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篇 | 三大平面構成元素之點

2020-12-05 設計師技能樹

萬事萬物歸納其形的元素最終可分為點、線、面、立體、空間、等若干元素,對這些規則和不規則的形狀的研究是我們進行設計工作的基礎。地終可分為點、工作的基礎,構成設計的訓練重點在於明確基本要素,並充分研究基本構成形式,以點線面等最基本的幾何要素作為形象 素材。這裡的點線面不是數學幾何的概念,而是有可視效果的、具有美學價值的店、線、面。構成的點線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本的,存在於任何造型設計之中,通常又被稱為「構成三要素」。

構成三要素點

1.點的概念

數學上的點,是面積最小的圓,

是線與線相交的地方。

點沒有大小,只有位置。

在心理上,點是力的中心。

在設計中有吸引視線、

佔據空間的作用。

一個點是最為簡單的構成單位,

指明了位置,

使人感覺到內部具有膨脹和擴散的潛能,

作用在周圍的空間。

點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吸引視線,

多點可以創造生動感。

點是相對較小的元素,

它與面的概念是相互比較而形成的,

同樣是一個圓,

如果布滿整個畫面,它就是面了,

如果在一項構成中多處出現,

就可以理解為點。

點一般用來表示相對的空間位置,

它沒指向性和具體的尺度,

是相對周圍環境所定義的一個相對概念。

它作為一種視覺元素,其意義較為豐富,

在自然形態和人為形態中,

點具有可視特徵,

一般是把物象進行濃縮或簡化而成。

點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表明位置和進行聚集,一個點在平面上與其他元素相比。

是是容易吸引人的視線的,

點的形象越小,感覺越強,

反之則有面的感覺,

圓點即使較大仍會給人點的感覺。

2、點的特性

點是平面構成最基本的造型元素,

他可以是任何物體、任何形態的抽象體。

一個標記點在幾何學中是不具有大小,

只具有位置的,

但在構成中是有大小、形狀、位置和面積的。一個物體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

就會產生不同的感覺。

大小不同的點會產生深度感。

點具有很強的調節和修飾作用。

點的視覺特性

①點本身具有豐富的表情,

帶給人們不同的心理感受:

小點細緻、精密、樸素;

大點粗糙、醒目、豔麗

②單一的點具有集中凝固視線的效用,

容易形成視覺中心;

大小各異的多個點會創造生動感

③連續的點會產生節奏、韻律感,

點的大小不-的排列也容易形成空間感。

點的位置特性

一個圓點在平面上, 它與平面的大小關係以及與周圍環境位置的不同,會讓人產生不同的感覺。

①在一個平面上,

一個圓點放在平面正中,

給人的感覺是穩定和平靜的。

②點的位置在視覺中心以上時,

有力學的下落感;

