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孩子的骨齡為什麼會比年齡大?骨齡對身高有什麼影響?相信這是不少家長都擔心的問題,引起矮小的原因很多,涉及多個學科及系統,要清楚的查明病因,做出正確診斷,才能把握如何治療。一般有以下幾個步驟:
1拍骨齡片
骨齡需要藉助骨骼在X光攝像中的特定圖像來確定。通常要拍攝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醫生通過X光片觀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橈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發育程度,來確定骨齡。了解骨齡的大小和生長潛力,是「早長」還是「晚長」。
2預測成年身高
通過預測成年身高,評估經過治療到底能長多高,才能知道是否需要治療以及找到更合理的治療方案。
3查生長激素
對於已經明確需要治療者,檢查患兒自身的生長激素分泌情況。
按骨齡發育速度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骨齡正常:也就是骨齡與年齡相差在-1到+1歲之間;骨齡偏大也就是骨齡與年齡相差≥1歲,意味著孩子有可能性早熟。
骨齡落後:骨齡與年齡相差≤1歲,意味著有可能生長激素缺乏。但要注意的是通常情況下孩子的骨齡和年齡一般都是相符的,上下浮動不超過1歲,而在疾病狀態下。
如果發現孩子的骨齡與實際年齡不符,一定要儘早找出原因。比如說進展迅速的早發育或者青春期快速進展的孩子,他們的骨齡常常比實際年齡大,家長就要及時發現、及時帶孩子找醫生看診,千萬別耽誤孩子的發育生長期。
測骨齡有什麼意義?
骨齡體現了兒童骨骼實際發育水平。因此,用骨齡來判斷人體骨骼成熟度比生活年齡更為確切。測骨齡有如下意義:以骨齡與生活年齡的差別可以間接了解孩子的生長潛力:
正常兒童:骨齡與生活年齡的差值一般在1歲之內。舉例:小明9歲,他的身高在同年齡同性別孩子的平均水平(135.4cm),他的骨齡為8.5歲,骨齡略小於生活年齡,提示小明有潛力超過同齡兒童平均身高的機會。
骨成熟較早的兒童:骨齡大於生活年齡1~2歲或以上,這些孩子雖然身高比同年齡同性別孩子的平均水平高,但因為骨齡大且骨齡增長的速度大於身高增長的速度,骨骺將提前閉合,生長潛力丟失,成年終身高反而不高。
骨成熟較晚的兒童:骨骼發育與性發育有一定相關性。因為發育晚(父母小時候也會有這種情況),孩子的身高在青春期前往往低於同齡兒(但一般不會低於P3,即未達到矮小標準),但孩子的骨齡則明顯落後於同齡兒(落後1~2歲),所以相對來說,此兒童有較多的生長潛力和生長空間。生長期長了,青春發育時身高又有快速增長,所以這個孩子的終身高不會太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