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與科技

2020-08-28 WalterLing

前言:當人類的科技成加速增長的情形下,我卻成為了最堅定的科技反對者。最近與一位牧者討論此事後,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寫一篇文章來闡述一下我的觀點。

在面對人類所面臨的巨大問題的情形下,科學家成為了造福人類的先鋒,從農業、工業、醫學、健康、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作為無所不能的上帝在做什麼?除非我們找到上帝帶領人類進行科學研究的證據,否則上帝很容易被認為要麼無能,要麼不作為。這是人類陷入苦難的時候對上帝最典型的心態,這也是持懷疑論者的典型證據與理論,上帝要麼不存在,要麼無能,否則這個世界就不應該是這樣子的。

上帝不作為嗎?

斷乎不是,即使人類被逐出伊甸園,地球的資源也足夠養活大量的人類,各種資源看起來是自然存在的,但是卻真的好像是為人類而預備的,不管上帝是否存在。

上帝在世界的前六天就完成了創造之工,而且他看一切都是好的,完美的。有人認為上帝一直在做工,而不是在世界的第七天歇息了他一切的工,這個我承認。但是創造之工已經結束,所有受造之物不再需要補丁,世界不再需要修修補補。當然,如果我們將人類對於自然的破壞,當成需要修補的原因,那也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很奇怪的是,這個世界在人類如此無度破壞的情形下,自然竟然有如此強的自我修復能力,是誰賦予的這種能力?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上帝創造了亞當,上帝看是好的,說明亞當是完美的。最關鍵的證據是亞當身上竟然有著隱性基因,這些隱性基因註定著人類的後代將可以適應在世界各地生存,而不需要進化出新的基因。基因的信息是設計者的意圖,而不是進化而來的。隱性基因只有可能是設計出來的,無法進化而來,因為進化是為了解決眼前的困局,而為未來而設計的隱性基因,是無法用進化來解釋的,只有極高智慧才能設計出來。我相信,人類的隱性基因可以確保在未來的幾萬年都能生存在地球上,除非人類將地球破壞無餘,或者得罪上帝已經被毀滅。這絕不是進化的能力可以確保的,而是早就被設計好的。

如果人的設計是完美的,那麼科學家所研發的基因技術、疫苗、移植等科技、藥物、手段是做什麼的呢?我們不得不認識到人類面臨的問題來自於哪裡?人類越來越不適應生存的環境,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其敗壞的行為造成的。現在的人出生就需要注射大量的疫苗,而聖經記載起初的人的壽命可以到900多歲,難道是因為上帝給他們注射了海量的疫苗嗎?

上帝不是修補匠,他的創造之工早已完成,而且是完美的,否則這個世界就需要增加這個,減少那個;改善這個,改善那個。如果上帝是這樣的,那麼他的智慧就值得懷疑,他的能力就有天花板,這樣的上帝不信也罷。

上帝作為的證據就在人類的隱性基因的設計與創造,一勞永逸是至高者的至高的智慧的體現,而這樣的證據在每一個受造之物身上都有;如果上帝的作為是帶領人類修修補補,那麼上帝的作為就是無效的,徒勞的。

而上帝現在階段的作為的證據就是:詩篇119:105 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上的光。上帝不是操控者,他是帶領者,只有願意被帶領的人才是被帶領者,如果我們認為神在帶領那些連他都不承認的科學家向前走,這是不成立的。

上帝無能嗎?

既然上帝有作為,那麼是因為上帝的能力有天花板造成的嗎?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上帝因為其創造的不完美,帶領人類在科技的道路上幹得熱火朝天的情景,修啊補啊,這是怎樣的上帝啊?

