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的「書法」曝光,看完才知道,他為啥4次科舉都沒有中榜

2021-01-20 網易

2020-12-30 17:45:25 來源: 觀史客棧Z

舉報

  俗話說「字如其人」雖然有些偏頗卻也蘊含幾分道理,高考就很看重考試的書寫,練就一手好字成為了許多學生獲得高分的基礎。特別是在古代的科舉中,即使才華橫溢通讀經史,如果寫出來的字乖張難堪,猶如鬼畫符,最後依舊會名落孫山。

  

  清朝末期著名的太平天國運動首領洪秀全,他就是科舉制度的「受害者」,據記載洪秀全出生在廣西一個耕讀之家,家中雖不富裕卻能夠供得起他從小讀書。7歲上私塾,15歲通讀四書五經成為鄉裡著名的神童。不僅夫子對他信心滿滿,就連他自己也認為必定能獲取功名,一飛沖天。

  結果他直到25歲還沒考過童生試,連考4次落榜連個秀才都沒考上,因此他乾脆起兵造反掀起了太平天國運動。究竟為何被稱為神童的洪秀全,連考4次都落榜,莫非是他學識不夠?這個問題在洪秀全書法被曝光後,終於得到了解答。

  

  故宮博物館珍藏了一張洪秀全的書法,這是一張硃砂詔書,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蠅頭小楷,但是字跡卻慘不忍睹。不僅排版不公正,其中還有一些字跡錯誤,讓人看著就很不舒服。而這一張硃砂詔書,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張官方認定的洪秀全親筆書法。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號稱洪秀全書法的作品流傳,比如圖中的幾個大字「豐富皆因,天父孝善」,落款為洪秀全,同時也有他的印章。字跡雖然工整卻說不上美觀,其格局和筆鋒都不具備書法的可觀賞性,就連八個大字都歪歪扭扭。

  由此可見洪秀全4次落榜確實不冤,試想考官看到滿卷子歪七扭八的小字,有的地方還寫錯了點上墨水,第一感官就會很差。即使考試有天縱之才,考官也會廢棄。說起書法,清代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的字比洪秀全要好上不少。

  

  作為清朝唯一一張狀元答卷,劉春霖的試卷也被保留了下來,讓後世看到了什麼叫做入木三分,光是排版和整潔度就高出不止一籌。字跡工整美觀,每個字的間隔都相差無幾,給閱卷人一種舒適的美感。難怪會在幾千位考試中脫穎而出,最後高中狀元。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面由心生,一個人的字很大程度能夠代表一個人的品行。洪秀全和劉春霖都是如此,前者雖然以推翻滿清王朝為己任發動起義,但是在定都南京後開始奢侈享樂,引發內亂,最後被曾國藩攻破南京太平天國滅亡。

  

  後者不僅高中狀元身居要職,在清朝滅亡後依舊能夠為民族自強而貢獻自己。面對日寇入侵堅決反抗,日軍多次要挾拉攏他擔任要職,他卻堅決不就任,不當日軍的走狗。最後家中慘遭日軍洗劫,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夕與世長辭,享年72歲。

