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群體免疫後,英國又「發明」兩種疫苗混合接種?專家:放棄科學

2021-01-09 醒獅評論

自新冠病毒在全球爆發以來,世界各國都在結合自己的國情摸索抗擊疫情的良方,有的國家在疫情爆發之初就對病毒有了較好的控制,隨後有序進行復工復產,已經進入經濟復甦的工作,但是有的國家卻放任病毒肆虐,隨著時間的發展,疫情越來越難以控制,最終只能把拯救民眾的希望寄託於疫苗之上。

疫苗的接種是一個嚴肅且專業的醫療問題,本就應該讓術業有專攻的醫生和專家們來做決定,但是在此之際,歐美國家的政客卻又出奇招了。

英國又出奇招:兩種疫苗「混合接種」

據英國《金融時報》1月2日報導,為了抗擊新冠病毒,英國再次做出了飽受爭議的決策。一般來說,新冠病毒需要打兩針,為了加速民眾們接種的速度,英國政府卻擅自更新了其疫苗接種規範《綠皮書》,允許民眾在前後兩次接種疫苗時,注射兩種不同的疫苗。也就是說,在無法及時取得同款的第二針新冠疫苗時,英國民眾們很可能混合接種兩種疫苗。

對此,英美多名專家都提出了質疑。醫生們紛紛表示,英國的做法是完全的「放棄科學」,是在胡亂嘗試,並且這樣貿然接種不同品牌的的兩種疫苗,很有可能出現更加難以預測的後果。其實從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可以看到,英國官員的腦迴路一向比較清奇。起初新冠肺炎剛在英國爆發之際,他們就提出了所謂的「群體免疫」策略,拒絕佩戴口罩,英國官員甚至認為,等到英國80%以上的民眾都感染新冠病毒以後,就能達到人人都有抗體的局面。但是後來由於反對聲音不斷,最終英國只能放棄這項荒謬的策略。

英美開始對疫苗「自主發揮」

不僅英國官員的腦洞清奇,在疫情之下,美國政府的想法也讓人捉摸不透。眾所周知,目前美國依然是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災區,可在此之際,美國政府抱有很大期望的疫苗產量卻十分有限,前面提到過,新冠疫苗一般要接種兩針,而美國政府相關人員卻表示,可以對接種者使用半劑藥量,這樣的話,一劑藥量就可以讓兩名接種人員使用了。

顯然,美國政客提出的建議也沒有被採納,因為每劑新冠疫苗的藥量都是醫生、專家們事先預計好的最佳用藥量,如果不足量的話,很有可能無法使人體產生相應的抗體,這不僅浪費了疫苗資源,對醫生以及接種者的精力和時間來說,同樣是一種浪費。