上帝早幹什麼去了?他為什麼不帶領亞當和他的子女們這樣幹呢?非要等到末世才開始嗎?反而我們看到該隱的後代在科技上有巨大的成就,卻不被神祝福?該隱的後代可是很能幹的,各種科技(農業、畜牧業、音樂、工業等,在創世紀4章17-24節)的祖師,遠非塞特的後代可比。我們完全看不到塞特的後代的科技成果,只是看到一句簡單的話:創世紀4:26 那時候,人才求告耶和華的名。只有一個解釋是合理的,就是塞特的後代認為得貨財的能力出於神,而不是自己的聰明;而該隱的後代卻想依靠自己的能力幹出一番大事業,事實上都心想事成了。

別忘了,上帝在人類只能用無花果樹的葉子造衣服的時候,上帝就會用皮做衣服;上帝在人類只會造「舟」的時候,就教導挪亞造大船。船是什麼意思?船來自於舟,舟是一個人乘坐的船,而船是可以乘坐八個人的舟,所以船是由「舟」「八」「口」組成,就是指可以乘坐多人的舟。基督徒可能認為船的這八個人就是挪亞一家八個人,可以這樣想,但是不必要較真,因為挪亞的船遠比乘坐八人的能力大多了,你可以想像七公七母的大象和長頸鹿也可能上了那船嗎?

問題是可以將人類的龐大的製造信息放置在人類的每一個細胞中的上帝會迷失在網際網路世界中嗎?有人認定耶穌如果生存在現代,可能不會用電腦,也學不會,至少在遊戲界、設計界、編程界,耶穌可能排不上名次。上帝不但創造了人類的DNA信息,將海量的信息放置在如此小的細胞中,而且將人類千年、萬年後才需要用的信息(隱性基因)也在創造的時候添加在裡面,上帝的無能從何談起?

上帝是一個慈愛的老奶奶的想法是有趣的,有人認為這個世界敗壞了,而上帝無能為力,他就像一個愛每一個人的奶奶,可是他沒有任何能力為這些人做點什麼,他太老了,幹不動了。

如果上帝在亞當被逐出伊甸園就開始帶領這場轟轟烈烈的科技運動,人類的文明早就成就了,人類現在的生活該多麼的美好?為什麼要在人類進入末世才開始推動這場急速的科技運動,到底上帝起先害怕什麼?現在要解決什麼問題?

上帝是科技帶領者嗎?

有一種可能,上帝根本就不是科技的帶領者,而是反對者?我的證據來自於啟示錄。我們知道人類將被毀滅,而且毀滅於上帝之手,為什麼?我們先來假設一下:如果上帝是科技的帶領者,帶領人類與時間賽跑,避免被毀滅的命運,那麼為什麼上帝輸了,不得不親自毀滅自己帶領的團隊呢?

輸給了誰?撒旦嗎?這是匪夷所思的想法,上帝不會輸給撒旦,如果他想帶領人類通過科技的手段進步,那麼人類一定是不停的進步中,人類沒有理由被神毀滅。

如果上帝知道結果,為什麼還要帶領人類作最後的掙扎呢?難道科技不是改變人類被毀滅命運的最佳途徑,是上帝作出錯誤的判斷,如果是他的責任,為什麼不自己承擔,而毀滅世界呢?

人類的毀滅一定來自於退步,就是遠離神,耶穌說這是一個加速敗壞的世界,敗壞來自於哪裡?這是需要思考。除非人類的方向出了問題,道路是錯誤的,否則加速敗壞就不成立。明顯的是,人類正在嘗試透過科技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即使基督徒不承認生存環境的不足來自於神創造的缺陷,但是無可辯駁的是人類不得不改善生存環境。人類也嘗試通過跨國家的組織、國家、法律、制度、條約等建立世界新秩序,而且在人類看來是有成效的,而且方向也是正確的。是什麼讓神不滿意呢?難道是將來發生的突變造成神的憤怒嗎?如果是那樣,神為什麼遷怒全世界,甚至古今的人類呢?除非所有的人都是參與者,否則神的憤怒就不是積蓄,而是突發,可是啟示錄告訴我們是積蓄的憤怒。

