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離城市的郊外,如果碰上晴朗的夜晚,我們一抬頭就能看見夜空中閃爍的銀河,而如今,別說是銀河了,就算是星星也很難看見。
人們看不見繁星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地球上的燈光太過耀眼,在光汙染的影響下,縹緲的星光馬上就被城市中絢麗的燈光給覆蓋住了,因此即使天氣晴朗,人們也難以找尋星星的足跡。
其二就和衛星等探測器有關了,自航天科技得到迅速發展以來,人類進行了數千次的火箭發射實驗,而實驗過程產生的太空垃圾越來越多。
不少天文學家開始抱怨,圍繞在地球近軌道上的衛星已經遮擋了天文觀察,但在未來,出現在地球附近的衛星探測器只會越來越多。
此外,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其真身是恆星,而恆星一生中光芒最耀眼的時刻,就是它們發生超新星爆發的時候,但此時的恆星已經開始步入死亡了。
每當有一顆恆星發出劇烈的光芒,就意味著這顆恆星的消亡,而我們看到的大部分星空,都來自於距離地球6000至7000光年內的星體,而這些星體,很多都來自銀河系。
科學家發現的另一個驚人的事實是,銀河系正在經歷死亡,雖然遠在地球上的我們感覺不到明顯的變化,但在宇宙中,死亡和誕生的過程是持續不斷的,而銀河系的死亡則意味著未來不會再有新的星體誕生,我們能看見的星體也會變得越來越少。
我們都知道,太陽目前的年齡為50億歲,它還處於壯年,壽命大概還有50億年,而與之息息相關的地球也一樣,但是,為何死去的銀河系對我們毫無影響呢?
據了解,銀河系的死亡和生物的死亡過程是大相逕庭的,對於星系而言,氫氣等物質就如同食物,而在過去的數十億年裡,銀河系中的氫氣含量正在大幅度減少。
而這一變化也減緩了星體的形成,對比麥哲倫星系,銀河系平均每年只會誕生一到兩個星體,這充分說明銀河系已經失去活力了,而在未來的20億年裡,銀河系將完全沉寂,不會再有新的星體誕生。
(來源:合肥晚報科學在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