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子菜:可可西裡湖泊水系變遷的新證據

2021-01-10 搜狐網
 

    新華網各拉丹冬11月17日電(記者劉詩平)中國科學院可可西裡科考隊連日來在可可西裡地區的一些湖泊及河流中,發現不同湖泊水系存在不同種類的眼子菜,這為可可西裡地區湖泊水系變遷提供了新的證據。

    科考隊員、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盧學峰博士說,此次考察在可可西裡地區的卓乃湖、錯達日瑪、科考湖、可可西裡湖、飲馬湖、月亮湖、小太陽湖、錯登奴瑪、確莫錯、尕爾曲等大小湖泊及河流中,發現不同湖泊水系中存在不同種類的眼子菜,這是可可西裡眼子菜的新發現。

    資料記載,眼子菜是一種在世界廣泛分布的水生植物,它主要生活在淡水、鹹水湖泊以及河流中。青海地區已查清的眼子菜種類共11種,其中可可西裡地區僅記錄一種。此次調查表明,可可西裡地區至少有3種眼子菜。

    盧學峰認為,眼子菜種類與可可西裡地區的湖泊水系變遷有一定的聯繫,但它與本地區的湖泊水系變遷及地質地理變化之間有什麼本質聯繫,還有待今後進一步深入研究。

(責任編輯:史少晨)