  由此可見,書法不僅是修身養性的藝術,更是培養一個人品格和心性的方法。雖然如今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很多人已經淘汰了書法,但是書法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之一,依舊值得被人們傳承發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英國公開一份機密檔案,看完後學者不禁感慨:這鍋都被洪秀全背了
    英國公開一份機密檔案,看完後學者不禁感慨:這鍋都被洪秀全背了眾所周知的天平天國運動,這是中國歷史一次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場起義的領導者就是洪秀全。這個人目關短淺,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不在乎長遠的發展,導致了這場奇異的額失敗。
  • 洪秀全在歷史上留下了七種形象,究竟哪一種才是他的真實形象
    洪秀全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現在都有些糊塗了。洪秀全從出生到現在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他有過七個不同的形象。這七個形象中,哪一個才是他的真實形象呢?(洪秀全劇照)一、倒黴的落第童生。洪秀全出生在耕讀世家,從7歲開始讀書,到25歲時,他連續參加過三次「童生試」。可是三次「童生試」都失敗了。什麼叫「童生試」?就是考秀才的那種最初級的考試。
  • 創上帝會,建太平國,天王洪秀全有多瘋狂?
    1841年,洪秀全第三次在科舉考試上失利,整個人開始變得瘋瘋癲癲地,好像是腦子出了什麼問題一樣,回到家中大病了一場,醒來後就開始胡言亂語,他說自己是上天派來的使者,是專門來到人間完成除魔任務的,幸好,洪秀全的家人還有一絲絲理智和希望,把洪秀全勸了下來,但是第四次科舉考試失敗後,洪秀全完全喪失了理智和希望,也就是從這時起,洪秀全正式開始實施他心中「上帝」委派給他的任務,1843年,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
  • 洪秀全和他的拜上帝會——一個誕生在中國的「基督教」
    #歷史上的今天#在1851年的1月11日,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在金田起義。整個太平天國運動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也給後來的諸多起義打下了基礎。太平天國起義中有一個核心的東西,類似往常黃巾起義張角的那種神神叨叨的東西,洪秀全在起義前也用了拜上帝會這個西方的東西籠絡人心,凝聚力量。
  • 洪秀全為何迫不及待地扯旗稱王,難道他不懂得「緩稱王」的道理?
    屢試不第的落魄秀才洪秀全對賄賂成風的科舉考試漸生憎惡,在日益尖銳社會矛盾的催化下,這種不滿情緒逐漸轉化為對清政府沒落腐朽統治的憤恨之念;痛定思痛的洪秀全決心與朝廷決裂,於是創立了拜上帝教展開革命醞釀活動。經過洪秀全、馮雲山等人七年的苦心經營,拜上帝教初具規模,教眾兩萬餘,會員思想信仰堅定;洪秀全瞅準時機,於1850年7月下達團營命令,即要求各地教眾變賣家產後於11月4日奔赴金田村匯合,共襄義舉。
  • 看了這書法作品,才知道什麼叫「筆勢」!書法愛好者有眼福了!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說到書法文化大家都非常的感興趣,而且也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名家,要問小七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小七最喜歡的書法家是書聖王羲之,他的書法作品《蘭亭序》那可是千年無人超越,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
  • 從翟天臨事件談古代科舉中的"死了也要考"
    清代筆記《三異筆談》的作者許仲元論才華與實務,都是乾嘉年間非常優秀的人物,但就是於科舉運氣奇壞,考了九次都沒有考中,而他弟弟的文章在當時很多考官眼中「疵類百出」,作詩連平仄都不調,頂了天算是文從字順,卻連中秀才和舉人,簡直匪夷所思。有一則故事,可以說明科舉中式的機遇成分有多大:乾隆三十九年,會試結束後,考官在闈中分房閱卷,挑選好的加批薦給房師(會試主考或總裁官)。
  • 文天祥:「狀元中的狀元」,中國歷史上有趣的狀元,你知道幾個?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些數據並沒有寫進去,比如另外,遼、金兩朝也有狀元誕生,遼有18人,金有15人,還有太平天國4個狀元之類。如將這些狀元同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狀元算在一起,那麼中國歷史上一共有552名。
  • 他發明「英文書法」,一幅賣到一千萬,網友批評:先把漢字寫好
    這就是辯證法的精髓,從來都不以絕對的目光來看待一件事物。同樣的,書法文字也絕對不能簡單地來看待。文字最為直接和簡單的用法就是用來記錄和表達。只要寫的人寫的清楚,看的人看得明白就完全沒有文字。而中國書法的存在則是一種對美的刻意追求,書法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而是追求更高一層次的美的感受。因此,只要具有美感,書法就應當得到承認。
  • 曾經「百花齊放」的科舉考試為何只有進士科笑到了最後