加速的敗壞

如果上帝是科技的帶領者,人類的加速敗壞就沒法被理解,因為一切的敗壞都可以通過技術的手段解決。

例如搶劫,以前強盜會入屋搶劫錢財,現在網際網路時代,搶劫就很難有成效,因為大家都在使用電子貨幣,而無處不在的監控也造成搶劫的風險很高。總之人類利用科技很好地解決了治安的問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將來每個人的信息將一覽無餘,出生、學歷、工作、收入、消費習慣、活動場所等,總之管理人的工作會變得越來越容易,我們不得不得出一個結論,人類的行為將更加規範,不管你願意不願意,這樣的世界將變得越來越有秩序,人類犯罪的機會將越來越小。

加速敗壞?不可能吧?科技可以解決一切,在普通人不能,在科學家凡事都能。但是如果人類越來越好,加速敗壞就不成立,上帝毀滅人類就是惡,所以最好尋找人類加速敗壞的證據,這是信仰正確性的需要。如果上帝不作為,而科學家在造福人類,那麼上帝的存在都是多餘的。

加速敗壞要有加速敗壞的能力,什麼是這個能力呢?愚蠢的人用錘子打擊櫃員機搶銀行的錢,是能力不足的問題;聰明的人會從別人口袋中搶錢,而且對方還千恩萬謝。這是能力的最好詮釋,聰明、知識、科技是能力,是確保人類隨著加速發展的科技,加速敗壞的能力的保證。區塊鏈、電子貨幣就是人類聰明而敗壞的明證。

科技加速發展,人類加速敗壞的例子:

1、武器的製造:冷兵器時代,殺一個人需要很大的力氣,而現在殺掉全人類只需要三個人願意同時按下三個核按鈕。

2、地球的破壞:以前人要砍一棵樹,需要大量的時間,挪亞造方舟花了120年的時間,大部分時間在砍樹造木板;而現在的地球已經被嚴重損毀,我們用無窮無盡的科技產品來汙染、破壞地球。

3、人類的自我破壞:人類不但破壞地球、自然,而且還開始毀壞自己,通過轉基因食品、激素、基因技術、通信產品的輻射等破壞人類早就完善的遺傳信息。總有一天,人類一出生就需要注射幾百種、上千種的疫苗,以確保能在地球上存活,上帝應該是不願意看到這一點,才下定決心毀滅世界的,畢竟神是憐恤人的神,他無法接受人類如此生存著,太可憐了。

4、人類與動物的關係:當人類將自己的科技和聰明用在熊貓的繁殖和養育上,如果我們從其中看到人類的偉大和慈愛,那麼你一定不要吃驚,這是人類的目的。就像我們看到一個不孝的兒女在父母死後痛哭流涕的時候一樣,你不要懷疑他的孝心和愛父母之心,這就是人性的本質。

人類的聰明與科技是人類顛覆神所創造的秩序與關係的鑰匙。上帝最看重的就是關係:人與神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在此基礎上,上帝已經預備了足夠的資源、足夠的智慧給到人類,人類本來將一無所缺。可是人心是無底的洞,沒有任何東西能填滿人心,即使是上帝的努力也無濟於事。

人類的科技在解決的問題是:

1、人類造就的問題,這不是上帝創造的缺陷,而是人類的罪惡積累、不良習慣的問題。例如遺傳疾病、健康等。

2、人類無休止的欲望,而這種欲望不是正常的需求,而是撒旦的誘惑。基於對驕傲、金錢、名譽、地位、權力、資源的追求,是科技的原動力,造福自己比造福人類更重要。

3、錯誤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實現的需要。

從原則上講,人類應該糾正自己的行為,而不是透過科技來彌補自己的過失。如果人類生活在無處不在的監控攝像頭下面,井然有序地生活,還不如死去,自由遠比生命更重要,而真理遠比自由更重要,否則生存就是偽命題,活著也許就是行屍走肉,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價值?我們需要努力去實現這樣的生活嗎?

