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微生活
潛山人喜愛的網絡媒體
不知我祖上從哪一代開始做農民的,我只知道,我是生於農村長於農村的地道農民。說地道卻也不怎麼地道,由於長期在城市工作,導致現在既不會耕田犁地也不會播種收割,遠觀甚至分不清韭菜和麥苗,但是我對於農村,卻有著說不清的眷戀。
一、失落的田地
依稀記得小時候常常跟在大人後面去地裡幹活,拔草,播種,施肥……,由於機械化尚未普及,所有的工作都要人工來完成。年幼的孩子在田間地頭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累了便可以隨時休息。在地裡捉蚱蜢,穿成一串回家給貓咪美餐一頓,是孩子們最喜歡做的事。
農村的地都是承包到戶,這一塊是你家的,那一塊是他家的,中間只隔著一道田埂。大人們勞作的辛苦了,也會在田地邊抽一袋煙,跟一起勞作的其他村民嘮嘮家常。時而眉頭緊鎖,時而哈哈大笑,短暫的休息也變得有趣且格外令人期待。
如果誰家的田地被打理的寸草不生,那麼其他路過的村民便會交口稱讚,「看人家這地收拾的多好。」同時認為這是一戶勤快的人家。
現在,隨著國力的增強,生產力水平也普遍得到了提升。春種秋收都實現了機械化,除草施肥也實現了機械化,田間地頭再也看不到小孩子的身影,他們大多在家寫作業。勞作的人變少了,機器取代了重複性強的工作。北方的玉米秸稈禁止焚燒,收割機直接做到了秸稈還田,也就是粉碎了留在地表,等明年機器一翻便會與泥土混在一起。
之前需要繳納公糧的時候,農民辛苦耕種也沒幾個發家致富,後來流行進城務工,農民紛紛離開了土地。那幾年,有許多地直接晾荒,有的地裡甚至長了樹。近幾年,國家允許土地流轉出租,雖然租金不多,但總比荒蕪要好。包田大戶通常依靠機械,基本不用投入多少人力。田地裡再也看不到從前的人來人往。即使如此,在眾多農民眼裡,務農依然是又累又髒又不賺錢的工作,是沒有更好發展才走的下策。如果土地也有靈魂,應該會感到失落吧。
如今國家提出鄉村振興計劃,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土地能夠帶來更多收益。
二 、失落的村莊
在我很小的時候,村子裡的馬路都是土路,每到下雨天會泥濘不堪,晴天暴曬之下又會塵土飛揚。馬路上基本沒有汽車,年幼的我只是經常看到馬車和驢車。
我最最喜歡農村的夏天,孩子們可以撲蜻蜓,捉蚱蜢,長長的白天可以玩到很晚才睡。吃晚飯的時候一般會在院子裡,左鄰右舍也很少有圍牆,端著一碗飯去隔壁家吃,邊聊邊吃,吃完了拿著空碗回家休息。如今在城裡,左鄰右舍住了好幾年都沒說過幾句話,要是還敢拿著碗去鄰居家邊吃邊聊,估計十有八九不是被罵沒教養就是被認為腦子有病。
那時候沒有冰箱,夏天吃一碗井水浸過的打滷面卻會讓人覺得爽個通透。那時候沒有超市,但家家都有菜園,時令蔬菜應有盡有,真正是綠色純天然。那時候沒有空調只有蒲扇,母親怕孩子熱,有的時候搖扇子搖到半夜。那時候的農村,沒有豪華的房子,沒有像樣的電器,甚至沒有交通工具,但是卻有最重要的「人氣」。
如今的農村,柏油馬路修到了家門口,但一般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會車來車往;家家戶戶都蓋了漂亮的房子,但卻只有老弱婦孺在裡面住,能進城的青壯年都想法子進了城。鄉村的夜,出奇的靜……
三 、 失落的農民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不能忘本。那時候實在太小,還不太明白「忘本」是什麼意思,如今細想,或許不能忘本的意思就是不要忘了自己是個農民吧。
農民離開土地進城務工,有多少為了尋夢?有多少為了生存?試問,除了一部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青年為了尋夢,有多少人只是單純為了生存呢?我想,比例一定不在少數。
教育資源從古至今一直是稀缺資源。物以稀為貴,農民大多沒有機會接觸到優良的教育,所以他們進城務工便又有了一個新稱呼「農民工」。他們缺少專業技能,一旦離開土地進了城,便只能做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這些工作通常都是以出體力為主,很累並且報酬不高。五險一金對於農民工來說高不可攀,拖欠農民工工資更是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農民工,他們大多不懂法,要麼天真的以為法律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要麼倔強的認為法律什麼用處也沒有。前者一旦訴求沒有得到法律的支持便會迅速轉變成後者,進而演變出一系列的極端問題。好在如今國家已經越來越重視這部分問題,有了法律援助,有了調節中心,甚至在法律的制定上更加重視保護農民工的利益,比如「優先受償權」等等。
農民工之中有一些人頭腦活絡混成了人們口中的「老闆」,但也有大量的人混了半生依然還是人們口中的「農民工」。即使拿著微薄的薪水,他們依然選擇留在城市。還有一部分受過較好教育的人在大城市就職,有一份較豐厚的薪水,但是除去房租便所剩無幾。這部分人通常被稱作「漂」,例如北京的「北漂」……。這時候能不能在城裡買個房便成了關鍵,但是個人的力量有限,於是又順理成章的進入了「拼爹模式」,中老年農民工為了多賺錢給孩子買房更不敢回到農村,因為農村普遍的情況是就業崗位少薪水也少。
回想當初的自己,從農村來到城市。不知道紅綠燈中間黃燈的作用,不知道何為「逆行」,鋼筋混凝土的城市人來人往,卻令人覺得無比茫然和孤獨。若是遇到個心慈的房東便萬事大吉,若是遇到個手巧的房東,便會發現電錶走的奇快,一個月光點燈也要四五十度電。更不要說房東心情不好或看不順眼,那便意味著要搬家。每每搬家必定會丟失一部分東西,讓本來就捉襟見肘的生活更加捉襟見肘。如今日子久了,便也習慣了城市生活的規則,也明白了城市人並沒有那麼冷漠,並且城市人也同樣背負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再說了,往上數八代,怕沒幾個是城市人。
四 、願景
最近幾年,農村的生態越來越好了。北方農村可以看到各種候鳥,南方農村由於氣候溼潤,植被生長更是迅速。門口的梧桐樹會看到松鼠,野外還有野豬出沒。
但願將來,鄉村能夠有產業可以工作;但願將來,鄉村不但可以安放肉體也能安放靈魂;但願將來,城市可以反哺農村,讓鄉村人氣旺旺,不再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