    科舉考試起於隋唐,興於兩宋,衰亡於明清。關於科舉,很多人都知道「狀元」、「榜眼」、「探花」、「八股文」、「金榜題名」、「名落孫山」等等這些關於科舉制度的詞彙。但是科舉考試在最早的時候,並沒有這些說法。而這個機會,正是科舉。科舉考試改變了之前看出身,重門第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了貴族血緣世襲關係和門閥士族對政治資源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為了可能。部分社會中下層的寒門子弟終於有機會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華和抱負的機會。
  • 科舉狀元中的北京人:父子狀元傳佳話,第一位旗人狀元是他
    《金史》記載:「貞元元年(1153)三月辛亥,上至燕京……乙卯以遷都詔中外,改燕京為中都。」這是北京建都的開始。2003年,為紀念北京建都850周年,宣武區(今西城區)濱河公園內金中都大安殿遺址上築起一座「北京建都紀念闕」,紀念闕的基座上鐫刻《北京建都記》。如今,北京城裡還有一些金朝遺蹟,比如北海公園的前身就是金代在北京建的大寧宮,盧溝橋也是金代所建。
  •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啥尾巴消失了呢?看完不服都不行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啥尾巴消失了呢?看完不服都不行!相信信大家都非常的清楚,現當今的社會中的人類以及其他的很多生物,都是經歷了漫長的進化過程!我們知道人類是起源於森林古猿,那麼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啥尾巴消失了呢?看完不服都不行!
  • 看了他的書法才知道什麼是春蚓秋蛇的線條、彩蝶翩翩的字態!
    馬世曉,1934年生,曾任浙江大學教授、長期從事書法創作和書法教育工作,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三屆理事,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第二、三屆副主席。馬世曉的草書風格,不論長篇還是立軸橫卷,都能當做一個整體來處理,超越了傳統的結字、行氣乃至章法的概念。
  • 他為自己畫像,書法稱霸明朝,面臨死亡漩渦變成明朝神秘「宅男」
    一般人會猜想董其昌天賦過人,可至少在書法上他並沒有多少先天優勢。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時,董其昌以為自己的文章寫得好肯定能考第一名,結果放榜後發現自己堂侄考了第一。這讓董其昌很鬱悶,堂侄的文章寫得雖然不錯,可照自己比可是差遠了,這本該是自己第一名,怎麼落到別人頭上?
  • 為啥蝙蝠大晚上才覓食,它的絕招你想不到,看完漲知識了
    為啥蝙蝠大晚上才覓食,它的絕招你想不到,看完漲知識了自然界是一個神秘的存在,裡邊生活著無數大小不一的動物,而每種動物因生活習慣不同,其特性也不同。蝙蝠通常都喜歡晚上出來覓食,那麼它是怎麼捕殺獵物的呢?首先,我們知道蝙蝠是用高頻聲波信號捕食昆蟲的,而且有40%以上的蝙蝠以樹林中的昆蟲為食,所以它們即使在黑夜的密林中,依然能輕鬆捕捉到各種獵物。
  • 古代的科舉考試有多難,少年苦學到頭髮斑白,才勉強得到一官半職
    九品中正選舉人才並沒有什麼標準,一個州郡的人數千千萬,他哪裡知道誰是比較優秀的人才呢。所以為了方便省事,官員會優先從大家世族裡面挑選。 也有不少士族人家為了讓子弟有做官的機會而主動勾結官員的。所以這種選拔人才的制度是一種極度不公平的制度,中央地區選拔出來的人才都是貴族子弟出身。
  • 洪秀全每天吃啥?牛肉,蜈蚣,臨死前吃的「甘露」是什麼極品?
    來源 | 頭條號趙立波洪秀全的生活一直被後世所津津樂道,在當時他的生活就被湘軍不斷研究。就說這吃吧,《賊情彙纂》裡談到許多有趣的細節,比如吃肉,這可是有定量的,天王級每天供應10斤,然後逐級遞減,據說到總制級為止, 再往 下就沒有肉食定量配給,要報名當敢死隊才能嘗嘗肉味了。
  • 太平天國運動的先驅者:洪秀全,是怎樣走上自己的傳教之路的?
    主體,要知道不管怎樣,他們的主體始終還是農民。這位梁發在廣州附近刻字版為生,在信了教之後,為他的傳教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也有利於引發 更多的小冊子,洪秀全當初拿到的那一本可能都是出自他之手。有了人員以及思想之後,傳教的規模不斷擴大,可能史蒂文斯也沒有想到自己在中國的傳教工作後來會被洪秀全搞的那樣轟轟烈烈,影響了一個時代,甚至改變了中國社會。
  • 這裡是古代科舉制度的歷史見證
    每次張榜時場面非常壯觀,要鳴炮奏樂,高搭梯架,由本州書法最好的三五人來書寫這個榜單。榜文書寫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將中試考生的考號排列成一個圈狀,中間用紅筆,寫一個大大的「中」字,它取自「貴」的上半部分字形,寓意高中就可以帶來富貴吉祥。如果榜上有名,便取得了生員的資格,也就是秀才的身份。考中秀才,身份和地位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曾國藩與洪秀全的區別,其實就是聖人與神棍的區別
    因為洪秀全說他是耶穌的弟弟,這就預示著一個新的基督帝國有望在東方的地平線上出現,傳教士們興奮地奔走相告。與此同時,大批傳教士企圖湧入金陵,與洪秀全展開理論。理論些什麼呢?補敘一下,在洪秀全創立太平天國之後,他很快下令燒毀一切書籍,不管儒家的還是道家的書籍,他都稱之為妖書,全部燒掉,然後他自己編書。