美國在新冠病毒中已經死去了十萬人,可是他們卻反對居家令,寧可自由地死,不願意失去自由而活。當很多人迷惑為什麼死去一個黑人(被警察誤殺)造成美國如此大的動蕩,而死去十萬人,美國人卻如此淡定?我不持定立場,但是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的權利,這是價值觀的問題,沒有對錯、是非的問題。

是一種不斷加強、快速增長的能力帶領人類在加速敗壞,絕對無關神的帶領,而是人類一意孤行的意志,人類總能為自己的作為找到好的藉口。嚴格意義上講,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做錯過任何一件事情,從來沒有犯過罪,只要站在人的角度看。

當人類第一次將核武器傾覆在長崎、廣島時,人類在歡呼;當前蘇聯的車諾比核電站爆炸時,人類在惋惜;當人類的很多核武器按鈕放在不少的人手上時,我們每一天都慶幸什麼也沒有發生。我敢肯定,如果希特勒的德國獲勝,希特勒將成為德國的民族英雄,被永遠紀念。可笑的是,希特勒被德國的基督教承認為信仰的最高領袖,是德國的基督。

人神衝突的根源

看看人類第一次與神衝突,正當上帝為自己創造的完美陶醉的時候,剛剛吃下分別善惡樹的果子的亞當和夏娃就發現了上帝創造的嚴重缺陷,並為神的錯誤創造而研發出了人類的第一個高科技產品:無花果樹的葉子製造的衣服。這件人類首創,又綠色環保、又有創意的發明讓上帝很憤怒,結果很嚴重:上帝失去了自己創造的人,而亞當和夏娃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創世紀3:22 耶和華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

這是人類需要為第一次與神衝突付出生命代價的原因,也是原罪的本質:分別善惡的能力。這是神不允許人類擁有的能力,這個能力是一切的罪與惡的根源。如果人類不知道善惡,那麼人類就不會犯罪,驕傲、比較、紛爭、苦毒、怨恨等的根源都是來源於分別善惡的能力;同樣如果人類不知道善惡,人類將幸福地生活在上帝創造的伊甸園,不需要科技。可惜人類也從此走上了利用自己的聰明才華製造與無花果樹葉子的衣服相同的莫須有的東西。

如果上帝認為人類需要衣服遮蓋生殖器官,那麼上帝應該創造衣服給亞當和夏娃,如果沒有,那麼就莫須有。同樣,人類的很多發明創造也是莫須有的東西,人類一直在延續用科技創造莫須有的東西,而這個嘗試從頭到尾都是在質疑神的創造的不完美和缺陷,人類錯誤地認為人類在彌補上帝的不足,可是這是人神衝突的最根本的原因:缺乏互信。上帝總是擔心孩子們玩出火,而孩子們總是覺得上帝管得太寬,明明有缺點,還假裝完美,不敢接受挑戰。

巴別塔是人類最偉大的建築高科技,在遠古的時代,人類可以建造通天的塔,這可是黑科技,可是上帝不但不欣賞,而且還粗暴地拆毀,並且從此變亂人類的語言。

而新時代的人工智慧將再次嘗試挑戰上帝,人類將用AI技術將上帝變亂的語言統一回來,不久的將來,人類之間將不再存在語言的障礙,人工智慧將挑戰上帝,並獲得成功。

我可以肯定地說,人類在所有的領域都在挑戰上帝,而且人類信心滿滿,人定勝天。日新月異的科技確實讓人類充滿想像力,到底還有什麼是上帝能做到,而人類做不到的呢?事實上,除了神話中的神跡之外,人類能做到的,上帝幾乎沒有做到過什麼,這才是真相。耶穌行的醫治神跡更像是神話,而人類的醫療科技也可以治好很多的病,關鍵是人類的醫療遠比耶穌的醫術更可信。我們如果進行比賽,讓基督教的牧者來醫治,與醫學專家比較,我覺得牧者必敗無疑。

這是造成人神衝突的原因,上帝無所不能,可是除了神話,我們看不到任何證據,所以我們要麼認為上帝不存在,要麼認為上帝不作為;而人類卻在積極地行動,以科技造福人類。

任何認為上帝在帶領科技的發展的想法都是徒勞:

1、上帝不認可:他對於人類的思考總是發笑,覺得太幼稚,沒有誠意認可人類的聰明才智。

2、人類不認可:宗教歸宗教,科技歸科技,風馬牛不相及,即使是基督徒的科學家,也會主動將科技與信仰分開,更不用說無神論者或者其他宗教的人士的看法。

3、結局不支持:人類的加速進步,卻成就加速敗壞的局面,成為積蓄神憤怒的原因。最終神毀滅了人類,是不可否定的。

4、人類無法與神在科技上共事,差距太大,就像人類無法與螞蟻共事一樣。試想人類與螞蟻一起開會討論Facebook的資料庫管理的新方案?

以賽亞書55:8-9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人一分鐘完成的工作,螞蟻永遠也無法完成;上帝一分鐘完成的工作,人類也永遠無法完成。從人類的角度,我們的科技很發達,但是從上帝的角度,人類的科技就是白痴做夢。上帝將一百萬個2T的信息放在人體的一個小小的細胞中,他一定會對於人類巨大的硬碟卻只有2T的容量很失望,試想上帝怎麼敢承認他與人類的科技有關聯,如同博士不願意承認曾與幼兒園的小朋友討論過航天工業的發展計劃一樣。

上帝只看重關係,看重人與神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是神起初造的伊甸園和末了的基督國度的樣式:

以賽亞書11:6 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它們。

這是多麼和諧的世界啊!可惜人類破壞了這一切,甚至不惜用最先進的科技來破壞,要等神重新為他的民建立起來。

以賽亞書11:9 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

終極的樂園充滿神的知識,而不是人類的科技,這是關鍵。當神的知識充滿,就沒有人類的科技產品的空間,人類智慧的全部結晶都將像垃圾一樣被拋棄,否則就會成為終極樂園中的廢物。

想像一下有一天我們在天國、在神的寶座前,刷微信朋友圈,我們將是無比幸福的人,與神同在、與人類的科技產品同在,願上帝成全人類的美好願望,確保5G信號穩定,願神祝福、保佑人類的科技進步。你說什麼?你與此無關?我不信!