在視覺中心以下時,

會產生隨踏實地的安全感。

③點在視覺中心的

左上方、右上方、左下方、右下方時,

具有強烈的方向感。

④兩個大小相同或差不多的點,

會相互吸引,

由於張力的作用會產生線的感覺。

⑤大小不同的兩個點,

大的點吸引小的點,

人們的視覺將會從大到小移動。

點的環境特性

點由於周圍環境變化會產生不同的感覺。

①被周圍密集的線包圍或者

被某些形所包圍的空白就形成了點。

②點的密聚組合可以形成面,

從中可利用挖空的空白來表現所需要的形態和字體,形成一種精緻的纖細感。

③如果周圍是小點,

中間點就會顯的大,

如周圍的點大,

則中間的點就會顯得小。

④上下同樣大小的點,

上方的點顯得毫大於下方的點。

⑤點能夠產生定的視堪覺位置、

色彩和周圍環境的變化會嚴生活近,

大小寫與容觀事實不致的感覺。

如近大遠小,暖色膨脹前進,冷色縮小後退等

點的密集特性

點可變化為線和面,

這是由各點之間的距離、大小而產生的。

①點的密集靠近,就形成了線的感覺,

距離較近的點的吸引力比距離較遠的點更強,

點的間隔小,它的線化就十分明顯。

②不具趨向性的點的集合也會形成線化現象,

從大到小的線化的點群,

產生從強到弱的運動感,

同時也產生從近到遠的深度感,

因此點的集結就能加強空間變化效果。

③密集的、距離相同的點會形成面,

隨著點的大小疏密變化很容易產生深度感。

3、點構型

由於在點的形象中,

單個形態沒有什麼表現力。

點能夠使構成作品

產生不同心理效應的關鍵在於排列,

把握點排列的方向、排列的形式、

排列時大小及數量的變化、

空間的間隔,可以形成活躍、

輕巧等不同的表現效果。

在具體的構圖設計過程中,

點並非都是以圓點形狀出現,

一些個體較小的元素都可視之為點。

4、點的構成形式

點的連續排列形成虛的線,

其距離越近,線的感覺就越強,

線的效果就越明顯。

將大小一致的點按一定的方向

進行有規律的排列,

也給人的視覺留下一種

由點的移動而產生線化的感覺。

由大到小的點按一定的軌跡、方向進行變化,

更能使之產生一種優美的韻律感。

點向四邊排列,形成虛的面,

距離越近,面的感覺越強。

將點以一定大小、疏密進行有目的排列,

可以產生點的面化感覺。

點依據水平、垂直方向排列成為靜的構成。

以斜線、曲線、自由方式排列,形成動的構成。

應用點做大小、形狀漸變運動的排列,

能形成具有動感、深度感的構成。

點的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

使之成為一 種散點式的構成形式。

將大小一致的點以相對的方向,逐漸重合,

可以產生微妙的動態視覺。

點的形象大小、數量、排列的形式、

方向的不同使構成作品產生活躍、

輕巧等不同的表現效果。

編輯/走走

配圖/來自網絡

關注我們

每天進步一點點

相關焦點

  • 3. 2平面構成的基本元素 3.2.1點-設計思維基礎
    3. 2平面構成的基本元素3.2.1點1.什麼是點幾何學中的點是線與線的交叉,是抽象的,只有位置,而無大小形狀;在造型藝術中的點是一切形態的基礎。到底什麼是點呢?單一的點點是力的中心,具有集中凝固視線的效用,容易形成視覺中心。當平面中有一個點存在時,點和空間會形成一個層次感,當人們注視這個平面時,由於點的刺激而產生集中,將注意力集中到這個點上。
  • 平面設計基礎:點線面的構成及應用詳解
    平面設計中有3大基礎構成: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這也是現代藝術設計學習中必須掌握的基礎。今天小A和大家一起來了解平面構成的相關知識。平面構成平面構成 是指視覺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變化構成的科學,即將點、線、面等視覺元素,在二維平面上,按照一定的美學原理,對它們進行合理的分解、組合、重構、變化,進行編排和組合
  • 三大構成心得體會
    通過對構成基礎這門課的學習 我知道了三大構成包括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構成基礎課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中充滿樂趣也極富挑戰性。我們必須親自去做,才能夠體會到該「如何做」這要比整天在理論中找尋答案更有意義,這是顯而易見的。
  • 上進青年研習社丨設計入門01:平面設計之平面構成中的點
    「平面構成知道不?」「四大設計原則知道不?」「平面設計有哪些元素知道不?」……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一問三不知。「沒有設計的理論基礎支撐,做設計就容易沒有方向。看到這裡,你能猜出來平面構成有哪些了嗎?沒錯了,其實就是非常簡單的點、線、面。點、線、面是平面構成中最基礎的元素,就像英語單詞都是由26個字母組合而成,任何版式也都可以抽象為點、線、面的組合關係。
  • 平面設計新手入門—《平面構成》
    一.平面構成的形態要素1.形態要素之—點點是平面構成中最小,最基本的元素。一個點,可以準確標明位置,吸引人的注意力;多個點的組合,可以表現豐富的形象內涵。一些點的運用案例(素材來自網絡)2.形態要素之—線線同樣具有兩類顯而易見的特徵1.線是最具變化,最具個性的元素,但粗細超過一定限度或密集排列則會轉化成為面。2.線基本可以分為直線以及曲線兩種類型。
  • 惠水職校平面設計專業《三大構成》課程期末優秀作品——色彩構成
    近日惠水縣中等職業學校19級平面設計專業《三大構成》課程期末考試順利結束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作品今天小編向大家展示一下>色彩構成這一方面的優秀作品色彩構成(排名不分先後)19平面1班白鍾浪19平面1班陳德俊19平面1班陳火臘19
  • 2020廈門平面設計構成的原理
    在平面設計的構成中包含著特異構成、發射構成、漸變構成等原理,具體內容是什麼呢?跟美工鋪子小編來學習下。所謂的基本形特異是指在一組基本形狀相同或相似的圖形元素之中,加入一個形狀與之差異較大的圖形元素,讓其成為畫面的焦點。 2、色彩特異。在平面設計中,在主體視覺元素色彩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將其中一個視覺元素的色彩與其餘的視覺元素有較為明顯的差異,這樣的設計手法就是色彩的特異構成原理。 3、規律特異。
