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劉陽
□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李晗
視網膜脫離,本是中老年人容易出現的問題,如今盯上了年輕人。
「僅這小半年,我們病區裡收治的視網膜脫離患者中,年輕人就有十好幾個,最關鍵的是他們都才二十歲左右。」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眼科副主任黎智告訴記者,這讓他深感憂慮。
據了解,過度用眼是導致年輕人視網膜脫離的主要原因。而更值得關注的是,由於症狀掩蔽不易發現,不少年輕人病得不輕仍無知無覺。
弄丟了眼鏡,小夥意外發現眼睛有問題
18歲的小張是江西人,今年剛考上武漢一所不錯的大學。前不久,他的眼鏡不慎丟失,只好重新配眼鏡。「奇怪的是,左邊這隻眼睛,無論試了多少鏡片我都看不清。」小張說,配鏡的工作人員建議他上醫院查一查。這一查不要緊,檢查竟然發現,他雙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視網膜剝離、脫落。上個月中旬,他的父親專程從老家趕到武漢,帶他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就診。
小張的父親介紹,兒子從小懂事,學習很刻苦,初中時開始有些近視,眼鏡從200多度一直配到575度。但兒子一直也很喜歡運動,愛打籃球,人也長得高高壯壯,「我們也從來沒想過他眼睛有這麼大的問題。」進一步詢問後,小張表示,除了近視也偶有看東西變形的情況,有時候閉一會眼睛就好一些,他以為是太累了導致的。
黎智介紹,視網膜脫落與用眼過度有關,尤其是高度近視者屬於易感群體。小張的近視雖然不算太嚴重,但是他自述平時除了忙於學業,休息時喜歡玩手機,「再加上年輕小夥子參與籃球這類激烈對抗的運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視網膜脫離。」
「檢查可見,他的右眼視網膜上有一串破洞。左眼下側的視網膜則有一片撕脫。」黎智介紹,視網膜就像是家裡的地板,地板上有了洞、變了形,水一泡就會翹起來。當視網膜變形了,人眼中的滲出液就會積聚在視網膜下,造成視網膜脫離。視網膜脫落就跟修地板一樣,有點小破口、小變形,稍微修補一下就行了。如果等到地板垮再修,那就沒什麼辦法了,「地板還能換新的,但是視網膜可沒得換,嚴重的會導致失明。」
經兩次手術,昨日複查可見,小張的雙眼均已在恢復中。
沒事閉閉眼,年輕人要學會給雙眼減負
黎智表示,更讓他揪心的是視網膜脫離的年輕患者越來越多,「僅在我這裡,這小半年來就有十來個,基本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大學生。」
他指出,以往這類疾病多見於中老年人,誘因與年齡、遺傳、外傷等因素有關,「中老年人通常比較在意健康問題,看不清了會來就診,通常更容易發現問題。但年輕人就不一樣了,比如小張,如果不是這次配鏡不成功,他會以為自己就是近視罷了。而一旦繼續拖延下去,他的情況會更糟。」
為什麼年輕人會出現視網膜脫離?黎智認為,首要原因是近視,尤其是高度近視的群體。而多項調查顯示,兒童近視的發生率一直不低,不少小學4年級以上班級,約半數孩子戴眼鏡。隨著年齡增長,不少孩子的眼鏡度數不斷加深。與此同時,大量電子產品的使用也加劇了眼睛的負擔,好容易離開了書本,眼睛仍然得不到休息。
年輕人的視網膜問題常出現在眼睛下方,這種情況病程進程慢,更不易被發現。而一旦久拖不治,這類人群患青光眼、白內障的機率要比其他人高十幾倍。
黎智建議,在工作或學習時,每30至45分鐘閉一會眼睛,或看看綠色植物,調節片刻,讓眼睛得以「課間休息」。此外儘可能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多到陽光下走走,去大自然環境中散散步。
「如果是高度近視者,最好定期做眼底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黎智說,如果出現眼前有閃光感、有飄動或固定的黑影、視力下降明顯,則建議儘快就醫查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