相關焦點

  • 有「真理」嗎?何為真理?
    所謂真理,就是在某個階段或者某個過程中,必須遵守,不能違背的定理。比如,在我們的生存的三維空間,勾股定理無法違背,它就是真理。同樣,在地球上,牛頓定律也無法違背,那麼,這這一空間,它就是真理。比如,血壓,血脂,碳水化合物,紅血球,白血球等等,一個健康的正常人,一定符合這些指標,那麼,它就是真理。社會學也有真理。比如,父母必須愛護自己的孩子,兒童必須接受學校的教育,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必須遵守法律和社會義務,同時也享有公民權力。正常社會必須遵守,正常的社會民眾也必須遵守,這也是真理。如果,非要說走絕對真理,那是愚蠢的。
  • 論真理
    大量的人都在大談「真理」,於是對「真理」這個概念出現了千奇百怪的多種認識,有從文字上去認識的,有從自己的認識上去理解的,最多的是從各種理論認識上去理解的,目前對於真理實際上根本就沒有明確而有效的定義,因此出現了「絕對真理」、「相對真理」、「沒有真理」就是真理等等似是而非的「真理」。最滑稽的是「不確定」、「不穩定」也在不少人的認識中變成了「真理」。
  • 真理truth
    ,不但我,而且所有明白真理的人,因為真理住在我們裡面,必永遠與我們同在。有幾個兄弟來告訴我你對真理的忠誠,以及你如何繼續在真理中行走,這使我非常高興。4 I have no greater joy than to hear that my children are walking in the truth. 聽到我的孩子們在真理中行走,我沒有比這更大的快樂了。
  • 真相大反轉:是我們在求真理,還是真理在求我們?
    真理就存在我們之中,真理存在於我們的認知裡,真理就存在於我們的行為中。其實,真理一直存在於我們的認知裡,只是我們不知道哪些部分是真理;真理一直呈現在我們的行為中,只是我們不知道運用了什麼真理。我們判別真理標準的模糊與混亂,使我們遺憾地錯過了真理。我們只是把一些有效的方法和道理看成為相對真理,相對真理其實就是可以幫助我們達到目的的工具。
  • 真理不僅僅是事實
    最終,一個很大很抽象的單詞——真理——成為文化危機的中心,不由得召喚哲學家前來處理這個問題。把它們送回去。哲學家們的真理問題與世界的真理問題並不是一回事。後真理辯論並不能依靠更好的理論輕易得到解決。在很多時候,人們非常清楚究竟是什麼東西讓某事成真。
  • 真理概念的變遷
    (圖片來源:全景網)在《真理》這本為一般讀者寫的小書中,約翰·卡普託討論的其實是真理的概念以及有關真理的概念史,而不是真理本身。作者是美國一所大學的後現代主義哲學教授,不可能掌握真理,也不會討論真理本身。《真理》是一部教授之作,梳理了真理的概念在西方思想中的發展與變化,條理清晰,不標新立異,可以用作學生的入門書。
  • 科學和真理的區別
    顯然,以上的科學和真理定義就是不接地氣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他們講的所謂科學和真理。因為,他們舉不出一個「接地氣」的科學和真理例子。下面,小編就來尋找一個「接地氣」 的科學和真理定義。如果上面「真理推論」沒有錯的話,那麼真理的定義就出來了:真理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可以決定人們行為的意識。比如「萬有引力定律」就是牛頓發現的真理(意識或觀點),這個真理就可以指導人們的行為。
  • 四本真理小說,火箭筒除靈、穿梭真理之門、買帳號,成就真理大帝
    「感受真理吧,小可愛們!」《射程之內遍布真理》,作者:無火的餘灰,4級作者。只是一個華夏留學生在東京輕鬆愉快除靈的故事。本書包含大量火力不足恐懼症,跨服聊天,思想迪化,腦迴路清奇,反向腦補,請謹慎閱讀。
  • 神的話是真理,真理是帶著能力的,因為神說有就有!
    神的話是真理,真理是帶著能力的,因為神說有就有!經文: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創世記1:3弟兄姐妹平安,今天老唐與大家分享的文章題目名叫《神的話是真理,真理是帶著能力的,因為神說有就有!》。說,這個字,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真理,跟你我有關。那就是,出於神的話每一句都帶著能力。我相信對於很多基督徒而言,我們真知道,為什麼要認真讀聖經,因為神的話不只是一個道理,神的話是真理,道理跟真理不一樣。道理只是告訴我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事情是怎麼回事,真相是怎麼回事,我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 真理+結論=真相
    真理+結論=真相舉個例子來說,聽過挖井的故事麼,兩個挖井人,同時挖井,一個挖井人每次只挖到5公尺,差一點就挖到水了,但是最後卻放棄了。另一個挖井人堅持的挖井,直到把水挖出來為止。你看,只有堅持才能勝利。目前為止都是真相,但後面加上一句,所以,只要堅持我們的事業,一定可以成功的。
  • 鋼之鍊金術師:真理到底是什麼?真理之門的秘密原來這麼簡單