相關焦點

  • 英俄允許「混合接種」新冠疫苗?中國專家:可能增加不良反應
    無獨有偶,俄羅斯也宣布將在烏克蘭對混合使用新冠疫苗展開臨床研究。這些混合接種疫苗的做法靠譜嗎?  美國《紐約時報》1日稱,英國政府批准接種輝瑞與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後,最近更新相關規範,允許「混合接種」已批准的新冠疫苗。根據指導方針,若民眾無法獲得同款疫苗的第二劑,或者不清楚第一劑疫苗的藥廠,則第二劑可使用另一款疫苗代替接種。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如果說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是一場全球性戰役的話,英國政府近日拋出的「群體免疫」策略被各國醫學專家視為「直接向病毒亮白旗」,但也有人辯護「這種做法此前曾很有效」。到底「群體免疫」是什麼樣的醫學概念?它與這次新冠疫情當真「匹配」嗎?  「群體免疫」有嚴格適用範圍  率先拋出「群體免疫」理論的是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
  • 英國「群體免疫」行得通嗎?
    「新冠病毒會引起很強的群體免疫力嗎?還是像流感一樣,每年都會出現新的病毒株,需要重複接種疫苗?我們還有很多關於新冠病毒免疫反應的知識需要學習。」圖片來源:衛報記者 | 田思奇在歐洲成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震中」之時,英國政府專家提出一項流行病學中的概念——「群體免疫」。粗略估計顯示,如果三分之二英國人感染並康復後獲得免疫,那麼英國人將全部安全。但從目前對新冠病毒的認知來看,事實也許不如理論中那樣完美。
  • 英國加拿大開始緊急接種新冠疫苗,但實現群體免疫還要多久?|重點來了
    第三個披露三期臨床數據的是英國的阿斯利康,這個與牛津大學合作研製的疫苗,試驗過程遭到了質疑,但最終得到了70%的有效性平均值。 在這之後,全球各國監管部門陸續開出了通行證。 先是12月2號,英國藥監機構緊急批准了輝瑞疫苗,8號就開始給高風險人群優先接種了。
  • 耶魯專家詳解「群體免疫」 疫苗仍是最安全途徑
    事實上,在人類對抗傳染病的長河中,群體免疫的現象也不是第一次出現。40年前天花根除就是群體免疫的典型案例,這是依靠大規模接種、監測和遏制疫情等一系列綜合措施而實現的,天花也是迄今唯一被消滅的人類疾病。此外,兒童常規接種乙型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後,成人和未接種者中的相應發病率持續下降,也是疫苗誘導的群體免疫的成功案例。
  • 專家集體發聲!勸美國人放棄幻想:只能群體免疫,我們要馴化新冠
    據美媒報導,在川普住院之後,美國醫療、衛生領域的專家接連發聲,就新冠疫情在美國如何結束給出了高度一致的預測。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病毒學家安傑拉·拉斯穆森說,人們應該放棄幻想,結局並不會就如很多人想像的那樣,某一天突然就結束了,這是一個持續很長時間的過程,甚至有可能持續很多年。
  • 後悔「群體免疫」?600+科學家抗議後,英國官方解釋只是科學概念
    全球確診超15萬,英國決定讓4000萬人感染那麼這個「群體免疫力」究竟是什麼呢?根據臨床資料庫uptodate的介紹:群體免疫是指對感染免疫的人群比例足夠多,從而降低了疾病傳播風險。群體免疫可保護因年齡過小而不能免疫接種的兒童和禁忌接種疫苗的個體。
  • 英政府拋出「群體免疫」策略引爭議 此舉或產生嚴重後果
    隨著在全球範圍內推廣疫苗,世衛組織於1980年宣布消滅天花。在歷史上,人們也利用「群體免疫」的原理,通過接種疫苗控制麻疹、牛瘟等疾病的傳播。 但牛津大學強調,只有在大多數人都接種過疫苗的情況下,「群體免疫」才有效。例如每20人中有19人需要接種麻疹疫苗,才能保護未接種疫苗的人。如果人們沒有接種疫苗,「群體免疫」就會失效。
  • 英國政府要拿60%國民進行一場豪賭?全網討論的「群體免疫」究竟是...
    從那時起,大規模接種疫苗開始變得越來越普遍,並成為了許多國家的公共衛生策略。 2 多少人感染才能實現群體免疫? 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疫苗免疫,一種是自然免疫。 通常情況我們是通過疫苗來獲得群體免疫。就是給每一個人打疫苗,這樣任何攜帶傳染病的患者即使接觸到接種了疫苗的人,傳染病也無法進一步的傳播。
  • ...大量接種疫苗後易建立群體免疫,就比較放心了。「但去一些高發...
    【鍾南山說已有多國證明中國疫苗安全有效】鍾南山談新冠病毒變異:新的變異新冠病毒傳染性增加是肯定的,但目前沒有證據證明變異會引起病毒對疫苗的抵抗。他表示,我國疫苗現階段結果已證明安全有效,大量接種疫苗後易建立群體免疫,就比較放心了。「但去一些高發地區,仍需將打疫苗和戴口罩結合起來。」
  • 兒童預防接種日,淺談「群體免疫」
    接種疫苗是獲得群體免疫最安全的方式。比如麻疹,個人全程接種麻疹疫苗,就可以安全有效地獲得對麻疹的終身免疫力。群體中,當有85%~95%以上的人接種了麻疹疫苗,就可以產生群體免疫,阻斷麻疹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 福奇:美國可在2021年夏末通過接種疫苗獲得群體免疫
    據美國《國會山報》報導,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周二表示,如果美國各地的人都能接種疫苗,到2021年夏末,美國可能對新冠肺炎有「群體免疫力」。在周二與科羅拉多州州長傑瑞德·波利斯(Jared Polis)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福奇預計美國的高危人群,以及衛生保健工作者和其他一些人,可以從本月開始接種疫苗,並且疫苗接種將持續到明年3月份。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預測,「普通人群」將在明年4月份開始接種疫苗。
