方面的潛力麼?  艾倫·歐文:蘇格蘭在潮汐能和波浪能方面都有豐富的蘊藏量。蘇格蘭周圍大西洋海域和其他海域的海水同蘇格蘭的海岸線相撞,使得蘇格蘭的潮汐能特別豐富。
  • 浙江沿海蘊藏全國四成潮汐能
    浙江沿海蘊藏全國四成潮汐能   新華網杭州6月14日電(記者嶽德亮)能源相對緊缺的浙江省有望在海洋經濟中挖掘潛力,開發大量的可用能源。浙江省政府表示要加大海洋能利用區開發力度,幫助解決沿海和島上居民電力需求。
  • 潮汐能發電如何突破發展困境?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中國電力網  發布時間:2019-03-28   潮汐能雖然是備受看好的海洋能源,建設不受國土面積影響,設備也可以發展多樣性功能,但相較於其他再生能源來說,其建設、維護成本居高不下,發電量也無法相媲美,那麼潮汐能要如何突破發展困境呢?
  • 踏上未來潮汐發電之旅
  • 中國港灣中標世界首座人工潮汐發電站 合同金額3億英鎊
    瀉湖發電比傳統岸對岸攔河壩技術更為環保,瀉湖中還可發展帆船等娛樂項目。在一項總額達到3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8.5億元)的發電站建設合同上,中國港灣被指定為優先競標人建設該發電站的大壩。根據這項合同的條款,有大約一半的合同款必須要花在來自英國僱員、合作夥伴和供貨商,剩下的另一半可以對中國僱員和供貨商們開放。
  • 浮式太陽能發電的巨大潛力
    到2050年,世界對電力的需求預計將增加一倍。屆時,化石燃料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必須降低。一份來自DNV GL挪威船級社的研究表明,要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70%的電力需求必須由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所提供。
  • 【漲知識】潮汐水電站發電原理解析
    ▲中國最大的潮汐電站是江廈潮汐電站(JiangxiaTidalPowerStation),位於杭州南邊,也是我國第一座雙向潮汐能發電站,共安裝6臺潮汐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3.0MW,位列全球第四位。其中最早的1號機組1985年開始運行,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了,而如今它依然在源源不斷地生產著電力。
  •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潮汐能發電潛力綜合為45,000-130,000...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數據,所有海洋能源技術的發電潛力總和為45,000-130,000太瓦時(TWh),這意味著海洋能源可以滿足目前全球電力需求的兩倍以上。
  • 世界潮汐發電 種種能量轉換設備
    潮汐能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很早就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早在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期間,已有科學家專門研究如何利用潮汐發電的問題。但時至今日,由於認識及資金等種種原因,人類對於潮汐的利用還遠遠不足。
  • 佔到全國潮汐能總量四成的浙江,能否在杭州灣修建一座潮汐能電站
    而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就不一樣了,它們無窮無盡,是一種安全可靠,清潔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它們主要是轉化成電能供人們使用,具有很大的開發前景。目前受到很多地區大力追捧和開發,當然我國也不例外。在東部有著1.8萬公裡的陸地海岸線,每天潮汐的漲落都蘊含著大量的能量,據統計我國沿海潮汐能可開發量為2100萬千瓦,潛力巨大。而潮汐能最為豐富的省份就是東部的浙江省。浙江省可開發的潮汐能為880萬千瓦,佔到了全國總量的41.9%。而潮汐能的大小和潮差息息相關,潮差越大,潮汐能越豐富。
  • 探訪我國最大的潮汐能發電站
    「小而美」背後的意義——探訪我國最大的潮汐能發電站中國電力新聞網訊記者於琳娜8月23日,雖然已經出了伏天,但浙江溫嶺的氣溫達到在距離溫嶺市區16千米西南方向的一個狹長港灣裡,坐落著我國首個雙向潮汐能發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溫嶺江廈潮汐試驗電站。國際社會對潮汐發電的重視潮汐是由於月亮和太陽的吸引力而產生的海水定時漲落現象,科學家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海洋的呼吸」,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