    鋼之鍊金術師是一部非常與眾不同的動畫,不只是他的獨樹一幟的畫風,更多的是這裡面表達出一種等價交換的法則,你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付出等同的代價,主人公愛德華艾爾利克因為觸犯了鍊金術的禁忌,付出了一手一腿的代價,但是真理賦予了他大量的知識,就當是等價交換了,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真理到底是什麼東西
  • 真理、仁義、聖潔是什麼意思
    真理、仁義、聖潔是什麼意思呢?人被造是跟真理有關係的,人被造是跟仁義是有關係的,人被造是跟聖潔有關係的。這裡提到的真理,仁義,聖潔,就把上帝的本質從三個層次展開了,第一,上帝是真理,第二,上帝是仁義的,第三,上帝是聖潔的。在這三個範圍裡面,上帝是按著自己的形像造人。所以,人應當是在真理中間活的,人應當是因仁義而存在的,人應當過聖潔的生活,人的所有的行為符合這些原理。
  • SCP-645-真理之口
    SCP-645-真理之口項目編號:SCP-645描述:SCP-645是一個巨大的Pavonazzetto大理石2制圓盤狀物,裡面鑲嵌著一個人形臉部,看起來就像是被雕刻在義大利羅馬的科斯梅丁聖母院的那個所謂真理之口。就像是那個真理之口的雕刻,嘴部和眼部都是空空的洞;和真理之後雕像不同的,無論如何,被測試者把手放進SCP-645的嘴中無一例外地描述裡面溫暖又潮溼。
  • 科學與非科學的區別:探究真理的第一步從何而起?
    在這些領域的學說、主義、思想和理論都需要通過辯論、爭論、說服,甚至對抗才可以達成某種定論,例如,政治理論、信仰、宗教等一旦跨越文化、民族、國家的界線後,便沒有統一的共識或「真理許許多科學之外的「真理」是通過宣傳、說服、布道而實現的。如果有人認為自己掌握某種「真理」,則他必須通過與持不同「真理」的人進行辯論,或對眾人宣講自己的「真理」,從而說服別人接受他的「真理」。政治家的真理和競選成功完全在於他的雄辯才能和說服力。
  • 宗教面向科學,科學追求真理。當下科學應對自然發展的瓶頸
    唯神宗教和唯物科學唯物科學批判唯神宗教但無法打破宗教神學歸根結底是沒有觸及真理無法剝除神學迷霧。宗教教導人戰勝自私自我克制貪婪欲望,在初期社會利用未知引導人向善維護推動文明發展,科學發展使宗教的迷信信仰趨向淡薄。唯神是迷信,唯物會迷茫何謂生物?
  • 技術爆炸給我們的大腦帶來新的洗禮,這些曾經的真理或被證偽
    在工業革命時期產生了大量的真理、定理,指導著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然而直到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才真正發現原來當時受到技術和歷史的局限性,我們對很多事物的認知是片面甚至是錯誤的。由於長時間我們從心底已經接受了這樣的認知,當一些慣性的思維或者是認知被推翻後,我們雖然知道什麼才是真相,但是依然感覺難以接受。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有哪一些真理被證偽。
  • 陰陽五行說與科學及真理之關係
    (張雙南:《科學和宗教、偽科學的區別》,載2017年6月23日《科技日報》)     很顯然,張雙南先生所說的科學是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整體。然而,僅僅從「科學的方法」來說,像人文科學的文學研究,就難以運用「定量化」的方法。「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裡的「愁」如何量化?
  • 求禰用真理使他們成聖,禰的道就是真理
    神啊,你早已預言在末世時代有各樣的假先知、假基督要出來,迷惑多人,現在異端邪靈四起,求你捆綁魔鬼撒旦一切的攪擾和敗壞,求主用真理裝備我們,賜給我們聰明智慧,使我們能分辨的清而不被撒旦所迷惑。也求主保守我們不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願以馬內利的神與我們同在!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求禰用真理使他們成聖,禰的道就是真理。約17:17  何謂成聖?
  • 是否有一種真理能夠解釋一切?
    物理學的本質是用數學符號來描述自然界的真理的運行過程,並且可以在紙面上進行推導。那麼數學到底是真理的完美模擬還是拙劣模擬呢?一般的情況下,物理學家需要數學能夠完美的模擬真理。所以現在面對的問題是,如果真理是完美的,用不完美的理論,能不能模擬完美的東西。同時,如果真理是不完美的,那麼真理還是不是真理。》有很多問題是沒有辦法在邏輯層次上解答。或者說從純邏輯的觀點上,沒有辦法給出確定性的結論。
  • 科技部創新發展司黨支部舉行「感受真理的力量」主題黨日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莊嚴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2018年6月22日,科技部創新發展司黨支部舉行「感受真理的力量」主題黨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