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股票+1%資產=約402億元 雙匯發展吸並雙匯集團是樁好買賣嗎?

2021-01-11 中國證券網

  雙匯發展近日發布重組預案,擬對控股股東雙匯集團作價約402億元實施吸收合併。

  一時間,外界驚呼雙匯發展的市值將從800億邁向1200億,其實,這是一個誤讀。上證報記者解析發現,本次雙匯集團整體估值401.67億元中,佔比達99%來自於其所持的雙匯發展59.27%的股份,而交易完成後,雙匯集團所持股份將被註銷。從結果推演看,吸並完成後,上市公司總股本僅增加了0.2億股。

  「這次吸並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類似於換股,新增的實業資產微乎其微,對業績增厚及消除關聯交易的效果不明顯。」市場人士指出,更應關注的是,雙匯集團註銷後,債務將全部由上市公司承接,「對中小股東而言,這是不是一筆好買賣?還真不好說。」

  402億估值99%是股票

  預案顯示,雙匯發展將通過向控股股東雙匯集團的唯一股東羅特克斯發行股份的方式,對雙匯集團實施吸收合併。交易完成後,雙匯發展為存續方,將承繼及承接雙匯集團的全部資產、負債、人員、業務、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雙匯集團將註銷法人資格,雙匯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將被註銷,羅特克斯將成為控股股東。

  目前,雙匯集團持有雙匯發展59.27%股份,羅特克斯直接持有13.98%的股份,羅特克斯合計掌控了雙匯發展73.25%股份。交易完成後,羅特克斯將直接持有雙匯發展73.41%股份,持股比例微增約0.16%。

  由於發行股份和註銷同步進行,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總股本約為33.2億股,與目前的33億股比略有增加。

  萬隆掌舵的雙匯系股權架構複雜。本次交易前,港股公司萬洲國際下屬的羅特克斯通過雙匯集團控制雙匯發展。萬洲國際的上遊還有兩層架構,追溯的母公司為興泰集團。

  複雜的股權架構是萬隆等管理團隊MBO的產物,其中香港註冊的羅特克斯是關鍵平臺。在那場國際頂級投行參與的資本運作中,以萬隆為首等管理團隊最終完成了入主。2012年,通過定向增發,雙匯集團相關肉類資產全部置入上市公司。

  如今的雙匯集團還剩下什麼?據披露,除了雙匯發展外,雙匯集團控股、參股公司僅4家,包括漯河雙匯海櫻調味料食品有限公司、漯河雙匯意科生物環保有限公司、漯河雙匯計算機軟體有限責任公司、河南雙匯集團財務有限公司,這也是本次交易將注入的增量實體資產。

  然而,雙匯集團99%的估值來自所持雙匯發展股票,作價約397.76億元,真正注入的實業資產估值只佔1%,不到4億元。「雙匯發展發行股份購買雙匯集團股權,實際上是相當於『發行股份定向回購股份』。」添信資本研究人士表示。

  增厚業績效果待印證

  顯然,這不是一道加法題。應如何評判本次交易的價值?雙匯的說法是,以本次重組為契機進一步聚焦肉業主業,完善產業鏈,優化治理結構。

  但市場也有不同聲音。原因在於,吸並完成後,雙匯集團的法人資格將被註銷,雙匯發展將承繼及承接雙匯集團的全部資產、負債、人員、業務、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

  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9月末,雙匯發展的資產負債率為34.5%。而雙匯集團的合併報表顯示,截至2018年9月末,約有103億元負債,資產負債率43.7%,集團2016、2017年度負債率分別為38.84%、42.95%。數據反映,雙匯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在逐年攀升,市場人士擔心,其資產併入上市公司體系後,會不會推高上市公司的整體負債率?