  • 平面設計構成原理②
    所謂的基本形特異是指在一組基本形狀相同或相似的圖形元素之中,加入一個形狀與之差異較大的圖形元素,讓其成為畫面的焦點。●色彩特異。在平面設計中,在主體視覺元素色彩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將其中一個視覺元素的色彩與其餘的視覺元素有較為明顯的差異,這樣的設計手法就是色彩的特異構成原理。
  • 平面篇 | 身為設計師你應該了解的平面構成
    按照形態的研究內容、形態組合方式與應用範圍對構成進行分類:1、空間構成平面構成包含肌理、色彩構成,>應用於平面視覺傳達等方面。立體構成包含肌理、色彩構成,應用於三維空間造型等方面。2、色彩構成包含平面、空間、時間、光,應用於與色彩有關的一切造型。
  • 平面構成在Banner中的運用!
    文/杜豔豔 平面構成主要是在二維空間運用點、線、面結合一定的規律所形成的一種視覺語言,而Banner中的所有元素,如:文字、圖像、背景、點綴物,其實都可以看作是平面構成裡的點線面這些構成元素,運用平面構成的設計法則可以更好的完成Banner設計。
  • 平面構成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研究平面構成理論與園林設計,挖掘平面構成理論豐富園林形式的方法,從平面構成的美學角度去理解分析其的理論有利於園林的設計及組織,提出借鑑和吸收平面構成藝術的精髓,以期平面構成藝術在園林設計中得到更好更充分的應用。  一、平面構成與園林設計  平面構成是以輪廓塑形象,將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規則在平面上組合成圖案。
  • 巧用平面構成法則!增強畫面表現力
    文/張銳 在平面設計中,對比是提高畫面注目度常用的設計手法,從視覺元素的位置、方向、大小等方面著手,使其在視覺上具有明顯差異,賦予作品鮮明的畫面效果,從而以較快的速度引起觀者的注目。我們常說的近似構成其實就是重複構成的輕微變異,在相對規律的畫面中,產生輕度的變化,使元素保持近似的視覺效果,從而給人以恰到好處之感。①形態近似。所謂的形態近似通常是指將元素在色彩、構成形式等方面進行統一化的編排,並在細節造型設計上加以改變,形成整齊劃一的版面效果。
  • 不懂平面構成?從點線面的基礎知識了解開始
    平面構成主要是將具象的畫面給抽象出來,找出其中最本質的規律,說白了就是有點像用數學這種理性的公式去研究感性的設計,將理性與感性連接起來,而這理性的公式就是點線面。首先指出的是,平面構成雖然講究理性,但是並不能完全從數學的角度去看待點線面,什麼點就是一個小點,無數小點組成線,線分為端線、射線,線只有長度沒有寬度、形狀、顏色等等,如果這樣理解我想說,哥們這樣也太理性了,設計畢竟還是包括感性的部分啊。
  • 平面構成中的重複構成方式
    平面構成的基礎訓練是通過構架和基本型的排列組合,形成重複、近似、漸變、發射、特異、對比和密集七種構成形式,又分為規律性組合與非規律性組合。重複構成就是使用同一個形態來作為設計作品中的基本元素進行重複地使用,或者是利用構成的構架形式在基本的格式內重複排列組成的畫面。通俗的講重複就是利用形同的形態或單元形元素反覆的規律性排列,這是一種最為簡單的構成方法。
  • 地核內核第三大構成元素是什麼?日本科學家找到答案
    中國日報網1月10日電除了鐵、鎳元素之外,還有一種神秘元素是構成地核內核的「主力軍」。對於這一「缺失元素」的真實身份,科學家數十年來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但日前日本科學家宣布他們揭開了「缺失元素」的神秘面紗。
  • 初步認識平面構成,平面構成作業應該怎麼去完成?
    學習藝術設計,就會接觸到平面構成,且大部人都是在大學接觸。平面構成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主要探討二維空間裡設計元素的形式規律和構成原理,旨在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啟迪其設計靈感、培養其設計意識。動手加動腦。
  • 平面構成原理
    文/戎蓓蕾 平面構成是一種理性的「藝術訓練」,強調形態之間的比例、平衡、對比、節奏、韻律、韻律等,形成既嚴謹又有美感的構圖形式。萬物的外在稱之形,元素外貌、姿態、結構等特徵均含有形的意味。它與物體的形狀不同,形狀僅指物體在空間所佔的輪廓,而形或形態,乃為一切要素統一後的綜合體,是視覺語言的根本。
  • 平面構成的基本構成方法
    一、重複構成相同或近似的形象連續地、有規律地反覆排列叫重複。重複構成的形式就是把視覺形象秩序化、整齊化,呈現出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二、近似構成形象元素之間的關係是彼此相似而又不完全一樣,重複的運用,使設計產生統一感,而近似的運用可使設計在統一中具有生動的變化。
  • 平面構成法的運用
    文/呂方正 張穎 平面構成是視覺元素在平面上,按照美的視覺效果和力學的原理,進行編排和組合,它是以理性和邏輯推理來創造形象、探究形象與形象之間 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產物。掌握平面構成知識並將它創造性地應用到設計構圖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平面構成形式主要有:重複、發射、對比、漸變、分割、特異等等。接下來進行分別闡述:重複構成是以一個基本單形為主體,在基本格式內重複排列,排列時可作方向、位置變化,具有很強的形式美感。
  • 論平面構成在室內設計中的重要性
    平面構成是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理論基礎,室內設計中的平面構成主要包括室內環境的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天花造型和地面形式。用平面構成的要素和法則來創新室內設計的思路,可以形成新的設計概念和豐富多彩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