  • 英語地道說 | Herd immunity「群體免疫」,英國人民太難了!
    Hanage表示,「這真是諷刺……我們的確說過,疫苗會產生群體免疫,但新冠病毒不是疫苗,而是一場真正的大流行。很多人會生病,還有很多人會死亡。」此前,《柳葉刀》主編Richard Horton連續發了多條消息,抨擊英國政府。還有一些英國學者和專家向政府發出公開信表示,「群體免疫」是「拿生命冒險」。為什麼英國推出「herd immunity」會招來罵聲一片呢?
  • 專家:接種新冠疫苗第二劑次兩周後 會產生較好免疫效果
    談及新冠疫苗接種後將會如何在人體體內產生作用,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在會上表示,從前期已經發表的新冠疫苗文獻來看,發揮作用的時間主要是在接種疫苗第二劑次的兩周後,會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關於疫苗接種之後發揮作用的免疫機理,王華慶介紹道,疫苗接種之後,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有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在發揮作用,這個功能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接種疫苗之後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產生了一個識別作用,第二個功能就是產生了免疫記憶的作用,第三個功能就是產生了抵禦病毒或細菌的作用。「一旦有病原侵入機體的時候,B淋巴細胞也好、T淋巴細胞也好,先識別和我們打進去的疫苗是不是同類」。
  • 新型冠狀病毒科普:新冠疫苗與群體免疫
    英國醫生Edward Jenner無意中發現感染了牛痘的擠奶女工不會感染天花,並據此推測牛痘病毒可以預防天花。於是,他在一名八歲男孩的手臂上接種了牛痘病毒,並在男孩從牛痘中康復後,又在他的手臂上接種了天花病毒,結果男孩完全沒有被天花感染。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疫苗實驗。
  • 美專家:年底前美國無法擺脫疫情 2.3億人接種才能群體免疫
    來源:海外網美國佛州民眾排隊等待接種疫苗。(路透社)海外網1月6日電隨著部分國家陸續開始接種新冠疫苗,人們想知道何時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美媒《華盛頓郵報》採訪8位專家,得出的答案是在2021年結束前,美國別想恢復到往日的正常生活;只有2.3億人接種疫苗後,美國才能夠達到群體免疫的狀態。
  • 中國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多少人接種疫苗能實現群體免疫?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答記者問:10月8日,中國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籤署協議,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這是中國秉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履行自身承諾推動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的一個重要舉措。
  • 42%美國人拒絕接種疫苗|耶魯大學心理學家:不確定性讓人變得自私
    藍色曲線代表拒絕接種疫苗比例。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福奇博士(Anthony S. Fauci)指出:只有當75%到85%的美國人接種了新冠疫苗後,美國才能實現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在疫苗成功接種完成後,接種人由於具備了對該病毒的免疫功能而不再有被該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因此不再具備對他人的傳染能力,所以在接種者本身產生了免疫的結果後,對他人也會產生積極的保護作用;但未接種者哪怕是病毒攜帶者也並非有100%的可能性會將病毒傳染給身邊人。因此,在接種與未接種這兩種情況下,將會產生的對他人是否感染的不確定性。
  • 老人小孩何時能接種新冠疫苗?中國憑疫苗建立群體免疫還遠嗎?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老人和小孩何時能接種新冠疫苗?中國憑疫苗接種建立群體免疫還遠嗎?中新社記者:夏賓隨著中國各地開始有序接種新冠疫苗,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問題備受關注。接種疫苗能保護多長時間?中國疫苗產能如何?老人小孩何時能預約接種?
  • 疫苗和「群體免疫」,殊途同歸下的漫長抗疫之路
    至於疫苗能不能抑制住疫情,這個問題其實嚴格來說和「群體免疫」有著一定的相似,卻又有很大差距:一、「群體免疫」的致命弱點早前不少西方國家生成要進行「群體免疫」,進而遭致廣泛批評。拋開「群體免疫」所導致的大量損失不說,「群體免疫」本身還有著一個致命弱點:抗體在人體的存活時間。通常人類患某種病後絕大部分情況下,很難再患上同樣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