  2016年、2017年及2018年1至9月,雙匯集團營收分別為519.7億元、506億元、365.3億元,淨利潤依次為46.26億、45.23億元、38.25億元。同期,雙匯發展的營收分別是518.22億元、504.47億元、365.16億元,淨利潤依次是44.05億、43.19億和36.52億元。由此可以看出,雙匯集團絕大部分營收和盈利均來自雙匯發展,其他資產的業績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天眼查」資料顯示,雙匯集團體內的優質資產漯河雙匯物流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雙匯物流」)、漯河匯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匯盛科技」)均在2018年12月發生股權變更,控股權移交至香港企業萬通物流國際有限公司、萬盛製藥(香港)有限公司,後兩家公司均系2018年10月19日設立,股東身份不詳。有券商研報指出,這兩家公司並未注入,預計是為擴大獨立化對外運營空間。

  從雙匯發展2017年年報及2018年三季報看,雙匯物流和匯盛科技是除了羅特克斯外,與上市公司發生關聯交易較多的雙匯系企業,2018年1至9月,兩家公司合計關聯交易金額約15億元。

  「交易完成後總股本增加了,擬注入的資產盈利增量很小,對上市公司而言,沒有業績增厚的效果,降低關聯交易的作用也不大,反而要承擔集團的大量負債,對中小股東而言有什麼價值?」有投資者如是表示。

