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子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草藥,主要治療腎虛等男性疾病,對肝和眼睛也有著很好的保養作用,還可以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如果飲食經常沒有食慾,可能就是脾胃比較虛弱造成的,用沙苑子熬湯服用就會有明顯的改善,沙苑子其實就是黃芪的種子,黃芪也是一種中藥材,種子就是沙苑子,各有各的藥用方法,黃芪種子曬乾就是沙苑子。沙苑子在我國的栽種歷史也是非常久遠的了,聽著沙苑子可能你還比較陌生,但是白蒺藜這個別名想必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好了,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白蒺藜(沙苑子)的一些種植知識。
一、種前選地
沙苑子喜歡生長在乾爽陽光的環境裡,土壤的酸鹼性以微鹼性為宜,如果土壤呈酸性就要施以草木灰調和一下,其生命力也是比較頑強的,一般野生的沙苑子在半山坡上,河邊路邊草地上都可以生長成活,但是我們既然選擇了人工種植,就是想要提高產量獲得高收益,所以我們就要選擇的最適宜栽種沙苑子的環境,選擇好地塊之後就要將田間打理乾淨,將雜草等垃圾全部清理出田外焚燒乾淨,然後在地塊上施上一層農家肥,深翻細耕一遍,將肥料全部翻到土壤底下去,然後做好畦面和和田壟,將地面打理平整以備用。
二、栽種方法
沙苑子的播種方法主要是用種子,一般可以一年栽種兩季,栽種時間為春天的三月份左右和秋天的九月份前後,是兩個比較適宜沙苑子生長的時間段,播種時間田塊犁好苗溝,條播或者撒播都可以,條播的話,每條之間的合理距離是三十五釐米左右,每條的深度大概是四五釐米左右的深度,然後先澆水,注意是先澆水,將土壤澆透之後再將種子撒播的條溝裡去,然後覆蓋上一層薄薄的土將種子掩蓋住,在其生長出來之後就可以進行移栽種植了。
三、移植定栽
田間的溫度應該一直維持在十五度前後,保持地面的溼潤,每天用噴壺澆灌一次,一般半個月就可以生長出來幼苗了,出苗之後就要減少澆水的次數了,每隔個三天五天的澆一次水,避免沙苑子脆弱的根系積水腐爛了,在沙苑子的幼苗長到十釐米左右的時候,就要將長的比較稠密的苗起出來補栽到苗稀的地方,或者直接移栽到大田裡去,將田塊按照一定距離挖好田窩,一般每株的株距是十五釐米左右,所以穴窩的距離也是十五釐米左右,每隔穴窩栽種兩三株幼苗就可以了,然後封土填實,澆足定根水,一般三四天就成活了。
四、田間管理
沙苑子不同的生長階段對肥料的要求是不同的,在生長旺盛期和開花期一般以有機肥料為主,想農家肥,腐葉肥,牲畜糞等等。整個生長周期要施肥至少兩次,這樣才能保障沙苑子的正常生長,從而達到高產高效益。還有就是病害的防治這塊,沙苑子多蟲害的抗性比較強,很少生蟲病的,但是也不是說就不會生蟲了,沙苑子比較長常見的病蟲有金針蟲,金針蟲主要啃食沙苑子植株的根莖部分,我們發現後就要及時消毒,用一些調配的毒土或者或者藥劑對準根部施灑或噴灌,將病蟲殺滅掉,平時要注意田間的衛生清潔,從根源上杜絕病害的發生。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推送了,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更多中藥藥材的種植和養護知識,盡在藍天說種植,謝謝大家點個關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