相關焦點

  • 可可西裡的氣候、河流、地貌特徵
    流水作用雖然亦很普遍,但由於水量有限、季節變化大、流水侵蝕和搬運作用都較弱,在現代河床中礫石磨園往往很差。湖泊作用如前所述,湖濱沉積物亦以砂礫石為主。風力作用也很醒目,某種意義上亦反映冰緣環境的特點,高原風力較大,風蝕作用使地表粗化十分普遍。綜上所述,本區現代地貌過程顯示了寒冷半乾旱環境的氣候地貌特徵。河流與湖泊地貌本區是羌塘內流湖區和長江北源水系交匯地區。東部是楚瑪爾河組成的長江北源水系。
  • 中國科學家首次測得可可西裡湖泊水下地形數據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牽頭的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演變及氣候變化響應科考分隊,對可可西裡地區的主要湖泊進行了系統科學考察,首次獲得了該區域大中型湖泊水下地形、水質剖面等數據,鑽取了截至目前最長湖芯樣本,填補了該區域湖泊基礎地理信息空白,為「亞洲水塔」湖泊變化、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
  • 我國首測可可西裡湖泊水下地形數據 專家講述幕後故事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可可西裡是青藏高原中湖泊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然而受限於當地艱險的自然條件,這裡一直是青藏高原湖泊考察中的空白區。  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測量湖泊有何困難?可可西裡湖泊面積增長對「亞洲水塔」有何影響?新京報記者對話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演變及氣候變化響應科考分隊隊長、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湖泊與環境變化團隊負責人朱立平研究員,聽他講述科考人員在可可西裡「探湖」的故事。
  • 青藏科考:系統測得可可西裡湖泊水下地形數據
    【來源:科技日報】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北京3月30日電 (劉曉倩 記者陸成寬)30日,記者從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演變及氣候變化響應科考分隊,對可可西裡地區的主要湖泊進行了系統考察
  • 第二次青藏科考首次測得可可西裡湖泊水下地形數據
    近期,第二次青藏科考湖泊演變及氣候變化響應科考分隊,對可可西裡地區的主要湖泊進行了系統科學考察,首次獲得了該區域大中型湖泊水下地形、水質剖面等數據,鑽取了多支湖泊巖芯,填補了該區域湖泊基礎地理信息空白,為「亞洲水塔」湖泊變化、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區域水資源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數據
  • 中國未解之謎:青藏高原可可西裡的四大謎團
    可可西裡無人區謎團一:可可西裡的成因 可可西裡位於但距離可可西裡最近的板塊碰撞帶也有200千米遠,幾乎不可能對可可西裡的形成起到作用。那麼,可可西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這至今仍是個謎。,人們一定會想到這裡的藏羚羊,它們被稱為「可可西裡的驕傲」。
  • 畫說世遺(10)可可西裡:高原精靈藏羚羊的「故鄉」
    封面新聞記者 李貴平可可西裡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可可西裡,在蒙語中意為「美麗的少女」。這裡是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可西裡平均海拔4600米,雪山冰川林立,沼澤湖泊縱橫,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悠閒吃草。面積大於1平方公裡的湖泊有107個。這裡,擁有的野生動物多達230多種。其中,藏羚羊是躍動在可可西裡的高原精靈,為了保護它們,一代代守護者堅守在這片土地。2017年7月,青海可可西裡被獲準列入「世界遺產」。
  • 可可西裡:藏羚羊數量超7萬隻 旅遊穿越成新隱患
    2017年7月,可可西裡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也是目前我國面積最大、平均海拔最高、湖泊數量最多、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 可可西裡申遺成功背後:連續8年未發生藏羚羊盜獵案
    圖為2005年5月的可可西裡。中新社記者 武仲林 攝  中新網北京7月8日電 可可西裡申遺成功!波蘭當地時間7日下午,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可可西裡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世界自然遺產地。
  • 人類生命的禁區:可可西裡無人區到底有多可怕?
    青海失聯女大學生黃某某命喪可可西裡無人區,讓可可西裡無人區再度出現在公眾視野,這個如天堂般美麗的地方,為何會被稱作人類生命的禁區,屢屢吞噬生命呢?一望無際的廣袤和空曠,孤立無援的感覺立馬來了1、六十萬平方公裡,荒無人煙可可西裡無人區在西藏
  • 葉形如眼目:眼子菜
    ~ 新花舊事專欄 ~帶你看那些城市裡當季常見野花背後的故事每周二五早晨更新,歡迎關注
  • 可可西裡的生命捍衛者
    無人區裡的鏗鏘衛士有「生命禁區」之稱的可可西裡,是青藏高原腹地一片4.5萬平方公裡的野生動植物寶庫,是世界上除南北極之外最大的一片無人區,高峻、寒冷、荒涼、遼闊以及人跡罕至是可可西裡的基本特徵。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貪婪的淘金者進入可可西裡,「軟黃金」藏羚羊絨聲名大噪,暴利之下,高原大地滿目瘡痍,藏羚羊數量從20多萬隻一度銳減至不足2萬隻。1996年12月,從部隊退伍後的趙新錄主動申請加入到了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巡山隊員的行列,開始了他保護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的職業生涯。
  • 神秘的可可西裡,藏著哪些珍稀動物?
    「可可西裡」是蒙語,意思是「美麗的少女」,與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連為一片,為中國最大的無人區之一。這裡是離天最近的地方,這裡是「地球上最後的淨土」。這裡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溼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大片荒野無人區,高峻、蒼涼,而且神秘。
  •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貝爾·格裡爾斯能不能成功穿越可可西裡?
    貝爾在《荒野求生》去過很多氣候惡劣的地區,與可可西裡環境相似的地區就有珠穆朗瑪峰、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亞高原、加拿大的育空地區、北極圈裡的急凍荒原,都是高緯高寒環境,但是都沒有可可西裡的條件那麼惡劣。而且貝爾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有一個龐大的團隊,這早已不是秘密,拍攝花絮都能在網上觀看。
  • 失聯女生已經永遠留在了可可西裡。但有些事情卻並不浪漫美麗
    青海可可西裡無人區每年都吸引著很多人前往。有人將可可西裡描繪成天堂。7月30日,失聯十餘日的女生黃雨蒙,就永遠停留在可可西裡清水河南側。可可西裡是是中國最大的無人區之一,有山谷冰川,地表凍丘、凍帳、石林、石環、多彩的高原湖泊,鹽湖邊盛開的朵朵「鹽花」,但區內的自然環境十分險惡。有人喜歡可可西裡,稱之為天使容顏,但熟知可可西裡的探險者都知道,可可西裡更多時候是天使容顏的魔鬼。
  • 可可西裡無人區到底有多可怕!您知道嗎?千萬別獨自進入
    最近關於可可西裡無人區的事情,挺受大家關注的。有一個女大學生獨自去了,可可西裡無人區,結果警方只找到了遺骸,警方說排除了他殺。但這樣的事情確實讓人挺痛心的。可可西裡無人區的景色確實漂亮!但你知道這裡面隱藏著多少危險嗎?可可西裡無人區有多可怕!
  • 可可西裡失蹤女大學生確認死亡!人在無人區發現!只剩一副骨骸!
    7 月 5 日從南京坐火車到青海格爾木,7月7日乘計程車從格爾木到可可西裡。 她對計程車司機說,自己攜帶有帳篷,準備住在可可西裡。 後來,她又陸續到過格爾木的多處景區。
  • 談可可西裡失聯女大學生事件,執著的背後往往不怕失敗而怕自負
    南京某航空學校一黃姓女大學生,失聯在青海具有美麗童話般的可可西裡。經過搜救隊連續4天緊張搜救,最後的結果是遺憾的,也是令人心痛的。千千萬萬網友也不想看到這樣的結局。但是事實就是這樣,給我們留下的只有沉痛的反思、慘痛的教訓。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大學生黃某某的基本情況。其實這位女大學生能夠進入航空學院學習已經非常不錯的了,算天之驕子。
  • 中國七大水系
    流域內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種水體組成的水網系統,稱作水系。中國境內「七大水系」均為河流構成,為「江河水系」,均屬太平洋水系。分別是:珠江水系、長江水系、黃河水系、淮河水系、遼河水系、海河水系和松花江水系。
  • 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湖泊,究竟是海?還是湖泊?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裏海」這個名字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會覺得這就是一個海,其實,裏海並不是海,而是一個湖泊,但是,此湖泊非我們一般印象中的湖泊,而且一個寬大程度接近海的湖泊,所以我想它名字的由來大概也跟這個有點關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