  有業內人士認為,雙匯集團整體上市與當下經營環境有關。從經營層面看,2017年度及2018年1至9月,雙匯發展的營收和淨利潤都出現下滑。

相關焦點

  • 雙匯發展募資70億元:完善產業鏈 進一步提升自動化水平
    來源:金融界網金融界網站網1月14日消息 近日,雙匯發展完成定增,募集到70億元資金將用於擴充肉雞、生豬產能建設以及生豬屠宰及調理製品、肉製品加工技術改造項目等。雙匯發展通過持續的產業升級,引進先進的肉類屠宰技術和設備,是企業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和競爭優勢、繼續領導行業發展趨勢的重要舉措。 肉類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期有資料顯示,我國肉類消費市場巨大,畜禽養殖具有穩定的增長需求。目前,雙匯發展的屠宰業務、肉製品業務均處於國內領軍地位。
  • 萬隆:遠離雙匯「太子」之爭
    美國睿閣投資顧問公司管理合伙人吳向宏亦認為「在目前金融市場下,在境外進行美元融資,比在境內通過雙匯發展進行人民幣融資要便宜得多。當然,雙匯國際在融資時需要用資產做抵押。從常理來看,極有可能用雙匯發展股份做了附屬擔保,即使沒有這種擔保,雙匯發展也是雙匯國際在本收購案中的一筆重要無形資產。
  • 雙匯的道歉是「大愚若智」
    作者:張本強中新網證券頻道從雙匯集團官網獲悉,雙匯集團就日前媒體廣泛報導的的「瘦肉精」豬肉事件做出回應,聲明稱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是雙匯集團下屬子公司,對此事給消費者帶來的困擾,雙匯集團深表歉意。(搜狐網3.16)雙匯的姿態很明顯:含「瘦肉精」的問題產品是由其子公司濟源食品公司生產,此惡性案件集團公司並不知情,與集團總公司毫無關係,反正消費者已經吃了,沒有吃死人,我們已經道歉了,吃不吃以後您自個看著辦。當然,這僅是根據雙匯的回應作出的臆斷,但從其回應來看,其司馬昭之心已昭然若揭。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 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遭股東狙擊 美參院提食品安全
    :抬股價是核心 哄拆分是手段5月29日,世界最大豬肉加工商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與雙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發表聯合公告,宣布雙匯將全資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包括其債務在內,此項交易價值約71億美元(約437億人民幣)。
  • 雙匯發展高管層急釋改革路線 史密斯菲爾德將成棋子
    為此,雙匯發展及萬洲國際的相關負責人近日就雙匯發展當前面臨的困難集體發聲,並向投資者闡釋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  第四季度或扭轉業績下滑  雙匯發展第三季度業績「雙降」不僅拖累其股價下跌,在香港上市並且持有雙匯發展約73.26%股權的萬洲國際也未能倖免,其股價於10月27日大幅下挫19.87%,並跌破公司每股6.20港元的發行價,至今仍在發行價之下。
  • 雙匯發展回應火腿檢出非洲豬瘟傳言:加工過程可殺死病毒
    早在8月1日,遼寧省瀋陽市某養殖戶發現自家存欄近400頭生豬中死亡47頭,不久,這次疫情就被確認為非洲豬瘟。8月3日,農業部發布消息稱,這是我國首次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但當時無人知曉,非洲豬瘟即將從東三省蔓延到中部地區。
  • 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遇阻 業務分拆壓力增大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19日消息稱,雙匯國際雖試圖以31%的溢價收購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但目前仍面臨一系列問題,投資方擔心對史密斯菲爾德市值估價過低,另外對於食品安全問題及該公司垂直一體化的運營模式的擔憂仍困擾。
  • 史密斯菲爾德創始人曾孫辭職 雙匯稱系個人行為
    距離9月26日雙匯國際控股公司以71億美元成功完成對全球最大的豬肉加工商及生豬養殖商史密斯菲爾德的收購不到一個月,有報導稱,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宣布,公司創始人曾孫約瑟夫·劉特四世(JosephW.LuterIV)辭去公司董事會執行副總裁職位,辭職於10月11日生效。
  • 雙匯再現生蛆事件!男子咬開火腿腸發現會爬動的「生蛆」索賠2000...
    據西安商報,惠東縣的林先生爆料稱,他於11月1日在超市買了一根雙匯火腿腸,咬開之後發現生蛆,第二天凌晨自己就因發燒就醫。林先生和廠家業務員溝通,業務員表示按照公司規定只能賠償一到兩百。隨後,記者聯繫了業務員,業務員表示,林先生只是看到火腿腸上有蛆,又沒有吃進去。
  • 他用牙咬開雙匯火腿腸,竟然發現白色驚現蛆蟲……
    7月28日,北京市民時先生向小編反映,稱7月27日中午購買的雙匯王中王火腿腸拆開包裝發現蛆蟲,隨即小編前往時先生家中了解情況。據時先生介紹,27日中午,因孩子要吃火腿腸泡麵,因此他到小區附近的京東便利店購買了38g和105g兩種規格的雙匯王中王火腿腸,共六根,其中出現問題的是其中38g規格的一根。據時先生回憶,選購時火腿腸是在貨架上散放,外觀並無破損或膨脹等情況。回到家後因為腸衣包裝嚴密,用手難以撕開,隨即用牙咬開,頓時發現一塊肉質已經發白呈變質狀,仔細掰開觀察見長約五毫米的若干白色蛆蟲。
  • 美國貝爾蒙特大學學生團赴雙匯總部參觀遊學
    6月16日下午,美國貝爾蒙特大學學生團共25人不遠萬裡抵達漯河,開啟此次中國遊學之行的重要一站——雙匯總部對雙匯的生產流程、食品安全控制、中國市場特性等信息有了具體詳細的了解。在認真聆聽雙匯的簡要發展歷程後,更是豎起大拇指,為雙匯點讚。
  • 史密斯菲爾德股東Starboard改變立場 支持雙匯收購
    持有史密斯菲爾德股權的對衝基金Starboard Value LP 此前曾表示,或投票反對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據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21日報導, Starboard Value LP改變了之前一直反對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態度。該基金稱,由於沒有替代性收購交易,現在將投票贊成雙匯這筆規模為47億美元的收購交易。
  • 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獲美政府批准
    新華網華盛頓9月6日電(記者高攀 王宗凱)美國食品公司史密斯菲爾德6日宣布,中國雙匯國際71億美元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交易已獲得美國聯邦政府批准。
  • 雙匯稱肋排蛆蟲舉報者敲詐 當事人怕報復舍賠償
    上午11時,雙匯第一次給本網聲明稱劉先生拒留電話聯繫不上,劉先生已經接到了雙匯的電話   CNTV消息(網絡新聞聯播記者 王在華報導)鄭州網友爆料稱買了雙匯肋排現蛆蟲,並把照片發到網上29日上午,雙匯再次向記者書面回應此事稱,消費者拒留電話屬非正常投訴行為,懷疑其敲詐,雙匯將報案。中午13時30分,博主現身接受網絡新聞聯播記者獨家專訪稱,雙匯已經電話聯繫他數次,但連個道歉都沒有,必要時他將委託本網公布錄像。
  • 雙匯再陷生蛆門:出廠剛過一月香腸生蛆蟲
    發現有問題以後,張先生直接找到了雙匯濰坊配貨的人員。由於不確定張先生買的是不是真貨,雙匯濰坊配貨總部安排了兩名工作人員到張先生家裡做了鑑定。鑑定結果為:張先生買的風味香腸不是冒牌貨,至於火腿腸裡生的蛆蟲,則被確定為產品質量問題。隨後,雙匯濰坊地區工作人員將該問題反映到河南總部。
  • 雙匯火腿腸中被查出含有非洲豬瘟,回應道:加工過程中可殺死病毒
    現在食品安全真是越來越不讓人放心了,感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一種大家熟悉的食品被爆出問題,這不,雙匯最近也出問題了。近日,"臺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官網上發公告稱,臺灣畜衛所在金門檢疫站自金門小三通水運碼頭旅客丟棄的''雙匯香脆腸''豬肉香腸製品中,驗出非洲豬瘟病毒基因。
  • 男子在雙匯火腿腸中吃出塑料 廠方稱難鑑定(圖)
    男子稱在火腿腸中吃出塑料  吃到第四根發現有異物  13日左右,張先生在即墨馬山鎮一家超市裡買了一袋雙匯加鈣脆骨王火腿腸雙匯:很難鑑定是誰的責任  21日,記者就此事撥打了雙匯集團的電話,客服將負責青島區域銷售的工作人員的電話告訴了記者。隨後記者又撥打了這位銷售的電話,對方稱自己姓楊,並表示正在積極與張先生聯繫。  22日下午,雙匯青島區域的銷售負責人楊先生撥打了記者的電話,「我們的工作人員找到了張先生,並看到了火腿腸。
  • 萬洲國際子公司史密斯菲爾德斥資約10億元收購美國豬肉企業
    萬洲國際子公司史密斯菲爾德斥資約10億元收購美國豬肉企業 澎湃新聞記者 王燦 2016-11-22 12:08 來源:
  • 雙匯火腿保質期內生蟲 爬滿白色小蟲並伴有濃重異味
    明明還在保質期卻長了蟲子,於是,方先生電話聯繫了雙匯客服反映,客服表示兩天內將會安排工作人員來處理,但至今都沒有人跟他聯繫過。8月5日下午,記者在方先生經營的商店裡,看到了這根長滿白色蟲子的雙匯火腿腸。記者看到,這根火腿腸被方先生裝在塑膠袋內,香腸裡外爬滿了白色的小蟲,並伴有濃重的異味。火腿腸的外包裝顯示:這根名為「潤口香甜王」玉米風味火腿腸,生產日期為2017年7月8日,保質期為120天。
  • 雙匯全球掃購醫療物資支援國內抗「疫」
    雙匯全球掃購醫療物資支援國內抗「疫」 2020-02-15 10:02:32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徐先友 孫曉永 | 字號:A+ | A- 2月14日,記者獲悉,雙匯依靠母公司萬洲國際的全球協同優勢,在國家發改委就進口協調、海關通關等方面的支持下,統籌調度全球資源,緊急部署海外採購,發動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打通了從海外到疫區的特別通道,爭分奪秒搶時間,才使得該批醫療物資跨越大洋火速抵達抗疫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